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分析

2020-03-02程秀云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程秀云

【摘 要】目的:评估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风险源提出风险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急重症患者120例作为A组观察对象,同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院同科室接受治疗的急重症患者120例为B组观察对象。A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式,B组患者行风险护理方式。对A、B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96.67%、84.17%,A组低于B组(P<0.05)。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14.17%、5.00%,A组低于B组(P<0.05)。风险事件原因主要以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为主。结论:为降低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风险护理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以风险源作为基础,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并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因而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是防范风险发生的关键,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风险护理;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评估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对于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而言,其具有病情复杂且病情进展快,以及引发病症的危险因素较多[1-2]。在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的今天,对急重症患者护理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找到风险源,以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临床护理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因而本研究对其展开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急重症患者120例作为A组观察对象,同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院同科室接受治疗的急重症患者120例为B组观察对象。A组,女63例,男57例,年龄范围37岁~61岁,平均年龄(46.71±6.57)歲。B组,女60例,男60例,年龄范围36岁~63岁,平均年龄(47.18±6.55)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心理护理等。A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风险护理,内容如下:(1)评估病症风险:对于存在脏器慢性病和功能衰竭等疾病,不针对病症进行用药,其可能会导致心率失常、血压降低以及休克等,进而导致护理难度增加;(2)评估用药风险:鉴于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的病症具有复杂性,因而在用药方面,其种类多,所以对用药的时间、剂量要求较为严格。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受到静脉预留针、注射泵等的影响,用药风险增加。(3)评估仪器风险:心电图仪、监护仪以及呼吸机等设备的应用,需要医护人员掌握使用方法等,否则会增加安全风险。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的本院满意度量表展开评价,评分范围为0分~1000分,等级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占总例数的比重。同时,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如病症风险、用药风险、仪器风险等,将其进行整理和分类,从患者自身原因、医护人员原因以及医院原因三个层面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对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计数资料展开统计分析时,应用SPSS20.0软件,并采用(%)表示,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依据表1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96.67%、84.17%,A组低于B组(P<0.05)。

2.2 2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依据表2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14.17%、5.00%,A组低于B组(P<0.05)。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中,患者自身原因导致的风险,其占比最高,其次是医护人员原因,最后是医院原因。

3 讨论

在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护理风险是多种的,而护理风险存在的诱发因素也是非常多的[3]。刘红琼(2017)、姜文君(2018)在研究中认为在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导致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以及医院因素[4-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96.67%、84.17%,A组低于B组(P<0.05)。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14.17%、5.00%,A组低于B组(P<0.05)。风险事件原因主要以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为主。因此,为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对于由患者自身原因引发的护理风险,应注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促进其合理规范用药,可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于由医护人员引发的护理风险,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如仪器的使用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为降低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风险护理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以风险源作为基础,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并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因而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是防范风险发生的关键,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卜金枝.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3(6):20-21.

冉娅娅,胡兴莲.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06(19):10-11.

李玉洁.风险评估与防范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健康周刊,2017,1(9):53-54.

刘红琼.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3(20):199-211.

姜文君.心血管内科急重症风险防范和评估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14(03):126-128.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心血管内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