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以《共产党宣言》为研究中心
2020-03-02颜军
颜 军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消灭剥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正是一个以“现实的人”为社会发展主体,生产力发达,社会财富由人民共同享有,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社会。尽管“共享发展”的字眼并没有明确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和著作中都蕴含有丰富的共享发展意涵。《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样蕴含了丰富的共享发展思想。众所周知,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最后写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5页。马克思恩格斯用“联合”宣示了无产者自身解放的行动逻辑,“联合”既有革命意愿的表达与动员,表达出强烈的号召性和激励性;“联合”又有对发展进步的诉求与鼓励,对联合发展传递了友爱的合作情绪与建设的发展愿望。“联合”既是对无产阶级解放自身并解放全人类过程逻辑的揭示,也是对无产阶级共享世界、共享发展应然图景的阐明。不可否认,《宣言》对我们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通过对《宣言》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挖掘其理论背后的深层意涵,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基本要义、实践路径及价值主旨也能清晰显现出来。
一、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基本要义
在对《宣言》的深入解读中,我们能清晰地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指明了共享发展的主体,勾勒了共享发展的内容,揭示了共享发展的本质。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逻辑结构与基本轮廓也呈现出来。
(一)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表述解答了共享发展思想中“共享的主体是谁?”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阐明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主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408、400、421、308页。这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绝大多数人”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尊重,“绝大多数人”的主体利益应该被满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绝大多数人”显然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在无产阶级运动中应当得到彰显。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立场的直接指向,人民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广泛参与以及利益的广泛共享在这一表达中鲜明凸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理应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工人的生存状况作出了描述:“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408、400、421、308页。这一表述深刻地揭示了工人的悲惨命运,既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家剥削行为的批判,即批判资本家将工人视作物或商品来支配,同时也表达了对工人觉醒的期盼,即希望劳动人民能意识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所处地位不平等这一现实,希望劳动人民能意识到他们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主体地位就该公平地享有社会财富这个道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体劳动人民是劳动者而不是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的现实主体而不是社会生产的消极客体。劳动人民只有摆脱被剥削的生存命运,才能支配自己的劳动及其劳动成果,劳动人民也只有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命运并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才能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享有的统一。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408、400、421、308页。。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与进程的总结中也揭示了全体人民作为共享发展主体的历史必然性。
(二)共享发展的内容是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共享生产资料”的论述解答了共享发展思想中“共享主体所享有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中期望主体所共享的内容无疑是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果,不过,在《宣言》中,经济方面的共享意蕴体现得尤为突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408、400、421、308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既表达了无产阶级反抗意识提高的强烈性以及自我救赎决心的坚定性,同时也宣示了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即通过政治统治的形式夺取资产阶级的资本。在此,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暗指了无产阶级共享发展的诉求以及实现共享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政治上的平等,进而获得经济上的平等。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提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408、400、421、308页。。恩格斯强调了社会全体成员构成的联合体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地、广泛地参与生产,积极地、有效地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恩格斯一方面揭示了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共享发展的必然逻辑。让所有社会成员作为发展主体运用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的这些生产资料自觉地进行生产,所生产出的物质财富必然就是被社会成员所共同享有。共享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就是基于生产资料由全体人民共享,旨在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过程中,由于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生产,全体人民在共享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共同享有了“决策权”,进而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以及经济权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享发展主体所共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这种多元的共享无疑首先直接表现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社会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过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产品”(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页。。马克思恩格斯勾勒出的关于实现共享发展的实践正如他们在《宣言》中提到的那样,将全部生产资料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并由无产阶级领导全体人民进行生产,最后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由参与劳动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三)共享发展的本质在于社会公正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深刻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和剥削,“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7、210、34、421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不平等地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公平正义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且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在无产者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现代的普遍交往,除了归属于全体个人,不可能归属于各个人”(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7、210、34、421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无产阶级占有了生产资料才能杜绝社会财富被一部分人或少数人占有的不平等现象,保证社会财富归属社会全体成员,同样,社会财富的生产过程也决定了社会财富本应具有共享的特征,要在共享发展过程中实现公平正义,“享有权”一定要归属于每一个人,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所有社会财富应该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以此来保证全体人民能共同享有他们所创造出的财富,同时也可以避免社会财富被少数人占有的不公平现象的产生。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曾指出:“单个人的利益是要占有一切,而群体的利益是要使每个人所占有的都相等。”(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7、210、34、421页。恩格斯指出了当利益为集体共有时,利益的享有就需要惠及到集体中的每个人,强调了公平正义在共享发展中的作用,并强调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人都能共同享有集体利益,进而保证全体人民都有一定的享有权。
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共享发展既是消除不公平、不平等的手段和要求,也是消除不公平、不平等的目标与诉求。共享发展本质是要遵循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打破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依赖,消灭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的剥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制定的“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等社会原则,无论看起来多么的公平与平等,都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其实质的不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享发展的追求绝不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平等,而是要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享发展的诉求是要在推翻充满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目标中实现。
二、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共享发展显然不只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追求;不只是理念,更是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发展思想不仅涵盖有对共享发展的要素、结构及本质特征的思考,更有对共享发展实践的探讨。在对《宣言》的深入研读中,我们不仅能够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享发展思想的基本要义,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解读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享发展实践路径的思考。
(一)共享发展的关键:全体人民共建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发展思想旨在谋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发展既是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也理应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建设。《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7、210、34、421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强调了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义以及生产工具被无产阶级占有的必要性,凸显了社会建设主体广泛参与的重要性,主张社会生产资料由全体社会成员占有,实现共享发展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体人民作为共享发展的主体,肩负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全体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生产出了其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既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保障,也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享发展必须发挥社会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否则社会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共享发展也将成为虚幻和空谈。因此,共享发展的实践一定要将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每一位社会成员参与到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的劳动中来。
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共享发展中,整个社会的一切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将不再由个人或小集团支配生产和进行经营。相反,这些生产部门的生产将会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生产部门的生产也将会依照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计划、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来进行。在共享发展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的条件下,生产资料将得到科学分配,使得社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农业生产,社会成员将各尽所能,社会成员也能将个人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进而劳动产品将由全民共享,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弘扬。社会发展主体的共同建设是实践共享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不仅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也为推动共享发展进程创造条件,是提升共享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实现共享发展的前提: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5、166页。在此,马克思恩格斯也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强调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同社会财富的增长呈正相关联系,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共享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共享发展首先要通过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使得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资源的丰富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共享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指出,人的自由的获得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受到生产形式的制约。在以往的剥削社会,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统治,多数人是没有共享发展的权利和自由的。生产力低下是高质量共享发展的制约因素,劳动效率低下带来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闲暇时间不多等直接后果也成为高质量共享发展实现的制约因素。真正的共享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以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前提。不难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为何会谈到,“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5、166页。生产力的低下必然带来贫困,贫困是人的不自由的显要表征,人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开展斗争的实质是争取人的自由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共享发展的直接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指明贫困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障碍,消除贫困是实现共享发展的事实前提。在共享发展的过程中,即使全体人民共同占有了生产资料,也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来保障人民群众拥有大量的社会财富。只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才能消灭绝对贫困,保证在全民共建中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以满足发展主体对社会生活的普遍需求。
(三)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
基于对无产阶级悲惨遭遇的关切,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内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也不可能实现共享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狭隘性“来自它对增长和进步所施加的无情的和贪得无厌的压力;……它利用危机和混乱作为谋求更大发展,以及在自我毁灭时满足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的跳板”(15)[英]罗纳尔多·蒙克:《马克思在21世纪——晚期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张英魁、王亚栋、张长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一方面,在资本自我增殖逻辑的驱动下,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普遍合作与互惠互利是必然要求,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观目的和手段是“利用”,资本主义体系下资本及实现主体总是千方百计地要“毁掉”或“毁灭”不能实现增殖的对象,这一对象不仅包括物,更包括了人,于是,资本主义体系不得不以“动荡”“危机”和“混乱”作为发展代价。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服务于资本积累的劳动和服务于劳动者自身发展的劳动虽然隶属于同一劳动者,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两者却在同一劳动主体身上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分裂,资本积累的劳动和自我发展的劳动在资本自我增殖的逻辑下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对抗,资本积累的禀性完全掩埋了劳动者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与劳动是不平等的关系,资本处于支配劳动的主体地位;同时,资本家与工人也是不平等的关系,资本家处于剥削工人的强者地位,在这样的不平等关系中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劳动不能与资本共享发展成果及其产生的增殖效益,工人不能与资本家共享资本及其带来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剥削,开启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时代与社会。消灭私有制,把生产资料归为全社会所有,由社会成员共同支配和享有社会资源是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制定一定的政治制度来保障共享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中提出“废除私有制”就是希望通过对社会所有制的调整,能让社会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始终存在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矛盾,也正是这样的矛盾运动会最终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4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所有制的展望中也有所回答,即在新的所有制下,由整个社会运转包括工业等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从而消除生产部门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垄断集团对某一生产领域的垄断。在这种制度下,生产部门由社会全体公民共有,并由全体公民共同制定计划、参与经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享发展不仅要求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其提供保障。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会日渐增多,要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广大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要实现全民共享就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指出,只有在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形态中,“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5页。。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各项制度臻于完善,共享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共享发展也才能最终实现。
三、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主旨
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主旨既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也有助于为我们准确理解这一思想的根本立意;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思想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科学阐释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主旨内嵌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学说,与其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立场一致,也与其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旨向契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享发展思想要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以此达致自由人的联合体。
(一)共享发展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真正重视人的发展,就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发展,而不能只重视少数人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利益、政治权益还是文化艺术的成果都应该使大多数人都能共享。这是马克思极力倡导并孜孜追求的目标”(19)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马克思尤其强调人的发展,马克思全部学说的价值主旨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然,马克思解放视域中的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具有类属性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类全体意义上的全部的人。每个人都能充分地共享经济利益、政治权益、文化艺术成果等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发展具有“属人性”,即发展要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的宗旨要服务于人,这既决定了对于人的发展而言的共享发展的必要性,也规定了共享发展的价值主旨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恩格斯曾说过:“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414、422页。消灭阶级和消除城乡对立的观点在《宣言》中同样有所体现,“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414、422页。,“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414、422页。。这些表述无不在说明,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社会进行共享发展的进程中,所有不利于人民享有社会财富的障碍将一一消除,阻碍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桎梏也将逐渐破除。在共享发展的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财富的充分积累,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任何社会成员都将没有被规定的劳动范围,社会成员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自己的工作。参与建设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仅拥有共享建设成果的权利,更享有参与社会生产统筹与规划、社会财富分配与管理的权利。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共享发展的实现,社会中的全体成员的更高层次需求也将会得到满足,共享的层次也会相应提高,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将逐步实现。
(二)共享发展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拥有世界、创造世界、支配世界和享用世界是统一整体,不能分割,这既是人的全面性与主体性的内在统一,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外在体现,只赋予无产阶级创造世界的义务,而剥夺其支配世界、拥有世界以及享用世界的权利是一种剥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就是社会缺失公平正义的根本表现。无产阶级在异化劳动中被抽离了拥有世界、支配世界和享用世界的权利,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对于无产阶级始终只是空洞的口号。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应该是实现发展与共享发展的统一主体,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指出在共享发展中要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一定要以全体人民共享生产资料为出发点,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生产资料同样也是公平正义的最本质要求。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下,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价值才能由发展主体共同享有。社会主义有两个核心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共同体原则,具体表征为每个人在共同体中能平等地共享其一切社会发展成果。在共享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平正义将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表现出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财富充裕,公平正义表现为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享发展也可以促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主体的社会成员享有公平正义的机会。在共享发展所营造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有助于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三)共享发展达致自由人联合体
马克思考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指出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的平等,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在原始共同体中,每个人与共同体是完全一致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是属于共同体的,每个人以共同体为单位,共享极低的物质与生活条件,后来由于分工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原始共同体出现分裂,这种原始的共享发展也就被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而取代了。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共同生活、共享生产。原始的共同体虽然也以“联合体”为整体形态,以“共享发展”为社会诉求,不过作为原始共同体的“联合体”形态是以非自由为前提的,作为原始共同体的“共享发展”的诉求暗含被动的主体意愿逻辑,由于自身能力的低下而导致人对人的高度依赖,人以非自由的“联合体”形式来实现共享发展的诉求。然而,随着冶金术和农业技术的发明以及生产力的普遍提高,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出现,原始社会形成的朴素的平等关系被打破,低层次的共享形式也随之消失,在阶级社会中取而代之的是不平等关系以及少数人私享的形式,只有在未来真正共同体的自由人的联合中才能真正实现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共享发展。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此也揭示了个人自由发展和社会共享发展的辩证关系,即共享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作为发展主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每个发展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又可以推动共享发展的实现。与阶级社会那些“虚假的”“冒充的”共同体不同,“自由人的联合体”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以“自由的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进行联合,在这个联合体中所有个体都复归为“社会人”的属性,自主自愿结合在一起。个人对社会的付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来源和动力,同时也是享有社会财富以满足自身需求的依据,在共享发展的进程中,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需要关切他人的需求,个人一定要通过对集体的付出来享有集体的发展成果和集体福利,人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社会财富由联合体中“自由的人”共同享有和支配。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应该立足经典文本来深入解读,更应该以当代价值的实践视阈来开展研究,这既可以促进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学术解蔽,又可以彰显这一思想之多维度的现实价值,既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全面解读,又可以促进我们对这一思想当代在场的现实确证。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以人民为立场,从人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出发,价值主旨在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蕴含较强的现实意义,既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也对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带来了启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一)新时代共享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只见物不见人”的逻辑。在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以理性经济人”假想身份出现,在资本发展的逻辑中,“有限的理性”的人代替“完全理性”的人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也不可避免地被遮蔽了,人的本质力量服从于商品及货币的力量,拜物教、拜货币教也随之而生。人们迷失在商品、货币的幻想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主张人对发展成果的支配和享有,实现人的世界的增殖与物的世界的增殖成正比,在实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中强调共享发展的主体是人,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在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新时代发展实践主旨的内在彰显,同时也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原则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必然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尤其在共享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关切民生问题,提高乡镇教育水平,改良劳动者就业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少有所习、壮有所务、老有所养。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帮扶力度,使贫困农民早日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47页。的具体目标。新时代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二)新时代共享发展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发展不仅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而且作为一种真实的历史形式;发展不仅是历史形式,更是物质力量,发展是基于对不发达的不断超越,对美好未来的实践,发展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力量。
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中,社会共享发展实现的首要前提是高水平的生产力,高水平的生产力能为社会积累丰富的物质财富创造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发展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才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动者的素质也得到普遍提升,生产资料日益丰富,生产技术不断改善,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为新时代共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这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新时代共享发展要始终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动力,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内涵式发展。
(三)新时代共享发展要秉承“公平正义”的实践原则
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中,公平正义是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实践原则。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叙述逻辑中主要强调共享社会生产资料的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意义,由此主张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实现分配的公平正义。能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秉承公平正义的实践原则,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7、40页。
新时代共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公平正义的实践原则,在强调分配公正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共享发展的内涵,提升共享发展的境界,进一步丰富共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首先,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原则,充分保障共享发展权利的实现。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环境,平等地给予每个人创造价值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7、40页。。其次,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共享发展成果的各项制度,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方面,不断扩大共享发展的实现主体,让更多社会成员享有社会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普遍享有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共享发展的内容,提升共享发展的层级。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地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成果。最后,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不断推进共享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不断促成各发展主体都以平等的主体间身份样态参与发展,秉承合作、互惠的交往精神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四)新时代共享发展要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保障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就应当突出地体现为社会发展成果不是由少数人享用,而是被人民群众共享”(27)王孝哲:《历史唯物主义新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页。。超越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主体逻辑的荒谬与缺陷,社会主义确立以人为社会发展主体逻辑,社会主义也必然重置人与资本的主客关系,重审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恢复人的主体地位,高度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社会发展的人学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必然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社会发展必然要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中,共享发展也只有在社会财富归全体人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共享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为共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还为新时代共享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新时代共享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0页。新时代共享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制度自信,不断深化改革,在共享发展中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的有利条件,努力克服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牵绊与束缚,让全体人民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让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广泛地惠及人民。
(五)新时代共享发展要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最终归宿
发展本身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并不断进步的综合过程,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摆脱愚昧,挣脱束缚人的各种链条和枷锁,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创造条件,为实现人的幸福奠定基础,发展本身不是目标,而只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自身幸福的手段。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让人民普遍共享各种权利和公共服务,为实现人民幸福创造条件。正是由于发展具有满足人类解放和自身幸福的旨趣,因此,发展本身就具有共享需求,共享发展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共享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手段。共享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共享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是实现社会平衡发展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全体人民享有社会公共福利的有力依据,更是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获得满满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共享发展要摒弃对GDP的盲目崇拜,避免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境地,克服幸福悖论的发展危机。共享发展成果应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内容,实现共享发展的归宿应该是促进人民幸福。从最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到改革开放、从致力于共同富裕到追求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追求人民幸福脚步从未停止。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新时代共享发展必然以实现人民幸福为归宿,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