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乘务员机上实施心肺复苏术基本程序的研究

2020-03-0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5期
关键词:客舱伤病乘务员

梁 军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乘务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的危急重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时所采取的生命抢救技术。这一抢救技术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在飞机上这种特殊环境下,乘务员如果通过心肺复苏训练和实践,能够对客舱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旅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会为旅客进一步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救活现场发病的旅客。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对新雇乘务员和在职乘务员所培训的心肺复苏术与国际上推广的心肺复苏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一些航空公司仍沿用2005年心肺复苏的标准对乘务员进行教学培训,这与现今高速发展的急救医学极为不相称。为了使乘务员在飞机上对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进行更好的急救,现依据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结合笔者十几年的空中乘务专业机上急救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来谈一谈在飞机客舱这种特殊环境下民航乘务员有效实施实施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程序。

1 心肺复苏的开始条件

乘务员一旦发现机上旅客出现以下情况,应当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

1.1 意识丧失

在轻拍肩膀、并对其大声呼唤时旅客会睁眼或有肢体抽动等反应,表明旅客有意识。如旅客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重状态。高空缺氧,肺泡氧张力减低等都有可能引起意识丧失。如果饮用大量的酒精或服用了大量的镇静催眠药所产生的意识丧失,则会对大声呼喊或轻拍双肩等刺激产生反应,且大量饮酒后其呼出的气体中会有强烈的酒味。

1.2 呼吸停止

是指伤病旅客没有正常呼吸。检查时,应将旅客的头后仰、下颌抬起使其呼吸道通畅后,再用眼睛扫视其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尽管伤病旅客在大脑停止供血后受到刺激时仍会产生异常的喘息或呼吸,但已不足以维持其生命,仍应判断为呼吸停止。

1.3 脉搏消失

乘务员在检查呼吸的同时还需要检查伤病旅客的脉搏。如果不能确定脉搏是否存在,应视为无脉搏。具体操作为:乘务员迅速检查伤病员离自己最近一侧颈动脉有无搏动,检查应持续5~10秒,以避免忽略了那些既慢且不规则、或弱而快的脉搏。因乘务员不是专业的急救人员,在机上可以不做脉搏的检查。

2 机上心肺复苏术操作的基本程序

2.1 确认环境安全,并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乘务员迅速检查客舱环境,判断有无不安全因素,如客舱是否颠簸、是否处于降落阶段等,同时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如带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准备好单向活瓣嘴对嘴复苏面罩等。

2.2 判断意识

乘务员用双手轻拍伤病旅客双肩,同时在伤病旅客耳边大声呼喊:“喂!您还好吗?我是客舱乘务员,您能听得见我说话吗?请回答”。如为婴儿,则应拍打其足底或足跟。如果伤病旅客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

2.3 判断脉搏、呼吸和意识

乘务员用眼睛扫视伤病旅客胸腹部来判断其是否有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如必要也可同时用一手食指、中指并拢置于伤病旅客离乘务员最近一侧颈动脉,稍加力度触摸以判断其是否有脉搏(心跳)。判断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口中可默数“1001、1002、1003……1008、1009、1010”。如伤病旅客是俯卧位不便于判断脉搏和呼吸时,则应先进行第4、5步,再进行该步骤。

2.4 立即呼救

当乘务员判断伤病旅客无脉搏、呼吸和意识后,在飞机上不能大声喧哗,避免引起旅客围观导致飞机失衡而引起安全隐患,立即报告乘务长和机长,广播请乘客中的医生参加抢救,同时与地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必要时紧急备降。乘务员操作练习时可采用以下语言来进行描述:“其他乘务员过来帮忙!我来施救,你去报告乘务长并把除颤仪(AED)取过来!你去在客舱中寻找医护人员,并安抚其他旅客,让他们不要过来围观”。

2.5 救护体位(心肺复苏体位)

迅速将伤病旅客仰卧于表面坚硬的客舱地板,如机上的厨房区或过道上,可让其他乘务员或旅客进行帮忙。千万不要将病人置于一排座位上,也不要让伤病旅客躺在松软容易变形的地方。其具体操作方法为:(1)乘务员应位于伤病旅客一侧,将伤病旅客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2)将伤病旅客远离乘务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3)乘务员一只手托住伤病旅客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乘务员一侧伤病旅客的腋下或胯部。(4)将伤病旅客整体地翻转至向乘务员一侧。(5)伤病旅客翻为仰卧位,并将双其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2.6 胸外按压

成人、儿童在胸部两乳头连线水平中点进行按压,婴幼儿则在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成人按压时,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下压深度至少5 cm但不超过6 cm。儿童按压时,单手掌根或双掌根重叠有节奏垂直向下按压30次,下压幅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 cm)。婴幼儿用中指及无名指尖并拢向下按压30次,下压幅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 (大约4 cm)。成人、儿童、婴幼儿的按压频率均是100~120次/分钟。按压时乘务员口中可以默数“01、02、03……28、29、30”。

2.7 开放气道

伤病旅客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旅客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检查其口中有无异物(如痰、呕吐物、血块等),如有异物将其取出,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用仰头举颏法将气道打开。其具体操作为:乘务员用一手的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伤病旅客的前额,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将其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儿童则使下颌角于耳垂连线于地面成60°,婴儿则使下颌角于耳垂连线于地面成30°。操作时乘务员手指不要深压刻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2.8 人工呼吸

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2次。具体操作为:乘务员将放在伤病旅客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旅客口唇周围,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至胸廓有隆起即可(成人500~600 mL气体),每次通气时间应持续约1秒钟,连续2次通气。为了减少乘务员感染的可能,在飞机上可以使用急救箱中的单向活瓣嘴对嘴复苏面罩来对伤病旅客实施人工呼吸。

2.9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如一名乘务员操作应按压30次,吹气2次,即30:2;两人操作时,成人30:2,儿童及婴儿是15:2。

2.10 检查呼吸、脉搏和意识

五个循环完毕后,检查伤病旅客的呼吸、脉搏和意识。具体操作为:乘务员可口述“五组循环已完毕,检查旅客呼吸、脉搏和意识”,接着用眼睛扫视伤病旅客颜面部、胸腹部和肢体,同时用一手食指、中指并拢置于伤病旅客离乘务员最近一侧颈动脉处以判断其是否有脉搏。乘务员口中可默数“1001、1002、1003……1008、1009、1010”,如伤病旅客已复苏,则可以说“旅客呼吸、脉搏已恢复,面部红润,肢体有活动(即有意识)”。并且做好伤病旅客的安抚和人文关怀,乘务员可以说“先生/女士,您不用担心,我们已对您实施了急救,您现在没事了,我们已通知了您的家人。”。乘务员可以帮助伤病旅客盖上一条毛毯,以防着凉。

2.11 复原(侧卧)体位

心肺复苏成功后,或无意识但有呼吸及心跳的伤病旅客,乘务员应将其翻转为侧卧位,同时安抚伤病旅客,视其情况给予吸氧。飞机备降时应对其予以固定,防止损伤的发生。复原位的具体操作为:(1)乘务员将靠近自身的伤病旅客的手臂肘关节屈曲成90°置于头部侧方,另一手肘部弯曲置于胸前。(2)将伤病旅客远离乘务员一侧的下肢屈曲,乘务员一手抓住伤病员膝部,另一手扶住伤病旅客肩部,轻轻将其翻转成侧卧姿势。(3)将伤病旅客置于胸前的手掌心向下置于面颊下方、使气道轻轻打开。

3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的空中乘务专业机上急救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并依据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结合飞机客舱环境所处的特殊环境谈了谈在飞机上乘务员实施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程序,以便为今后航空公司对新雇乘务员和在职乘务员培训的心肺复苏术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客舱伤病乘务员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国内主流机型客舱声品质表现分析
光影视界
逃票记
民用飞机客舱干燥系统的性能分析
浅谈航空安全员应变能力在客舱擒敌术教学中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健身不练肩 伤病在明天
飞机的型号
伤病专家 格兰特·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