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社会风险的民族政治优势
2020-03-02吕庆春
吕 庆 春
(云南大学 民族政治研究院,昆明650091)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称奇,然而在快速前进的道路上也有急流险滩,各种社会、自然风险和挑战不断显现,可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冠肺炎疫情以其传播速度极快、防控难度极大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严重的风险、危害和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成为防控疫情、扭转疫情迅速传播严峻局势的定海神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在治理方面的显著优势。
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沉着应对疫情考验,有效地控制住疫情蔓延,成功地化解疫情带来的严重社会风险,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政治优势。事实一再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的民族政治优势。
一、风险社会的国家和民族需要有主心骨
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自然、社会和人为的风险,涵盖了技术、环境、疾病和疫情、自然灾害、生物、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很多风险单独显现或扭结一起,还有很多风险是潜在的,这些构成了现代风险社会。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类正处在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凸显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需要统一号令、统一行动、统一协调和调度各方面的资源,这就需要有领导核心作为应对疫情风险考验的主心骨。在中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战胜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
(一)现代性蕴含的突出风险形成风险社会
贝克将社会风险归结为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的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1]15。在现代社会中,“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比照着财富分配的‘逻辑’(它至今决定着社会—理论的思考)而发展起来”[1]7。吉登斯也将社会风险频发归结为现代性的结果。一个社会越发展,其隐含和暴露出的社会风险也就可能越大。风险与社会现代化紧密相连,“正像每个生活在20世纪末的人所看见的那样,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同任何一种前现代体系相比较,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的和有成就的生活的机会。但是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这在本世纪变得尤为明显”[2]。在这些阴暗面中,社会风险突出显现,譬如,核泄漏与扩散、病毒传播与疫情暴发、恐怖活动、地震、生态灾害等突发性自然、人为、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各种社会风险、灾难日趋突出。很多风险的突然发作,形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或危机,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构成极大的威胁。为此,很多社会研究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既是一个突飞猛进的社会,又是一个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这些问题的形成和不断累积,常常酿成或引发重大的社会风险,使社会变成风险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征服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更为严重。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3]人的生产活动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环境进行着互动,并在不断地征服和改造自然,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人类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有意或无意之中破坏着自然与环境。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现代社会对自然和环境的改造能力越强,潜藏的风险和破坏力量就越大。风险和破坏力量一旦暴发,对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往往导致重大的灾难或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从自然风险暴发所形成的社会灾难来看,本世纪的20年间就有多起,例如,2004年12月,因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3级强烈地震而引发的海啸,导致29万多人在那次地震和海啸中遇难或失踪;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剧烈地震,造成约8.7万人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37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亿元人民币。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党集中国家和民族的力量,领导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成功地应对了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重大灾难。
(二)党的领导是各族人民应对和化解社会风险的主心骨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风险,以及由风险可能转化成为的社会危机,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凝聚各族人民和各方面的力量加以沉着应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应对任何一次“危机”的政治保障,也是迎接任何一场“大考”的组织保障,还是克服和战胜任何自然与社会风险的根本保证。有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族人民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主心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彰显中国政治制度特征和民族政治优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期,社会各种矛盾到了凸显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改革和攻坚的任务繁重,面对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另一方面,各种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和考验也不断出现,随时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重大风险挑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中,既有来自内部的风险,也有来自外部的风险;既有潜在的风险,也有突如其来的风险;既有一般的风险,也有重大的风险,并且所面临的风险往往是自然、社会和人为的因素相互交织,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为了成功地应对这些风险,就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既是应对风险和考验的需要,也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6]。如果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改革开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遇到的社会风险和考验面前,就完全可能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或者束手无策的局面。如果这样,既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也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难以取得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难以实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7]。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经常以自我革新的勇气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这样,党始终走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历史进程中的时代前列,也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这既是党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所焕发出的活力之所在,还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使命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既会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重大风险和危险,也会经受着各种严峻形势的考验。“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8]。改革开放越深入,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或危险就会越重大;所面对的考验越严峻,就越需要有集中统一、强有力的领导来作为主心骨或定盘星,这就是党的领导。
在化解各种社会风险中,在解决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在面临各种危险的考验面前,有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有了主心骨。全国各族人民有了党的领导这个主心骨,就能沉着地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克服各种危险,成功地化危为机。因此,党既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也是领导各族人民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主心骨,还是领导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重大危机的中流砥柱和最可靠保证。
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彰显疫情防控的民族政治优势
2020年年初,在湖北暴发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防控难度非常大。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尽快加以控制,就会由病毒传播风险转变成疫情灾难,就会使数以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人感染或丧生,并可能造成极度的社会恐慌和混乱。新冠肺炎疫情使整个国家和民族陷入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引发的危机中,国家和民族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抗疫”阻击战。这场战斗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动员和部署,集中调集抗疫所需的医疗设备、物资等各种资源,形成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疫”局面,凸显全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抗击疫情的政治优势。
(一)党中央是抗疫阻击战的政治领导核心
严重的疫情蔓延,加上正值春运期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加以控制,病毒会成指数级数的数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很快会导致更宽地域、更多的人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在农历的大年初一,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欢度春节的祥和氛围中,可新冠肺炎疫情却在加速传播和扩散,极有可能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灾难,党和政府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风险考验。在风险不断升级,并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危机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积极应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立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把防范和化解新冠肺炎疫情重大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极速而又稳妥地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并强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9]。在抗疫的关键时刻,党是全国人民防控疫情的领导核心,有了党的领导核心和坚强领导,就能做到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和调度,就能在全党和全民族中凝聚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始终坚守。在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求:“深刻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9]在刻不容缓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一是成立防控疫情的最高领导机构。党中央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直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全国一盘棋,统筹协调,步调一致,同舟共济,高效地开展工作。二是党中央加强对地方防控疫情的领导。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领导和推进有关地方全面加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应对疫情。遇到困难及时克服,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克服的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和党中央统一协调,调集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予以克服和解决。三是要求各级党组织讲政治,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9]。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的提高是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有了这个政治前提,“战疫”就会无往不胜。
在防控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党的政治核心领导力量突出地显示出来,并转化成极高的政治效能。一是疫情就是命令。新冠病毒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高强度、快速传播的病毒,如不尽快控制住,成指数倍的人可能被感染,因此,疫情给党和各族人民发出了紧急号令。命令如山倒,有命令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服从和执行,必须对迅速传播的疫情作出快速反应和应急响应,及时掌握疫情状况并加以研判,按照科学的防控方法采取果断的行动加以应对。二是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防控疫情的“战役”中切实担负起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此,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在防控疫情的斗争中深入第一线,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并在工作中学习经验,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从而经受住疫情考验。在防控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表现出坚定的政治担当,切实担负起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全国人民和全民族健康安全的政治责任。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领导和部署,充分展现:“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0]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是自封的,而是来源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成功实践。通过伟大的斗争和经受的各种风险考验,更加彰显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的梦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雄伟气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彰显党的核心领导突出的政治优势。
(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抗疫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
面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自觉地团结起来,凝聚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11],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抗疫阻击战中,各级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统一行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疫情状况,紧急行动起来,科学判断疫情的发展态势,准确把握疫情的传播路径与危害情况,统一领导和指挥防控疫情。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党组织把尽快打赢这场阻击战作为迫在眉睫的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动员下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落到实处,保持疫情防控的步调一致和行动统一,做到精准施策。这样,就把党的组织优势、动员和团结群众的工作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政治优势。
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在防控疫情的阻击战中坚守岗位,敢于担责。各级领导随时靠前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发声指导,做到了守土负责、工作尽责。党的基层组织在这场严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在疫情防控的“战疫”中,广泛宣传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全面落实本辖区、单位和部门的疫情联防联控措施,并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尽可能把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落小落细、落到实处。同时,做好群众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在群众中宣传科学防疫,抵制各种谣言和歪理邪说,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二是构建疫情防控的防护网。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各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建立健全疫情防护网络。通过网络防护,“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12]。三是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切实加强基层治理。按照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要求,各级基层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本区域、部门、行业和单位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和能力,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减少隐患,使疫情防控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引领群众抗疫的一个又一个先锋。党员主动佩戴党徽,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在疫情防控中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广大党员不畏艰难,哪里的任务最艰巨,就奔向哪里;哪里的工作最危险,党员就最先面对。党员始终坚定地奋战在防控疫情斗争的最前线。“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还有很多真情流露的硬核表达。“冲锋在一线的党员、干部的‘硬核表达’、真情话语、内心独白,让人民群众感佩于心,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13]。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控疫情战斗中的这种专拣重担、冲锋在前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感染着身边的群众,自然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随即转化为抗击疫情全方位的工作动力和效能。党员和干部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凝聚了群众,带领大家众志成城,汇聚成防控疫情斗争的强大合力。
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引发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显示出坚强的领导力、意志力和决断力。14亿中华各族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参与,同心同德,显示出空前的动员能力。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抗疫的各方力量快速反应,迅速集结,携手应对,通过群防群治构筑起抵御疫情蔓延的严密防线,凝聚起各族人民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一)党的根本宗旨和核心领导地位决定其动员和凝聚能力
动员具有较强的政治和社会功能。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政治任务而进行的动员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调集人员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汇聚人力资源。作为大规模的跨区域、跨领域和行业的人员调集与动员,必须是所处的时代和境况所需以及任务所迫,可见,紧急调集人员是服务和服从于现实的任务或社会需求,是政治与社会动员的最重要体现,然而,紧急动员和调集人员是在有权力和组织力的前提下进行,这就需要调集者拥有组织资源,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个宗旨决定了党始终忠实地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人民遭受重大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考验,一些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并且风险有可能迅速蔓延、形成灾难的时候,作为人民利益的根本代表,必然以其领导的核心地位和政治优势表现出强有力的政治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4]。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政治地位和优势决定了党在对各项工作的推进中具有绝对的组织和领导权力,这些绝对的权力不是为了党的自身利益,因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党始终把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权、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并为此义无反顾、奋力前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和严峻考验,要打赢防控疫情的阻击战,党更加主动地行使集中统一的领导权力,调动所有的资源来维护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实现并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14]。在人民被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在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遇到很大危险的时候,党体现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一部署,动员人民奋力迎击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和挑战。在党中央统一部署和集中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抗疫力量和积极因素,统一调度,统一行动,抗击疫情。有了党的领导核心,全国各族人民遇到任何风险和危险就有了靠山,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信心经受住任何风险和严峻考验。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显示出强大的部署、动员和协调能力。全国各部门、各行业迅速行动起来,形成联防联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合力。国家卫健委率先牵头32个国家部门,由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严格预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通知》,要求各种交通工具和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做好卫生防疫和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全力保障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权益。国家卫健委等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观察、诊断、医治等进行规范;国家卫健委还及时派出21个督导组,深入各地医院、疾控机构进行现场督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调研口罩、消毒除菌用品等企业生产情况,立即安排中央医药储备向武汉市紧急调用防护服、手套等抗疫物资。国家邮政局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以及各主要快递企业总部确保邮件、快件寄递服务全网畅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要求铁路部门、车站设立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各地应急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火车票、机票、客车票、船票免收退票费。最感人的是,各地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奔赴防控疫情的第一线[15]。
(二)集中在全国紧急调集抗疫医护人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是决定的因素。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部门、各行业立即行动起来,全面跟进工作,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全面动员,吹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除了湖北的医护人员在抗疫前线紧张工作以外,还在全国、全军范围内迅速调集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疫。
抗疫“战役”打响正值农历的除夕,医护人员在接到紧急驰援武汉的通知后,没有多想,也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立即结束春节休假,打起背包,在告知家人之后,融入驰援武汉前线的队伍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的诺言。有的人在收到单位要求出征武汉的通知时,在年夜饭的饭桌上急忙扒了几口饭就与家人告别;有的出征的医护人员为了缓解家人的担心,反倒做起家人的思想工作。一位病理科的医生说,“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回到战场,我才安心”[16]。医护人员就这样奔向党和人民最需要、最艰险的地方,向着抗疫的战场“逆行”。陆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连夜集结,在除夕之夜率先抵达武汉,在飞机机翼下的合影既有壮怀激烈之感,也体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国家卫健委在第一时间组建起6支医疗救治队、共1230人驰援武汉。瞬时之间,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这些呼声响彻大江南北。这是中华民族面对新冠病毒肆虐、为战胜疫情所发出的最坚定的声音。在整个抗疫期间,抗疫必胜,声声铿锵,不绝于耳。“必须打赢,一定能打赢,这便是面对疫情冲击时不屈不挠的中国,这便是面对风险挑战时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民”[17]。于是,全国一盘棋,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战“疫”。
面对当时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在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一调度下,各路抗疫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奔赴武汉、湖北,成为抗疫阻击战中最美的“逆行者”。截至2020年2月17日,在全国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仅重症专业医务人员就有1.1万名,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同时,在驰援的队伍中还有全国医疗水平最高、力量最强的重症救治专家团队,迅速担负起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员的救治工作。在整个抗击疫情期间,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先后派出330多支医疗队,共计4万多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
(三)以工程速度和快速的资源汇集应对肆虐的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这个命令必须使人们快速作出反应。在抗疫阻击战中,速度优势就是战疫的优势,资源汇集的快速就是抗疫的强大力量。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路英豪在抗疫战场上与时间赛跑,拼速度,比实力,以最快的出手打赢抗疫阻击战。
1.形成抗疫的“雷神山”和“火神山”速度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显示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优势。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造了中国建设和发展深圳速度;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疫中,仅用7天时间就建成达到一级标准的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可收治1,000多病人,医院的各项设施达到国际水平。其执行力之强、效率之高,被人们称为“小汤山”速度。
在抗疫阻击战中,再一次让世人见证了中国应急的神速。为了遏制疫情迅速蔓延的势头,根据先前抗击疫情的实践经验,需要紧急建设应急医院,这既有利于保障医疗资源的集中供给,也在于减少市区内交叉感染的几率,还有效地确保医务人员不受感染。于是,按照小汤山医院模式启动了抗疫应急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在这两座大型的现代化抗疫医院建设中,参与建设人员不分白天黑夜施工,争分夺秒,抢时间,赶进度,从设计施工图纸到验收投入使用,火神山医院用时9天,雷神山医院12天完成,两座医院的建筑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拥有2500张床位。这两座医院的建设让世界人民再一次见证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同时,在疫情感染严重的情况下,标准化医院难以完全收治病人,于是,按照战争状态下的模式建设方舱医院,收治症状较轻的患者。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在武汉共建了16家方舱医院,共治愈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万余名。在危难之际,让人们感受到在党的集中领导下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高效的资源协调能力、快速的供给保障能力。这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抗疫奇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无不惊讶地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在危急之中组织、动员能力的强大促成了应急响应能力的快捷与强大。
2.防控疫情物质紧急调集并快速汇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显得措手不及,必须进行社会紧急动员、快速的物资调集与汇聚,进行伟大的抗疫斗争。在抗疫之初,防护服、口罩等各种防控疫情的物资显得较为短缺。疫情就是命令,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行业和各条战线的人闻令而动,显示出强大的汇集能力和伟大的斗争精神。哪些方面防疫物资缺乏,就动员全国相关方面的力量立即组织生产和调运,与时间赛跑,赶在肆虐的疫情可能加速蔓延的前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迅速摸排防控物资家底,对于紧缺的疫情防控物资,迅速组织生产。全国的相关企业立即行动起来,员工们停止春节休假,返回工作岗位。对于员工返岗和大量劳动力的调度有困难的,交通运输部门组织高铁专列、长途包车等运输工具,快速将人们运送到生产的第一线,让企业昼夜不停、加班加点地生产防控疫情所需物质。粮油部门立即安排一部分冷冻肉、油的应急储备调拨,商务部门保障防疫物资及时调度,交通、邮政、航空、快递等部门和行业全力保障把防控物资第一时间运往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就这样,医用防护服、口罩、手套、隔离眼罩(面罩)、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控新冠病毒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并汇集到疫区。这样的物质生产和汇集能力,汇聚成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大动员和执行力。
3.对口支援形成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防控疫情是一场重大的“战疫”,要迅速赢得战斗,需要形成合力,既要有决策能力,也要有统筹部署能力。当时,整个荆楚大地上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不断增加,疫区的医疗资源显得非常紧张,防控疫情出现严峻的局势。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务院建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健委统筹协调和安排,采取“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方式,紧急驰援除了武汉市以外的湖北省16个市州及县级市,这种对口支援方式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划分防控疫情的“责任田”,集中力量精准防控疫情的一种有效体现,使得驰援抗疫的省市有了战斗范围、具体的目标任务。这样,迅速缓解了湖北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防控疫情的燃眉之急,大大提升了防控疫情的医疗实力,增强了战胜新冠病毒的救治能力和整体力量,给疫区的人们以极大的鼓舞和抗疫必胜的信心。
除了医疗资源采取“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和责任方式以外,全国的一些省市也在疫情防控其他物资,包括生活物资等方面对口支援湖北的市州及县级市,这就形成了疫情防控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对口支援和帮扶的联动机制与合力,克服了抗击疫情资源匮乏、人员缺乏、生活物资短缺的困难,极大地增强了防控疫情的综合实力,使湖北各地的疫情很快地得到了控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了疫区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了群众的生活需要。在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合力,彰显了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应对社会风险和考验、克服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的政治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资源应对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制度优势。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是传播能力极强、传播速度极快、非常难以防控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对难以防控的疫情肆虐及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全国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抗疫的战斗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坚持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统一协调和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政治优势,进而形成抗疫的民族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体现出统一的领导力、果敢的决断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强大的动员能力和资源汇集能力、坚定的执行能力。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凝心聚力,群防群治,和时间赛跑,以速度取胜,充分展示出应对突发社会风险和事件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取得了抗疫“战疫”的决定性胜利。
事实充分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抗疫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是抗疫取得快速胜利的根本保证。有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就能沉着地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克服难以预料的重大危机,经受住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各族人民战胜一切风险和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