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流管理专业“工匠精神”
2020-03-02赵婷婷
赵婷婷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1 “工匠精神”的定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力求将生产的产品做成最好品质。“工匠精神”的本质是职业精神,它是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体现,是对职业的敬业专注精神态度。[1]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对货物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流程环节进行精细打磨。物流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是对物流服务有高追求,不因循守旧,具有创新精神。
2 “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必要性
2.1 具有“工匠精神”的物流技术工人是国家发展的栋梁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型、创新型物流技术工人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简单粗犷的物流操作流程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只有具备物流技术过硬同时具备爱岗敬业的人才才是当今物流企业青睐急缺的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不但解决企业用人难的问题,更是为国家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后备力量。[2]
2.2 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物流市场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19 年我国快递业务位居世界第一位,成为推动就业、创造再就业岗位的主力军。一方面随着物流行业迅猛的发展,物流业对物流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大,另一方面物流服务越来越普及,面对物流客户数量逐年增长,对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态度都有更高的追求,这就要求物流专业的学生具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3 具有“工匠精神”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追求
物流管理专业的“工匠精神”要贯穿在学生学习阶段,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融合在能力训练里。学生的就业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试金石。通过对物流企业的调研得出,比起过硬的操作技能,物流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敬业爱岗、脚踏实地的职业精神。[3]所以在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部分。
3 物流管理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的意义
3.1“工匠精神”与物流管理专业特色结合,增强思想认识
物流属于第三产业,其性质是服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言,“工匠精神”是物流行业必不可少的职业精神,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建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些人有物流专业学习无用、物流专业是体力劳动、物流从业人员不被尊重等错误的观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用坚定的政治信念武装头脑,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任课教师在授课中,不忘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宣讲,对学生的错误思想进行纠正,多用正面的典型案例鼓舞学生,使他们在思想观念认识上少走弯路、少陷误区,多讲前沿性的专业知识,用发展的观念看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大有可为,拥有被尊重与欣赏的职业荣光。
3.2“工匠精神”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结合
“工匠精神”必须要与高职物流专业课程相结合,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更要注意态度目标的穿插融入。学生一面学习的是专业技能知识,另一面要学到职业精神的意义。例如在讲到分拣操作时,不仅让学生动手操作分拣机器,还应该让学生领悟到对包裹要轻拿轻放,不要野蛮作业,更不要高抛硬摔货物。另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像一些大件运输等需要费时费力的物流工作,要有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质量,要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在讲到货物的储存与养护时,除了强调严格执行货物的温湿度存放标准外,出库入库操作中要求从业人员要有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精神,来不得半点马虎。
3.3“工匠精神”与物流管理专业实训项目相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主要以物流专业的课程为载体进行训练,但真正的物流企业可能将某个物流操作流程单独切割,需要整体系统的配合,是多门课程交叉互融操作。在学校期间的实训项目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多环节的配合和交叉练习设计,符合社会物流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将职业素养包含在每节实训项目训练的设计中,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不流于形式,使学生在实训项目的练习中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真谛。物流的职业素养融入实训单元过程中,在分组进行任务时,讲究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无缝衔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没有反复的练习是不能实现的。例如叉车的使用,学生要经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件才可以驾驶,但是要想实现精准搬运,拥有过硬的技能,就需要自身勤加练习,花时间和功夫将专业技能提升。例如有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可以实现用叉车打开汽水瓶盖的精准操作。
3.4“工匠精神”与物流文化相结合,文化育人
物流管理专业的“工匠精神”与物流文化结合起来,构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计划,宣讲工匠故事,组织“工匠精神”工作坊等多形式的活动。招募物流社团,义务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所的卫生、物流设备维护与管理服务,借助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手段传播物流行业的工匠故事、工匠人物事迹,以及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激励学生的职业态度,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内涵意义,多角度多方式地培育高职物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核心技能水平。[5]
3.5“工匠精神”与物流管理双师建设相结合,引领模范
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技能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如果教师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有的只是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能力欠缺,学生在实习就业中就会缺少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力,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这需要加大引入力度,对在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采用全职或兼职聘用;或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年轻的物流管理教师派到物流企业实践,将物流行业先进的技术与技能带回高职课堂,使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技能充实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3.6“工匠精神”与物流企业合作相结合,仿真体检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必经之路,“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所以单凭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需求。按照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会有毕业前的实习期,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校企合作实习锻炼,校企合作让学生走进物流企业提前感受到工作任务与实践场景。按照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高职院校要求物流企业尽量在实习期间安排学生能够轮岗实习,这样可以把整个操作流程的工作熟悉一遍,为以后进入具体物流岗位打下基础,使高职物流学生在迅速提升物流工作核心技能的同时提升“工匠精神”。[6]
3.7“工匠精神”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徒制相结合,打磨技能
学徒制是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说是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匠精神”需要企业师傅与院校教师的严格要求,要高标准的挑选专业教师,要挑选受到物流行业认可与推崇的专业师傅,具备专业性素养引领示范的优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敬佩师傅,从而起到感染学生人格的作用。高职院校也要定期做好师傅的全面考核,对师傅的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教学水准做定量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师傅,要及时淘汰出教学队伍。师傅对学生要严格考核机制,而且是分等级与层次的,知识目标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与职业态度目标考核并重,对学生每件工序、每项任务的考核要进行精细化,遇到学生的畏难厌学情绪要有正确的引导与疏理,不能只注重技能考核,轻视态度目标考核。
3.8“工匠精神”与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相结合,外化于行
积极鼓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计比赛。结合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学生多参与创新物流项目,例如振兴乡村电商平台项目,一方面可以由在校的教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中,加深对“工匠精神”的解读。不仅是内化于心,更为重要的是能外化于行,坚守住创新创业的平台阵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以适合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共享,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8]。
3.9 物流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内化于心
高职院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坚持用技能大赛标准来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技能竞赛,学生在竞赛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以“工匠精神”贯穿技能大赛,积极开展校内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强调技能比赛项目设计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学生在技能大赛中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而且使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也得到加强。[9]
3.10“工匠精神”与物流行业社会服务能力相结合,辐射经济
近年来,随着“双十一”、“6.18”等电商购物节的兴起,社会强大的购买需求与快递物流需求正在逐渐加强。电子商务繁荣的背后需要的是大量的物流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认真做好每一单货物,废寝忘食的坚守工作岗位,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撑的结果。2020 年第一季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物流行业迅速响应,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复工复产,见证了物流从业者的“工匠精神”,微观上是物流行业创造利润,宏观上是辐射地区经济建设,为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为服务经济创造了新气象。[10]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埋下的职业素养的种子,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精神之钙。“工匠精神”在学生走出校门进入职场,在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中得到升华与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在“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上下足功夫,才能找准方向,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