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润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2020-03-02赵松琦

剧作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润腔演唱者民歌

■ 赵松琦

“唱情”是民歌演唱中的重要特征,唱出的每一句都是人们内心思想感情的流露和倾诉。因此,演唱者只有置于民歌所表现的情感之中,将技巧与感情融为一体,才能赋予民歌以较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中极其重要的技术之一。一般情况下,在演唱过程中,应根据音乐的旋律合理使用一些特色性及修饰性的独特演唱技巧以及不同的发声方式。“润腔”技巧属于中国传统声乐技巧的高度提炼,有极浓厚中国民歌的味道。

明代曲学家王骥德在《曲律》一书“论腔调”一节就指出:“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对他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润腔。“润腔”在声乐歌唱中,几乎是无处不有、普遍存在的。润腔是在演唱时从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需要出发,按依字行腔的法则对声音曲调进行润色和装饰性的修饰,这其中包括对声音的造型手段和歌唱技巧,使发出的声音韵味独特、风格鲜明,具有立体感。

民歌演唱实际上就是声乐语调的表情形态与声音形态的有机结合,是按照民歌情感的变化而表现出的轻重强弱、高低抑扬、快、慢、疾、徐、顿、挫、连断等音响的综合体。同一首民歌由于不同演唱者处理的演唱方法和运用的演唱技巧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演唱艺术效果。充分运用情感性润腔,是提高民歌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重要艺术手段。例如,山东成武民间小调《太阳出来满天红》(包楞调),词曲富有特色。首先是主题音调欢悦、活泼、戏剧性很强,与鲁西南、鲁南一带的地方戏有一定亲缘关系。仅前六小节就包括了四、五、六、八度四个跳进音型。而从“引腔”到“楞”字句结束处这一处的主体部分篇幅较大,演唱者运用了欢快流畅、扣人心弦、一气呵成的演唱形式。同时演唱中注意旋律线的完整,字句的轻重、连断、力度、节奏以及语气停顿等,自然和谐。尤其是在“楞”字的处理上口齿敏捷灵活,能在快速的演唱中字字清晰、句句流畅,表现出快中求稳、准确掌握节奏语速的行腔技巧。符合传统声乐要求的“徐必有节,神气一贯。疾亦有度,字句分明”,重视演唱的速度节奏的处理与表现的美学原则。

民歌演唱中运用的顿挫连断技巧不仅是人的生理呼吸、心理思维或情感起伏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声音的造型需要,它会丰富抒情达意的音响效果。例如,湖北潜江民间小调《十许鞋》,通过休止符来加强顿挫的节奏感和乐曲的句法关系。其中,一月至十月均在(2/4)强拍上,然后弱拍前半拍休止,后半折是“月”字,这种有规律的休止间歇丰富语气的表现,节奏上的停顿与呼吸便于演唱者体现曲调的层次和表情达意的逻辑。每个月的第二重句开始,虽然字多腔少,但是曲调的抒情性很强,切分、符点节奏的运用,使这首民歌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和律动感。演唱中,字与字之间相连,除了引起音变现象外,由于旋律、节奏的不同,字与字相连增强了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动作。即前一个字最后一个音素与下一个字的开头的一个音素的衔接动作,既使收音到位与顿歇自如,又使之达到音停气不停,保持旋律的连贯完美,使字音在反复中循环贯穿、协调。

好的民歌手在演唱中,既把握民歌作品的情感基调,又把握民歌中主人公的情感基调,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情感的细微变化具有鲜明的表现力。辽宁民歌《瞧情郎》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和口语化特色的领唱与齐唱的民间歌曲。它的每句词、每句腔自始至终都饱含着东北人那种热情大度、乐观坦诚的可爱性格。演唱者细致的描绘与情感尽致的表现,准确、诙谐、鲜明、生动的表达语调,不仅丰富了这首民歌的情趣、情境,也创造了完美的声乐形象。

综上所述,在民族歌曲的演唱过程之中演唱者用断腔的润腔方式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润腔是我国民歌声乐艺术中特有的演唱技巧。不论是在民歌、民乐还是在戏曲等艺术形式中,润腔无所不在,可以说它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鲜明的标志。

猜你喜欢

润腔演唱者民歌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浅析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的润腔特色
润腔文献综述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藤县水上民歌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