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2020-03-02臧学英王坤岩
臧学英,王坤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9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1)《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浙江日报》2014年2月28日。。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赴三地考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兼顾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总揽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探寻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是深刻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是新时代引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实践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经济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政策效应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崭新力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当重要。因为,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政策效应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最终差异,这决定了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到2014年的60多年间,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调整,西南地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相继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区域经济不断呈现着“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波浪式螺旋上升发展,这样的演化路径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从历史维度和战略高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科学把握,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体现了习近平的历史思维
具有深邃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习近平对现实问题的精准分析和深刻解读源于其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与揭示。习近平非常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善于从历史规律中把握发展趋势,他曾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3年3月18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正是体现了习近平严谨的历史思维和深邃的历史眼光。
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以揭示反映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性认识指导实践为特征。习近平注重从历史中认识规律,认识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并以此作为谋划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曾经要求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习近平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包括京津冀发展问题的思考就贯穿了其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是站在历史维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习近平从传承与发展的双重维度探索和解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的基础。
习近平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的思考是站在新时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的全新探索,体现了习近平对当前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全面把握,是源于其大历史观的思维逻辑。习近平注重将中国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作为一个历史整体来考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的一种历史感。”(4)④ 《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 ,《人民日报》2016年1月5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④明确我们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历史趋势,有助于我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制定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的正确战略决策。正是基于这种严谨的历史思维,习近平深刻总结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逻辑,对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新方位有了精准判断,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正确的把握,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并迅速付诸实施。
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发展区域,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演变轨迹。京津冀区域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基础。新中国建国之初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行政区划频繁调整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向“三线”地区转移,京津冀各地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同时,京津冀也没有作为一个特定的发展区域在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中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发展区域崭露头角,在这种示范效应的引导下,华北地区开始了经济合作的初步探索,成为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环渤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表现出对广大西北内陆地区的巨大辐射效应,京津冀区域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增长中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5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被提上日程,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呈现出许多新情况,京津冀区域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新问题。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正是在充分尊重京津冀区域发展历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正是由于该区域的独特与重要,因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体现了习近平的辩证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是多种文明发展轨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背离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规律的状况在历史上时有出现,并被证明会对全人类的发展起到延缓和阻碍作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上各种力量交织纵横,需要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避免被旁支侧流左右和影响。习近平同志注重对事物矛盾运动基本原理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世界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刻剖析,对世界发展形势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有了准确的判断。习近平认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不仅“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5)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和平与发展作为当前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发展又是实现和平的必要手段。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南北矛盾”以及由此衍生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只有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才能从根本上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是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首先,京津冀区域是中国对内深化改革与对外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交汇点。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了该区域更多体制机制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条件,因而京津冀区域拥有探索深化改革路径和扩大对外开放平台的双重功能。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和政策着力点。京津冀区域是中国三大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所辐射的中国北方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京津冀区域实现协同发展意味着其发展能力和辐射能力的提高,是带动中国北方经济振兴的关键抓手,是改善中国区域发展南北不平衡、东西不协调的有效举措,因而是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最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之一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目的就是通过城市和城市群的转型升级,扩大中国城市影响力,拓展和提升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台。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响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深刻回答了我们这样的经济大国该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解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全新探索,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
1.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区域发展战略
2014年5月习近平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6)《以积极心态迎接中国经济“新常态”》,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811/c1003-25441622.html。。在同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对“新常态”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7)《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11/09/c_1113175964.htm。。所谓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正常状态之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新常态”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从常态到非常态再重新回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驾驭经济规律的重要体现。习近平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中国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更稳定的增长。
京津冀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同时,在发展中所积累的矛盾也是十分突出的。区域发展差异过大、经济结构调整缓慢、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是京津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新常态”的提出不仅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奠定了基调,同时也是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难题的宏观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转折的客观要求。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既是符合“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
2.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消费、投资、出口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世界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都受到了巨大冲击,投资也出现下降趋势,中国经济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危机。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2015年11月10日举行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0/c_1117099915.htm。。扩大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宏观政策措施,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一味扩大需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高企等经济结构性矛盾,并且这些矛盾是不可能通过进一步扩大需求解决的,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手段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资源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路径。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区域市场灵活度低、需求空间不足、供需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和若干举措为京津冀区域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3.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宏观经济形势,只有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才能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创新发展就是要使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创新型国家。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包括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经济和社会不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平衡等。关键是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矫正结构性矛盾、缓解失衡现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实现绿色发展既能够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形成全社会崇尚绿色发展、支持绿色发展的共同理念。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基础更加牢固、空间更加广阔,因此需要实现更多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在新的战略部署下,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与中国经济总量一同增长的分配不公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稳定的潜在矛盾。实现共享发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有发展成果,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
区域经济理论是以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理论体系,对于指导一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因而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历来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的研究重点,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习近平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成为引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实践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其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汲取了西方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精髓,而且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精髓。在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中,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既包含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观点,也包括列宁和斯大林结合苏联经济建设实践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考察社会形态演进过程和世界经济发展,由此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区域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生产力布局、世界市场、科技、生态、城乡融合等问题的研究中,其中所涉及的丰富区域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论述、观点和看法的集合,具体包括生产力布局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协调生产力论等。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无政府状态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才能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该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部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及地域经济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不同配置是决定各个地区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提出了许多构想,其中包括很明确的协调与统筹思想,这种协调发展思想体现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具体表现为供求平衡思想、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原则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受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极大影响,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则侧重于协调和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区域发展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对马克思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中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区域统筹发展思想均有所体现。
承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区域经济思想脉络,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分工(包括地域分工)进行了更加深刻的阐述。列宁和斯大林先后对生产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社会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他们的思想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9)《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这一论断,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应平均布局,目的是促使社会主义经济“普遍高涨”。斯大林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布局生产力的主张。斯大林认为,只有合理布局生产力,发展“地方工业”,才能有效发挥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起到加速国家工业化、实现整体国民经济“普遍高涨”的目标。
此外,列宁和斯大林还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形成了关于城市是经济中心以及城乡融合的理论观点,并将其应用于苏联经济区建设规划中。在列宁和斯大林的指导下,苏联的经济区规划在科学分析各经济区内专门化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将经济区内的核心专门化生产部门纳入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要求各经济区根据生产地域分工规律承担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任务和经济职能。列宁和斯大林的区域经济思想不仅强调“普遍高涨”,还强调发挥地方优势和中心城市的作用,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统筹协调的发展思想。同时,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区域经济理论相比,列宁和斯大林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苏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检验,因而更适合于指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着眼于区域统筹、协调、全面科学发展,要求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挥关键节点(增长极)的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列宁和斯大林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精髓要义。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毛泽东区域均衡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20年间,为缓解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地域分布的极端不平衡现象和扶持基础相对薄弱的工业,在苏联社会生产布局理论影响下,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内地为投资和建设重点,追求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体系的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方面,重视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关系协调,主张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并举,在生产力布局上强调发挥沿海经济对内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1.优先发展内地
面对新中国初期我国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等问题,毛泽东提出优先发展内地、平衡生产力布局的观点。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分析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指出“我国全部工业和重工业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状况,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10)《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考虑到国防和军事安全的需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的同时,将国防工业全部移向中西部地区。在处理东西部关系上,毛泽东强调:“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化,西部地区工业得到大力发展,平衡了当时的全国经济格局。
2.西部开发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日益严峻,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也促使我国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走自力更生之路。虽然此时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自然资源禀赋丰富,具有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天然优势,因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开发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1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为了支援西部建设,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进入“三五”时期,基于形势需要,又把国防建设放在了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大力发展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经济。对此,毛泽东指出:“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搞好,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也没有浪费”(12)《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32页。。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区域均衡发展观使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缩小,为此后的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到1976年,我国基本扭转了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济失调的局面,经济基础逐步稳固,这对于推动内地工业化进程和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毛泽东的区域均衡发展思想有别于列宁的生产力平均布局理论和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的大推进理论,他的观点不是主张同时加大对所有地区和部门的投资,而是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地区和部门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这体现了平衡与非平衡的统筹。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既强调区域协同又强调引领发展,恰恰凸显了毛泽东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精髓。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由于自然的、历史的、政治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也十分特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更是变化迅速。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实践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而又各具时代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这些理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邓小平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1978年12月23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剖析世情国情变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实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由传统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向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重大转变。邓小平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应该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率先发展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进而带动内地经济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得到了恢复和不断强化,进而极大地激发了蕴藏在民间的活力和各个市场主体生产者的积极性,沿海地区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并非是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最终目标。根据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内地要服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布局,保证沿海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反过来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从而实现全部区域的共同发展,这才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本质是通过非均衡发展带动全面发展,这种具有全局观念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即实现区域发展乃至更大范围的全面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快速发展,而长期目标则是通过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实践平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探索区域发展创新路径、引领中国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经由不平衡最终实现平衡和全面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
2.江泽民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迅速改变了我国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使局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国的普遍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部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开始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由此引起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认真总结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经验与不足,针对新形势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的新思路,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既强调注重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重视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优势和中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东西联动、优势互补,推动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和持续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核心是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具体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继邓小平东部沿海优先发展战略之后,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方面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第二个大局”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事实上,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看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京津冀区域是西部内陆地区对外交流的窗口,与广大西部地区经济联系紧密,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和明显的辐射作用。无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胡锦涛的区域统筹发展思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落后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西部地区的矛盾,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新飞跃。但发展不平衡仍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南快北慢、东高西低”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是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必须逐一解决。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思想。胡锦涛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是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延伸,包括东部率先、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一系列的战略组合仍然是在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广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进一步将支持的重点扩展到更广的范围,不断消除横亘在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使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调动起不同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系统发展合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正是在这一系列组合战略的基础上,通过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一方面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激活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统筹发展进行的重大战略创新。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借鉴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
严格意义上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古典区位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方区域经济实践的发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不断丰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具有很现实的借鉴价值。
1.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起点。研究者们均认同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这种非均衡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是应该逐步消除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异还是任其自然发展。围绕这一分歧,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之争在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占据了主导地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主张,一国内各地区应均衡布局生产力,使各产业保持相同的发展速度,谋求各地区经济均衡增长。因为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有限性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从而为所有部门均等地获得发展机会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均衡发展思想在我国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由原始均衡状态到非均衡状态再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其中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因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发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在既有优势基础上,这些地区的发展因循环累积因果的作用而不断自我加强,逐渐成为增长中心。增长中心通过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会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使经济增长呈现由中心区向外围依次推进的现象。由于市场的自发机制倾向于持续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宏观政策应适时进行干预,即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化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引导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逐渐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所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于刺激经济短期快速增长具有显著成效,因而得到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扩大趋势往往是政府难以掌控的,一些推动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效果也相对较弱。这种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
可见,无论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还是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十分关注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而区域间发展差距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这些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相当明显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区域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因此,区域均衡发展思想和非均衡发展思想都不能片面或单独地被用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既要考虑非均衡发展的短期效应又要同时考虑到全面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因而,区域经济应是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这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辩证统一,也是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形成的重要依据。
2.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具体形态和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大多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都是从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研究开始。尽管区域产业发展理论并不能构成独立完善的理论体系,而是与其他理论相互交织的,但其的确在解释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产业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专业化理论、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理论、产业集聚和扩散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尽管这些理论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具有一些共通性,即都关注产业集聚、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优势产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相互交织形成了区域间不同的产业布局。对于某个特定区域而言,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相协调的产业布局能够提高区域产业间的和谐度,实现区域产业联系有序化和产业比例合理化,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能力。实际上,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或产业布局的需要,为某些区域的发展提供优惠条件,引导生产要素和产业从原来的集聚区向新的地区流动,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所有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必然落实到产业发展政策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和落实也是以重点产业及其政策为突破口的,西方区域产业发展理论解释了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3.新经济地理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是被古典经济理论长期忽视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实现了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中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从而为经济活动空间特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与区域产业结构一样,区域空间结构也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可以追溯到具有悠久空间分析传统的德国区位论,其代表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而目前在研究中应用较多的还包括区域经济板块结构理论、点—轴—网络—域面理论、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理论等。工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为某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确定一个最优区位,是一种部门布局优化理论,但其并不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优化问题。区域板块理论是从国家行政规划的角度考察区域空间结构,认为区域板块内部的分化和重组是推动区域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力量。点—轴—网络—域面理论是从系统论层面考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轴状集聚现象为对象,把区域空间分为点、轴、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点、轴、网络和域面按照一定的拓扑关系排列组合,形成复杂的区域空间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功能。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理论主要是把区域内部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其空间结构的要素、特征、演变以及演变的模式,并探索各种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揭示不同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发展趋势的影响。这些理论对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思想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在产业布局中强调各地区分别培育优势产业,同时形成区域特色产业体系。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应立足于行政区划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强调三地的互动发展、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通过三地协同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点—轴—网络—域面理论在区域整体布局中也有明显体现,三地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就反映了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结语
习近平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站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和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性应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具有强大的思想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不仅内涵丰富、高瞻远瞩、立意深远,而且展现了其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恢弘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是重要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