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坚韧力的培养”为例
2020-03-03谢耀丰庞蕴馨
谢耀丰,庞蕴馨
(1.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简中学,广东 湛江 524072;2.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系统地提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改革方向,要求将核心素养体系融入各学科教学中;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发布为课程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是乡村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乡村学校既要传承社会文化知识,又要创新生活和知识教育。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开发具备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意义
1.核心素养与校本课程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在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下,针对学生个人发展和时代变化需求,重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转换,形成具备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须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思考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由于核心素养具有一般性和学科性特征[1],因此教育界普遍认同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和未来的社会公民,不仅应有通识素养,更要在获取一般性意义的素养上借助学科课程学习,获取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思维形式。乡村学生接受核心素养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但决定其视野是否开阔、兴趣能否广泛、人格是否健全,而且将是影响中国学生整体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
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在分析学校内外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宗旨、教师和学生个人特点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门课程,具有拓展性、弥补性、适应性特点。对具备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乡村学校而言,校本课程设计立足生本,瞄准学生“差异点”,利用自身特定优势,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切实关注学生真实世界,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使学生选择、加工、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促使学生增强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家国情怀,从而弥补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断裂”关系。
2.校本课程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
不可否认,校本课程是基础课程的补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直接体现,其出发点是要改善国家、地方教材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发挥学校、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标准教材。现今,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研发仍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大部分学校受限于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矛盾冲突[2]、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相矛盾”、知识本位与能力需求的比例失衡,出现一系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校本课程,造成“百花齐放”的假象。因此,明确乡村学校校本课程价值、目标、内容,探索具有乡土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推进,乡村教育的发展重任就落在改革课程上,课程的“二度开发”对塑造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务必把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纳入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多门拓展性课程的综合学习,学生习得在学习、协调自身和他人关系方面的技能。总之,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不仅能够展现学校本土特色,还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将“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三方面与校本课程相融合,需要从学科课程、品德课程、社会活动课及特长选修课展开多方面的实践。本文结合“坚韧力的培养”校本课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1.依托学科课程开发衍生课程
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攻坚力量,学校、教师在学生学习主课程的基础上选择性地挖掘知识本身与乡土文化的内在联系,开发诵读、自能作文、数学大课堂、科探大实验等衍生课程。区别于主课堂的知识传授,注重把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融为一体。 如“数学大课堂”以“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素养,重组数学教材资源,实施一系列以“坚韧”为主题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诸如数学名言集锦、数学家故事分享、数学绘画学习。由于初中生刚跨进新的学习阶段,思维狭窄,不善提问,对课程学习量加大不适应,但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上始终围绕“读、听、思、问、记”五大方法,结合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自学的动人事迹,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赋予学生探究知识的精神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其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2.彰显儒雅之风的品德课程
德育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研发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在制定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也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对学生进行个人品质、乡土知识、家乡情怀的培养,逐步认知、理解、履行社会责任。以“礼仪之行”课程为例,结合学校儒学文化环境和“成少年君子”育人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中按照“板块—单元—课程”三级目录组织,每个课时围绕两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架构整个故事内容,配上“礼仪君子”的指引帮助,把故事发生地由日常班级、学校外延到社会。为增加趣味性和情境性,内容编写以对话形式展开,根据“情境代入—头脑风暴—影片观赏—放眼天下—与友共享”五个环节呈现课程内容。
3.构建实践创新的社会活动课
能够结合学校内外资源,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地域资源加以改造和利用,打造校本课程,是乡村学校课程建设占有的独特优势。学生长期生活在乡村,生活视野狭窄,大部分课堂教学被局限于校园之内,只是单纯通过大量练习和巩固习得操作技能,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受到羁绊和限制,没有深刻认识到纯理论唯知识的学习难以立足于发展型社会。因此,学生能否在有限学习资源中获得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极其重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学校安排每两周一课时展开研究型活动课。活动前期,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盛产海鲜的海岛,介绍和感受海洋文化;待学生投入活动、掌握一手资料后,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凝练活动成果。基于情境生活体验的各种活动,能让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更加“接地气”,不仅诠释了乡村学校在传播地方文化方面的责任担当,更促进了学生勇于探索、钻研科学精神的培养。
4.开创“人无我有”的特长选修课
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需求的教育,离不开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特长。基于传统六艺教育,学校立足实际,因势利导,以校园“新六艺”为突破口,开设“新诗”“新礼”“新乐”“新武”“新书”“新数”六门特长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规定每周一下午的第三节课开展特长发展课。就“新诗”课程而言,每节课以任务驱动形式设置不同诗歌主题,把中国诗词引进校园,强化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教育,从而补充、强化语文和艺术教育,发挥古诗的育人功能,弘扬中国诗学优良传统。与传统古诗课堂不一样的是,该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了解传统古诗和现代古诗的基本常识之外,还尝试结合古体诗和现代诗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文化的现实意义,期间加入“飞花令”“豪放词作”“才情展示”等活动,丰富学生诗词文化底蕴。此外,学生的特长成果展示于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平台充分展现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与反思
1.特色化的价值追求理念
走特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事实上,每所学校都具有通过特色发展创生优质资源的可能性[3]。乡村学校无论在地理位置、办学条件还是基本设施方面都不比城市学校,那么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乡村学校首先需要认识到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不仅仅把校本课程当作“本校”课程。实行学校课程管理,学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增强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各自发展的需要。而在学校发展方面,现代教育观指出学校要有内涵发展,即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关注外延发展转向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因此,两者的发展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就是对个性、特色的追求。课程是学校发展的载体,校本课程必然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校本课程只有指向学校特色发展,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2.全方位的参与保障制度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融合各方面的资源。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现场指导,协调学校课程资源与校外资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课程开发全过程,关于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问题可以与学校、教师交流意见。同时,乡村学校和乡村社区有着密切联系,在教育资源方面能够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然而,由于课程开发主体的协同机制尚未完善和管理主义课程文化的约束[4],在专家与学校关系中,专家权威高于教师主体,显然教师完全信任专家意见,使得学校和教师课程权利“有名无实”。同样地,在家校群体中,学校由于带有农村家长专业素养差的刻板印象,间接性地剥夺了家长参与合作的权利,造成家长缺少自觉表达的意愿和勇气。我国80%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农村,因此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农村孩子、农村教育的特点,摆正各参与方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