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底线思维探析

2020-03-02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底线改革

一、底线思维的基本特征

(一)底线思维具有现实性

“社会主义要成为科学,就必须置于现实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巨大的生命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取得成功。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维方法,底线思维的提出与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大背景息息相关,随着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守底线,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措施都应从“实”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化解现实风险,运用底线思维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底线思维具有预判性

底线思维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还具有预判性和超前性。运用底线思维首先要从坏处准备,明确了哪些是最坏的结果,这就明确了当前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底线,并以此为警戒,严防死守,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和风险进行防范,以免造成更大的祸患。运用底线思维可以明确改革中不可触碰的界限,防止在改革中发生颠覆性错误,导致整个防线失守,全线崩溃。经济体制改革中运用底线思维就要首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在此基础上做好防范冲破底线的行为,最终化解风险,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做到保底守底托底。

(三)底线思维具有主动性

运用底线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最好的结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善于有所作为,要敢于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既要守住底线,又要勇于进取,不断开拓新局面。底线思维不仅强调要有忧患意识,而且强调主体面对困境要积极采取措施,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早制定预案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好。因此,底线思维不是消极被动思维,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做最坏的打算不是畏首畏尾毫无作为,而是积极主动破立并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既要坚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底线,也要与时偕行,打破不合时宜的“底线”,推动改革的深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底线

(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稳定底线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任何试图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调都应当警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放缓了,中国经济发展策略不再是以“GDP论英雄了”,经济发展策略由“激进”转化为“保守”,不需要再为经济增长而劳神苦思。这种思想实际上是片面的。中国的经济不是不发展,而是要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速为目的,但又不能完全忽视经济增长速度;不单纯地追求经济体量的增大,但又要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前提下保持经济体量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必须努力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做到“有为”和“有守”的统一。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的方向底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社会的基本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石,决定整个社会变革的总方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引领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主张全盘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方向都是对社会主义方向的背离。任何主张回到“纯而又纯”“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无疑是在开历史倒车。

(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底线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使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整个社会依附于政府,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配置社会资源,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个人命运由先天决定而不是由后天努力所决定,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比政府更高效,价值规律可以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通过价格信号决定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在市场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领域,要给政府的干预措施设置底线,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导致市场价格扭曲,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代表政府的作用是消极和被动的。市场正常运转需要政府介入和保护市场主体的产权,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打击违反公平竞争的各类行为,保证各种资源要素在市场自由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竞争。

(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底线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这条路上,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名群众都不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狭隘理解,摆脱了“社会主义”就是“平均主义”的误解,鼓励一部分群众,一部分地区依靠自身优势先富裕起来,先发展重点区域。但“率先富裕”政策另一面则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缺少资金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之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只能利用农业发展经济,从而造成中西部地区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近年来,区域间的发展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不断拉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担忧地指出:“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但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并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仅仅决定于这一点。发展了,还有共同富裕问题。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造就一个惠及全中国人民的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每个社会中都会有一部分群众因为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家庭、个人劳动能力等因素导致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解决好困难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问题。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忽视的民生底线。一旦民生底线被击穿,不仅改革发展的成果会丧失,甚至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

对于困难群众来说,“托底”是对于整个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应当享有发展的成果。对困难群众的托底政策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扶贫产业,扶持贫困人口就业、摆脱贫困,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社会托底政策是经济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三、运用底线思维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持续下行风险增大。在这个关键时期能否化危为机,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运用底线思维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充分评估中国经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底线思维不是守着底线过日子,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树立起积极向好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最后,坚守底线和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是要求人们有积极有为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预期目标。

(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发展瓶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变了传统的单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重复扩张战略。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变革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创造新产业链,增加新兴产业在总产业链中的比重。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之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走“捷径”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要自主研发和创新,抢占战略制高点,加大投入,破解科学技术的发展难题,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要注重消化吸收,加强二次创新。

(二)坚守民生之本,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宏观经济稳定主要包括国内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社会成员只有实现充分就业,才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才算是融入社会。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换挡期,国际经济增长放缓,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普遍存在。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必须要兼顾到受影响的就业人员,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积极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加强失业人口的保障水平,筑牢就业底线。

物价基本稳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可靠保证,物价基本稳定有利于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的供应量要同经济发展融资增长要求相一致,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相一致。国际收支平衡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大体保持收支“双顺差”,解决了中国长期以来外汇紧缺的情况,但也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外贸易中顺差积累的外汇往往采用购买国外政府和公司的债券的形式回流到发达国家,一旦国际金融贸易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我国经济也会面临巨大冲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追求“双顺差”的目标,加强国际间经贸合作,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摒弃为少数人谋私利的发展偏差,最终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防范和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现代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和资本的流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各类主体金融需求出现缺口,金融需求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无法获得满足,一些中小企业会向一些类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持,这就会造成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的现象出现,背离了金融活动的根本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金融活动纳入正常轨道,金融活动的社会目的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监管,保护人民的合法财产,使金融资源配置到急需的行业和领域。

债务风险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风险之一。为了维持GDP的高速增长,部分地方政府采用“加杠杆”的方式大量举债以实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大量资金脱实向虚,广大居民为了购买住房不仅透支了自身的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银行贷款,加剧了居民家庭、银行和整个社会的债务风险。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严防债务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的管理,严格审核新的项目预算,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建设,压缩政府的“三公”经费,对政府中盲目举债发展的行为,要倒查责任,对责任人终身问责。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底线改革
真相与底线
改革之路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