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批判观的哲学意蕴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谈起
2020-03-02刘小华
刘 小 华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223001)
“批判”一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显性的话语,批判性思维是马克思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而马克思批判观有别于并超越于其他思想家的地方在于它具有科学性、辩证性、实践性与彻底性。批判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最鲜明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以高妙的批判思维深刻地揭示了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人没有获得解放的诸种根源,《导言》中的批判观既是研究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主线,也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新切入口。以与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无私的无产阶级解放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必然要求其理论要以无产阶级实践为基础,实现其科学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始终站在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上,为此,无情的批判精神便成为马克思创立其理论的重要思维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1]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泛道德化批判、泛政治化批判以及各种民粹主义等片面的和错误的批判思维。因此,深入研究《导言》中的批判思想,不仅对科学建构马克思的批判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批判观并以此矫正各种错误的批判思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批判的本真要义: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对马克思来说,批判是其追寻真理、发现和发展真理的最重要方法。在马克思那里,批判不仅具有对某种事物的否定性评价的内涵,而且批判更多地体现为认识事物的一种哲学方法,蕴含更为丰富的内容。在谈到自己的批判思维时,马克思说:“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2]7正如《导言》所说:“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3]6这里提到的“批判的武器”是认识真理的方法论,是消灭一切落后与反动的存在的思维工具和思想武器。批判绝对不会崇拜任何所谓永恒不变的权威,它唯一的目标就是追求和探索真理。由此,马克思批判的对象也就确定了,即“现存的一切”,是指与无产阶级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违背的现存的一切存在,它主要包括社会现实、传统哲学以及自我等方面。社会存在构成了“现存的一切”的基础性方面,传统哲学则是“现存的一切”在精神信仰世界中的集中呈现,自我是“现存的一切”的主体性要素和细胞。从“现存的一切”这个批判对象的确立可以清晰地显现马克思批判的“无情”精神和彻底性。
1.对社会现实的彻底批判。马克思批判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从哲学的层面理性地评价和审思与扬弃一切社会存在,在观念上构建超越“现存的一切”的未来理想化的实践模型,并把这种理念化的实践模型物化为现实范型,最后实现对现存社会革命性地扬弃,达到更加完美的理想彼岸。这种批判就是根据“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考量现实世界,使现存社会革命化。“他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大视野,以洞穿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批判精神,把资本主义的种种异化和固有矛盾一一揭露出来,公之于世,在唤醒无产阶级的同时也警醒着资产阶级”[4]。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不是消极解构,而是积极的建构式的批判,是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创造新世界,因此,这种批判是新世界诞生的助产婆。换言之,马克思哲学批判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根本点同时也是其优势在于:它秉承科学精神,以“改变世界”建设更美好的新世界为己任。过去的旧哲学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的保守性,或者孤芳自赏地躺在思维的藤椅上在头脑中建构新世界,或者仅满足于完成其“解释世界”的“仆从”使命,而缺乏与现实世界的呼应,更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积极改造的责任担当。马克思始终面向自己的时代,面向现实世界,他的批判思想,始终贯穿着现实世界的致思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正确引领,但是马克思并不会像以往哲学家那样,以人民的救世主自居,而是立足现实世界,从中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用批判的哲学武器去掌握无产阶级这个现代世界最先进和最革命的阶级,使无产阶级由自在提升为自为的阶级。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无产阶级是其“心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精神武器”[3]17。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推动现存社会之发展。马克思批判观的科学革命精神是由其哲学使命所赋予的,因为变革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旨趣,解放无产阶级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使命,而现实中的无产阶级,他们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却没有成为社会财富的拥有者,这种基于剥削而形成的社会不公,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马克思的批判视角注定要将其投射于现实社会,并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现存社会现实之革命性变革。
2.对传统旧哲学的扬弃式批判。批判是哲学思维的最鲜明特色,而不同哲学思想的对话与交锋正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动力。无产阶级不仅深受资产阶级的经济剥削,还深受其哲学思想的禁锢,在不自觉中承受着其哲学精神的奴役,因此无产阶级未能意识到自己被“压迫”及压迫的沉重,未能意识到自己苦难的制度原因。因此,马克思早在青年时期便自觉地将传统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通过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最终超越了包括康德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5]。质疑与超越原本就是哲学思维的重要特质,而这在马克思哲学世界里表现得尤其鲜明,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秉承着为无产阶级解放服务,进而把变革现存世界为己任。从人类思想史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对其他哲学派别开展的批判活动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一新论点的确立,任一新思想、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批判性思维都蕴含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对什么先进性思想,马克思接受的前提都是要对该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然后再扬弃。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先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2。资产阶级哲学家的阶级偏私决定了其保守性,必须对其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从马克思的哲学文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对先前的哲学无论持有怎样的尊重与敬畏,他都会将其纳入批判的对象,体现了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品质。在马克思看来,将具有革命精神的新哲学的武器交给无产阶级以指导其改造现存世界则是自己批判思维的根本目的。马克思批判观旨在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揭示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现存世界。可见,超越于旧哲学仅满足于“解释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就是要“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最集中体现。
3.对自我的无情批判。当哲学批判了外在的对象之后,必然会把主体自我作为更进一步的批判指向。批判对象从外在向主体自我的返回使哲学批判的反思精神得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标志着人类哲学理性精神的成熟,是哲学的真正自觉。同时,任何批判都是人的批判,从批判主体角度讲,主体的眼界和境界必然影响到如何选择批判对象以及实现批判的科学性,无论哪个批判主体都不是科学真理上的全知和伦理道德上的完人,都不能始终站在真理与道德的制高点,始终握有最终的判决权。这反映在批判观上,就要求批判者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再批判,才能使思想更科学合理,保持其应有的生命力。在《导言》中,马克思批判了德国哲学的理论派“对敌手采取批判的态度,对自己本身却采取非批判的态度”[3]10。无情的自我批判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品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无私精神的体现,它只服膺真理和人民,为此,它必须对自己的批判理论和批判思维进行再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精神表现为对旧世界观的自我批判,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自我批判,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认识的自我批判”[6]。
所谓自我批判是指批判主体对其自身以及其所批判的理论,始终秉持自我反思、自我扬弃直至实现自我超脱的批判行为。马克思从来都不缺乏自我批判精神,恩格斯说:“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2]593为了从传统哲学之纯思辨王国走出,促使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实现,马克思在运用哲学批判与现实批判的结合开展批判的同时,又不断对自身进行批判。这种双重批判一方面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另一方面,清算了作者以往自身的信仰。“主体自我批判则赋予了其彻底性和开放性品格”[7]。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这样看待自己:不应唯我独尊、封闭、僵死、教条,而应积极参与当代哲学的对话,做到与时代同行;不应因循守旧、保守不前,而应不断自我超脱、自我创新,以使自身充满活力。
二、批判的实现进路:多维度的辩证统一
有效的批判必须做到理论与现实、理性与情感、历史与逻辑、解构与建构等多维度的辩证统一。批判本身不是目的,它是斗争的手段,仅有“头脑的激情”是不够的,批判是要给敌人更有效的打击,这就要回到现实,对当下的现实进行揭露。马克思在此突出了对落后制度的物质基础批判的重要性,必须坚持结合现实斗争的理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抛开实践,马克思对此进行批判,“从来没有打算过把禁欲主义的神甫法衣换成报纸的轻便时装”,就“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8]。可见,马克思十分清楚哲学参加现实斗争的必要性,将自己的批判理论融入现实火热的生活中。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从批判的方式上看,马克思将“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相结合并以前者为基础。一方面,“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首先强调“武器的批判”的主导作用,因为其具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所以,对即使是“低于任何批判”的反动野蛮的制度必须进行“搏击式的批判”;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洞察到“批判的武器”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称之为理论的批判,只要它能说服人和为群众所掌握,便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即变成“武器的批判”,这就是暴力革命的批判。在坚持“武器的批判”的同时,充分发挥“批判的武器”的能动作用,这是理论与实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的生动体现。
2.“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批判既不是消极解构式的对批判对象的否定和简单抛弃,也不是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而是应当坚持积极的建构式批判,遵循“扬弃”原则。通过这种批判,既为新世界超越旧世界提供了动力,又成为新旧世界联系的纽带。对辩证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批判方式和态度,马克思曾有过简明的概括与表述——“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在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不是通过对旧世界的简单抛弃来臆想地预料未来。“以前,哲学家们把一切谜底都放在自己的书桌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张开嘴等着绝对科学这只烤乳鸽掉进来就得了”[2]7。马克思的革命辩证法坚持顶天立地的统一,先立足于脚下的“现存世界”又超越于现存达到理想的“现实世界”。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基于现实产生的感性活动的原则,也就是把事物、现实看作人的感性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受资本逻辑控制的“旧世界”——人与资本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马克思辩证法批判的对象,还是其借以展开批判的出发点。马克思批判了旧世界的腐朽性和存在依据的日渐虚化,进而指出了在旧世界的胞胎内孕育新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因此,新世界是从旧世界内部“生发”出来的,绝不是外在创造出来的。根据马克思革命辩证法的观点,凡存在的都是暂时的,都要被更富有生命力的新事物所取代,共产主义也不可能是未来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而是目前人类所能憧憬的未来理想。
3.“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在当时,马克思将德国的宗教批判作为主要对象本身就具有政治批判的意味。因为宗教是当时国家意识形态,是直接奴役无产阶级的最沉重的精神控制,如果不对宗教的本质进行彻底的揭露,不破除无产阶级的精神束缚,那就没有办法真正有效地进行政治批判,揭露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马克思还指出了价值上宗教批判的方向和哲学上变革的追求,实现人们的解放是宗教批判的最高价值意义,宗教的批判被归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感受到屈辱和被奴役的一切关系。同时在马克思看来,单一化的宗教批判存在固有的不足。“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自我解放还未实现之时,作为人类解放的工具,宗教是担当不起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只能为人民虚构一个美好的世界,沉醉于美好的幻觉中,而不可能去除人们身上的那些实实在在的沉重锁链和生活苦难;相反,宗教在事实上成为资产阶级用来统治无产阶级的精神工具,成为无产阶级不能自我解放最严重的精神障碍。所以,马克思认为,一方面必须从批判宗教开始,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另一方面,必须将批判的视角转向更直接而现实的政治批判,这样才能由现象批判提升到本质批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3]4。宗教迷信的根本原因是由现行的专制制度造成的。“以上帝创造世界的形式,展示社会公共秩序的神圣性”[9]。自由的社会什么时候才会来到?人们只有在埋葬专制的这一天才能够感觉到,因此,向德国的制度开火是人民的必然选择。马克思将无情地批判维护所有卑鄙行为的政府及其内部的一切,作为政治批判的具体内容。马克思还对政治批判的目的进行了明确的阐发,“应当让人们切实地感受到压迫,让他们意识到压迫的沉重,应该彻底的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的耻辱”[3]6-7。只有这样,德国的人民才能真正觉悟,才能团结一心地形成一种革命力量。
马克思批判的矛头不是指向单一的对象,或进行单一化的片面批判,而是指向政治、宗教、哲学和阶级等多向度的社会存在,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批判。在这四者中,从现象到本质、从历史到逻辑,科学地演绎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关联:宗教批判既是政治批判的切入点,也是政治批判的前提与基础,政治批判是宗教批判的逻辑必然;哲学批判是宗教批判与政治批判的理论提升,而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哲学批判这三者的最终落脚点在于阶级批判。从哲学形态来看,通过对以往的传统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完成了哲学的变革,实现了它从天国到尘世的回归;从思想脉络的进展来看,马克思批判观既完成了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历程,也遵循着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和经济学批判、再到人类学批判的逻辑进路。
三、批判的价值旨归: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一生的追求,是他“对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价值旨归,这在一些人看来是“乌托邦”的理想却是建立在资本逻辑的瓦解与形而上学的终结的坚实基础上的。依据批判的目的,马克思批判观实现了由解构性批判(对落后反动的制度)与建构性批判(保留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的嫁接,并实现了由前者对后者的超越。前者表现出彻底的否定态度,后者有着为建设而否定的意向。坚持批判旧世界与开启新世界、“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批判观的重要特质。
1.终结形而上学批判思维。马克思革命辩证法彻底的批判精神在本质上包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国宗教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它们获得理论升华的基础是必须融入哲学范畴中。首先,马克思阐明了哲学批判的价值。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德国人民要对当前的制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对这一点,马克思提及,当批判哲学的时候,我们的批判正好触及当代的问题核心。其次,马克思对哲学批判根本特点作出阐述。他谈道,德国的哲学批判是彻底性、革命性的。比如积极而坚决地去废除宗教,并以此为出发点,经由历史与逻辑的演绎,最终得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结论,即人的解放。马克思提出,必须消除阶级之间的对抗、消除统治与被统治的现实,具体即必须消除使德国人民蒙受屈辱的一切现实关系。再次,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批判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理论与现实的革命。开展理论革命在于宗教变革的实现,开展现实革命则是通过哲学批判,实现与自身的内心、本性的斗争。通过哲学的武装,使德国人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解放人民”。最后,《导言》体现了哲学批判基点调整的完成。马克思认为,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最根本的办法就只有实践一条。要达成最彻底、最革命的哲学批判,就要抛弃传统的由理论到理论、从批判到批判的旧方式,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的新方式。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路径,终结了传统哲学纯思辨式的批判,颠覆了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思维。
2.瓦解资本逻辑的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瓦解和颠覆,绝不仅限于后者的思想传统和概念谱系等理论领域,而是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回归到其得以立足的现实基础——资本逻辑的批判。“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一生所关注的主题,马克思的一切思想、特别是其批判的辩证法,“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所进行的总体、全面和现实的批判之中”[10]。离开了资本主义,就没有马克思的批判观。将形而上学批判与资本逻辑批判内在结合起来,这就是有学者所认为的马克思跳的是一种独特的“经济学—哲学”之舞。也就是说,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是通过分析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逻辑自我否定、自我瓦解的发展趋势,从根基处彻底完成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最终是在资本逻辑的裂隙中超脱资本逻辑、瓦解资本统治而实现的。
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中,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逐渐出现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受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普遍的不公正”[3]16-17。这个新阶级被马克思赋予解放德国的责任,并被寄予成为历史主体的厚望。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这个社会主义创造者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作用。”[11]首先,马克思分析了无产阶级的来源。在马克思看来,德国的无产阶级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地被制造出来的,他们是伴随着急剧的社会解体而产生的中间阶层破产的民众。此外,社会中贫民及基督教德意志的农奴等又在不断自发形成“赤贫”的队伍,而且不断壮大。其次,马克思明确表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与使命问题。德国这种“以政府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集“文明缺陷”和“野蛮缺陷”于一身的制度必须且必然要为无产阶级所推翻。再次,马克思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及革命的彻底性。无产阶级是最具坚定的革命性的阶级。其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所遭受的苦难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所遭受的阶级压迫程度史无前例,它既不是一般的无权,也不是特殊的无权,创造了一切财富的人却对之无任何支配权利,这是它最根本性的痛苦所在;它同德国国家制度处于全面对立的状态,而不是片面的对立。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阶级。德国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真正的解放,就必须从全社会的领域中解放出来,并解放全社会的各个领域。最后,马克思确定了无产阶级的新地位。无产阶级在新社会中享有与旧社会的德国国王同样的权利。在这里,马克思的论点是:无产阶级必须在革命中夺取政权并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改变那种一直被统治的命运。而无产阶级要赢得解放,就必须解放全人类,这成为马克思批判观的价值旨趣。
3.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对形而上学思维、资本逻辑的批判不是马克思批判的最终目的,马克思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追求“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马克思批判观的终极目的。在《导言》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人的解放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代表了人类价值上对历史发展的期待,表明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马克思批判观的重要旨趣。首先,马克思对人的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问题作出阐述。在他看来,虽然政治解放只是少数有产者的解放,但只有在政治解放的前提下人的解放才能完成。在德国,不打破所有剥削制度,其变革就不可能获得胜利。在马克思看来,当前只有将批判的视角聚焦到人的自身,批判才会超越德国现实,进而达到解放人的目的。其次,马克思对人的解放之本质进行了界定。马克思指出,人的解放就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体现,本质上,人的解放就是人本性的复归。将受“控制”的德国民众变成真正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解放全体人民。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要还留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痕迹。最后,人类解放主体的抉择也是马克思关注的问题。《导言》的功绩不仅仅在批判旧世界,而更在于发现了阶级批判的新主体,此新主体即是无产阶级。它不但是颠覆旧世界的主力军,而且是解放全人类的新主体。
马克思追求的“人的解放”的价值旨趣在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非少数人的解放,他打破了资产阶级满足于少数有产者的政治解放的局限,他反对那种为了保障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利益的特权社会及其制度。他认为,未来社会的目标绝不是仅仅实现部分人的自由发展,而是要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自由与他人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条件、互济共生的和谐关系。马克思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实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想层面的幻想。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问题不应只聚焦人在社会中的自由,更应关注人如何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获得全面自由、解放的问题,才能使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实现。马克思不但运用激情和理想来规划与描绘人类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而且基于对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的正确揭示,给出了实现人类自由的方向与道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完整而经典地阐释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这描绘出一幅每个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和谐蓝图,这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当长期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国内外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3],对内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为中国和各国人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共同迈向理想的公平正义社会指明了航向与道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的生存方式与社会发展样态,我们需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重温《导言》中的马克思批判观,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无论是对把握新时代的中国,还是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无论是对克服泛道德化批判等错误批判观,还是批判意识形态终结论,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发扬唯物辩证的马克思批判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在解剖资本主义制度时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当前,冷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全球化国际秩序遭遇挑战,并呈现出一股逆全球化的趋势,究其本质,仍然是私有资本的逻辑在作祟。特别是中美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其背后的最终根源是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和无产阶级的人类解放即两种社会文明形态的冲突,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对资本主义抱有幻想,必须深入研究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运用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批判观,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各种丑恶与罪恶,为克服崇洋媚外和恐美心态营造舆论氛围。同时,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批判观的教育,克服那些容易产生悲观怀疑论的泛道德化批判和泛政治化批判思维,增强人们的“四个自信”。
在经济与生活越来越文化化、思想化的时代里,拿破仑那句“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对一个执政党而言,思想领导权是第一领导权,对个人而言,思想意识决定命运。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5]它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福祉。而一个国家的衰败往往是精神世界开始的,如果精神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很难守住。“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6]。意识形态观点虽然最终来源于实践,但就个体意识形态观点的具体形成看,它更依赖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舆论环境和个人的思维方法。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与困惑是:在自媒体舆论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非批判态度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悲观论调形成思想上的遥相呼应,特别是习惯于用我们的缺点比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点,为一些人理想信念的动摇制造了舆论氛围,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念似乎变成了曲高和寡。与此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相反的舆论倾向,这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盘否定与对我国现状的全盘肯定同频共振,似乎通过人为地夸张式地贬低他者就能证明自己的正确,由此助推了一些人的盲目自负,丧失自我反省能力和自我改革完善的紧迫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解决时代主要问题的需要而具体地强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某些方面。基于以上突出问题,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批判观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便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观要求我们:唯有坚守唯物史观,才能不偏离方向,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唯有坚持辩证思维,将道义标准与真理标准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评价社会制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