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模式下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2020-03-03江苏省兴化市四牌楼幼儿园徐思婕

关键词:共育家园行为习惯

■江苏省兴化市四牌楼幼儿园 徐思婕

启蒙教育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着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做起,这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和努力,家园共育模式已经成为如今幼儿园教育的高效模式,有利于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引导,在相互弥补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切实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家庭和幼儿园是教育合作伙伴的关系,具有共同的教育培养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教育中的内涵和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作为幼儿的生活场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特别是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应当起到表率作用,本着平等、合作的理念原则进行家园共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家园共育已经形成了精确的定义,主要是指家长和幼儿园配合完成的幼儿教育活动,针对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勠力同心,相互配合。在幼儿园这一黄金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幼儿园时期是培养良好性格,规范行为举止的关键时间段,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使得资源互补共享,增强了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教育的持续性,家园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家园共育方式的推广和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和提升幼儿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系统性分析,概括出家园共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家园共育可以推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处于思维和认识形成的基础时期,针对性的教育要从幼儿生活意识培养、开发大脑潜力和提升幼儿智力出发,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二,家园共育模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在初步接触学习和集体生活时难免会不适应,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可以从根源上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达到净化幼儿心灵的作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第三,推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能够促进双方教育资源的开发。家园共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在幼儿园和家庭双方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幼儿可以掌握丰富的学习和生活资源,拓展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园共育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配合有利于幼儿吸取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一)转变幼儿教育观念,注重行为习惯培养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园和家庭紧密配合,针对幼儿学习和生活习惯进行相互交流、启发和互相促进,基于幼儿健康成长和能力提升的共识,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转变自身理念,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提供支持。在家园共育和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加强学习,共同转变观念,提升幼儿教育技能,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共同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前提,教师、家长和幼儿相互协作,深刻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协同教育,保证观念一致、目标一致和教学形式一致。幼儿园处于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家长也希望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参与幼儿每一阶段的成长历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例如独生子女众多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两个家庭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家长都比较溺爱,缺乏应有的行为规范培养,这都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家园共育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像日常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可以统一进行文明礼貌的讲解,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标准,包括吃饭时的餐桌礼仪、幼儿园中对待老师和同学的礼仪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只有从观念上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才会形成。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严格规范幼儿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家风,给予幼儿正面的教育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发挥信息技术功能,加强家园密切联系

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对于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教师和家长作为与幼儿关系最亲密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教师和家长能及时全面地沟通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开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优质资源,巧妙结合,构建信息化的家园联系平台,使得家长和幼儿园始终保持紧密联系,有利于教育的持续性。而这种家园联系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性,满足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解决。能否发挥信息技术的便捷性考验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是QQ群,及时更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通过视频、语音和作业的形式展示给家长。幼儿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把规定的作业或者是课后任务通过群聊发上来,一方面检查幼儿作业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监督家长的负责任程度,大大增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三)邀请家长入园上课,定期组织亲子游戏

家园共育模式整合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组织召开家长会和开展亲子活动,或者是要求家长和幼儿一起上课,让家长能近距离观察孩子的表现。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互动交流,让家长分享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成功的经验,对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发现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家园互动为幼儿成长提供后备力量,真正发挥幼儿园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家园互联使得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更加主动接受父母和教师的指导,还可以拉近幼儿与家长的关系,在亲密互动中增进了解,建立情感。幼儿处于安全感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父母和老师的陪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举办亲子活动真正拉近了幼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幼儿教师要做好家长入园上课的引导和准备工作,比如在以“尊重长辈,关心父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为“家庭闯关”亲子游戏活动,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引导使得家长在参与中感知孩子的进步,孩子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了与家长的亲密程度。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家长的温馨陪伴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四)强化巩固良好习惯,推进幼儿个性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以家园共育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应用,面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要围绕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这个重点进行疏导教育,真正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真诚、耐心、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针对孩子幼儿园的表现或者是其他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取得教育共识。教师要积极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和充满真情的话语拉近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建立亲密互动的关系,那么幼儿园的教育会变得容易很多。家长和幼儿园以诚相待、有效沟通的主要目标是张扬幼儿的个性,使得尊重和爱成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石。良好习惯受益终身是普遍的共识,特别是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从小进行引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涉及方方面面,如针对学习而言,要培养孩子勤动手的习惯、勤思考的习惯和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的习惯,针对幼儿家庭生活而言,要培养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和尊重长辈的习惯等。幼儿个性的培养要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相结合,侧重于孩子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激发,从而切实推动幼儿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发挥家长和幼儿园的协同作用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导作用,幼儿园作为幼儿系统性学习的场所,起着规范幼儿行为习惯和启蒙教育的作用,只有发挥出家园共育模式的优势,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行为习惯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