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实践与结构:新发展理念的总体性方法探析

2020-03-02朱仁显罗家旺

理论探讨 2020年6期
关键词:总体性理念发展

朱仁显,罗家旺

(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厦门361005)

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研究方法。该方法把世界视为一种总体性存在,并通过对这种总体性存在的把握,将个别的社会现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纳入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正如卢卡奇所言:“总体性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了本质区别。”[1]77总体性方法正是马克思在认识和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所形成的,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超越了资产阶级思想家狭隘的历史观(1)马克思主要反对的是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历史观。马克思强烈谴责康德把历史视为纯粹理性的演化过程,继而遮蔽历史背后的物质基础。他认为,康德虽然为人找回了“理性”,但是“理性”背后却抽调了物质利益关系,国家、法律、道德等为人所遵循的客观实在在康德那里不过是人类理性为了合理地理解普遍历史而为自己颁布的合目的性原则。同样,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黑格尔的“自我认识”概念进行了批判,因为黑格尔把历史看作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继而成为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自我生成的概念性总体,人不过是绝对精神历程中的衍生物,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错误是“把理念当作主体,而把真正的主体……变成了谓语”。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他们的立论不一,但是都把历史带向了纯粹思辨的哲学领域,把历史变成充满神秘性和保守性的形而上学。人们既无法认识历史,也无法改变历史,历史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专长,由此造成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愈发封闭、保守和狭隘。。科学的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理论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重要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的运用,并从价值总体性、实践总体性和结构总体性视角研究人类社会存在的总体状态。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 。因此,我们应该从总体性方法入手,以价值总体性、实践总体性、结构总体性的维度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总体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到“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这句名言也道出他对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突破,确定了其根本的价值立场。在他看来,人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客体,这种主客体统一性表明人存在的总体性,进而成为一切理论得以建立的价值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马尔库塞等人对人存在的总体性中所包含的革命性、彻底性的揭示,把一个充满矛盾性和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深层的问题展现在世人面前。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存在的一个事实就是普遍存在的物化和异化现象,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物化,随着物化现象普及,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种物化意识之下,“随着商品范畴的普遍化……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表现……社会所有成员的命运都由一个统一的规律来决定”[1]156-157。当人与人之间丰富多彩的关系由物化来支配,技术理性成为一种统治力量时,只有恢复总体性原则,把人视为全面、具体、联系和多样性的存在,才能克服物化现象。承续卢卡奇的社会批判立场,马尔库塞走上了建构总体性的道路,提出“总体的社会主义”概念,即社会主义革命不应仅局限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要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美学等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置换。“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既不是单纯地扩大满足现有范围内的需要,也不是把需要从一个较低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而是同这种范围的决裂,是质量的飞跃”[3]。不仅应该发展生产,还要改变人类生存的形式,也就是要改变由单纯地追求物质需要向满足人的全面需求转变,即“社会主义革命要恢复人的真正本性”[4]。可见,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性与人的本质存在密切联系,实现人的总体性存在是总体性方法的核心要义,围绕人的存在和发展也由此构成总体性方法的基本价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的当代发展。贯彻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体现了新时代下发展的归旨,也为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1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中。

作为贯穿于新发展理念的基本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性面貌的特征表现为具有承继性。人类一切的发展价值及其动机无不是在前人的物质条件及其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都把如何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执政首要目标。毛泽东要求全体党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7]邓小平突出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就是要消灭贫富两极分化,为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条件。江泽民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生产力和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8],强调发展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从全局性高度揭示了新发展理念与人民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离开或弱化人民的发展都是没有意义的。以人民为中心是通过发展来实现的,没有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考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9]。

“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性面貌还表现在功能上为新发展理念提供动力支撑和实践指引。一方面,人民是新发展理念的动力支撑。发展为了谁?这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首要问题,只有把维护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基本尺度,才能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并未实现同频提升,甚至还一度陷入被边缘化、被弱化的境地中。例如,低成本要素投入和粗放型增长,忽视了创新科技中的人才培养;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经济发展中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严重威胁到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性”的脱轨要求我们必须对既往的发展模式进行纠偏和矫正,把人民指标纳入发展的全过程中,使其成为发展的动力,依靠人民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推动发展质量由人民评价、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另一方面,人民是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主体。创新依托于人民,创新成果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唯有培养结构合理、专业素养强的人才队伍,才能使一国永立于科技创新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10]协调发展依靠人民。区域、城乡不均衡发展制约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解决协调发展问题,唯有依靠人来解决。当前,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效配置人力资源对破解发展不平衡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发展依靠人民。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改变人民在生态保护上的狭隘、短视行为,人民只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开放发展依靠人民。人民作为开放发展的主体,应该避免以邻为壑的错误意识,树立和而不同的共同体意识,理性研判国际形势,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理念,为扫清意识形态障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共享发展依靠人民。共享发展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为基本追求,只有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一种合理的衡量价值,即发展应以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社会等全面进步为标准。发展只有以总体的进步为尺度,才能促进人存在的总体性;反之,人只有意识到总体性,才能使发展成为全面、合理的发展。

二、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总体性

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的第二个层面即实践性。如果说人的存在的总体性确定了马克思理论的人本主义根本立场,那么其实践性则是揭示人作为历史主体能动改造外部世界的一般过程,因为“马克思的总体范畴……在于强调历史本身是一个客观运动的总过程,而且这个总体运动并不消融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能动作用,而是更真实的肯定人的现实创造性”[11]。人类历史的展开正是通过积极而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得以呈现,实践的总体性意味着全部实践活动必须融入人类追求终极关怀这一范畴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只会是一种纯然的动物性活动。为此,实践的总体性就突出地表现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辩证运动过程,它既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手段,也不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主体性占有,它在根本上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途径,从总体上规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倾向,一切关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不断展现,并不断得到解决。

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具有不同的内容,这就决定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活动会有不同特征。当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为低下时,人们还处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落后的社会生产与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就以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为主要特征,从而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的生产资料。随着现代文明的扩展和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大为增强,自然系统内部的平衡因生产实践活动的不当介入而遭到破坏,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状态的失衡倒逼人类改变以生存需要为导向的生产实践活动,从以满足人的直接的、片面的物质需求与享受转变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在合理的观念指导下进行,使物质资料生产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进行。这包括追求更加丰裕的精神需求、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等。人类需求的转变,体现了发展已经由系列量变过程进入到全面质变阶段,进而直接影响到发展理念的内涵变化,使人们在发展的目标、机制、方式、动力等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由此可知,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我党对人类需求及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精准判断是新发展理念提出的重要依据,并为新发展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总体性实践指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6]11。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高效率、高水平发展有利于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一,新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失衡、城乡失衡、区域失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失衡等多个方面。新发展理念蕴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取向与功能,如“创新”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动力失衡问题,“绿色”解决的是生态失衡问题。新发展理念将从多个方面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社会由单一、片面发展向多方面整体推进转变。其二,新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发展的充分与否关乎发展的程度和质量,我国发展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社会保障滞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方面。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如创新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不足的问题;开放发展有利于拓展开放空间,解决对外开放不充分问题等。其三,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的需要向全方位、多层次转变,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例如,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力图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享发展有助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正是在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整体性考量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直指发展的突出性、全局性和系统性问题。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主题转换,新发展理念应运而生,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不断探寻以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才能为发挥新发展理念的整体功能提供总体性实践指向,最终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关键定位及其耦合:新发展理念的结构总体性

结构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12]。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由“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成”[13]。每一要素在同自身及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构成社会有机存在的基本形态。卢卡奇从方法论视角诠释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本质,即“总体范畴,整体对各部分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方法的本质……科学中革命原则的支柱”[1]77,现实中的“一切实质变化都表现为与整体关系的变化”[1]62,进而显示为一个部分与整体相关联的结构性过程。在他看来,总体性实则是一种由各要素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结构总体性,该结构是由内部要素、子系统与体系各层级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总体性存在。总体性方法就是通过对这种结构的揭示,发现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在总体上是可以被认知的。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新发展理念的研析中,可以发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战略结构的总体性正在于构成新发展理念的诸要素间的相互融合、高度耦合和协同支撑,集中体现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定位及其相互关系上。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定位实现了对片面发展观的总体性超越

新发展理念提出了解决发展问题的整体性框架,突出了发展是涵盖领域、问题、目标、手段等多层面的复合型概念。新发展理念“新”就新在它从整体上确定了发展“范式转换”的实质性内涵,在过去,“发展问题”被简单地理解为是“增进效率”的技术性问题,等同于财富增长、经济提升,从而造成发展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水平进一步优化的阻梗。基于此,我国先后提出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念,但这些理念更多回答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强调的是发展方式的改进。新发展理念不仅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还更加突出了“何为发展”以及“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包含发展价值观的系统性理念。换言之,新发展理念看到了“发展问题”不仅局限于追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人的权利和公平正义等问题也必须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新发展理念直面的是发展的全域性问题,是从人类整体利益角度考虑的全面发展观,是对以往片面发展观的总体性超越。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每一个理念都拥有各自明确而系统的定位。其中,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居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就能全面把握实现“十三五”规划经济结构整体优化的关键因素,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包括理论创新、人才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全方位活动,为创新营造公平、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搭建创新平台,树立创新文化,使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补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提升发展的全面性,明确发展的侧重点。从全面性来看,发展不仅是指经济指标,还包括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生态优美、健康中国、公平正义等多重指标。从发展的侧重点来看,要注重落后地区的发展,利用政策、税收、财政等多种措施引导资源、要素向该地区倾斜,以实现城乡、区域间的协同发展。绿色是实现永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条件,所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才能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发展条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不仅关涉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改善问题,还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应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开放被证明是深化改革、承担大国责任的必然选择,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它要求建立更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在国内外联动发展中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增强全球治理的国际话语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的是公平正义问题。它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全球共享等方面规定,使人民能够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全方位的发展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而是具体和整体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思路,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每一项理念都针对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从宏观上制定了在新时代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的整体架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安排。新发展理念强调的不再是经济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力图打造全方位的总体性发展。

(二)五大发展理念间的耦合彰显新发展理念内部结构的总体性样态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整体,世间万物的联系又是一种系统化的结构性存在。系统化的结构性存在是指事物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即构成系统内部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稳固的关系,从而使系统拥有不同于个体要素的整体功能。这种内部结构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系统维持着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并将系统导向总体性样态。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它与形而上学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14]表达了总体性(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样态的思想,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和整体性的认知,为揭示五大发展理念间的耦合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武器。

五大发展理念间的耦合关系着重体现为彼此在功能上的相互支撑。作为引领发展的创新理念,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必须是在现实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因此,它既要求建立更为开放的创新体制,也内在地要求更为公平、协调、生态的创新环境以及更为开放的国内外市场。同时,创新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发展、开放发展。作为推动健康有序发展的协调理念,既不是机械的协调,也不是数量上的强制平均,而是在尊重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统筹兼顾,这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协调好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它与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作为促进人类永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强调的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承受极限的前提下,合理把握人与自然间的辩证关系,注重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协调,倡导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等现代生活理念,积极寻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打造更高水平的、共享的人居环境。可见,践行绿色理念离不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支撑。作为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开放理念,强调要内外联动,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的原则,大胆改革创新,是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等对外发展战略,又可以反哺国内协调发展,助力共享发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享发展,是动态和全面的发展。这个共享不仅是指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共享。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能够得到有效匹配,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共享发展是其他四个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它们提供价值和动力支持。

五大发展理念虽然每一个理念的内涵、定位都有所差异,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一致的,因此,彼此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贯通和融合的。只有在认识上将新发展理念当作一个集体理念,在实践上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贯彻、一并落实,才能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创新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15]这里的“贯通”“促进”体现了鲜明的整体性意识,通过揭示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而系统地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总体性样态。

概而言之,总体性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自觉运用总体性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体现我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活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创新成果,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遵循,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实践尺度,以五大发展理念间的定位与耦合为主要特征,完整体现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和总体性方法。

猜你喜欢

总体性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