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
2020-03-02贺瑄
贺 瑄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国民整体科学素养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公众科学素养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力。当今知识信息经济时代,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是各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素质。
1 新时期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必要性和紧迫性
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新时期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社会各个行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紧迫,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科学素养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会不断影响和改变其价值观。科学素养培养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终身学习是21 世纪的生存观念,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促进创新。创新驱动战略关乎国家命运,是世界大势所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高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科学素养是创新人才必备素质。新时期加强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势在必行,是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 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概念剖析
科学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英文单词是Scientific literacy,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于1958年提出,主要指个人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其内涵表述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美国学者米勒的三维模式应用比较广泛,他认为,科学素养包括三部分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对社会的作用。通俗地讲,科学素养的范畴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国际科普理论学者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笔者对此持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科学精神是决定其他两个要素的内驱动力。科学精神主要指求真务实、质疑批判、不断探索实践、创新进取的精神。科学素养既包括自然科学素养,也包括人文科学素养。国内对于科学素养的界定,主要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具有应用上述特质处理实际问题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 新时期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现状以及原因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科学素养普遍较为低下。高职院校大多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素养培养;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不足,研究不多,并未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的足够重视。新时期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学生整体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国际社会自20世纪后半期就已逐步认识到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对于国家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如美国、英国、印度和欧盟都相继制定了公民以及大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高行动计划;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中国科普研究所关于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表明,目前虽然民众科学素养水平逐年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够理想[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知识灌输、成绩提升以及和学校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内容更为关注,对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培养重视不足,没有重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对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于科学对社会影响的理解等。高职学生科学素养低下,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偏低,在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比比皆是。学生大多缺乏学习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缺乏科学思维习惯,不具备取证、定量分析、不确定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意识和习惯以及能力[2],不会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3.2 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师资力量不足
高素质科学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育者不具备双师素质,既没有意识到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自身科学素养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3 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走入误区
目前,高职院校科学素养培养中,大多把具体科学知识和技能当作培养教育主要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探索寻求事物本质过程科学精神培养;缺乏对学生科学发现、科学方法和创造发明素质培养。忽视对学生质疑、创新进取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培养,更注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内在素质培养和熏陶[3]。高职毕业生知识结构狭窄单一,自然和人文科学素养匮乏。既没有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冲动,也缺乏对科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不能够以科学态度参与社会事务,无法进行科学价值判断,不具备科学思维习惯。
3.4 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内外很少有机会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只能被动接受某些科学结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学生普遍缺乏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探索精神;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眼高手低,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完全不利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服务国家经济发展。
高职学生目前科学素养整体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者大多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自身科学素养也不尽如人意。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学习动机较弱,对未来缺乏职业规划。
4 新时期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对策
公众科学素养不会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而然提高,需要通过教育等方式培养,高职学生也不例外。高职院校应该从科学概念及知识、科学精神和世界观、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技术动手实践能力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
4.1 “崇尚科学精神”外部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努力营造崇尚理性和创新校园环境,弘扬倡导科学精神[5]。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普及,激发学生科技兴趣;鼓励全校师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质疑。
4.2 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是影响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早日认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科学素养培养对于新时期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教师科学素养培养作为师资培训重点,促使教育者尽早树立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理念,尽快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以及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能力。
4.3 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世界观培养
科学探究实践需要科学精神维系,科学精神对于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盛不衰至关重要。对学生加强求真科学精神培养,可以促使其达到求善、求美,最终树立真善美统一价值观,即科学精神最高境界。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只有培养了科学精神,才能够自觉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并且积极主动掌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科学探索活动的生命与灵魂,包括求真、求实、理性和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培养对于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学习以及生活方式。弘扬科学精神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尤其是求真务实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科学精神还包括不畏艰苦知难而进、勤奋实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等。
4.4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9 月科学家座谈会讲话中指出,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要求技术工人具有科技意识。高职院校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所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企业。企业职工科学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加强创新教育,多组织各种形式和职业技能相关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体验活动,重视学生技术设计能力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5 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纳入教育创新目标
高职院校应尽早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努力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不仅注重传授科学知识,更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传授应重点深入讨论重要基本概念,而不是盲目灌输越来越多的零散知识点和信息。多授学生以“渔”而不仅仅是鱼。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比科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教育内容,了解科研方法有助于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学生掌握理性分析事务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理性和逻辑性,以及实证科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启迪思路远远胜于知识灌输。课程设置应注重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要注重自然科学素养培养,也要注重人文科学素养培养,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更好适应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需求。所培养学生不仅应该具有广博知识,更应具备创新和实践科学素养。仅仅具备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的科学素养才最为重要。
4.6 学习借鉴国外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先进经验
参照国外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先进经验,由过去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逐步转变为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尤其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通用技术、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教育。从单纯传授式更新为传授与探究式并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习得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且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储备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多引导学生关注与科技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发展前沿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质疑、调查、探究的良好学风,促使学生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未来世界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科技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最重要的保障。新时期高职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毕业生的学习、思考、想象和创新能力远比知识更为重要;眼界、境界和格局也比能力更为重要;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尽早更新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理念,尤其是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不断加强学生自然和人文科学素养,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工匠精神、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素质,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