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2020-03-02黄俊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血液灌流抢救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急診科收治的7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依据患者抢救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急诊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治疗方案加用血液灌流,分析加用血液灌流治疗与单纯常规急诊治疗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71.8%,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阿托品使用量、昏迷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血液灌流;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073-0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急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相关数据[1]显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平均病死率在10%左右,因患者个体差异、抢救方案的不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差别也较大。传统急诊救治主要是对患者体内毒素的快速清除,并配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轻度中毒患者采用传统急诊救治方案一般可治愈,但重度中毒患者则效果不理想。本文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灌流对患者的抢救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依据患者抢救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构成比例为15:24,年龄19~73岁,均龄(47.6±13.2)岁,中毒到就诊时间1~18h,平均(8.5±2.3)h;观察组中性别比例为男:女=16:23,年龄21~70岁,均龄(46.8±12.8)岁,中毒到就诊时间1.5~20h,平均(8.6±2.4)h。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P>0.05)。入组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诊治疗,给予彻底洗胃处理,甘露醇注射液导泻,药用炭片鼻饲吸附毒物,给予足量阿托品并达维持阿托品化,给予氯解磷定,并大量补液以稀释血内毒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的对症治疗,中毒性呼吸麻痹或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观察组基于常规急诊治疗方案加用血液灌流治疗,选取股静脉穿刺留置临时透析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同时首剂静脉推注5000U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行灌流肝素化准备,使用“健帆JF-800A”灌流机连接“健帆一次性使用血液血液灌流器HA230”,完成溶灌、冲灌及自检程序后连接股静脉临时透析导管动静脉端行血液灌流治疗,初始血液灌流速度50~100ml/min,之后调整为150~200ml/min,每次灌流时间2h,灌流次数依患者病情而定。血液灌流期间患者继续给予阿托品和氯解磷定,并维持阿托品化。

1.3 观察项目

监测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情况,记录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患者的阿托品使用量、昏迷至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疗效评价

经抢救患者意识恢复,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恢复正常,中毒相关症状及体征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治疗结束24h后胆碱酯酶活性>60%评为治愈;经抢救患者中毒症状、体征明显缓解,但未完全消失,意识基本恢复,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趋于正常评为有效;经抢救中毒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恶化,胆碱酯酶活性未见上升评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分析;x±s用以表示患者的计量数据,采用秩和检验两组计量数据间的差异性;%用以表示总有效率,两组计数数据间比较行卡方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71.8%,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情见于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阿托品使用量、昏迷至清醒时间

作者简介:黄俊升(1983-02);男;壮族;本科;广西百色市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及急危重患者救治工作。

及住院时间的对比

由表2可得知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昏迷至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阿托品使用量也更低,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3 讨论

血液灌流借助体外循环,将患者血液引入灌流器中,借助灌流器中固态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对血液中的毒素进行清除,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脂溶性高、易与蛋白结合的毒物,在防止人体重要器官对毒物继续摄取的同时,也实现了毒物在人体中的再分布,血液净化后再输回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2]。

本研究中观察总有效率达到了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昏迷至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阿托品使用量也更低,由此可看出血液灌流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方面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毒素,促进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恢复正常,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并减少阿托品使用量,避免了阿托品使用过量可能导致的阿托品中毒现象。血液灌流治疗时应尽量在6h内完成,一般灌流2h灌流器内吸附剂的表面就已接近饱和[3],继续延长灌流时间,毒素清除效率也不会再提升,此外灌流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状况适当减少阿托品用量,或者视情况暂停使用,以避免阿托品中毒的发生。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马晓,康向飞,李文峰,等.血液灌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8):920-923.

[2] 石佳泉,李国贤,陈彬,等.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4):34-36.

[3] 李岩,陈建玲.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酶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80-81.

猜你喜欢

血液灌流抢救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浅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