APP下载

借助提问策略 提升思维品质

2020-03-03肖丽秀

教育观察 2020年23期
关键词:豆荚豌豆角度

肖丽秀

(福州市林则徐小学,福建福州,350001)

思维是人的智力核心,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阅读教学的高级目标。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文本深度对话,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提问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多角度提问题、提有质量的问题,从而引爆思维火花、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让阅读更有深度。

一、全面提问,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有赖于发散思维的发展。发散思维的理想状态是考虑问题时没有固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多种多样的想法和做法。[1]提高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他们敢于提问、多角度提问、全面提问,这也是提问策略单元教学的首要目标。

虽然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有一些质疑提问的经验,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引导:“看到这个课题,有哪些疑问?”但这样的提问不深入、不系统、机械化,无法使学生形成提问能力。进入学习提问策略单元初始,学生往往比较茫然,存在疑虑,如“提的问题恰当吗”“问题太肤浅,同学会笑话吗,老师会批评吗”当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如给出如下提示:可以从课文的哪些方面进行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可以从文章题目入手进行提问,从矛盾处提问,从疑难处发问,从空白处追问,于结尾处提问,等等。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课堂安全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质疑。[2]以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有什么相同或不同?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里的“地位”是指怎样的地位?3.为什么豌豆会有这种预感?

这个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打开思路,尽其所能,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20多个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他们的思路被打开了,思维火花被点燃了,思维呈现发散状态,可以说,他们的思维广阔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课堂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场所,当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时,教师还要适时提出自己的问题作为示范。比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态度呢?”教师就问题引领学生,让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实现用教师思维引爆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多向提问,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及时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提问策略教学中,学生在能熟练、全面地提出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换个角度提问题,实现多向提问,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重要意义。[3]当学生发现之前所提问题大都与课文内容有关时,教师可以“提问不能只从一个角度,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提问?”为引导,并适时出示范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为什么是‘溜’而不是‘放’”,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所提角度与其他问题不同——它是从文章的写法角度提出的。学生由此受到启发,针对写法提出许多问题:课文最后一段用了两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作者将最后一粒豌豆与其他几粒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在文中出现几次,有什么含义……

除了从内容和写法角度提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有无其他角度,让学生明白“联系生活实际提问题”“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提问题”“联系自己之前的阅读经验提问题”等都是很好的提问角度。

学生在提问时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只局限于内容,多数问题都是从检索信息的角度提出,属于低阶思维问题。对此,教师要示范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比较,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同时让学生明白提问题既可以从内容角度切入,又可以从写法角度切入。角度的改变可以引发问题的丰富,让学生的思维像转动的万花筒般变得丰富和灵活。

三、归整问题,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改善思维的合理反思性思维,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阅读中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对一些固有的结论提出质疑,对自己思考的角度、方式和结论能够经常性地进行分析、反思和求证,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往往人云亦云,很难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更难以随时随地质疑他人的想法。针对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问题进行质疑,从文本中找到合理的解释,使其能够有依据、有条理、有深度地思考。[4]

在提问策略教学中,当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丰富的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有思维含量,沿着怎样的路径才能发现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并给问题打上一颗星、三颗星、五颗星。如果一个问题的答案能轻易从课文中找到,那它就不太可能是能让人进一步思考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的好问题。以《一个豆荚中的五粒豆》为例,“五粒豌豆的梦想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即可找到答案,属于“检索”类问题,是低阶思维的问题,只能得一颗星。而“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是谁”这个问题会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读懂文章背后的含义,所以是好问题,可以得五颗星。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并学会筛选问题,让学生比较、分析提出的问题,思考哪些问题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学生运用比较、判断、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筛选,最后总结得出好问题的共同点——更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并运用到今后的阅读中。

学生在众多问题的对比、分析、反思中,渐渐明白提问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从而形成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质疑,慢慢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在阅读中能立足于客观实际,一分为二地对人和事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可以让思维向纵深方向挺进,深挖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而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就离不开深入理解课文。王荣生教授认为,理解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表面的信息,而应该走向高层次的理解。

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问方法的指导上,更不能只是运用所学方法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就结束教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提问以及甄别问题都是为了更好地读懂文章,从文章中学到更加适切的语文知识,从而学会表达方法和思维方式,并获得知识和启示。因此,教学中教师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从文章表面走进文字背后,深入文章所描写的景、人、物,进一步理解课文。总之,提问策略单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5]

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教师教学时应紧扣最核心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比已经从众多问题中找到了五颗星的问题,如:“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是哪一粒?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在分析理由的过程中要一一排除前面四粒豌豆。它们虽然也有远大理想,但它们的出发点都是只想成为自己的英雄,最后一粒豌豆虽然反复说“该怎样就怎样吧”,但它最终却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自己作为一粒种子的价值,更通过自己的生机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希望,成就了小女孩的生命奇迹。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带着问题重读文本,拨开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作者最本质、最核心的情感。问题解决后,部分学生对安徒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探讨作者创作文章的立意,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中传达的含义。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刻,他们不再满足于课文当中所能获得的信息,而是意图寻找文章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地追问下去,学生的思维品质会变得深刻而有力量。

总之,提问是阅读过程中一种十分有益和有效的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并在阅读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可以说,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学生学习的生命线,而这个过程也是发展思维能力、指导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豆荚豌豆角度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角度不同
人啊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