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2020-03-02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存在物自然界马克思主义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同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它们能够结合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基本精神上是相通的,二者在自然观、社会观、人文观等方面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它们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相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关注的重点。在天人关系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合,与自然息息相通,与天地合其德,“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人’(人道);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到‘天’。”人作为“三才”之一,有贯通天地的义务和责任,即人既有认识自然从自然界索取物质财富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使命。《周易》讲:“《易》与天地准……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传统道家更是主张“物我为一”的自然哲学,只有在人与自然的双向良性互动中,人才能实现安身乐命和永续发展。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相比,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更为系统、深刻。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说明,人作为“类存在物”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向人类提供了所需全部的物质生活资料,也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直接源泉。而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人改造自然过程的同时也是自然改造人的过程。人的活动深刻改变了自然风貌;而人化自然的同时也是自然化人的过程,正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才形成了人自身和社会。

其次,人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实践是属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人通过生产劳动改变了整个自然界的原来风貌,也改变了人自身和整个人类社会,恩格斯曾感叹道:“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再次,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越充分,对自然规律的运用越熟练,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就越强大,从而缔造出一个人化的自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与运用。

最后,人有让自然变得更加美好的责任和使命。人是自然之子,是万物之灵长。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有意识的灵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针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恩格斯一再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观相通

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人才能从事生产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关注社会历史问题,它们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观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关于社会发展的主体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三教九流”“黎民百姓”构成社会的主体。儒家提倡“民贵君轻”的主张,道家也提出“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尽管统治者自视为“天子”,但他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君民关系实际上就是“舟水关系”,老百姓就是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群众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尽管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是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趋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矛盾有一些表象的揭示,比如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等社会差距现象的揭露,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社会不公现象的描绘。而马克思主义在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内在动力、发展趋向等方面要深刻许多。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而阶级斗争则是社会变革的直接推动力,“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

关于社会的理想追求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勾画了人类美好的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描绘了“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已经不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现实的追求,而共产主义社会确立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天下为公”,这是东西方圣贤的“不谋而合”。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贫弱有所扶”的“大同世界”的构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追求,东西方圣贤们都希望建构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达到“人我合一”的价值目标。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观相通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关注人,发展人,完善人,解放人,是二者共同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从其价值目标上来说就是一种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学说。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类的本质,人是自由的存在物。自由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自主自觉的状态,“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说明,自由与必然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人们实现自由的过程就是一个同必然不断斗争的过程。“必然”是指规律性,即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社会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自身认识实践的过程中,人的活动实现了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统一,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自然力、制约着人们活动的社会力量控制在人自己的手中,这时他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人是一个身心得到解放的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自主自觉地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的活动。“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与马克思主义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关注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性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生命观等方面有着丰厚的论述,重视伦理道德、关注人的心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人性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之一,传统文化讲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天道即为人道,天命即为人命,天性即为人性。人性即为人的本质,既有它的自然性也有它的社会性。作为自然人,人有自身的先天之性,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作为社会人,人有自我的行为规范,这正是人超越自己的“动物性”的本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但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异,孔子认为是后天习得的不同,“性相近,习相远也。”所以儒家从人性本善的立场出发提出“仁者爱人”观点。仁者,人心也。孔子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仁”,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求“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是人的本心,基于这种本心,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怜爱心,要互相关心爱护、相互尊重,“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施于家人,就是“孝悌”之道。“孝”是对父母长辈的尊敬爱戴,“悌”是对兄弟姐妹的恭敬关爱,亦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内容。儒家认为孝悌是仁之本,是人最起码的道德修养。“仁爱”之心施于他人,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对人的真诚,“恕”是对人的宽容。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当秉“仁爱”之心,自己所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立达,也使他人同样立达。但古人也认识到“求仁得仁”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逐步发展过程,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内圣外王”之道。这个过程,也是人们内外兼修、身心一致的过程。

质言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的自由和解放,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人的性命和仁爱,它们的核心要旨都是指人生应达到的状态,是人的自我实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人生在世主要从事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创造价值,这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历史的过程,这是一个实现真、善、美的过程。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沟通了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通过不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问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自身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知”与“行”互促共进的过程,如朱熹所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人生能够做到“身心合一”与“知行合一”,至矣,夫复何求?

总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同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这两座高峰如今都在中华大地上演绎新的发展传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不同的见解表述,更有相通的思想根基,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将两大文化源流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基础上传承光大阐发新知,是当代学人的使命担当。北宋理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诚哉斯言!

猜你喜欢

存在物自然界马克思主义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例说“自然界的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