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生活范式: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的实践逻辑

2020-03-02赵光辉

理论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

赵光辉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风雨革命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70多年的执政历程,带领人民不断探索,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时代,开启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征程。回首历史,观照当下,展望未来,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多少执政党纷纷下台甚至土崩瓦解,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沧桑,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奇迹,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究其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历史转换中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不改初心、不变本色,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凝聚人心的幸福生活范式。

一、中国共产党幸福生活范式凝聚人心的逻辑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这一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始终如一的坚持和贯彻,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并开启了走向“强起来”的新征程。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失败的教训,可以得出一条基本结论: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幸福生活范式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透视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的历史进程,通达凝聚人心的历史规律,必须厘清中国共产党能够凝聚人心的逻辑前提,即中国共产党何以具有凝聚人心的现实可能性。

(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需要进行“彻底的革命”的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之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已经明确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基于“现实的人”,解决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这一重大课题,就是要把人类从自然压迫、精神压迫和社会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对无产阶级作了一个哲学剖析,他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所以马克思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工人的解放已经内在地包含整个人类的解放,换言之,工人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毋宁说是关于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其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首先是以政治革命的形式掌握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进而解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历史使命,恰恰与中国人民追求自身解放的内在价值相统一,与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相统一。因此,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具备了现实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早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的基本纲领,在党的二大上则明确提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可见,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区别何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阐释。《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从而从根本上把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区分开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关系问题即共产党人同无产阶级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宣言》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换言之,共产党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或许还会有人质疑:难道只有共产党能够代表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否还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其他政党?共产党与之区别何在?《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31页。这就意味着共产党不仅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共产党能够在介入不同阶段的运动的同时在原则高度上坚守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区别、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共产党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这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具备了凝聚人心的第二层前提性的现实可能。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这一性质定位来看,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民族独立、民族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一历史使命恰恰与中国人民的希望和追求是高度一致的。从1840年我们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中国人民遭受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走上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在当时国内三个主要阶级即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相继失败之后,中国的无产阶级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历史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进而奋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毅然走改革开放之路。这充分说明,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在为人民所希望的独立、富强、复兴而奋斗,始终为人民所希望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具备了凝聚人心的第三层前提性的现实可能。

二、中国共产党幸福生活范式凝聚人心的逻辑归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凝聚人心?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也就是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凝聚人心,才能顺应时代,从而开创新的历史。换言之,凝聚人心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中国革命、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的根基,这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人民是革命的主体性力量

虽然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要集中精力组织工人,已经认识到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构成是个问题,虽然中共二大已经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里面去,已经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足够的拥护和支持很难完成革命任务,但是在从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到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并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因而这些工人运动在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很快转入低潮。这种转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虽然无产阶级具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觉悟性,但是单凭这一阶级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

1925年,毛泽东为反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写作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的观点。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9)《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1934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10)《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并在其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得起“大革命”、第五次反“围剿”等失败的历史考验,能够最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国,不发动农民,就无法完成革命任务。中国革命的实践反复证明,赢得农民就赢得了胜利。

(二)人心是长期执政的根基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与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心连心,结成了同盟军,完成了民族解放这一历史任务,从而顺理成章地转变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切实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历史视野”中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就能看清一个主线,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是围绕着人民而展开的。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到“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13)《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从以人为本到人民的主体地位,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反腐倡廉到精准扶贫等等,中国共产党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民、围绕着人民利益而展开,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而且体现了把全国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坚定实践,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幸福生活范式凝聚人心的实践解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扛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开辟了一条通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幸福之路——共产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望和自身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周围,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不仅为人民群众描绘出幸福生活愿景,而且把这些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形成了凝聚人心的幸福生活范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根据在不同时代境遇中人们对幸福的理解,点燃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之火。

(一)革命时代保障农民生存:实现“耕者有其田”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科学判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把中国革命定位为农民革命,把农民革命把握为土地革命,从而找到了最能凝聚人心、激发人民革命积极性的道路,即保障人民生存的土地革命。

从1840年开始,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炮火中,清王朝被迫一步步地打开了国门。中国开始被裹挟进资本扩张的世界历史中,沦为西方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侵略对象和商品输出市场。中国从封闭的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国家“处在两种剧烈的基本的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15)《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页。。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著作中,在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前途等一系列关系到革命进程的重大问题,从而在宏观上厘清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为中国革命的开展提供了遵循。毛泽东认为,资本主义的侵略把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由“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1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这样的社会性质、社会现实,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存在着“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1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48页。。因此,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其中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自古以来,在农民眼中,有了土地就能生存。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土地一直属于地主阶级。从鸦片战争开始,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仅有封建主义,还有帝国主义和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中国人民最迫切地想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以说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是解决了农民的生存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毅然走上了土地革命道路,从而获得了中国最广大农民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和对土地问题的认识,以及最终走上彻底解决农民问题、土地问题的革命道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思想形成的时期。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中第一次公开明确地宣布“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13—514页。这一土地主张,但是这一主张在当时并没有落实到实践中。1926年,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农民运动高涨,对于土地问题在共产党内部产生了争论。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土地问题不再是一个宣传问题,必须立刻解决。瞿秋白、林伯渠等在同时期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是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并没有采纳毛泽东等的意见和建议,惧怕土地革命会导致统一战线破裂,无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附和国民党关于农民运动“过火”“糟得很”等论调。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明确规定“现在阶段之中,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土地问题的急进解决”(1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同年年底,中国共产党提出包含了彻底变革土地制度的党纲草案。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了《土地问题议决案》,议决案中明确要求没收豪绅地主、祠堂庙堂的土地,分配给农民。1928年12月通过的《井冈山土地法》则实行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的土地政策。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1929年的《兴国土地法》从原来的“没收一切土地”调整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土地政策不断调整,不断地进行总结与纠偏纠错。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了减租减息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主要矛盾,因而又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逐步形成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路线。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保障了农民的生存。

可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抓住了农民最关心、关系到农民生存的土地问题,为农民描绘了一幅能够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幸福生活图景,并在革命实践中将这种图景变为现实,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凝聚人心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革命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建设时期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吃穿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解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问题”,在改善人民生活中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起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实现了彻底解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基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年,中共八大认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中国已经不再是社会的重要矛盾。在阶级矛盾得到解决之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基于国内的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同时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中共八大根据周恩来、陈云等的意见确立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着重表现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2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等基本生活问题,也即“吃穿问题”。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尤为重视人民的吃饭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要加大轻工业和农业的比重,保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吸取苏联的教训,不能把“农民挖的太苦”而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必须统筹兼顾,不让农民吃亏。1957年,毛泽东针对合作社指出:“今年如果丰收,积累要比去年多一点,但是不能太多,还是先让农民吃饱一点。”(23)《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1959年,毛泽东告诫全党领导干部:“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24)《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要求各地政府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增产,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动荡的十年中,毛泽东对于粮食的重要性,包括对人民“吃穿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发生变化。

由于各种原因,1962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党把社会主要矛盾错误地界定为阶级矛盾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导致阶级斗争再次成为社会的主基调。从1966年开始,我国陷入“十年浩劫”,党、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在1956—1966年这十年时间中,我国初步恢复了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巩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拥护和支持的民意基础。

(三)改革时代实现人民富裕:过上“小康生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结束了“左倾”错误,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而且科学界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5)《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9页。取代了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新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科学的正确的,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到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和理论阐释。邓小平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样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理论概括呼应中国人民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对富裕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这样的背景中,邓小平把党的基本路线和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幸福生活目标,在实践中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阐述中国的现代化时首次提出“小康”这个概念。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2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1980年1月,邓小平又指出:“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一千美金,算个小康水平”(2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页。。由此,“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党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首次写进党的十二大报告:“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8)《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2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在这里,邓小平首次把“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制定了战略规划和战略部署。

建设小康社会给中国人民以巨大的希望和鼓舞。在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指引、凝聚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80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但这时所实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小康社会。为了把小康社会推向更高水平,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21世纪的前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低水平的小康到更高水平的小康,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决胜“全面小康”,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小康社会建设的“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不仅把小康社会这一幸福生活图景一步步变成现实,而且在不断地拓展小康社会的内涵。

总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在建立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为人民群众谋划和实现着小康幸福生活,从而让人民群众在小康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四)新时代进行多维提升:拥有“美好生活”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总体小康社会已经实现,我们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不仅解决了中国14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让14亿人富起来、强起来。在这样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画卷,成为新时代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前进目标。从中国梦的出场逻辑来看,它蕴含了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维度。作为三个不同层面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人民幸福这一维度上。因为人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主体力量,如果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实现。这就很好地好地诠释了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

经过长期努力,尤其是近五年来在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在这样新的历史方位中,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变,从本质上讲,我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已经取得的各项成就的基础上,立足这样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已经从追求富裕的小康生活转变为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一种物质文化的追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维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求共同组成了幸福生活的“美好”内涵。

基于上述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新发展目标。这些新部署无疑是围绕着我国当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展开的,也就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此,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构成了新时代凝聚人心的新举措,即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的幸福生活范式,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背景中,把马克思的“现实幸福”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幸福生活的统一,一步步地把这些幸福生活图景转变为现实存在,谱写了一部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壮丽篇章。正是在从幸福生活图景到现实存在的转变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而完成了各项历史使命,从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不忘初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