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治理精神贫困作为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

2020-03-02

理论与当代 2020年9期
关键词:贫困户群众精神

伊 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即将步入“后同步小康”时代,如何构建不返贫的长效机制,实现从“短期脱贫”到“长效脱贫”的转变,亟须重视治理精神贫困。本文在系统梳理精神贫困与返贫风险的关系基础上,探索构建精神贫困的治理路径。

一、精神贫困的概念与表征

在实践中,个别贫困户因精神麻木、思维惰性、心理依赖等原因,脱贫后重新返贫的风险依旧存在。所谓精神贫困,是指个体志向萎靡、观念消极、认知偏狭以及由此引发的非理性决策等心理现象。人作为有情感态度和价值选择的高级智识性动物,精神贫困的实质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丧失,其表征有两个方面:

(一)价值失准

人的行为包含着自身对价值的研判和选择,当个体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对未来的期盼会充满消极悲观情绪,所谓“人穷志短”就是此种情况。而社会对贫穷的排斥、污名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贫困者的自我放弃、自我否定,对价值的判断会偏离理性的标准。一些贫困户没有认识到自身潜能,把贫困视为与生俱来的“命运”安排,没有从思想根源上省思自身的精神不足,也就缺乏改变生活现状的精神动力。

(二)行为失当

精神富足的贫困者,在选择偏好上较少依赖外部环境,积极学习种植养殖项目,更容易掌握实用生产技能。而长期陷入贫困状态的精神贫困个体,由于精神惰性使然,追求短期利益,强调外在环境障碍和时间成本,不愿积极参与政府的脱贫行动,甚至养成“福利依赖”心理。个别贫困户被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所侵染,为了长期享受扶贫优惠政策,争戴“贫困帽”成为一种风气,甚至因争夺贫困户指标而出现上访,既干扰了脱贫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败坏了淳朴的乡风,对青年一代造成负面影响。

二、精神贫困与返贫风险

在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扶持下,全国各族人民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充满信心。相对于物质脱贫,精神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精神贫困而导致的返贫风险长期存在。

(一)精神贫困的人更容易陷入物质贫困

有研究表明,贫困人口的物质匮乏与精神贫困关联密切。思维短视、认知匮乏的个体更容易作出价值失准和行为失当的抉择。精神贫困者自我认同感较低,他们受到社会的排斥、歧视,自认为是失败者,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境地,对未来缺少预期和憧憬甚至自甘沉沦。比如:有的贫困户身强体壮,但不愿意参与生产劳动,甚至离群索居、远居深山。

由精神贫困产生的习得性无助转向习得性贫困,刺激了贫困个体的心理依赖,造成了“越扶越贫”的怪圈。贫困者在生活的挫败中逐渐产生自我否定,不愿改变个体行为,而从社会环境中为自身的挫败寻找缘由,并通过其他价值标准寻求自我解释、自我平衡、自我安慰的借口,产生抽烟酗酒、游手好闲、封建迷信等不良行为,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贫困个体的物质贫困。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返贫风险判断

中央要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味着我国迈入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并不会中止扶贫政策,这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题中之意。2010年以来,我国一共3次提高贫困基准线。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决定了扶贫将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精准扶贫任务完成后必须谨防因精神贫困而导致返贫。

一是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精神致贫现象。精神贫困问题并不会因为物质贫困的纾解就随之而去,未能解决的精神贫困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依然会长期存在。在中央“五个一批”政策扶持下,一些贫困户解决了物质贫困问题,但年收入标准离贫困线基准很近,如果缺乏自食其力的生产、生活技能,仍然存在返贫的较大风险,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造成消极影响。

二是政府“包办式”扶贫中的“福利依赖”“政策抗拒”心理。在脱贫攻坚的政治形势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作出“包办式”扶贫政策选择,而忽略了贫困者主体意识,会导致“福利依赖”和“政策抗拒”两种心理。就“福利依赖”而言,长期陷入贫困生活状态的贫困户,习惯于“享受”政策红利,在心理上容易滋生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把党的帮扶政策视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丧失了感恩的心理、奋进的心态,甚至会出现“等靠要”的极端案例。就“政策抗拒”而言,个别官员因政绩观出现偏差,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政策,或选择一些水土不服的同质化项目,造成群众利益受损,加剧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抗拒心理。

三、治理精神贫困的路径

精神贫困虽然属于思想层面,但与实践活动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精神贫困治理不能仅仅依靠精神层面的劝导、说服和鼓励,而要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个体层面、社会层面多个维度,优化精神贫困的治理路径。

(一)心理干预,扶贫扶志

要利用好舆论宣传这个利器,多元立体宣传党的政策逻辑起点,逐步改变贫困户的思想状况。要坚持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的帮扶理念,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引导,改变其心安理得的错误心理,形成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时代的思想。

一是在宣传导向上,加强群众感恩教育,要在贫困群众中广泛开展“忆苦思甜”“讲变化诉党恩”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深切领悟党中央“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的真切关怀,引导群众改变“应得”“该得”的错误想法,准确理解政策“扶持”的具体内涵。

二是在宣传内容上,宣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用身边致富能手、本地脱贫明星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倡导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社会新风尚,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激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动力,增强贫困户靠双手改变命运、凭勤劳创造财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宣传好党的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优惠政策,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致富信心。

三是在宣传方式上,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现实状况,形成浓郁的舆论氛围。要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利用微信、短视频等载体,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情景剧,用接地气的方式让贫困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脱贫项目,从“看”到“干”

治理精神贫困首先要解决物质匮乏问题,要从根源上消除精神贫困必须增强贫困户的致富技能、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才能使党的政策宣传富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一是在培训项目上,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人而异、量身定制、按需供给,促进现有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技能。要聘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产业发展先进人物等,定期定点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训贫困户容易接受的实用生产技术。

二是在培训途径上,要为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居家发展产业创造机会,拓宽就业创业道路。要定期发布致富项目、劳务输出、就业招聘等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广告、广播、电视等媒体定向推送给贫困群众。

三是在培训资源上,要利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先富帮后富,建立并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依托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困难群众就业机会。

(三)激发潜能,富足精神

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潜能来源于思想深处对自我意识的激发。要不断激发贫困户的潜能,通过改变现实生活质量来逐步建立人生自信,强化对主观能动性的科学认知,塑造自我认知、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心理模式。

一是在精神自足中规避风险。以往的扶贫培训主要集中于技能培训,而忽略了精神培养。要在技能扶贫的基础上,格外关切贫困户的精神贫困问题,加强对贫困户财商、情商的培训,避免因心理健康缺失、财务管理不善、夫妻情感不和等原因而引发贫困风险。精神的自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发挥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这个载体,开展心理辅导、财富管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丰富贫困户精神生活,坚持常抓不懈、润物无声,“积小流以成江海”,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改变贫困户的精神贫困状态,为激发贫困户的潜能奠定精神基础。

二是在鼓舞干劲中积淀自信。人的自卑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失败的反复刺激,与此相反的是,人的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正向反馈,贫困户的精神贫困恰恰是对自我能力的质疑。要积极探索帮扶新路子,激发贫困群众的信心和干劲,对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采取以“造血”为主、“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开发式帮扶方式。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将产业扶持与扶贫挂钩,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使其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提高对自我潜能的认知。

三是在机制创新中形成合力。精神贫困现象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力,贫困户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容易对群体的眼光不以为意甚至麻木不仁。要注重改善贫困户的心理环境,构建齐心协力、多元帮扶的机制,从思想上感化贫困户。要引导爱心帮扶方式,从单一的捐款捐物转化为激励式帮扶,采取以购代捐,联系产业销售渠道、生产奖补,以工代赈,劳务补贴等方式,最大限度激发贫困人口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通过土地托管、畜牧托养、土地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扶持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稳定增收,长效脱贫。

(四)移风易俗,内生动力

良好的乡风具有润化心灵、规矩言行的作用。乡风是乡村精神状况的客观呈现,主要体现在村民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乡约、乡规。要发挥乡风乡规浸润人心、形塑行为、凝聚力量的作用,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首先,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正向激励作用。要扎实开展“群众说、乡贤论”等公开帮教活动,以“道德评议”和“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为载体,以“遵纪守法好、团结和睦好、环境卫生好、生活习惯好、经济发展好”创评为目标,搭建精神脱贫平台,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优化评比标准和条件,凝练根植传统、面向未来、符合乡情的乡风乡规。

其次,要注重在实践中培育优良乡风。要把农村精神文明要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推动移风易俗,塑造健康文明的新农村新风尚。要组织群众走出去,拓宽眼界和思维,看看产业发展、比比村容村貌、谈谈致富门道,发挥村规民约的道德约束作用,开展赡养老人、薄养厚葬等主题教育,引导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伴随着我国迈入“后同步小康”时代,避免返贫、实现稳固脱贫,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增强贫困人口稳固脱贫的内在动力,要更加关注精神贫困的治理,不断筑牢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自强致富、自主发展的精神。

猜你喜欢

贫困户群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