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龙江英雄形象,为建党百年献礼
——2020年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剧本研讨会综述

2020-03-02岳莹

剧作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铁人抗联建党

■ 岳莹

2020年8月13日至14日,由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剧本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孙天彪、李景宽、马国发等省内八名专家、剧作家,省歌舞剧院、省京剧院、省评剧艺术中心、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四个省直剧院,省文旅厅艺术处、省艺术研究院的领导及有关业务人员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谭博主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于峰出席并讲话。

于峰在讲话中强调,剧本研讨会是提高剧本质量的有效方式,这次剧本研讨会选定的四部剧本全部是我省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创作剧目,要强化精品意识,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认真进行研讨,切实对剧本的进一步修改提高提出中肯意见,为二度创作打牢坚实基础,创作出代表我省艺术水平的优秀剧目。

参加本次剧本研讨的剧本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剧本关注现实,大力唱响主旋律;二是本土文化特征突出;三是四部剧本全部由我省剧作家创作。

许丹编剧的龙江剧《巾帼天兵》,是根据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2019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马旭同志的真实事迹创作的。剧本以马旭从一个胆小怯懦的农家女孩儿成长为一名征战沙场的“军中木兰”,成长为获得国家四项研发专利的军中“居里夫人”,成长为共和国第一个跳伞、第一个跳伞最多、第一个年纪最大的“巾帼天兵”为主线,表现了马旭夫妇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爱情和他们一生俭朴,却将积攒的一千万元捐献给家乡教育和贫困学子的事迹。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感人,角色行当齐全,有着浓郁的东北生活气息和南方的生活情趣。既是一部场面宏大、动人心魄的战争戏,也是一部充满情趣、不落俗套的轻喜剧。具有艺术写照时代、歌咏时代、呈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东北方言评剧《今日秋分》是费守疆根据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部分情节重新创作的。该剧立足地域、立足当下,以时空跨越、前后对比的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尚志市珠河县元茂屯七十年的风雨变迁,将土地与人生、与农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集中塑造了赵玉林这样一个献身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事业的共产党员形象,歌颂了以赵玉林为代表的一代农民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深刻诠释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时代主题。将“中国农民丰收节”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密切结合,将焦点对准农村、农民,用具有浓郁“黑土味”的戏剧呈现方式表现土地与人生、与农民命运的关系,表达对土地和粮食的崇拜和敬畏。这是黑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农村风情,通过讲述党领导下龙江大地七十年的变迁,展现龙江大地沃野鎏金、大豆摇铃、稻菽飘香的美好景象,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剧本唱词对白主要以东北话为主,既有土语也有俚语、俗语,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黑土气息,地域色彩浓郁,凸显黑龙江评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创作手法上采取历史与现实相互穿越的浪漫主义手法,使全剧更具张力。

朱红赤担任编剧的现代京剧《血沃冰花》,以抗联老战士李敏为原型,展现了抗联战士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2017年年初,李敏奔走多年的提案获批,教育部发函通知全国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这引发了李敏对那段烽火岁月的回忆。在东北抗战最艰苦的冬天,抗联某部战地医院密营遭到日伪军袭击,为掩护伤员撤退,医院院长等壮烈牺牲。抗联女战士李小凤(李敏)、刘兰香和英子经过一番激战,冲出敌人的重围。三个女战士夜奔在茫茫林海雪原筋疲力尽之时,怀孕的刘兰香要临产。回到抗联密营后,刘兰香产后病危,部队被敌包围弹尽粮绝。因爱妻逝世陷入悲观的师长马举坤要解散队伍。李小凤等虽坚决反对,但马师长去意已决。临行之前李小凤将父亲留给自己的靰鞡鞋熬成粥喂给婴儿。这一超乎寻常母爱的举动彻底征服了马举坤,激发出他的愧悔之心和壮烈之情,与抗联战士们同敌人殊死一战。该剧是一部记录历史、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歌颂党、启迪现实的创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汇聚正能量,催生新动力。

民族歌剧《铁人三部曲》由谭博编剧。首次以歌剧形式讲述大庆油田王进喜、王启民和李新民三代铁人的故事,填补了舞台艺术空白。三代铁人的故事就是新中国的石油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急需石油之时、大庆油田创业时期,王进喜奋不顾身,用生命讲述着气吞山河的石油事业;在大庆油田生产高峰时期,王启民挺身而出,用热血诉说着石油人的鞠躬尽瘁;当祖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石油市场时,李新民义无反顾地走出国门,带领1205钻井队出征海外,把中国旗帜插上国际钻井市场的制高点。剧本打破了传统歌剧的正序逻辑和起承转合的传统路子,打造多章回的戏剧情节,对三代铁人的史实进行高度凝练和诗化,以其完整性独立成章,同时又以均衡的分割、鲜明的个性构成整部作品的连贯性,互为推进,相得益彰,集中展现铁人精神、大庆精神诞生、发展与新时代的跨越,全景式地勾勒出三代铁人饱经沧桑不变、历经风雨弥坚的共产党人艺术形象,艺术地阐释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什么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充满自豪感和奋进感。

与会专家对四部剧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进行多视角的点评和“会诊”,就如何做好剧本的进一步修改、加工和提升,从主题表达、内容调整、创作手法、艺术审美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剧本的修改提供了可参照方向。一是强化重点戏,去掉不必要的场面和人物,集中凝练地表达主题立意;二是进一步考量对主题与人物的把握,特别是对人性的真实性、复杂性,故事的曲折性、冲突性,以及矛盾、冲突的设计予以再充实、再提升;三是在人物塑造方面,进一步表现出人物的成长性,用更具特色的人物语言刻画性格。四是在艺术表达上,艺术手法不必太繁复,要保持浪漫情怀和创新精神。

研讨会历时两天,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作为我省戏剧创作主力的四位剧作家一致表示,会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剧本的修改提高。承担创作任务的四个省直剧院的领导们纷纷表态,要从政治高度和艺术高度抓好剧目的排演,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铁人抗联建党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