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背景下基于谣言公式的高校危机教育思考

2020-03-02蒋卓强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谣言危机师生

蒋卓强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浙江杭州310018)

“老师能用钉钉监控学生电脑手机的举动”“腾讯课堂给违反纪律的学生发短信要求交纳罚款”“组织学生收看央视新闻白岩松连线钟南山介绍疫情”“高校通知学生6月返校直接毕业”“让学生开学前自行准备30 个口罩”“知网免费查重下载论文”……新冠肺炎疫情谣言层出不穷,让宅家线上教学的高校师生们倍感焦虑。研究重大疫情背景下基于谣言公式的高校危机教育,对于更好地给谣言戴上“口罩”,更好地将疫情与育人相结合,从而补齐高校危机教育工作中的短板,发挥高校师生网络正能量传播主力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危机教育应对重大疫情谣言中的短板

高校危机教育面向高校全体师生,可以细分为危机意识教育、危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危机知识教育、危机道德责任教育、危机生存教育等[1]。危机教育是危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战胜危机的必要条件。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危机教育的关键。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教育培养高校师生对可能危及自身安全的事态保持警惕防范性,比如继续组织聚会、继续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继续不戴口罩等就属于危机意识不强。危机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危机态度,即对危机的认知、评价以及相应的行动倾向。不同的态度,决定了谣言出路。十余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中国速度”,全国各省市医疗人员物资对口支援湖北的“中国力量”,全国人民自觉在家隔离两周以上的“中国精神”。只有深刻理解“中国方案”基础上的“中国之治”,才能对疫情防控工作有更多认同,从而使高校师生在面对谣言时能有坚定的立场、正确的出发点、科学的态度。

危机知识教育包括新冠病毒及肺炎发病传染防治知识的了解,同时还有法律法规和应急措施的了解,配合做好隔离、戴好一次性口罩、不轻信各种治病良方谣言就是最有效绝招。危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是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通过微博微信每日推送美文美景美好希望等,让高校师生树立必胜的信心,相互鼓励消除孤独感。危机道德责任教育是激发高校师生责任担当,树立向舍小家为大家道德典范学习的见贤思齐意识,利用新媒体知识优势发挥好危机中公正评价引导舆论向好的积极作用。危机生存教育也是危机自救互救能力教育,侧重指平时危机预防中的应急演练工作,是危机教育成效的检验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可以让高校师生更加珍惜平时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高校危机教育工作。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范围更大,载体更丰富,两者侧重点不同。

谣言是被广泛传播的,能随时被省略、突出、添加、同化、异化的含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信息,可能被证实或证伪。谣言和流言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的强度和广度不同,不在于是否故意或者是否有事实依据。一般来说,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强度更大,流言的传播范围较小,强度也较小[2]。谣言是群体为了降低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做出的一种群体解释,以希望减少焦虑和恐慌。当真相失语时,往往陷于“罗生门”境地。谣言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信息简单、残缺不全或模糊不清,缺乏可信来源;观点和立场单一甚至极端,带有强烈的偏见或意识形态立场;信息缺乏平衡性,只披露部分事实或掩盖部分事实;紧随当下时事热点,披露的信息耸人听闻以吸引大众的眼球[3]。谣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升级为公共安全危机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类新冠肺炎疫情谣言混淆视听、影响判断、动摇信心,严重干扰全民战疫大局。官方辟谣的同时,高校师生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也是可以积极影响身边人共同抵制谣言的。

虽然高校师生危机意识和能力建设已有进步,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谣言防控大考面前,高校危机教育还是暴露出一些短板问题。比如高校缺少一个负责谣言防控部门,缺少一只舆情监测队伍。办公室负责新闻宣传,团委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保卫处负责安全保卫,危机教育职责有所交叉,表现为缺少规划,工作不够系统高效,教师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缺少监测预警研判机制等。其次是平时演练流于形式化,导致面对危机手足无措。应急预案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重应急救援轻事前预防倾向较明显。面对疫情谣言,缺少发帖转发评论分工机制,文字以外的辟谣表达方式较少。最后是考核评价监督机制有待完善。高校“自编自导自演”,缺少第三方常态化抽查机制来检验危机教育效果,而不是直接在真实危机中暴露问题。公共安全主管部门、网信办等与高校舆情合作机制不健全,高校抑制疫情谣言能力评价标准缺少顶层设计,高校师生未能较合理地凝聚到疫情舆论引导合力中[4]。

二、谣言公式的修正

谣言只有在群体内传播,才能成为谣言。造谣者不传播信息给第二人,信息就只是个人臆想,所以谣言的传播过程就是谣言的产生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了谣言公式认为:谣言流通量=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传播学者克罗斯修正为:谣言流通量=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疫情初期,新冠病毒来源不明确,有说来自蝙蝠的,有说来自穿山甲的,等等。事件模糊性必然存在,谣言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公众批判能力即公众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水平,与谣言流通量成负相关关系。

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谣言公式可以进一步修正为:谣言影响力=相关度×密度层级×不确定性×不安心态=相关度×密度层级×不确定性÷公众批判能力=相关度×密度层级×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消息源公信力=相关度×密度层级×模糊性×不安心态÷消息源公信力。其中不安心态和公众批判能力互为倒数,不确定性=模糊性÷消息源公信力[5]。

相关度是最容易被造谣者利用的因素。标题加上热词“新冠肺炎”“钟南山”“李兰娟”“开学时间”“疫苗”“火神山”等,再刻意强调或虚构某些敏感因素,就容易使更多感兴趣好奇的受众转发扩散。事件的重要性并不能很好代表部分“键盘侠”网民的动机,有些网民利用知识盲区和名人效应造谣可能只是为了炒作引入更多流量,事件本身真相如何对其来说并不重要,所以用个人感觉对事件的卷入相关程度来代替重要性。

信息传播的密度层级越多,和成语故事“穿井得人”“三人成虎”“曾参杀人”一样,每个身处不同交往密度或传播层级的传谣者为了增强说服力,编辑加工的过程越会产生较大变形失真。每个人都是社会交往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有交集的节点越多,密度越大。自身不是直接从官方获得消息,而是经不同人层层转述转发,层级也就越大[6]。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省略、突出、添加、同化、异化五种变形现象。同化是指根据目标对象的特征,增加更多细节以令其信服,是谣言变形失真的主要形式。比如每个传谣者都会把飞机喷洒消毒药水的谣言主语改成自己所在的城市。同时还有群体极化和信息流瀑现象的存在,在微信或QQ群等群体讨论中,一些中立者和怀疑主义者因受到别人情绪看法偏见的压力而改变立场,呈现出一旦有一定数量的人相信,其余人也会相信。同时经过讨论后也会产生同意的更同意,反对的更反对的极端化倾向[7]。

不安心态是谣言传播的动力之一。由于与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人们常常会产生恐惧蔓延与情感困扰的不安心态。在政府失语和权威信息缺失时,未有确凿证据的伪科学、社会公众根据政府发布的不完整或有瑕疵的消息进行的各种失真推论或产生的虚假信息等很容易第一时间抢占信息高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更使公众希望找到下一步行动启示线索来改变不安心态和危险情境。不过公众的批判能力高,网络媒介素养好,危机处置能力强,不安心态就会弱很多。

不确定性,包括事件的模糊不稳定状态以及对信息源权威性的怀疑。当亿万人都有“小喇叭”可以自由表达,信息流就会泥沙俱下。当部门公信力不足处于塔西佗陷阱时,越辟谣,公众反而越觉得谣言是真的,呈现只相信自己乐于看到的,排斥心烦信息的偏颇吸收现象。媒体有时为了迎合公众情绪,不再忠于事实真相。匿名性也使部分网民不受现实身份制约,实名制又让网民陷入不敢发声的“寒蝉效应”,真实的社情民意很难被真实反映。加上PS 和AI DeepFakes 换脸技术的发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谣言进一步增加了模糊性和识别难度,提高了不确定性。有时即使官方及时公布真相或造谣者站出来澄清,也无法获得公众相信,表现为后果无法控制的“覆水难收”式谣言。当消息源公信力较强时,信息的不确定性就会降低很多。

三、基于谣言公式的高校危机教育策略分析

在2020年3月9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经笔者所在高校师生主题班会调查,谈到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发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青春力量,如何更好认清并抵制外部势力诋毁中国之治恶意制造的谣言时,高校师生普遍表示会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做到不造谣、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给疫情防控再添舆情。如何勇于纠正举报谣言中的错误与漏洞,如何汇聚战胜“谣言传染病”的高校师生正能量合力,如何号召广大社会公众组成抵制谣言的战疫长城,从修正后的谣言公式去分析可以提供更多的高校危机教育策略。

从相关度角度出发,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处理队伍建设,提升相关信息预警和专业处置能力。高校谣言抑制或舆情应对需要一支适应网络空间新特点、熟悉网络语言和衍化运行规律的专业技术队伍。可以充分吸收高校辅导员、团学干部、网络技术员、思政课教师、青年教工等,分工合作,也结合各相关热词,编制舆情简报,撰写帖文,反驳漏洞,传递真相,疏导宣泄心理,制作简洁明快短视频等。借鉴参考快手、抖音、今日头条及网络直播等平台的宣传方式,用高精准度高强度高密度信息挤占覆盖谣言生存空间。与公共安全主管部门、网信办等合作,共同打造谣言“阻断器”“过滤阀”“粉碎机”[8]。

从密度层级角度出发,明确法律刚性约束,倡导高校师生做谣言的“止者”。造谣是源头,传谣是结果,不信谣是终结谣言的关键。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公众更容易宁愿选择去相信谣言。造谣者和传谣者的区别在于传谣者不认为自己说的是谣言。就像财富占有者一样,比别人先知道,比别人知道更多,以获得群体支持的人际交往满足感,获得更多认可点赞转发。高校要把最权威的信息渠道推送给师生,减少传播层级。明确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或被转发次数的“高压线”规定。减少“上下”师生间、“左右”家人朋友间的传播层级和传播密度。加强对师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内达成师生思想一致,对外消除公众误解。

从不安心态角度出发,开展师生网络心理调查提供方向性指导,做好针对性谣言“靶向治疗”和动态预案建设。谣言不是在鼓动人的理智,而是在鼓动人的情感。高校要针对师生们对疫情现状及将来的认知、态度、看法、评价、期待等诸多方面,分析共性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安抚。同时预测预警未来可能的谣言类型和指向目标,未雨绸缪做好预案建设。高校师生对谣言的免疫力与社会经验、受教育程度并不成正比,需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高校需要及时发布手册指南抗击新冠肺炎,让师生们头脑中提前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提升师生的谣言批判能力,使其不听谣信谣传谣,做到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智者。

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遵循“黄金4小时”,对谣言零容忍,强化高校公信力建设。“黄金4小时”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原则,面对“信息疫情”,尽早及时准确全面滚动发布权威信息缓解高校师生的焦虑,使其对疫情做到心中有数,不做“谣言传染病的宿主”。青年师生年龄结构偏年轻,受学历阅历、处境待遇、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认识水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感情色彩,高校需要重视谣言背后的某些心理诉求。扭转舆论倒逼的“滞后型挤牙膏式”辟谣被动局面,夺回“信息疫情”防控主动权。谣言是一种“反权力”的发言,尽量依循“第三方原则”。身处舆论漩涡时,欢迎高校师生“云监工”,也可以邀请权威媒体记者一线直播求证辟谣报道,既增加透明度,又可以一起发现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做好高校危机教育,让师生们成为谣言抑制战士,通过影响一个家庭达到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维护高校师生的利益和真正解决问题。理清谣言的动机,站在维护高校师生利益的角度真正解决背后关切的问题才是硬道理。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谣言的最好方法就是配合党和政府一起彻底消灭疫情。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舆论引导是第二位的。舆论是现实的反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谣言,高校要充分挖掘疫情下的思政育人元素,发挥好高校师生网络正能量传播主力军作用,做谣言抑制战士,给谣言戴上“口罩”,坚决赢得疫情防控的胜利。

猜你喜欢

谣言危机师生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谣言
“危机”中的自信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