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美好生活观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诠释
2020-03-02谭绍江
谭绍江
(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当前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十分繁盛,优秀成果迭出。研究者们对文化自信所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重内涵彼此之间的主要差异及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但对于这三重内涵共通之处的探讨尚不多见。那么是否可以用一个范畴来统摄文化自信的所有内涵,给予一个整体性的诠释?回答是肯定的。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及学界研究可以发现,“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我们可以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之视域对文化自信进行一种整体性诠释,回应理论与现实需求。
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提出了美好生活的理念,鲜明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之后,他又在多个场合对美好生活相关内容进行反复强调,由此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思想范畴——美好生活观。这一思想范畴的主要内涵可以从“谁的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和“怎样实现美好生活”三个方面来把握。
“谁的美好生活”回答的是生活主体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说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形形色色、种类繁多。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美好生活到底是属于“谁”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这一思想范畴时,明确将“全体人民”确立为享受美好生活的主体,生动地体现在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之中。
一方面,他非常注重美好生活与全体、共享、全面等类似词汇的关联,意在凸显美好生活享受主体的全面性。在阐述发展的要求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1、61页。。其中“共享”这个理念,正是其他理念所指向的落脚点与归宿。而“共享”理念的具体内容中更清晰地包含着全民共享的要求,鲜明强调让全体人民来共享美好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在2020年必须如期实现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对“全面”一词的理解时,亦指出小康生活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9—60页。,这正是对全体人民都能按期实现美好生活的自信承诺。
另一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所关注的“全体人民”中,他尤其重视生活能力弱、生活水平比较低的群体,这是一些可能掉队的群体。这些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农民、残疾人等群体。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生活水平整体落后于社会平均线,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体生活水平更是远远落在时代的后面,是明显的短板。针对这一状况,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高频率地视察祖国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4)《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18日。的主张,亲切关怀农民群体切身的生活保障、改善问题。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河南代表团审议,特意关注农村农民问题。他悉心聆听了农民代表李连成对农民梦想的描绘,对代表们的期盼当场作了热情的回应,他指出,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5)杜尚泽:《“到农村,我总有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的微镜头》,《人民日报》2019年3月9日。。这些表述是他治国理政实践中常年关怀农民群体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残疾人群体在全体人民中是另一类掉队可能性极大的群体。与农民群体主要受困于落后的社会条件不同,残疾人群体受困主要源于自身身体条件的缺陷,生活处境更为糟糕。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群体亦时常挂念,关心关怀他们的生活状况。他多次出席相关会议,为残疾人群体中的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加油鼓劲。在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写道:“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6)《习近平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贺信》,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1/c_119889777.htm。他将残疾人群体的美好生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以此兜底补漏,力保全体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主体地位。可见,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讲话及亲身实践,清晰地回答了“谁的美好生活”这一重大问题。
“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回答的是生活内容的问题。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所认可的美好生活极具现实性,摒弃了那种对美好生活凌空蹈虚般的想象。他在不同场合所描述的美好生活不仅用词通俗,而且内容十分贴近老百姓的最现实需求。他指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1、61页。。从这些接地气的质朴话语中很容易看出习近平总书记谈论人民的“美好生活”时的务实导向。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正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创造美好生活思路的继承,呈现为“将有关‘美好社会’‘幸福生活’的承诺从‘天上’拉回到现实”(8)袁祖社、董辉:《“权利公平”的实践逻辑与公民幸福的价值期待——“美好生活”时代之共同体的伦理文化吁求》,《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的特点。其次,习近平总书记主张的美好生活的内容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人性界定,体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从这个要求出发,他反复论及人们所期盼的教育、就业、居住、社保、医疗、环境等生活内容。这些内容的立足点都是满足人们全面的生活需求,既不同于我国社会曾经只重视精神不重物质的生活,也区别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偏重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单一依靠经济增长的生活。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美好生活具有动态发展特征,体现唯物史观的发展视野。他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行总结,指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呈现为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发展脉络,由简朴单调到丰富多样,由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由部分到整体,反映了其深刻的唯物史观思想。
“怎样实现美好生活”回答了美好生活创造主体与创造使命的问题。这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中最关键的部分。
从美好生活创造主体来看,习近平非常看重的是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1、21页。。这一论述,反映出习近平鲜明的唯物史观立场,科学指出了人民是使美好生活能够最终实现的力量之源,依靠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他非常推崇人民的奋斗精神,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1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这一论述更体现出人民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人,拥有牢牢把握自己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从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看,习近平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美好生活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使命。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内在于党的“初心”之中,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1、21页。,这一使命光荣且责任重大。他指出,全体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1、21页。,“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习近平也没有忽视展望未来,这一使命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力源泉与鲜明底色,为此,他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不停止地前进。
可见,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带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成果,可以也应当运用于诠释其文化自信,解答相应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二、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统摄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从理论层面可以统摄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统摄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面: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来自革命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共同指向是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
(一)追求美好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借用学界常用术语,有所谓“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划分,也即精英层面的“大传统”和百姓层面的“小传统”(14)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不论从哪一个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都居于内核的地位。
1.追求美好生活理念的地位最高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思想理念中,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处于所有理念中的最高地位,其他理念均让位于这一追求。以儒家思想为例,其在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占据主流地位,是具有代表性的精英文化。儒家思想充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孔子极其热爱生活,《论语》中大量记载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界定与欣赏。孔子本人最喜爱的美好生活是其弟子曾皙所描绘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5)杨逢彬、欧阳祯人:《论语大学中庸译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107、23、9页。场景,蕴含着舒畅、旷达的生活理想。儒家思想整体所推崇的美好生活最高是大同,其次是小康,都与全体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儒生的人生追求是《礼记·大学》中所概括的“三纲领”“八条目”,基本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目标曾激励了无数后代儒生投身于为天下人创造太平安康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去。儒家最欣赏的理想人格正是将自身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天下人美好生活追求相统一的人格,甚至为了天下人的美好生活而牺牲自身的美好生活,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格。这类伟大人格数千年来都受到中国人的崇尚赞美,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芒,他们是中国人的脊梁”(16)鲁迅:《朝花夕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版,第166页。。支撑起中国人脊梁的正是无数先贤追求美好生活而凝结成的伟大人格,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发有为、追求进步并不断发展”(17)雷家军:《文化自信:历史、理论与逻辑》,《理论学刊》2016年第6期。的主流和本质。
2.现实中的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人的生活”放置在“神的生活”之上,促使中国古代没有产生对神灵的绝对崇拜,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宗教观、神灵观。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达成了高度一致。众所周知,儒家自孔子开始即界定一种对待生死与鬼神的智慧态度,有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18)杨逢彬、欧阳祯人:《论语大学中庸译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107、23、9页。的理念,也就是说,不去确定生命死亡后的世界与鬼神的存在与否,而是从美好生活观出发,根据不同场合来灵活对待。中国自古的民间习俗崇拜也与精英文化的态度相同。老百姓所崇拜的对象都是能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承担职责的祖先、神祇,诸如土地公、灶王爷、财神爷、送子观音等等,甚至于某些地方古老的大树、长寿的乌龟、奇异的岩石等等也会长久享受香火。人们祭祀的目标明确,就是祈求这些神祇尽职尽责发挥对大家美好生活的保佑作用。佛教文化是一支传入后对中国古代产生巨大影响的主流文化,但是其在中国发挥最大影响的并非其原始形态的派系,而是经由中国文化同化后的禅宗。禅宗的成功恰恰在于其放弃了原始印度佛教繁琐的经文论证和绝对的神佛崇拜,而与俗世生活也即与现实中的人紧密接触,成为一种服务于人们美好生活的教派。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把现实中的人作为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创造者。
3.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尽管内容丰富多彩,但拒绝片面和平均主义的生活。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阐述的美好生活涵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绝非片面的物质享乐。儒家思想尤其强调,作为君子虽然不排斥美好的物质生活,但更要重视美好的精神生活。“义”就是孔子最看重的美好精神生活信条之一,违背此精神的物质富贵可以忽视,正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9)杨逢彬、欧阳祯人:《论语大学中庸译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107、23、9页。。孔子还要求人们不管在物质财富上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在不同角度追求精神生活的饱满,贫而乐,富而好礼。道家文化具有一种隐士情怀,但这种隐士不是消极厌世,而是追求更为宁静自然的精神状态,摒弃社会繁杂事务的干扰。最高的隐士境界乃“大隐隐于市”,恰恰是在融入实际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追求更美好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待美好生活是分层次的,并非强求绝对一致。孟子对于士人有着极高的标准要求,强调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但他对待普通百姓的要求则与此不同,强调“有恒产者有恒心”理念,要求社会必须给予他们恰当的物质生活保障,才能营造更美好的精神生活。
正是在此类生活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对待不同的文化群体给予了极大的宽容。自古至今,来自东西方的各种文化、各种宗教信仰在中华大地上基本都能做到和睦共处,没有发生过像西方社会那样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与杀戮。毋庸置疑,在中国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程中,美好生活观发挥了巨大的向心力作用。
(二)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文化的主旨
革命文化(20)“革命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在学界尚未达成完全共识,本文之界定系根据习近平讲话精神,采用陈先达、田克勤等教授观点而加以确定。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革命事业中创造的充满革命性的文化成果,包括革命思想理论、革命信念精神、革命价值伦理以及革命文化作品等”(21)张健彪、田克勤:《革命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革命文化的核心主旨当然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但若进一步追问: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为了什么,我们必须回答,那就是为了中国人民从近代到现代以来的美好生活。可见,如何追求、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这一命题在革命文化中具有主旨地位,我们可以从革命原初动力和革命文化之精髓两方面来认识。
1.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原初动力
追求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催生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原初动力。西方列强入侵,打破了近代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相对平静的生活秩序。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奋起,正如古代仁人志士一般以牺牲个人的美好生活去争取全体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在这种追求之中,中国人不断接触和认识了包括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无政府主义等众多外来思想。对众多思想的拣选、实验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马克思主义最终从众多思想中脱颖而出,正在于其最切合中国人结束被奴役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真理被选择并最终为中国共产党人所信仰,是中国人通过对美好生活艰苦卓绝的追求而得来的,并非是由某种抽象、先验的特性所决定。习近平在各种讲话、论述中也从未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是紧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这个具体目标。
2.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文化的精髓之一
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蕴含在丰富的革命文化内容之中,是其精髓之一。革命精神、革命道德、革命文学等是革命文化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无不包含着如何去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思想主旨,大致上可以总结出期望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赞美美好生活与批判不美好生活等几个特征。例如,期望美好生活主要是体现为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等文化中那种不怕牺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指向;创造美好生活主要体现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思想文化中那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斗争、奋斗姿态;赞美美好生活则主要体现于革命文化中的大量诗歌、文学作品的美好韵味;批判不美好生活则主要体现在像《白毛女》等一些文艺作品中对旧社会黑暗生活的痛彻揭露和强烈鞭挞。
(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关键理念来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如何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的理念始终融摄其中。
1.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侧面指向人们美好生活这个目标。仅就国家层面的四个含义而言,第一个含义是富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人们希望的美好生活在物质层面的表现。我们并非单纯追求GDP高增长,而是靠以经济增长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富强的效益要体现在老百姓实际生活状况的改善。第二个含义是民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同样以能否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为鹄的。我们追求的是能够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有效政治制度,是能够有效传达广大百姓追求美好生活意愿的真正民主,其具体表现正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在维护人民美好生活目标上的具体展开。对此,习近平明确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9、16、40—44页。。这里,虽然习近平主要是对司法工作提出的要求,但毫无疑问,人们通过司法机关判案所感受的公平正义正是美好生活在社会层面的反映。第三个含义是文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在精神层面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要落脚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上来,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相符合。可以看出,公民个人层面的四个含义从个人与祖国关系、个人与职业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多个侧面为公民提出了道德素质标准。公民按照这一系列标准来从事社会交往,既能获得美好精神生活体验,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公民整体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第四个含义是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着眼于从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民生的角度创造美好生活的条件。从美好生活的角度看,如果说富强等理念更多侧重于美好生活内容的夯实与扩大,那么和谐理念则更集中于美好生活内容的提升,包含有更精细、更高水准的生活目标。
2.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统领四个自信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诠释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同时也深刻地回答了四个自信的内在统一性,即深度回答了四个“为什么”。首先,回答了为什么我们有道路自信。因为这条道路是为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是党带领人民通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实践才找到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9、16、40—44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到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共同点都在于可以不断解决阻碍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难题,引导人们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拥有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其次,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有制度自信。因为我们建立和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利益,甚至下一步的改革同样将美好生活观作为重要的评判依据。现行的一切制度、体制、机制,只要是有利于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就是值得肯定、弘扬、发扬光大的,如果有不利于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就要变革、修正,如果有损害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就要坚决予以取消、废除。再次,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有理论自信。绝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自某个圣贤,而是因为这个理论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强大生命力,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发挥了正确的指导作用。最后,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有文化自信。同样是因为文化自信的上述三重内涵都与美好生活观密切相关,同时,文化自信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总之,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的理念统领四个自信,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领文化自信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明确指出,要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等五个方面(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9、16、40—44页。来展开。从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建设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有助于夯实文化认同基础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智慧与心血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得抽象、隐蔽而复杂。正是要适应人们思想意识的这种特点,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有效方式也必然是“潜移默化的、软性的,而不是硬性强制的。它的现实基础当然包含政治认同,但是更持久、更广泛的是文化认同”(25)赵海峰:《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5期。。所以,要能真正影响、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必须重视文化认同的基础地位。况且,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认同的建立与其切实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在这方面恰恰可以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
1.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导全体人民以切身感受增强文化认同
人民群众以切身的生活实践为依据来建立文化认同的感受,一般有正向与反向两个方面。从正向看,会对有利于实现自身美好生活的思想文化产生高度认同。以此为观照,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已经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范围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实践中,人民群众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摆在人民群众面前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在这种强大美好生活感受指引下,人民群众内心深处那种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就建立得比较牢固。以这种良好氛围作为依托,再辅以相应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其说服力与效果就会呈几何倍数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可就会潜移默化地提升起来。从反向看,人民群众会对不利于实现自身美好生活的思想文化会产生厌恶与排斥。为此,党要领导、引导人民同现实中违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那些违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或公开或隐蔽地进行“非马”“反马”的人,包括但不限于党政干部队伍中的贪官污吏、市场中的奸商恶贾、城乡中的地痞流氓上黑恶势力、文艺界的“三俗”群体、文化教育界的衣冠败类和热衷于反华反社会主义的网络“大V”等。为使斗争效果更明显,可以尝试建立一种美好生活指数,以此衡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相关关系,以便让人民群众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越能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越能在实践中获得美好生活;越是“非马”“反马”,离现实中的美好生活就越远。可以肯定地说,“非马”“反马”的人正常获得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远远小于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持认同态度的人。公正地讲,贪官污吏、黑恶势力和网络“大V”等人所谓的美好生活越“滋润”,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就越排斥。甚至可以断言,如果贪官污吏等人的生活美好到无所顾忌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就将被人民群众抛弃。贪官污吏等人受到坚决打击,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就必然坚如磐石。
2.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激发人们通过国际对比增强文化认同
从国际对比的视角看,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对于夯实广大人民的文化认同基础,增强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自豪感与紧迫感,具有国际对比的重要意义。综观当前国际社会,给中国带来文化危险的主要是源自西方国家的两种思潮:一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二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26)彭定光、肖勇:《论文化自信对于保护中国文化安全的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这两种思潮本质上都奠基于西方发达国家更为强势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它们和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归根结底是实践层面的较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起到重要的“压舱石”作用。面对西方来势汹汹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实现美好生活进行直接正面的回应。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认同也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认同可以从国际层面的纵向与横向两个视角进行对比。
所谓国际层面的纵向对比,指的是西方国家和中国实现美好生活历程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对比。西方发达国家从中世纪近似于蛮荒水平的悲惨生活到现当代所谓美好生活,走过了极其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差不多花了400年时间。与之对比,中国则经历了较短的时间。从1840年鸦片战争被打破国门,中国人民堕入了积贫积弱的近代悲惨生活,到今天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只经历了180年左右。这种时间上的反差是显而易见的。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对比不仅是时间在“量”上的长短差距,还包括“质”上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获得所谓美好生活的400年,是包含了对亚非拉美各国人民进行疯狂掠夺的400年,而我国从落魄的近代走向新时代的180年,是遭受西方国家无尽掠夺,进而不断抗争、自力更生的180年。可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我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不仅花费时间更短,而且更加文明、更加正义、更加具有普遍性的正面意义。这种基于历史事实的对比,当然可以极大增强广大人民对我们自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极大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所谓国际层面的横向对比,指的是将当前同一时间段内,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状况进行的对比。一方面,我们将自身美好生活,现状与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亚非拉众多国家进行充分对比。在这种对比下,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优越性是非常突出、鲜明的。不管是发展起步比我们早很多、资源禀赋比我们强很多的阿根廷、巴西等国,还是起步和我们差不多、条件也和我们相当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他们的人均生活水平都远远赶不上当前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实现的无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于这些国家的大多数民众来说,都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考虑到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开展的农村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实践,努力提升建立持久的全面的惠及全体国民的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和境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就更加相形见绌了。另一方面,我们敢于将自身美好生活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现状对比。欧美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的美好生活,虽然在有些方面超过我们,但并没有达到高不可攀的地步,反倒是他们在已有远远超过我国社会发展基础与条件的情况下,仍然在一些方面落后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诸如严重的两极分化、泛滥的毒品枪支、老旧的基础设施和效率低下的公费医疗等等。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鲜明的中西方美好生活状况的反差,这种反差基于双方各自的当前现状,带有一种直接的“同时性”色彩。这样的对比注定让人民群众印象深刻,可以除去人们过去对西方发达国家顶礼膜拜的心态,同时也能极大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二)美好生活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还需要做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一系列文艺、文化工作,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恰恰为做好这些工作指明了方向。
1.美好生活观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关于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提出了“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这样的方法措施,还明确“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2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这样的责任划分。这些要求具体落实下来当然需要更细致的工作安排,但不管如何安排,与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相融合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方法措施上看,“教育引导”应该是与美好生活追求相伴随,“实践养成”应该结合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制度保障”也应基于对人们美好生活要求的保障。从责任划分上看,“全民行动、干部带头”的聚焦点离不开全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也应以营造美好家庭生活、塑造儿童的美好童年生活作为切入点。也只有这样,让人们在方方面面的现实活动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浸润,认可美好生活理念的价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才可以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我们应开展系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就此而言,我们同样需要将美好生活观融入其中。在具体展开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时,必须注意每一项活动、每一种道德与人们美好生活的深度关联。做到这一点,就要使我们所主张推广的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各种道德都不能离开人们生活的需求。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和实践也不是一种缺乏生活感受的纯粹外在规则束缚,而要与每个人切身追求的美好生活相吻合。这些方面如果做到了,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然也会贯彻得更为通达自然。
2.美好生活观为文艺工作、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文化自信建设的相关内容时,谈到了文艺工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为做好这一系列工作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这一系列工作有一个共同点,即涉及到文化产品的创造创新问题。文化产品的创造创新本身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创作文艺作品和人才培育提出了要求。对这些要求而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指导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可以说,新时代我们所期盼、渴望的优秀文艺作品正是那些完美反映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所进行的伟大奋斗、伟大实践的作品,正是那些展现人民群众如何向往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壮美历程的作品。从文化体制改革角度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3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的要求,实现这一要求也应当以美好生活观作为检验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文化体制机制有助于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就必然是一种良好的体制机制。从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的主张。毫无疑问,这一实践应该以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主要创造素材,以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与他国人民美好生活的相通性来构成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凸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一般而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由外部的传播力、辐射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内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等两大部分组成”(32)彭继红、向汉庆:《国家治理与文化伦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49、52页。。坚定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恰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起着引领指导作用。
1.建构“文化最大公约数”以凸显对外的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外的表现主要涉及传播力、辐射力、引导力、影响力等方面。这些力量所发挥的效果如何,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志就是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探寻到并整合起不同文化间的共识,因此,要“寻求文化价值观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即寻求各地区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是每一种文化的必然选择”(33)彭继红、向汉庆:《国家治理与文化伦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49、52页。。我国文化建设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遗余力的努力并取得相当的成就。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亚洲全部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1352位会议代表共同出席大会。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34)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从中可见,习近平非常明确地强调了美好生活对于各种文明达成共识的指向性意义。此外,他在演讲中还强调:“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35)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在这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固然有比较鲜明的美学意味,但其内涵显然并不止于抽象的美学层面,而必然与现实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密切相关。
以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来整合人类文明共识极具国际针对性。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问题频出,除了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金融危机、国际间贫富分化、跨国犯罪等问题外,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文明冲突论调也日益抬头。这里面涉及的争端主张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而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对此类问题的切入删繁就简、直指问题核心,即怎样满足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方面,它能够迅捷有效地击中世界绝大多数成员的心底深处,引起他们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往确立了能够达成共识的基础,凡是有利于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道路就是值得称许的,反之则是应当怀疑的。习近平美好生活观通过“文化最大公约数”的探寻与建构,极大凸显了我国对外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我国发生竞争的某些国家或地区对于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始终都有一定的疑虑,而包含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内涵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主张的提出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可以化解这些疑虑,让中国国际形象的文化内涵更加开放包容。
2.凝聚人民信念以强化对内的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主要体现在凝聚人民群众的信念信仰,凸显文化的号召力、公信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坚实的思想保证。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领文化自信建设,充分强化了文化软实力对内的这一系列作用。
首先,习近平美好生活观通过对人民群众美好愿望的充分肯定,激发更强劲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精准定位了“人民有信仰”所具有的全局性战略意义,让全体人民对自身重要地位的认识更加明确。同时,这一论断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37)徐俊、刘强:《“人民有信仰”的深刻意涵与现实意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有信仰”问题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0期。放置在了首要的位置,亦让全体人民感受到心心相通的无限关爱,亿万群众终将汇聚成全民族奋发前进的信仰洪流而势不可挡。
其次,习近平美好生活观通过对经济科技发展方向的现实指引,造就更丰富的智力支持。历数我国所取得的许多堪称世界奇迹的经济科技成就,其背后都有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这一理念作支撑。201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过,他之所以走上气象研究的道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家乡农民能减少气象灾害之苦,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他幼年在农村经历严重霜灾,亲历过因气象预报落后而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影响的事实(38)《科研报国永不悔 攀上珠峰踏北边——访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1/10/c_1125435127.htm。。窥一斑可见全豹,曾庆存院士的经历绝非个案,而恰恰是我国成千上万经济科技人才经历的真实写照。这也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一种最普遍的路径。
最后,习近平美好生活观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呼应,提供更稳定的思想保证。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就是文化凝聚一个国家广大民众最直接的方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激增。毋庸讳言,道德冷漠、诚信缺失等现象在我国社会中还大量存在,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点交锋亦较为激烈。这种情形下,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信仰信念状况至关重要。面对困局,我们迫切需要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领下,不断对我们的文化社会生活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全体人民的精神境界。我们坚信,只要全体人民坚持以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为指导,牢牢守住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就一定能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化解各种复杂思想困惑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最终通过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