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空间格局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启示

2020-03-03

岭南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格局资本主义人类

刘 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快速蔓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更清晰地展示了现代世界的空间样态。值得注意的是,“空间障碍的崩溃并不意味着空间的意义正在减小”[1]367,空间秩序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文明的演进总是以现有的空间格局为基础,同时也必定形塑未来的空间格局。当人类肆意改造地貌形态,侵扰其他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往往也增加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风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为解决国土空间开发无序、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分布失衡等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回顾历史,马克思通过研究历史学和人类学,进一步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宏观视野把握空间格局演化的历时性向度,有助于深入考察空间格局的运行机理,以确立一个更接近客观世界的解释框架,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生态治理实施方案,进而构筑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一、空间格局的自发性实践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自发性色彩,因此建构的空间格局更多地呈现出被动形式。自然空间起到主导性作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并未真正从自然空间中分离出来,只能在较低层次上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一)空间格局相对单一、分散

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形式和空间分布形态主要以自然空间的涵容能力、人类活动的可达性以及空间资源的可利用性为基础,总体空间边界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社会关系结构以血缘为纽带,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比较狭小。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往往是比较单一的空间形式,生产、生活功能混合一体。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人类活动的空间要素越来越丰富、空间范围越来越广阔,同时推动空间结构不断向前发展。从劳动资料看,人类对生产工具的加工程度从粗糙走向精细,不过这些工具主要是劳动者身体的有形延伸;人类所使用的主导性材料,大致经历了天然材料到加工材料的转变,材料形式比较单一;人类应用的动力主要有人力、畜力、自然力(风力、水力、生物力等),其中自然力发挥着突出的作用。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劳动合作形式的发展,人类的劳动对象趋向广泛、食物内容趋向丰富,促进手、大脑等身体机能的进化。当人们的活动范围不再受气候和地域限制,即使在蒙昧状态下也可以沿着河流、海岸散居于大部分地区。[2]33但是,人类的生活资料更多地依赖于初级生产,无论是采集、狩猎还是农业生产都更局限于光照、热量、水源等要素的自然分布状况,更大程度上束缚于植物的生长季节和分布结构、动物的繁殖和迁徙规律。从山林笼翠到平川沃野,人类更倾向于在自然条件比较有利、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繁衍发展,并创造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等璀璨文明。他们作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文明中心,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也有较大的相似性,以农业生产为主业,彼此之间的差距较小。以生产和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形式逐步出现,但尚未成为主流经济形态,生产的主要目在于提供生活消费的使用价值形式。与农业文明的劳动方式相适应,尽管人类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展,但各活动区域分散而立,在相对孤立的地理环境下生长传承,彼此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二)自然地理空间的差异性促成了文明的多样性

自然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载体,而文明的多样性往往是适应自然地理差异性的必然产物。“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3]587正是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作用中促进了文明的生成和演进,形成不同的民族品格、风俗习惯、价值理念、政治制度。尤其是在劳动的起点阶段,人们尚未挣脱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脐带,自然空间、自然条件的作用形式更加突出。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可以将人类文明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等。一般意义而言,大河文明的孕育区域往往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比较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倾向于自给自足的运行模式;海洋文明的农耕条件不如大河文明优越,但是港湾交错、岛屿纵横、潮汐较小,适于航海,有利于与其他地区交往;草原文明的特质是地域辽阔、水草丰盛,以游牧经济为主,热衷于扩充疆土、掠夺财富。差异不代表差距,但是差异可以转化为动力,文明的相竞相融推动了人类的繁荣。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参与了体质形态的进化,而且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促成不同民族的发展优势。自然优势可以转化为社会优势,自然差异可以转化为社会差别。强调自然地理空间的基础性作用,旨在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空间的界限来自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空间组织结构以及空间总体范畴的限制。但是,自然空间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并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空间的隔阂限制了东西方之间的深度交流往来,从差异性的发展走向不平衡性的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掠夺、贩卖奴隶埋下伏笔。

(三)起源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空间,衰落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不同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形塑能力是不同的,并直接影响着生产、生活的运行状态。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温情、和谐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是在工业社会才走向显性化的。但是,这种温情、和谐的关系也是一种狭隘的关系,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并不是理想中的“桃花源”。人类的劳动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局限性,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人类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竞争都是非常残酷的。“资本主义之前很久的文明,通过空间扩张吸收重要的资源用于战争、商业和文化。资源边疆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持久部分。即使有变化,但总有一个共同的动力。一个特定定居地的人口增长导致人口向新边疆的各处流动。”[4]4囿于空间生产水平和空间组织结构的限制,人类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二维平面上延展,对土地空间的支配权力成为社会竞争的核心问题,因空间支配、分配产生的矛盾周期性爆发,灾荒、战乱都是生产空间发展局限的极端表现。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地性能的改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过度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时常发生,不得不转向新的土地。“除了很少例外情况,文明人从未能在一个地区内持续文明进步长达30—60代人以上(即800—2000年)。”[5]4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所以从北方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之所以被巴比伦文明所取代,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人们过度开垦、过度砍伐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在很多境况下,农业文明越是繁荣,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资源,因此陨落的速度也相应加快。不过,前资本主义时代是生态环境的红利时代,自然空间有较充分的自我恢复的余地,使得很多生态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空间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智慧,但是这些前瞻性的认识并没有作为主导性理念得以全面贯彻。

二、空间格局的全面异化

随着空间规模和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快速发展,封建主义制度遭遇瓦解,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空间格局逐步占据历史舞台。

(一)资本主义空间格局肆意挑战生态系统的边界

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逻辑与生态系统的边界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弊病。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而言,资本主义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强大的地质力量。它以前所有的规模和速度形塑自然空间,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自然地理形态。通过资本运动、资本扩张实现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的核心逻辑,而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要确保资本主义生产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总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中能够并存,在时间中能够继起。同时,必须建构顺畅的空间化体系,保障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资本必须不断征服和占有空间,一方面可以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庞大的商品堆积能够迅速地跳跃为货币。“对这种要求的反应是无限制的地理扩张和无休止的革新。这些并不是单独的现象。这些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致资本主义的技术修复总是与全球扩张运动联系在一起。”[4]140基于工人阶级、自然界的对抗性反应,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模式呈现阶段性变化,主要包括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扩张两种形式。其中,外延式空间扩张主要是指地理扩张,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比较常见。16—19世纪,资本主义疯狂地开拓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以开拓市场,抢夺原材料和劳动力。内涵式空间扩张主要通过空间重组实现,其中最典型的是劳动要素、劳动技术、劳动过程的空间重组。在资本化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控制整个劳动过程,并使劳动要素、劳动过程、劳动技术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压缩,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从而达到资本增殖的目的。随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赤裸裸的领土扩张的机会越来越少,内涵式空间扩张的作用日益凸显。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自然空间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但是自然空间的基础性作用是持续存在的,人类无法征服空间的自然属性和运行规律。自然地理空间本来就是有边界的,而且每个时期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空间本身以及空间资源转化为适于生存的空间或空间产品,但是这些操作必须是在尊重空间的自然属性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无论何种条件,空间都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人的活动空间也具有客观性,只有在尊重地球空间系统的基础上建构的生产空间才能存续下去。虽然如此,“这里的麻烦却是,资本的意图是在一个有限的生命网络之内进行无限的扩展”[6]26。空间扩张是资本增殖的必要条件,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策略。资本增殖不仅需要占据相应的空间内容来获取原材料和消费市场,而且生产过程也是在具体的空间场域中进行,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空间重组,从而为资本运动消除障碍。资本空间扩张不断挑战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修复力,推动自然空间走向高度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导致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被肆意侵袭和干扰。自然界不会无动于衷,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对抗。“这些条件并不简单是生物物理的;与劳动阶级的抵抗纠缠在一起的匮乏、景观的变化、市场的波动——都是人类与自然的其余部分交织在一起的特定关系。”[4]6它往往以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发挥作用,有时在实践活动的晚近结果中才会呈现,形成资本增殖的终极障碍。资本扩张的本性是占有而不是生存,相对生产空间扩张的无限性来说,生态系统的自然边界是资本无法逾越的屏障。

(二)资本主义空间格局造成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裂缝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贯穿人类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它既要保持时间的持续性,也要保持空间的有序性、平衡性。在资本空间逻辑的主导下,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造成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裂缝,典型表现在生态系统的排异性、城乡物质循环的断裂以及国际范围内物质变换的失衡。首先,资本主义商品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界冲突的胚胎形式,必然引发生态系统的排异反应。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具有反生态属性,“庞大的商品堆积”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能源资源浪费,而且也使自然界变成巨大的垃圾场。很多人工合成聚合物在分解时会释放大量有毒物质,而且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能被自然界消纳。这些特殊材料经常得不到恰当的处理,造成空气的污染或垃圾的积攒。还有一些被随意丢弃,被动物误食,污染人类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排异后果反过来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弱势群体造成更大危害。“废物垃圾长期堆放在最便宜最不可取的土地上,这类地区居住的是最不幸运的公民。”[7]124其次,资本主义的城市过程作为转嫁过度积累危机的重要手段,造成城乡物质循环断裂。空间集聚有助于加速资本积累,对资本扩大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要通过推动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快速向城市聚集,以节省生产资本、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要不断地推动城市重建而促进闲置生产能力的转移,以减缓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城市快速膨胀、城乡走向分离、城市和农村各自成为孤立的系统,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出现断裂。城乡之间的远距离运输加大了能源资源的消耗,城市化产生的排泄物不能有效回归土地,造成地力衰竭。[3]579再次,资本将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在国际社会强行复制,造成全球层面的物质循环断裂。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交换体系和财富分配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不平衡的国际空间格局。“资产阶级将会一直寻求,将它所不能控制的空间中权威、权力、功能转移至其霸权统治的空间。”[8]223-224发达国家利用空间格局的优势地位,不仅直接掠夺第三世界的空间和资源,而且千方百计地将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梯度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极低的报酬和较高的代价沦为发达国家的资源供应地和垃圾场,其生存境遇相当艰难。

(三)空间格局的同质化发展必然导致资本危机的全面扩散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决不是为了帮助落后国家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而是为资本增殖创造条件,因此不难理解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并未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准确地说,资本的空间扩张过程也是资本剥削方式的复制过程,任何有利于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经营、交换和消费模式,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规模被进行复制,从而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漩涡。差异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样态,是世界发展的动力。资本空间生产违背差异协同律,扼杀了空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推动资本危机的普遍扩散。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劳动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要素体系的同质化衍生劳动结果的同一化,表现为大量的、同质化的商品堆积。同质化的空间生产和流通模式,势必造成劳动分工的破碎化,扼杀劳动者的智力、个性和创造力。在流通环节中,现代交通设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交换媒介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为消除资本空间运动的障碍奠定物质基础。在消费环节,使用价值的差异性被价值的同质性所销蚀,重复性的劳动成果只为取悦劳动者的虚假需求,客观上否定了劳动者的多样化、独立性本质。简而言之,资本主义危机既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机,也是一种普遍化的生态危机。“通过这种全新的生命和思想组织模式,‘自然’不是一种事物,而是变成了一种让生命在伦理上和经济上廉价化的战略。”[6]54同质化的模式无非是为资本无限扩张创造条件,要求自然空间的无限供给、集中消耗,导致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要求自然空间对人类生产排泄物、生活排泄物的大量集中回收,损害自然环境的延续性。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在城乡、区域以及国际范围内进行复制,衍生危机的同时性、同步性和同质性。

三、构建诗意栖居美好家园的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克服了民族的界限,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的空间格局。资本主义空间格局拓宽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衍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随着空间生产的扩大化,资本空间逻辑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一种新的空间样态必将破茧而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不仅要看谁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还要看谁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谁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谁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等。”[9]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空间格局的扬弃创造了根本条件。不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格局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非常复杂,不仅内部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而且所处的外部环境笼罩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使人类从自然界和社会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破除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困境,必须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和建设道路,全力构建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以及高效、宜居、美丽的空间格局。

(一)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保障,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是解决空间过度开发、能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的重要选择。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10]31。其中,资源节约是指通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优化能源资源供应结构,改变能源资源消费模式,提高优质、清洁能源资源的占用比例。保护环境是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以环境的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目标,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整体升级。要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必须正确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配置关系,合理配置人口、资源、环境要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将资源节约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将环境保护的精神贯穿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的全链条,减少因产业结构、组织体系、生产环节配置无序而产生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损耗,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全力构建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的空间格局

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坚持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的发展方向。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可以集中利用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形成集聚式的发展效益,发挥示范效应。不过,发展失衡、两极分化的空间格局会导致物质能量的单向流动,损伤发展的持续性和延续性。“分工的增强将强化空间接触的系统结合和组织化的需要,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空间上的集中。”[11]45绝对均衡的空间格局会导致流动性差、缺乏活力等问题,尤其是同质化的空间格局会致使风险集中。构建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的空间格局,是指在充分考量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坚持科学布局、统筹施策,促进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的合理分布、协调配置及有序流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海陆空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竞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具体而言,在区域发展战略方面,要对各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与能源资源存储量进行系统评价,合理控制空间开发的规模和强度,完善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城乡发展战略方面,要坚持工业和农业互动、城市和农村互促,统筹城乡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技术体系、生态安全体系,推进城乡人口、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统筹考虑陆海空领域的自然生态因素,规范陆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对海洋生态空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蓝天碧水绿土,完善陆海空一体化战略。

(三)倾力打造高效、宜居、美丽的空间格局

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格局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根本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11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性特征,指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层面,迫切要求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其中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根本物质基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主要是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有计划地压缩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占用比例,提高生产空间的集聚效率。要打造高效的空间格局,必须不断提高生产空间的运行效率,为人类健康生活、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提供更多休养生息的空间,为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和谐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条件。生活空间主要承担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社会交往等职能,是推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全面发展的策源地。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即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着力提高生活空间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要打造宜居的空间格局,必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个体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推动人民群众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生态空间是全球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遗传基因库,是满足个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依托。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即坚持生态效益的优先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打造美丽的空间格局,必须着力提升生态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提供生态保障。总之,要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倾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空间格局。

猜你喜欢

格局资本主义人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人类第一杀手
格局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