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旅游产业集群构建对策研究
2020-03-02李燕君
李燕君
(淮阴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223001)
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较强的经济综合带动性,能辐射牵引各个部门和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中快速发展的产业①。江苏省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部,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铁路、公路、民航都在拓展。依托大运河、洪泽湖和盱眙山水,形成了以湖泊河流及生态园林为主要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淮安市是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给淮安地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在发展中,淮安旅游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旅游景区知名度不高;整体规模比较小,发展水平低;旅游景区没有充分开发;各个旅游企业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较低,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作。淮安市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围绕“运河之都,名人故里,美食之乡,生态家园”的形象进行定位。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势在必行。
一、淮安市旅游产业发展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区交通优势。淮安市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交通便捷。京杭运河贯穿整个城市,淮河入海水道畅通。淮安市也在全力发展公路及航空建设,涟水机场已经建成,并有多条航线;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淮安新的交通枢纽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2.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淮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包括红色景区、自然景观、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等,分布密度较大。红色景区方面,有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新四军军部旧址、八十二烈士陵园等。还有著名的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遗址、明祖陵、里运河及河下古镇、洪泽湖、盱眙第一山等人文自然景观风光带。
3.悠久的饮食文化。淮安是中国第一菜系淮扬菜系的发源地之一,是开国第一宴的承办地,厨师技艺高超,软兜长鱼、开洋蒲菜、文楼汤包、洪泽小鱼锅贴、盱眙十三香龙虾等菜品闻名全国。淮安地处江淮平原,物产丰富,自古为饮食文化渊薮。汉代枚乘的《七发》用优美的笔触,丰富的语言细致描写了淮安地区的饮食文化,至今令人神思。
3.旅游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据2018 年淮安旅游局统计,淮安市拥有星级宾馆50 多家,旅行社100多家; 国家级景区 42 个,其中国家 5A 级 1 个,4A级16 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52 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 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 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拥有持证导游3000 多人。从总体看,淮安各项旅游设施比较齐全,涵盖了旅游出行的必备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设施。各项旅游设施在服务和管理及建设方面都达到了标准,这些服务和设施是支持景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政府政策的支持。淮安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建设,其中之一但是“开发大旅游”,要求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把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倡导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转变。
(二)劣势分析
1.仅限于观光旅游。淮安市地处苏北,尽管有一些地方性的赛事和会展等活动,但是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大,旅游活动内容单调、仅仅是一些观光活动,游客很短时间就能游览完整个景区,没有深度参与,不会形成再次消费,因此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较弱。游客重游率低,逗留时间短、参与度低。江苏不少地区都建设了地方特色的休闲游景点,而淮安则缺乏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旅游、自驾车旅游活动。
2.旅游资源分散,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淮安旅游资源比较分散,很多景点都分布在盱眙、洪泽、涟水和淮安区,各个景点线路独自经营,甚至相互竞争。对做精品旅游、专项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形成障碍。各景点的知名度不高,同周边城市如南京的中山陵、盐城的项王故里、宿迁的三台山等相比,,很多游客根本没有听说过淮安一些景点的名字,很难吸引外省和海外游客。淮安本地的淮扬菜很有名,但是本地很多景点附近的餐饮供应不足,旅游业对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足,并没有形成旅游的产业带动力。
(三)机遇分析
目前,在国家的倡导下,旅游业持续升温。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进行了大力扶持。这是淮安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省委、省政府采取措施不断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苏北振兴是江苏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江苏省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就要改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这也给淮安发展旅游业带来动力。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如淮安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8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13 亿元。
(四)威胁分析
目前,淮安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比较多。从内部看,没有形成合力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相关景点各自为战,没有大局意识,单打独斗,旅游模式单一,是淮安旅游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外部威胁方面,周边地区竞争激烈,南有南京、扬州旅游景点的竞争,北有连云港、宿迁的竞争,东有盐城的竞争,淮安处于周边优质同类景点的竞争包围之中,要想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突破性发展有很大的难度。
二、淮安市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
目前,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能集合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旅游产业集群是将种类旅游要素在特定区域内集聚,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②。各个产业和组织协同工作,共同形成强大吸引力、服务力,可以有效提高区域旅游竞争优势③。
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核心主导层,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景观和事件组成,核心可以是某个统一的主题,也可以是某一核心旅游吸引物。第二,旅游要素层,包括行游娱住餐购等。第三,相关辅助层,包括与前两层有关的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这三个层次相互依赖,三个层次共同发展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价值④。但是从这些要求来看,淮安市的旅游资源虽然很多,但是较为分散,所以选取以统一主题的标准构建淮安旅游产业集群,就能突出各类旅游主题,使其能够系统化、整体化,而不会削弱单独坐落在较远县区但价值很高的旅游景点与集群的联系。
(一)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包含以历史遗迹为主体的公园、博物馆等场所。淮安此类集群所包括的景点景区比较多,如漕运总督府、霸王祠、韩侯祠、胯下桥、漂母墓、韩信墓、泗州城遗址、明祖陵等。从地理位置上,该主题下的漕运总督府、漂母墓位于淮安区,韩侯故里景区位于古镇码头,明祖陵位于洪泽湖畔等。因此,这些集群主要依靠主要景观如明祖陵和韩侯故里的景点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树立起鲜明、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形象,周围又围绕着其他旅游景区,这些景区与韩侯故里和明祖陵有一定的相关性,要依靠核心不断发展壮大。
(二)自然景观旅游产业集群
自然景观集群所占地域面积较大,主要景区有洪泽湖风湿地景区(4A)、古淮河风光带(4A)、白马湖与邗沟古道、金湖县荷花荡景区(4A)、涟水县五岛风景区(4A)、淮安市勺湖园风景区、盱眙第一山公园(4A)。针对该集群内景区的现实地理位置,由于景区面积比较大,而且项目较远,需要构建多个层次的旅游集群系统。具体为:西北部以涟水五岛风景区为核心;西南部集群以洪泽湿地公园、盱眙第一山公园为核心,南部以金湖荷花荡景区和白马湖与邗沟古道为核心,要突出生态旅游资源。集群内要有能提供基础服务的星级宾馆和家庭旅馆,由他们提供食宿服务,出售景区特产。
(三)名人故居旅游产业集群
名人故居集群所占面积较小,主要景区有周恩来故居、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朱占科故居、汪廷珍故居等。针对该集群内景点的地理位置,采用轮轴式集群模式,由于周恩来故居和吴承恩故居的知名度最高,所以要以周恩来故居和吴承恩故居为核心,设置名人故里旅游专线,中间层是直接相关企业,依托周恩来故居和吴承恩故居引进游客,然后由每个成员各尽其力,实现整个集群的盈利。
三、淮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为了能够实现淮安旅游集群的有效管理,可以由较大实力的旅游企业为龙头,通过对相关企业收购、参股、委托经营等方式,构建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加工企业的集合。
(一)整合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
在旅游集群开发中要尽可能多地涵盖旅游景点,要根据时间、距离的不同,设计多条主题线路,把同一主题的多个景点纳入线路;在同类旅游资源上要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⑤,避免重复参观。除淮安本地的旅游景区之间的协调,也可以加强与徐州、扬州、宿迁、南京等地的旅游合作,开辟诸如品尝淮扬美食、畅游总理故里、体验洪泽湿地等精品路线。
(二)整合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企业
淮安市目前共有各类旅行社110 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2 家,国际旅行社4 家,持有电子导游证导游2 千多人,旅游车船公司6 家。各家旅行社的旅游路线和产品没有差别,为了争夺顾客资源,竞争无序化严重,导致整个旅行社行业秩序混乱,经济效益低下。针对以上情况,应组建旅行社联合体,规范旅行社集团与旅游交通运输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⑥。
(三)整合旅游饭店资源
据2018 年淮安市统计年鉴显示,淮安市已拥有星级旅游饭店29 家,基本能够满足游客的餐饮住宿需求。但是旅游饭店普遍存在资源过剩、供大于求的现象,淡季客房出租率低,造成资源闲置,供求不平衡矛盾较为突出。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饭店集团(公司)入驻淮安,发挥龙头示范作用,通过旅游饭店集团的名牌作用增强旅店入住率、规范服务。在旅游集群内部的旅游餐馆,应开发本地个性化服务,推出淮扬菜和盱眙龙虾宴。在集群内应建设一批具有淮安地方特色的美食博览园、美食城⑦。近两年来淮安举办了两届美食博览会,受到了参展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好评,因此旅游餐饮这个新业态需要积极培育。
另外,旅游业应加强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推进产业间联合发展。如与贸易流通企业合作,使商业贸易和旅游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高铁的建成和通车,淮安通向省内及省外的交通更加便利,淮安旅游的集群式发展会迎来新的春天。
注释:
①舒小林,柴用栋,高应蓓,邱晓敏.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空间结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0):185-192.
②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研究[J].管理世界,2009,(09):170-171.
③王兆峰,杨琴.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以张家界旅游产业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06):93-98.
④王迎涛.基于旅游业集群的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升级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2):96-100.
⑤聂献忠,刘泽华.主题旅游流的空间集聚及主题旅游集群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5,(16):192-194.
⑥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11):98-102.
⑦史文斌,卢新元,张金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0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