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南草莓保护地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0-03-03于文国梁来山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农村局276600
于文国,梁来山(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农村局,276600)
孙增霞,陈 浩(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卢兆辉(莒南县文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莒南县位于鲁东南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草莓的生长。莒南县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种植草莓以来,草莓生产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点的草莓产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莒南县草莓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均采用日光温室或拱圆形大棚生产,总产量将近10万吨,总产值5亿多元。莒南县生产的草莓采用保护地无公害操作技术,生产的“大明星”牌草莓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草莓生产已成为莒南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期给草莓生产者特别是鲁东南生产者提供借鉴。
1 园址选择
1.1 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2000米的范围内没有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选矿厂、农药厂、医院等污染源,并距主要交通干道100米以上,上风口没有间接的大气污染源。并在过去农业生产中没有使用过大量的六六六、DDT等农药。
1.2 地势及土壤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要求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2%左右,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80厘米以下,土壤pH值5.8~8.0。沙质土壤种植的草莓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成熟期可提早4~5天,故沙质土壤上也可以建园,但须有机肥充足、灌水方便。园地土壤、大气和灌溉用水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标准。
1.3 前茬作物
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牧草为宜,因番茄、茄子、马铃薯、甜菜等作物与草莓有某些共同的病虫害,不宜作草莓的前茬。
2 品种选择与育苗
2.1 品种选择
冬春季栽培的保护地草莓应选择耐低温、耐贮运、休眠期短的抗病品种,如红珍珠、甜查理、鬼怒甘、以色列2号、红颜、全明星等。
2.2 繁育壮苗
育苗时间为5月中下旬。育苗地每亩施腐熟土杂粪4000千克、三元素复合肥30千克,深翻20厘米,整平耙细耙实后做畦。畦的标准为畦宽100厘米,畦埂宽20厘米,高10~15厘米,畦长视地块而定。母株应从早春大棚或露地栽培的草莓田中选取,母株须是生长旺盛、无病虫危害、匍匐茎已显露、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移栽按行距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进行,栽后浇足定植水,促进缓苗早发。壮苗的标准是根茎粗1厘米以上、根长3厘米以上、具有3~5片真叶、无病虫危害等。
3 选地建棚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具备浇水条件、地势平坦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建棚标准参考日光温室、拱圆形大棚的标准进行。棚膜选用长寿无滴膜或EVA多功能复合膜。
4 土壤消毒
草莓忌重茬,重茬后易感染黄萎病、根腐病及凋萎病等多种土传病害。由于日光温室内倒茬困难,为确保减少病害、丰产、高效,须对大棚内土壤进行严格的消毒。
4.1 药物消毒法
栽植前整地时施入5%灭克磷颗粒剂较为有效,亩施0.5~2.0千克,9月栽植前进行。
4.2 太阳能土壤消毒法
在草莓栽植前的炎热夏季,约在7月,于保护地内每亩施作物秸秆或其他堆肥1500~2000千克,撒施石灰氮50~60千克,而后深翻,作物秸秆、堆肥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起垄,垄宽一般为60~70厘米,垄沟内灌水,灌水量以土壤处于饱和水分状态为宜,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垄面,同时将温室密闭,密闭期间土壤温度如能在40~45℃,14天以上就能达到消毒效果。在7—8月进行太阳光消毒,密闭30天左右即可起到消毒效果。
5 整地施肥与定植
5.1 整地施肥
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圈肥5000千克、腐熟饼肥100千克、磷酸二铵20~30千克,深翻20厘米左右,整平耙细后起垄。垄宽65~75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垄顶宽40厘米,垄向以南北向为宜。
5.2 定植
定植时间为9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定植采用开沟定向定植法,每垄双行,小行距25~30厘米,株距10~20厘米,每亩栽植8000~12000株。栽植深度以“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为原则。
6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须及时浇足定植水,以后每2~3天浇1次大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应进行划锄保墒除草。同时应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和匍匐茎,促进缓苗早发。
7 大棚内的管理
7.1 扣棚时间
日光温室一般于10月中下旬开始扣棚,拱圆形大棚一般于11月中下旬开始扣棚。
7.2 温度管理
扣棚后至开花前,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温度保持5~10℃,平均气温为15~20℃。当外界夜间气温低于5℃时,应及时加盖草苫进行保温。开花后,白天温度以25℃为宜,不要超过30℃;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间温度保持5℃以上,严防3℃以下低温危害,以防冻花和僵果现象的发生;果实采收期白天温度以不高于25℃为宜。
7.3 湿度管理
冬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放风排湿一般于每日中午前后进行,放风时间依温度的需要而定。阴、雨、雪天只能在中午短时间放风排湿。一般在开花前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开花后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
7.4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时间以扣棚保温后10~15天为宜。为防止杂草滋生,以盖黑色地膜为好。盖膜后,应立即破膜引苗。
7.5 赤霉素处理
由于冬春季温度低,草莓休眠后恢复生长慢,极易造成草莓矮化或再度进入休眠。因此在草莓覆盖地膜后,应及时喷洒5~10毫克/升赤霉素1~2次。喷洒次数应根据草莓苗的生长状况而定,赤霉素浓度的高低应根据当时的温度高低而定,温度高时应取低浓度,温度低时应取高浓度。
7.6 肥水管理
扣棚后,棚内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应每隔一定时间浇水1次。一般在扣棚保温前和地膜覆盖前各浇1次水,以后除结合追肥浇水外,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水。追肥应根据苗情而定,一般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始期、果实盛收期及采收后植株恢复生长时各进行1次追肥。追肥以冲施肥为好,也可用三元素复合肥,每次每亩施8~10千克为宜。
7.7 人工补光
在草莓促成栽培中,为抑制草莓进入休眠状态,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确保叶面积,以提早开花结果。在扣棚保温后不久(即11月中旬)开始补光。方法是在温室内安装白炽灯作为光源,每4米挂1只100瓦的白炽灯,高度距离地面1.5米。照明时间从17:00开始至次日11:00结束,使日照长度达到16小时,也可以从2:00开始到8:00结束,还可采用间歇补光方式,即从20:00—22:00,再从0:00—2:00,共间歇补光4小时。
7.8 植株调整
在草莓生长发育期间,随时要摘除一些病叶、老叶和新抽生的匍匐茎。开花时应疏除一些无效花蕾。果实采收完毕后,要及时摘除残留的花枝、病叶和老叶,促进草莓二茬果的生长发育。
7.9 花果管理
(1)辅助授粉。在开花期间,每一个标准棚放蜜蜂箱1~2个,以提高草莓的坐果率,降低畸形果率。放蜂期间,禁止在棚内使用任何杀虫剂,同时在放风口处覆盖纱网。
(2)花期温、湿度。白天应控制在20~28℃,夜间保持在5℃以上为宜。棚室内的湿度以40%为宜。
(3)疏花疏果。疏除易出现雌性不育的高级次花,摘除病果和过多的幼果,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集中养分,保证正常果的生长发育,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
(4)减少用药次数。无公害草莓的病虫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尽量不用或少用农药,如需使用药剂防治时,一定要避开花期,在花前或花后用药。
7.10 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在严冬早春及草莓生育初期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效果好,即在开花后1周左右开始施用,可促进叶片制造大量的有机物,并运往果实,以提高早期产量。每天的施用时间为8:00—9:00,每天连续施用1~2小时才有效。晴天每天二氧化碳施放量为15000~18000毫克/米3,阴天每天二氧化碳施放量为5250~12750毫克/米3。
8 果实采收
果实达到商品成熟时可依据市场要求分次采收。采收前应放风排湿,采收时,要注意防止挤压,中午温度高时禁止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