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03-03陈玉香刘永坤
陈玉香,刘永坤
(潍坊市实验学校,山东潍坊,261000)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是继2019年11月中共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再次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的各学段,涵盖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这是国家层面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体现。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必须依托有效的劳动课程,但到目前为止,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没有独立的劳动学科。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种指定领域之一,课时要求为“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1]。在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劳动技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四种主动活动方式之一。“劳动教育伴随着新课改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被削弱,劳动技术教育降位为四个学习领域的一个部分,课时只占1/4。但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大力发展劳动教育”,弥补了普通中小学难以开展劳动教育的这种缺陷。经过19年的实践探索,潍坊市已逐渐形成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特色与成效,实现了市域内劳动教育的整体推进。
一、统筹教育资源,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具有独立形态的必修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之后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但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指导纲要》之前,该课程仍没有正式的课程标准,没有国家审定的教材,没有师范院校培养的专业教师,缺少可借鉴的成熟案例。普通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开展。
(一)“先一步”,建设国内第一所实践基地
“从2001 年始,为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潍坊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于2001 年底建成全国第一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3]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具有集约型的显著特征,即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建设的专门学校,肩负市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行先试的使命,按照市直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配备教师编制,财政全额拨款。有了专门的学校、专业的场地与设备、专职的教师以及专用的经费等有力保障,潍坊市初步形成了以实践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市全部中小学校,在市域内整体推进的办学格局。
(二)“深一层”,形成市域内基地联盟体
市区中小学生按照学期教学计划轮流到实践基地进行集中的劳动教育,效果显著。那么,其他八个县市区的学生呢?“在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上,潍坊有一个‘522’建设标准,即占地50亩以上、校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价值200 万元以上。据此标准,潍坊教育系统建成了9 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实现了‘每县一所’的目标。这些基地开设了人文素养、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环境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劳动实践等30 多个领域近600 门课程……这些基地每年提供500 多期课程,供20 余万中小学生参与。”[4]九所实践基地组成发展联盟共同体,覆盖潍坊市全部中小学。潍坊市教育局实行实践基地联盟发展交流分享制度,定期举行实践基地联盟会议,交流分享办学发展经验。联盟基地之间保持信息联动,在线上线下进行探讨。
(三)“连一片”,劳动教育课程惠及全国中小学
2005年,实践基地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六部委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等。2016年,潍坊市又投资3.1 亿多元,建成占地570 亩的新实践基地,是对原实践基地的升级换代。实践基地于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将接待来自全国的中小学生,优质而成熟的劳动教育课程惠及全国。
二、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势,开发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的“三级课程”,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的成长需求。实践基地在建校初,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进行整合,从真实生活中提取课程素材,以生活情境中的“主题”或“项目”为课程呈现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教学辅助手段,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教学环境及氛围,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基地课程的内容载体,开发并实施了系统的劳动课程,还制订了相应的课程标准、配套课程管理制度。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于2014年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以“领域—模块—项目”为逻辑的课程体系
实践基地的课程开发从空白区开始,采用顶层设计与底层摸索相结合的方式,以创新、实践、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在生命教育、生活世界、学科领域、地域文化、现代科技、人生规划等方向,开设了科学实验、拓展体验、传统工艺、创客空间、多元影视、身心健康、创意设计、研学实践等模块。实践基地先后开发实施了200多个有教育发展价值、学生感兴趣的精品项目,将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入项目,建构“领域—模块—项目”的课程体系,凸显劳动教育的课程意义。
课程体系的建构一直在革新中,其间,从1.0版发展到如今的5.0版。比如,课程体系4.0版为“智慧树—智慧种子”,课程结构模型可以解读为:十多年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命下的实践基地课程蓬勃发展,核心素养在实践基地课程中落地生根,已经长成“智慧树”。树的根系为成熟的学校理念,树干营养由核心素养元素构成,形成“模块”的枝干,果实为“模块”下的“项目”,项目是实践基地课程最小单位,如此形成了“领域—模块—项目”的课程体系逻辑结构。模块为学生必修课程范围,在模块内,相似题材的项目并列存在,供学生选择,为选修。项目是学校的课程产品,可以看作主题,是“智慧树”的果实。学生和教师在实践基地获得的某些独特的体验和经历,是各自收获的“智慧种子”。学生将“种子”带回去,在以后成长路上遇到合适的条件,“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获得成长。来学习的教师将“种子”带回去,根据本学校的需要对“种子”进行培育,或是直接将实践基地成熟的课程进行“嫁接”,最终成为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二)以积累学生劳动经验为目的的课程实施
学生在实践基地接受的劳动教育采取集中时间使用课时的方式,如初中生在实践基地寄宿5天,完成10个模块的活动项目,累计达40个课时。学生采取网上选课的方式,在来实践基地前,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必修”模块下的众多项目中选择个人喜爱的,实现一生一课表。
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领域可以概括为三部分:一是课堂领域,即以项目或主题形式进行有组织的课堂实践,是学生自主选课后形成的新的学习集体,由任课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二是专题领域,即不打破原先班级,在课堂之外开展劳动专题教育,配备两名指导教师;三是生活领域,学生住在8人一间的宿舍,在学生餐厅吃饭,体验独立生活,需要完成相应的志愿服务。
比如,学生到实践基地的第一课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集体宿舍,与其他人一样,自己领生活用品、整理床铺、收拾行李等。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实践基地他们将不再依靠父母的照顾,要独立生活,自己铺床叠被,自己收拾宿舍,自己打饭领餐等。在宿舍里,学生要向家庭成员一样合作分工,选舍长,安排值日生,轮流进行宿舍卫生清扫、纪律检查等工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锻炼,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志愿服务岗位,如国旗班成员、广播站宣传员、纪律安全员、餐厅服务员等。这些劳动岗位每个班都有机会体验,由学生自己认领。在入校课程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认领,对一周里完成服务质量高的学生发放证书。
(三)以劳动教育为视角的课程审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渠道,劳动技术是所有课程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任何一个项目、主题都会对劳动教育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构成要素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实践基地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课程面向学生真实生活和切身发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比如:“烹饪”“生活DIY”“无土栽培”“电磁波应用”等是现代公民生存的必备技能,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应用;“模拟驾驶”“纳米应用”“电子制作”“金工木工”等作为现代公民需要了解的技术原理与方法,是掌握的现代生产、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智能机器人”“智慧物联”“土壤改良”“空气动力车”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创新品质。二是科学设计。每门课程的开发都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课程要素完备,既有经验储备、学情分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又有总结评价、反思提升、拓展延伸。重点难点突出,关注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价值,导学案、微课、专业工具等教学辅助手段齐全。三是突出实践。每门课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的劳动水平差异,将多种劳动活动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切身实践实现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化与升华。
(四)以课程的“四维目标”为路径实现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课程价值不是简单的劳动体验和志愿服务,也不是复杂的“设计制作”和“劳动技术”,而是一个个完整的劳动经历与教育内化的闭合链,需要以一系列的劳动课程为路径:以基于提升学生终身劳动素养的劳动课程为载体,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和“最近发展区的建构”,获得对劳动意义的正确认识与判断;在责任感与个体兴趣下,通过对各类劳动实践的主观参与,创造出有意义的“劳动成果”来服务于社会和他人,从而实现自我和他人的劳动教育价值。
“价值体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目标的价值引领,既是劳动课程的起点又是终点,二者成双螺旋结构迭代上升。课程核心目标对初中生的要求是“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给学生从小埋下热爱劳动的种子,消除不劳而获的错误认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发展兴趣专长,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6]作为课程的起点,在“情境导入”环节,学生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最近发展区的再扩展,获得对劳动的明确感知,认识到劳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与推动价值。作为课程的终点,学生通过一堂课对劳动行为的个体参与或团队合作,形成有意义的劳动成果,向全体同学展示,获得其他学生的肯定与认可。
“责任担当”是生发劳动行为和形成劳动习惯的动力机制。学生仅凭一时的兴趣或冲动去劳动,将无法形成正确和长久的劳动意识,带着功利心去劳动也只能让劳动行为产生功利的结果。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对社会的意义,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劳动、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的意识,进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问题解决”本质上就是一个劳动过程。劳动课程是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大量问题进行提取加工,构成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任务,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产生应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自进行审视、探究、实验、制作、调试、反思、优化等一系列实践探索,在“做中学”与“创中学”中,最终形成个人的主观认识或判断。
“创意物化”是对问题解决的成果检验,是劳动教育的难点。学生通过个人的主观行动,运用一定的劳动技术和劳动行为解决了某些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有一定意义的“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可能是物化的作品,如一个模型、一个微电影作品、一杯咖啡等,也可能是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或是一个研究报告、研究成果。
三、共建共治共享,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实践基地以扎实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形式,实现了市域内劳动教育的整体推进,在基础教育的空白区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实现了教育教学内容与办学模式的双突破”[7]。获得显著成效的背后,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
(一)组织保障
实践基地采取市直学校的运行形式和管理模式,是潍坊市委市政府顶层设计以及一系列制度提供的保障。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先后两次建设国家级实践基地以及市县基地联盟体,有赖于潍坊市县两级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以及编办等有关部门提供支持。区域内的中小学轮流到所在的实践基地开展集中课时的劳动教育,形成了“教育局—实践基地—学校”成熟的合作机制保障。实践基地很多专业的功能场地、教室的建设,教师的培训,由社会资源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师资保障
实践基地的教师都是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树先、业务培训等方面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具有相同的待遇。实践基地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由专门的中层部门负责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名师引领、校本培训等方式,实现教师的自我培养。上级业务部门配备专职教研员,组织学习培训、评选等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业务能力。
(三)评价保障
市局将每年对9所实践基地的考核纳入县市区的年度教育综合督导,有效地促进了各级政府对实践基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实践基地交流、分享与发展点评活动,促使各实践基地不断改善自身办学条件,持续提升办学效益。学生离开实践基地后,会及时对所选课程和任课教师进行网上满意度评价,每学期的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实践基地课程与教师的重要依据,促进课程与教师同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