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
2020-03-02王彩云
王彩云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11
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人体部分脑组织区域的血液发生供应异常,造成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发生坏死,在症状表现上使相应的神经功能发生缺失表现[1]。本研究选用46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与46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旨在研究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效果,研究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来本院治疗的46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其中观察组女性20例,男性26例,患者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0.35±2.6)岁;对照组患者女性25例,男性21例,患者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2.45±2.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应用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应用总量是0.9 mg/kg,应用24小时后做头部CT检查患者没有出血后,对观察组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90246,生产厂家: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皮下注射,剂量为5000 U/次,每12小时应用一次,7天后应用华法令(国药准字,H370231314,生产厂家:齐鲁 制药有限公司),口服,且将国际标准化经率(INR)保持在2.0-3.0的范围;对照组患者在24小时应用拜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71021,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剂量为100 mg/d,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对本次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差异检验分别为χ2和t,差异明显以(P<0.05)检验,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46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46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χ2=0.123,P=0.725),无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4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3例脑疝,8例皮肤黏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0%、6.52%,对照组4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例脑疝,1例皮肤黏膜出血,t值为9.945,P值为0.00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脑梗死(C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根据病因划分为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两种,心源性脑梗死疾病的特点为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神经缺损严重,治疗难度大,患者预后效果差[2]。当前在临床治疗此病时多以溶栓为主要原则,rt-PA是能够激活病人机体血栓位置的纤溶酶原,将其转化为溶酶,并选择性的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相结合在一起的内源性酶,它是一种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具有起效快,体内不蓄积,其半衰期不长等优点[3]。
本研究对两组实验对象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治疗,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91.30%,差异不明显(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疾病,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生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