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0-03-03王春梅
王春梅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在2018 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由此看来,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国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开展好“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和实施。
一、“立德树人”与“道德和法治”课程标准的概念明晰
(一)“立德树人”概念的界定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大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语境幽静,而且寓意深远。“立德树人”的“立德”,就是要保证德育为先,要求教育者从正面疏导和感召人;“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发展人。只有在扎实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理解“立德树人”,我们才能真正解释和认识它。“立德树人”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实践的成果。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概念界定
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规定了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对初中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学生积极思考相结合。课程设计思路指出,课程内容均要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目标指出,教学要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这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三)明确“立德树人”理念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二者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略有不同,它不仅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载体,还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供了路径。在社会主义道德方面,二者均重视对“德”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又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二者不谋而合。在公民道德方面,二者均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就必须加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偏废任何一个。因此,在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教师要把握好“立德树人”理念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
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建议
(一)增强课程意识,落实核心素养
“增强课程意识”“为发展核心素养而教”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社会意识范畴”[3],能有效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践,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要求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式发展。
1.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使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不仅能体现出教育者的教学理念,还能引导和制约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行为。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式发展。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崇尚“以教为上”“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等理念,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缺乏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下的课程观,重体验、感悟和自我统觉。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上科学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核心素养的地位。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由案例走向时政与知识的结合,突出问题化学习,突破“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思维的禁锢,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思维。
3.超越传统评价标准,适应核心素养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智能,忽视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思智能,割裂了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因此,教育评价体系应该超越传统的评价方式,适应核心素养评价,由“甄别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评价”。教师也要构建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测评。
(二)提升教师素养,拓宽育人视野
德育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素养、拓宽育人视野,就要在“六个要”上下功夫。
1.政治要强
德育教师首先要有信仰。德育教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2.情怀要深
德育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深厚的情怀,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把传播和研究德育课程当作人生的使命。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以情感人,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3.思维要新
传统的课程设置单一,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这种思维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德育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这两种智能的培育上,要探索新的授课思路,在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融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4.视野要广
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德育教师还要研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知识。此外,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还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
5.自律要严
严格的自律是一个人修身、立德之本。在潜移默化的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教学规章制度,做到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
6.人格要正
德育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把握好“四个坚持”,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4],为培养学生正直的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课堂方式,拓宽育人途径
1.教师要树立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观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教师适当的教育和课堂练习能将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观,在全面开发学生智能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情境课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展示各种智能的机会,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2.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形成多样化课程观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由于课程设置单一,这种一元化的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发展片面,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多元智能的个性化教学,建立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即结合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通过增设选修模块,形成多样化的课程观。
3.教师要突破教学模式,实行情境化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通过纸笔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评价。这种单一、静态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思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能力,割裂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静态、单一的评价观,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模式,树立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
除此之外,教师想要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道德与法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资源,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过程中。“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有机融合,有助于打破理论的藩篱,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