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的多维内涵及其实践意蕴
2020-03-02赵文芳
赵文芳
十九大报告明确“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对促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提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健康中国建设不仅需要我们对这一战略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还需要把健康中国建设全面融入国家建设和发展各领域各方面。
一、大健康视野的“健康中国”维度
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民健康。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是多维度多面向的整体性健康,是“大健康”理念下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战略。从内容层面看,健康中国主要包含以下层面内容:
(一)国民的身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医疗、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等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总体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老年人、妇女儿童、贫困人口、流动人口、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的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完善的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制度是国民健康的守护天使。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要从国家层面优化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政策和资源配置,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和健康服务能力,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构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和服务体系,实现人人病有所医的居民医疗健康服务。
(二)国民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表现。心理健康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就社会个体而言,心理健康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世态度、交往心态、人格品质、思想信仰等;就整体国民而言,心理健康表现为社会群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心态。伴随着我国体制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公民个体以及国民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公民个体层面,由于工作、责任、竞争、人际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公民的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层面,由于受到市场交易法则中的消极影响,当下中国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有群体性怨恨心态、浮躁功利心态、焦虑悲观心态、娱乐泛化心态和极端偏执心态等。健康的社会心态关系到个人福祉、社会稳定、国家进步。因此,健康中国建设应重视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公民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公民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形成自尊自爱、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面貌,促进整体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国民的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公民的行为活动合乎道德伦理规范,不对自身健康和社会健康诱发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规范性要求。从主体健康状况角度看,道德健康以主体身心健康为评判标准,考查道德因素对健康的促进与消损;从主体履行社会道德责任看,道德健康以社会道德规范为评判标准,考查责任主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与违背。道德健康的人应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的观念和能力,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身需求,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以道德的方式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范畴,体现了公民作为社会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和社会健康的义务,是社会公德在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具体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出现分化,人们的价值理念出现多元化、行为取向呈现多向度,社会各领域不同程度出现价值取向错位、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利益冲突等不良现象,社会个体的道德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也对社会道德健康提出严峻挑战。健康中国建设在道德伦理层面的要求,就是要加强公民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构筑社会共同价值基础,调适社会主体行为和活动,促进社会良序状态和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营造健康环境
人的健康状况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占10%,气候因素占7%,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遗传(生物学)因素占15%,而医疗服务仅占 8%。这说明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在内的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这也是疾病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良好环境成为人类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化学品污染等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规律紊乱、饮食失衡、不良嗜好、缺少运动、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不容忽视,它们严重影响了全民健康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努力营造健康环境是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把营造健康环境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内容,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引导社会公序良俗和文明风尚,为国民健康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健康中国”的实践意蕴
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是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维护和实现全民性、全周期、全方位的人民健康做出的制度性安排。健康中国的大健康理念、整体性健康诉求及其战略定位,决定了其实践层面的内在要求和规定性。
(一)健康工作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和人民健康工作,不断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政策,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医疗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快速增长,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医保,初步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了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在于让群众能看病、能治病、治好病,是一种“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政策。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不仅希望没有病痛伤残,还渴望获得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因此,健康政策的功能应从保障“能看病”“看得起病”向促进“不得病”“不生病”转变,服务取向应从推崇“治疗至上”向倡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在实践层面,要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和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抓好疾病防治工作,坚持不懈地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又要抓好健康促进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二)健康工作政策由“医疗领地”向“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转变
基于有效防治疾病的目标和任务,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政策内容的焦点是疾病防治。国民健康事业的各种政策资源、财政资源、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而卫生保健、健康服务、健康促进等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一定程度受到忽视,诸如身体、心理、精神的亚健康疾病及健康环境治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而影响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长期以来国民健康政策主要体现为医疗政策,由此也就形成了医疗政策“孤军深入”“孤军奋战”的局面,造成了健康政策在“医疗领地”的“孤岛效应”。虽然医疗条件和水平提高了,但人民群众的健康满意指数、健康获得感指数、生活幸福感指数仍有待提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健康政策议题和内容由“医疗领地”向各领域扩散和延伸,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过程,积极促进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的全面发展,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要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合作和协同施策,形成促进健康政策有效贯彻实施的合力。
(三)健康工作任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
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政策倾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呈现出空间的非均衡性,大城市里的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卫生机构门可罗雀。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的资源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极为突出,已成为拉低居民健康获得感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老龄化日益突出、生育政策调整、群众健康保健服务被激活,基层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面临的资源短缺、能力不足的困境将更加突出。然而,初始卫生资源差异不会随时间自行走向均衡,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工作要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加大对基层财力、物力、人才、技术等资源投入力度,推动健康工作政策下倾、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和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资源分布广、贴近群众、贴近家庭的优势,为全体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连续性的综合卫生和保健服务。
(四)健康工作模式由“政府主导”向“人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在促进国民健康问题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在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领域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有效维护了人民的健康权益,提升了人民健康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健康需求的逐渐扩大促使健康政策不断“下沉”,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的目标及实施方式日益指向个体生活,从宏观卫生制度建设向个体日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转变。这在客观上要求健康治理工作的推进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健康抓起,也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广泛的参与到健康文明创建工作中来,否则健康政策难以落实,全民健康也无从谈起。因此,构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战略推进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和内在的要求。要构建公民参与机制,引导全民参与到健康生活习惯、健康行为方式、健康生产生活环境等的营造和创建工作中来,减少疾病发生,促进全民健康。
(五)健康工作路径由“关注健康结果”向“强化健康综合治理”转变
健康中国不是简单化的“医疗中国”或“卫生中国”,而是以“医疗”和“卫生”为手段,保障、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全面健康,通过医疗和卫生的综合治理消除健康风险是健康中国实施的基本路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民健康,就要开展健康风险治理,着重对健康“风险源”进行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消除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风险因素。健康中国的实现,意味着健康风险的有效治理,人民健康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虽然我国在健康治理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依然存在着诸如健康产品供给不足、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监管不力等问题,既没能有效治理健康风险,也没能从源头上防范健康风险。要推进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健康治理体制机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健全健康治理法律法规,加强健康执法监督,保障健康中国战略有序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