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2020-03-02刘彩红
刘彩红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400
临床中发生率较高慢性肝病之一为肝硬化,发病因素较多且极易反复,属于一种弥漫性肝损伤。如果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随着其病情进程会发展为肝硬化晚期,代偿能力超过了所承受的范围,会出现较显著的病理变化,因此需及早予以患者有效检查,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1]。所以本次针对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展开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患者为实验组,将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45名健康人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中20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34-71岁,年龄均值为(52.4±3.7)岁;实验组患者中3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37-71岁,年龄均值为(53.9±3.4)岁。以上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集其空腹静脉血5 mL为标本,对标本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持续10分钟后分离血清,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脂蛋白、白蛋白等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检验值为t,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8.47±10.4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57.96±7.85)U/L、碱性磷酸酶为(180.25±21.14)U/L、γ-谷氨酰转肽酶为(175.69±10.25)U/L、总胆红素为(85.69±4.85)μmol/L、直接胆红素为(37.96±4.56)μmol/L、胆碱酯酶为(8369.66±114.23)U/L、脂蛋白为(71.47±4.56)μmol/L、白蛋白为(42.36±3.57)g/L,对照组分别为(16.38±2.47)U/L、(16.36±3.05)U/L、(75.56±10.25)U/L、(19.36±2.36)U/L、(12.85±3.58)μmol/L、(3.39±0.58)μmol/L、(2102.66±108.69)U/L、(52.66±5.87)μmol/L、(21.25±2.14)g/L,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之一为肝硬化,好发于40-50岁群体,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主要是炎症长期刺激患者肝脏,进而反复损伤肝脏组织细胞,引起肝变硬、变形以产生肝硬化。肝硬化发病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和特征,因此极易被临床和患者忽略,进而无法及早进行治疗,导致该疾病恶化。当患者疾病发展至末期,会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伤等情况,损伤其身心健康并增加患者生命风险。
临床常使用生化检验辅助诊治,在多种生化指标中,白蛋白以及总蛋白能够精准将肝脏合成蛋白详情有效显示。随着肝硬化的不断进展,患者肝损伤情况也逐渐严重,既会减弱代偿阶段肝脏合成能力,也会明显降低肝脏合成蛋白能力,进而有效减少总蛋白和白蛋白。相关临床实验显示,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和疾病程度呈负相关。患者发病后会加速直接胆红素进入血液中,显著增加机体血液间接胆红素,而血液中也会存在直接胆红素,进而增加机体内的总胆红素含量。肝硬化细胞损伤情况可通过总胆红素进行直接反应,当该指标水平越低就代表肝损伤越轻。胆碱酯酶存在拟胆碱酯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可对乙酰胆碱进行催化,以产生胆碱和乙酸。当机体肝细胞出现死亡情况后会明显减少胆碱酯酶,当该指标降低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肝细胞中存有大量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当肝细胞死亡后以上两种物质会进入血液中,提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血清中含有量,当两种指标水平提高后,就表肝细胞损伤严重。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脂蛋白、白蛋白等指标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检测以上指标,其结果能够有效区别于健康人,因此可通过生化检验结果辅助临床诊治。
总而言之,肝硬化疾病诊断中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可有效区别于健康人,为患者的临川好诊治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