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中年》英译探究
2020-03-02朱亚光
朱亚光
(江西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
引言
梁实秋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当代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散文迸发着对人性的挖掘,对人生的关注,对情趣的留恋,对生活的热爱,对智慧的思辨[1]。他的文字睿智幽默,擅长反讽,妙语连珠,暗喻不断,令读者自然生起对善良美好人性的追求,大量的反讽更是耐人寻味。散文《中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蕴含着他体悟的人生妙趣和处世哲学,文笔酣畅,大量的古诗文被他遣词造句加以运用,雅致而富有情感。因此,将这样一篇佳作介绍给西方读者很有意义。该文的英译经外编审校,发表于湖南日报旗下的Special Focus杂志(《特别关注》英文版,2019年4月刊)。
一、文本分析
(一)原文内容
谈到“人到中年”,不少人都会有一种负面的联想,但梁实秋先生在文章中用一种诙谐幽默的笔触描写了现代人步入中年后的生活和心理变化,全文先抑后扬,但整体是以“扬”的基调为线索,烘托出“人到中年的妙趣”这一主题。文章看似松散随意,但暗中遵循着一个简单的结构,就是从诗歌结构里脱胎出来的“起承转合”。
“起”:首段很好地总领全文,让读者对“中年”这一抽象概念有了一些具体的感知。
“承”:二、三、四段生动地描写了人到中年出现的容貌和体态变化,并讽刺了小部分人为了对抗自然规律所做的“努力”,从而将人对年龄的敏感、对老去的恐慌显露无疑。这一部分的用词非常生动,且用了大量的比喻,给英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转”:以上种种关于中年的负面印象,从猝不及防到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带来的不理智行为:拔掉白发、涂脂抹粉、极端减肥。这些行为的根源都是大家心底里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如果作者的文章到这里“完事”,那就成了一篇彻底的“青春悼文”,将中年说成是世界末日,没什么立意可言了。于是作者转换笔锋,否定了普通人对“中年”这一概念的抗拒,将话题引向“人到中年的妙趣”。
“合”:巧妙地转折之后,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中年”的理解。“中年”两字在当今社会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中年人就应当有所作为。
(二)语言特征
梁实秋的文字平实从容,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物来说平常事,然而观察细致入微,目光敏锐,风趣幽默。他的幽默能使人在笑过之后,品味出人生的意蕴和颇多情趣,或者领悟出一些哲思。《中年》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及用典,字里行间渗透出对人生的思考,对美好人性、传统美德的呼唤。
二、翻译中的挑战
(一)词义的阐释
对于词语的翻译,首先必须理解到位,更要做深层次的剖析。若是理解出了偏差,就谈不上忠实于原文了[2]。读梁实秋的文字,最值得一读的便是他的幽默,且他崇尚“简洁”,主张“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所以对这类文字的翻译,更应该充分揣摩作者的意图,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求做到形与质的对等。
例1原文:哪个年轻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轻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3]
译文:Can you name any young girl whose skin is not as plump and springy as a fresh milk grape that looks as if a flick may break it? Or as petite and supple as a swallow who is so nimble when bouncing around?[4]
分析:作者将年轻时女子的形象生动地比喻成“牛奶葡萄”和“燕子”,此处中文的喻体在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完全保留,甚至完全对等,即“牛奶葡萄”对应milk grape,“燕子”对应swallow。在英文俚语中,raisin(葡萄干)可以指代a slightly wrinkled person/someone who is aged[5](皮肤褶皱/上了年纪的人),那么milk grape(新鲜的奶葡萄)的引申用来指代年轻女子“一弹就破的样子”(as if a flick may break it)就顺理成章了;同时,The Free Dictionary英英字典对swallow(燕子)的解释为any of various small graceful swift-flying passerine birds[6](一种体型小巧、优雅、飞行迅速的雀鸟),借以比喻年轻女子“轻灵”的身姿也很恰如其分。因此,直译在这里能有效地保留原文同等的意象,让目标受众感觉到文章中的幽默戏谑的成分,达到了原文的目的,也符合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的对等原则。此外,文中有大量类似的比喻都可以通过直译传达,如“金丝蜜枣”(golden preserved dates)、“鹌鹑”(quail)、“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highly complex railway map)、“扑灯蛾”(moth chasing after a flame)等。
例2原文: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
译文:The wrinkles emerge when looking up,they think.But when they look down,the lines are still there.
分析:尽管在例1中不难看出直译的优点,但直译未必在每种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在英文中“抬头纹”虽然有固定的表达,但此处若是直译必然会造成语义缺失,因为懂中文的读者都明白,这里的“抬头”和后半句的“低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字义联系,若是将其直译为forehead wrinkles(额头上的皱纹),与“低头”(look down)之间的联系就断了。在外国读者眼里,只能基本理解句意,但字义之间的双关将无法体会。于是译者将“抬头纹”解释为“wrinkles emerge when looking up”,如此一来,既与后半句的look down就做到了字义对等,也使得整个译句语义确切,表达自然。
(二)重视读者反应
尤金·奈达提出过著名的“读者反应论”,表明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只有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基本一致,这样的翻译才有“意义”,才是行之有效的。由此可见,“读者反应论”的必要性及译者在翻译时应首要考虑目的语读者反应的重要性,以下就是一处典型案例。
例1原文:听说有许多西洋女子用擀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浑身乱搓,希望把浮肿的肉压得结实一点。
译文:I hear that some western women would use a stick,like a rolling pin,to roll all over their body day and night,hoping to press their extra fat away.
分析:这里所引的西洋的“听说”,既不无刻薄地嘲弄了中年女子的行为,又不无深沉地显示了中年女子的悲哀。梁实秋之所以如此外露地嘲弄了中年女子“减肥”的办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否定这种不正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7]。此处,原文的描写非常生动,直译即可表现同等的意象效果。但这一句中的“浮肿的肉”又该如何处理呢?这里的“浮肿”和医学症状中的“肿胀”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如果字对字地翻译成swollen flesh(肿胀的肉),英语读者肯定会一头雾水,还以为“用擀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浑身乱搓”是某种治病手法,而无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与辛辣,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译者将其翻译成press extra fat away(将多余的脂肪压除),这种翻译转换巧妙地避免了歧义,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源语读者同样的感受,做到了语义对等。
(三)文化词语的英译
汉语有许多文化和历史词汇与概念,如果逐字翻译,将无法传递任何信息。在《中年》一文的翻译实践中,译者采取的策略是突出文化负载词的本质或者其所指代的深层次的内涵,而省略英语读者无法体会的特定参考信息。
例1原文:再仔细看看,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之蛙。
译文:If you look closely,you will see many obstacles that once stood in your way,and lots of traps into which you've fallen and got stuck on for quite some time.
分析:“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但英语读者并不一定知道它在中文里的引申意思,所以此处若是照字面翻译成a frog in a well(井底的青蛙),会让不懂这一文化背景的读者不明所以。译者采取了归化的策略,将其意译为traps into which you've got stuck on(把人困在陷阱里),从而传达出“井底之蛙”的内涵意义,让英语读者一目了然。
例2原文: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正懂得戏的内容。
译文:Child actors are suitable for performing the complete martial plays, but only middle-aged actors can shoulder the pivotal role in the grand epilogue, as they tru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play.
分析: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于西方的戏剧。这句话里多处提到了专业的戏曲行业词汇,如“童伶”、“全本的大武戏”和“轴子戏”。其中,“轴子戏”指一场折子戏演出中作为轴心的主要剧目,倒数第二场是主戏,叫做“压轴子”,旧时京剧戏班排戏“打本子”,将台词用毛笔写在长条纸上,卷起来似一轴画卷,戏大纸长,卷起的纸卷就粗,戏小纸短,卷起的纸卷就细,便有大轴,中轴,小轴之说[8]。在译文中,译者采用“grand epilogue”的译法,epilogue(尾声)表明了“轴子戏”的出场次序,而grand(盛大的)一词又体现了其重要性,是全剧的高潮。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中国读者都了解戏曲,那么对翻译而言,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强行添加注释或用插入语来解释,一来会显得译文太过冗长,打破行文的美感,二来会偏离重点,感觉像在刻意宣传戏曲知识,然而这些都不是作者本意。
(四)语句增译
语句增译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内容来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9]。增补的信息当然不能随意发挥,而是根据上下文,增补出原文不言而喻的意思或文化背景,使译文更加流畅、通顺、自然。
增译法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将不清楚的语义解释清楚,二是在译入语中用增译法调整语言结构,使译文更地道,更符合译入语的规范[10]。
例1原文: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人的写照。
译文:Just like a line of a Chinese poem goes, “Often do I hear the death of my old friends,while young faces frequently appear in front of my eyes,”this is exactly the life of the middle-aged.
分析:“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出自白居易的《悲歌》,考虑到有的英语读者不了解这一典故,译者采取了增译的策略,清晰地点明了出处。其次,后半句体现了汉语重意合而常省略主语的特点[11]。在翻译成英文时,必须补充缺失的成分,将代词this补充完整,代指前半句引用的诗句,这样更符合英文的语法习惯。
三、实践总结
翻译是一个沟通、调解和做决策的过程[12]。
翻译就如同把牛奶加工成奶酪的过程,虽然经过了过滤、发酵、添加菌种等一系列工序,但品尝奶酪的时候你仍然能品出浓浓的奶香;同样的道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合理地“添加菌种”(增补信息),准确地“控制温度和时间”(把握文章风格和行文长短),这样才能得到一块醇香可口的奶酪(目的语读者反应与源语读者反应相似),而不是一块臭豆腐(目的语读者反应与源语读者反应有出入)。而且,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一个优秀的译者不仅要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语言层面的意义,更应深刻领会语言背后的文化与内涵,并擅长在各种翻译策略中做出最优选择,重新构建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以求传递出与原文对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