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

2020-03-0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饶一鸣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8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饶一鸣

一、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论述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2013年9月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概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并具体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内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2019年内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对“一带一路”倡议作了重要论述。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3日。。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

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中国社会发展全局,应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发展所作出的“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2)《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编写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上册),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正处在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在此情况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3)《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也是我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4)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越发突出,人类面临很多共同挑战。为此,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5)《习近平: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5月16日。。几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到现实,这一过程凝聚了各方共识,规划了合作愿景,扩大了对外开放,加强了各国的沟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6)《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就是要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从而打造一个顺应国际贸易投资新格局和多边贸易投资新规则的国际合作新平台。政策沟通,就是为了形成更能够实现各国相向而行的共同战略和政策选择,为各国开放合作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设施联通,就是为了推进各国的立体化经济走廊或通道的形成,分享各国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贸易畅通,就是为了形成更自由更便利的自由贸易网络体系,挖掘世界贸易的新增长点。资金融通,就是为了形成更加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的金融规则,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运营来构建更大范围的开放的共享的金融体系。民心相通,就是为了形成更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形成对中国的认同。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和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实现了从愿景到行动、从倡议到实践的转变。“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也使得“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理念和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清楚的显现出来。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7)《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呼吁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共商共建共享就是要通过沟通协商、共同参与的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弘扬丝路精神,努力建设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的“六路”。从2013年起,“一带一路”的内涵不断拓深,也不断丰富。2019年4月,习近平在致“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参与各方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8)《习近平向“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致贺信》,新华网,2019年4月23日。。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自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伊始,中央决定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希望能够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结合,从而“助推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开放前沿,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9)《习近平: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

(四)“一带一路”倡议的新理念和新目标

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10)《习近平: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2019年,正是“一带一路”开始绘制“工笔画”的年份。这一年,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推进所需要的新理念和新目标。

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我们发起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愿同各方共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11)《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呼吁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

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12)《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呼吁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

二、2019年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空间,构建了一个互联互通互融的开放系统,建立亚投行作为“一带一路”配套工程提升了我国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13)顾海良、王天义:《读懂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带一路”也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多元增长动力,是一种多赢国际发展合作的新型模式(14)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等:《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能够推动更多国家脱贫致富,开创21世纪地区与国际合作新模式(15)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六年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产生了一定的共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原则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全球增长动能不足、治理体系滞后、南北发展失衡以及我国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但又在新时代实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超越(16)盛毅、余海燕、岳朝敏:《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特性及战略重点综述》,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1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意义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探索,是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的重大举措(1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一带一路”:倡议与构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总体构想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也是一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图景(18)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实践逻辑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实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对国际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参与,也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度调整及其主动回应;“一带一路”是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对外发展战略(19)张良悦、刘东:“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发展,载于《经济学家》2015年第11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重点方面,学术界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研究(20)胡必亮等编:《综述“一带一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版。。在“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方面,学术界围绕面对市场风险提出要沟通各省以建设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个区域的协调机制来形成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合理分工和有效配合(21)胡必亮等编:《综述“一带一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版。,围绕企业走出去可能面对的地缘政治风险(22)高德步、刘文革、邵宇佳:《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特色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第四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综述》,载于《经济研究》2018年第10期。、道德风险(23)王义桅、郑栋:《“一带一路”战略的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载于《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4期。、安全保障(24)白永秀、宁启:《“一带一路”境外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载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2019年,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继续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学术界的主要论述和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创新

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时,相当一批学者是将其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进行思考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紧扣时代课题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观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开辟了新格局(25)顾海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改革开放40年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发展》,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五大突破之一,是开放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上的重大突破(26)洪银兴:《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构建和研究重点》,载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第6期。。“‘一带一路’开放构想等,……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27)黄泰岩:《201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载于《经济学家》2019年第5期。。

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等创新概念和范畴“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党带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历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些概念和范畴正在成为现代经济学话语体系和理念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来源,成为现代经济学话语体系和学术范式的显著标识(28)周文:《新中国70年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新时代历史使命》,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等理论上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说(29)逄锦聚:《新中国70年经济学理论创新及其世界意义》,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自“一带一路”倡议等问题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宣传性的研究偏多,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不足,当前如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统化、学理化是经济学术界研究最重要的任务(30)陈宗胜、戚聿东等:《中国经济学70年回顾与展望》,载于《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6期。。

还有学者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扩大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开放,……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就需要学者们对加快和完善‘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深入研究。”(31)黄泰岩:《201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载于《经济学家》2019年第5期。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相当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学术界的研究中,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三者是分不开的,但不同的学者对这三者与“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一是侧重点在新发展理念的具体理念。学术界普遍将“一带一路”倡议划归到新发展理念中的“开放”发展理念中去。有学者指出,开放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式的发展(32)王天义、朱鹏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方位》,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

有学者则将“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协调”发展概念上。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形成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合作载体更加注重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更加细化东中西部区域间的互动,这将有利于形成国内联动互济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为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33)蒋永穆、周宇晗、鲜阳红:《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演进70年:历史进程、演进动力与基本经验》,载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也有学者认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中,“一带一路”建设是统领,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34)毛艳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载于《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2期。。

二是侧重点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需要(35)逄锦聚:《贯彻新发展理念 着力高质量发展》,载于《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7期。。

有学者指出,“与过去基于沿海地区,面向海洋、面向发达国家不同,现在需要在提升向东开放的同时,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推动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开放前沿”(36)洪银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兼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载于《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

有学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释,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实施,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从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转向成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37)周文、李思思:《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载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第4期。。

三是侧重点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是理论,现代经济体系是实践,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正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有学者认为,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所必备的政策举措和行动(38)刘伟:《怎么看与怎样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载于《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9年第5期。。

有学者认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现代化开放体系是其组成部分,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实践正是现代化开放体系的主要表现之一(39)洪银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研究》,载于《求是学刊》2019年第2期。。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问题

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变化当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是中国日益走向全球治理舞台中心的表现,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经济合作提出了中国方案。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大事件,是理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背景,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世界经济合作共赢提出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全球投资、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新动力(40)权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机理与中国之战略应对》,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3期。。

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与参与,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为破解世界经济矛盾与难题提供了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41)王立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济南出版社2019年版。。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全球治理新范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就是希望借助于全球价值双环流的体系,试图构建一个全球经济能够共享发展成果的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全球治理机制(42)刘伟、刘勇:《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经济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中国推行“一带一路”,绝不是“新帝国主义殖民”,也不是掠取他国资源,增加他国债务负担的行为(4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外交从容应变》,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第1期。。

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抓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共建大区域治理平台,为世界各国创造发展机遇。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以开放的精神建构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同时,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带动世界各国的深度交融,“一带一路”倡议改原有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的“先谈判,后合作”模式到“先发展,后分享”的新模式以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又改国际秩序理论从“支配依附”模式到“共商共建”模式以促进伙伴治理积极性,从而弥补既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不足,为重新构建全球治理范式提供新思路(44)刘伟、王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于《管理世界》2019年第3期。。

有学者认为,面对“全球发展失衡”的现实,中国率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旨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通过经贸与人文的交流将世界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切中的正是全球化的本质目标,即真正的全球化应当致力于通过多种经济合作方式促进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5)周文、包炜杰:《经济全球化辨析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有学者认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多赢倡议,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来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消除特朗普所推行的“美国优先”“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和“排外主义”等政策对世界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46)杨继瑞、周莉:《优化营商环境: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路径抉择》,载于《新视野》2019年第1期。。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现代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理论体系创新贡献了力量。有学者认为,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塑造外部经济环境的意愿与日俱增,中国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当前中国正在为国际经济理论体系的创新做贡献,目前其主要限制来自理论上的准备不足(47)周文、冯文韬:《美国经济思想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启示》,载于《财经研究》2019年第7期。,而“一带一路”倡议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超越和颠覆了500年来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传统国际经济学(48)周文:《新中国70年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新时代历史使命》,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四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面对全球化逆流的一种回应。学术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引领和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49)何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讲好中国故事》,济南出版社2019年版。。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也颠覆了原有传承自殖民时代分工沿袭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布局,从而创造出更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稳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根基(50)周文:《新中国70年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新时代历史使命》,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内容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实践内容的讨论日益增加,且体现出专业性。

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方式。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较高,且反应与合作意愿不同,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面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服务促进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应该与先走出去的企业或上下游企业集群式抱团“走出去”,企业应结合国际化经营运作以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要培养当地化意识以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应实施人才发展战略(51)郭敏、李晓峰、程健:《“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载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国企作用。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民企既无能力也无承担风险的意愿,这一国家战略的推动作用正是国企所发挥的,国企弥补了市场的失灵,为“一带一路”的推动贡献了力量(52)龚刚:《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作用》,载于《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3期。。

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全球价值链的变化。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可以全球价值链形态走出去,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的价值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然,全球价值链是我国在“一带一路”上形成的国际产能合作重要平台,相关国家可以共享中国发展成果,与中国企业互利共赢(53)洪银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兼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载于《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

关注“一带一路”的实践成果。有学者通过对四川省和云南省的实证研究,提出“一带一路”将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能够使相对落后的内陆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对话以建立更加平等有效的新型国际伙伴关系(54)黄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用初步——在西部边疆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年版。。

还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合作深化促进了人民币国际使用上升,促进了其国际影响力的增强(55)周颖刚、程欣、王艺明:《“一带一路”中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载于《中国金融》2019年第9期。。

三、简要评述

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首次提出,到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带一路”倡议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稳步提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2019年,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问题继续保持了较高关注度,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中观和微观部分关注不够。2019年,学术界继续围绕“一带一路”相关宏观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多年,现在也需要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从制度和体系上给予理论提炼。要通过对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性的梳理,给予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从而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通过研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又可以对当前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政治经济学分析,从而指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实践。此外,学术界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新提出来的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的研究也存在不足。

二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保持了较高关注度,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证研究关注不够。学术界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研究,同时对具体省份、产业、产业链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不足。

三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变革作出的贡献形成了共识,同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如何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全球治理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也伴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全球治理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这一全球治理模式变革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引导全球治理体系迈向新的进程,有待国内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

进入新的一年,2020年的国内国外新形势也给学术界的研究产生了一些新鲜的现实课题。

一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席卷全国,并扩散至全球,这一疫情的发展迅猛,对全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凸显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2020年2月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上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5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载于《人民日报》2020年2月4日。。分析这一突发事件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产生怎样的后续影响,成为客观摆在学术界面前的研究课题。

二是世界经济形势仍旧在持续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2020年1月15日的签署,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暂时告一段落;英国已经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离欧盟,英国与欧盟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20年1月,美伊之间对峙的情况造成中东局势动荡,进而可能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分析这些事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会产生怎样的后续影响,也是客观摆在学术界面前的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