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防治视域下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2020-03-03曹广莹
曹广莹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指出:“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促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保障,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这一方案为防治校园欺凌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思想指导,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一、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背景
1.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探讨关注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黄克剑教授对生命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哲学和实践两个维度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生命化教育”理论。顾明远(2013)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1]
目前关于校园欺凌的含义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中国政法大学江水长(2016)认为:“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个人或群体连续用语言、文字、图片、身体动作等形式对别的学生实施的直接或间接的贬低、排挤与戏谑,使该学生陷于不友好的校园氛围中,产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财产上的损害。”[2]校园欺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是许多孩子长大后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为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学校应注重对学生思想和精神的引领,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深化课程改革,并在学校的课程和文化中渗透德育理念。”[3]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学生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改变原有认知,结合社会实践,进一步完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防治欺凌行为的发生构建无欺凌校园,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条件。
2.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基础
当代心理学流派与学校课程关系密切,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达到课程实施的良好效果。同时,课程设置需要借助一定的学习和发展模式来改变学生对世界原有的认知。认知心理学派着重强调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提倡螺旋式的课程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在课程中所获得的个人发展经验。不同心理学派的不同观点为我们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安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项组成部分,具有保存、传递、重建社会文化的功能,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同时又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法国学者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团结与集体意识”两个基本概念,社会团结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和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个体对群体的义务;而集体意识则是指社会成员共享的观念、情操、价值观念的组合。涂尔干将培养德行的主要因素概括为“纪律、忠诚和自制”,并将道德规范内化的途径总结为学习科学和进行具有道德性质的教学。以上社会学理论以及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解释理论都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3.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现实需要
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基于以下社会现实状况的:一是对现代学校“无人”教育的反思,避免脱离生命原本的教育。教育应基于培养完整人格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是追求升学与考试成绩,保护作为“人”的本真,实现“全人”教育。二是社会转型期严峻的青少年问题,突出表现在自杀意念增强、价值观模糊、生命意识肤浅、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等。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开展生命教育是十分有效并且必要的。三是促进学生综合协调全面发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可以增强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提升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团结与集体意识,构建阳光、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为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提供一条解决路径。
但事实上,目前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还十分有限,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质量仍有待提高,缺乏有代表性的校本生命教育课程。这与我们对生命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课程内容偏重理论、专业教师培训不健全等有一定关系,因此更应发挥生命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实际教育作用,如生命教育对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预防作用。开发生命教育课程符合社会现实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学校应该把生命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营造感恩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无欺凌的阳光校园环境。“把生命教育融入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之中,将体验、表达和理解有机结合。”[4]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当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将学生以往的生活成长经验和新的生命课程体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重建,同时注重强化学习的效果,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教育内容得到内化,达到生命教育课程对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教育目标。
二、基于校园欺凌防治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
1.选取贴近学生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基于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而提出的。课程内容有教材、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三种取向。课程内容与现实需要和学生的认识相吻合,在实施过程中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这样课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才能得到保证。课程内容的选取需要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来进行。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达到防治校园欺凌的目标包括:学生对于欺凌行为的理解与认识;如何有效防止欺凌行为的发生及欺凌行为发生时的应对技能与方法;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情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学会爱护他人和自己,养成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方式,与同学团结互助、友善相处,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目前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材理论知识偏多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较少,因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强,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对学生生存能力、生命意识的培养力度不够。为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在选取的过程中应基于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结合当地的环境与条件,选取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形式与产生的危害。为学生提供现实中的案例,通过螺旋式课程内容的安排,改变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从课程的学习中内化知识,学习保护生命的技能,获取个人成长的经验,在面对压力或者遭遇打击时,能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而避免作出极端行为。树立珍爱生命、爱护团结他人的意识,培养健全人格,从而内化为现实中的具体行动。
2.改革课堂教学的情境
个体是知识、情感、意志、行动和谐统一的生命体,情境教学对学生认知的提高、情感态度和实际都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教育情境都是独特的、具有多重意味的。教育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把握这些意义与矛盾。”[5]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强调语言和情境烘托,增强真实性,以达到防治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体验的方法,在班级内开展情景剧等活动模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时的情境,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改变学生原本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积极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从心底里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营造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内心世界,增强对生命的感知与体验。
同时,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体验也同样重要。只有教师自己首先拥有了对生命教育的深刻体验,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从而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教师创造性地引起和激发学生的以往经验,将生命的体验融入课程内容与结构当中,结合自身经历,对课程知识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深度建构。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传递正能量,对事件、人物的评价做到客观公正,避免情绪化,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发展、危害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意识。
3.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提升生命教育课程效果,仅仅依靠教材和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单纯的说教和灌输知识并不能为防治校园欺凌带来良好的效果,应鼓励学生不仅在教室和校园中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获得生命体验,获得情感共鸣和行为改变。
“青少年参加的每一项活动或比赛都丰富着他们的生命体验, 让他们亲自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6]应根据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校园欺凌的视频与电影,明白欺凌行为的危害、生命的尊严,学会平等对待同学;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看守所,让学生对法律有所了解,明白欺凌行为所要承担的道德与法律责任,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学校可以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锻炼身体,强化身体素质,以便更好地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生命教育课程要强调和主张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强调过程、方法的体验,情感的表达和生命的感悟,真正使教育感动生命、融入生命,焕发生命的光彩。
三、提升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策略
1.注重生命教育课程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既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课程实施者即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受教育者即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交流,课程编制者可以向教师传达隐含在课程中的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其他学校的课程开展情况,为教师提供参考范例和改进建议,即借助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达到防治校园欺凌的目的。通过交流,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发现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交换解决意见。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向教师和课程编制者反馈课程实施的效果,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与行为态度的改变才是评价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这些交流与合作有助于课程编制者收集课程的反馈,调整课程内容与规划,加深教师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认识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能够达到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的目的,从而对防治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实际效果,促进生命教育课程的成功实施。
2.开发特色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作为凸显学校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 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7]校本课程可以更鲜明地体现学校的特色,在课程规划与实施上灵活性更强,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能够在防治校园欺凌中发挥重要作用。
调查学生的现实需要,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资源,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首先,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确定总体目标与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明确了学校课程建设价值要求和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后, 就可以设置出学生的特色化课程目标。”[8]其次,进行强有力的课程组织与实施,坚持实践创生取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断完善。最后,要有严密的课程评价体系与标准,对教师、学生、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保证生命教育课程的独特性和持续发展性。
3.加强生命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
各种规章制度对课程有着统筹规范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的计划与实施有领导、组织、评价等职责。这些都是保障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因为教师是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者,课程实施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素质、态度、能力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丰富课程内容,对课程实施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习惯做法”是影响课程实施与改革的一大障碍。“随着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发展,一部分老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学生和教师之间难以产生共鸣,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有研究指出,教师道德示范与熏陶作用的弱化,使学校道德教育陷入‘困难性’”[9]。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培训,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或者组建教研室与研讨小组都是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外,要重视对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的相关培训,以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对教师进行反欺凌课程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教授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师可以凭借专业培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增强教师的专业性。通过专业学习,可以掌握最新应对欺凌的方法、了解学校反校园欺凌政策、宣传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培养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进而营造亲密友爱的校园环境。
4.优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外部支持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提高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认识,增强警觉性,培养风险意识,在事件还没有发生之前建立起防范预防措施,从而对风险的规避和解决风险问题起到重大作用。因此,在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中,学生、教师、同辈群体及家长应明确自身责任,以利于及时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行为。
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新途径。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他人的意识,从而提升道德情感,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