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未来减贫的多维分析
2020-03-02李晓夏何土凤
李晓夏 何土凤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时代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坐标,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民生领域,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减贫事业,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利、为民解忧。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的减贫事业即将开启新征程。为应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坚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开展行动,是今后减贫事业找到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关键。未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建立人民的伟业。从这一关键点出发,分析“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未来减贫不同维度映射的关键场域,是厘清复杂多变形势的本质所在。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主体维度
(一)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本质
减贫行动的关键主体即“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将人作为共享的主体,紧密关切“全部无产阶级”消除贫困,坚定地在为“社会全体成员、劳动者、工人”等群体找到冲破阻碍、获得最终幸福的方法和道路上高声呐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蕴含于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中,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伟大事业。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人民主体性随之不断深入,尤其在消除贫困过程中,将人民重托时刻牢记在心,坚决夺取脱贫攻坚的胜利。贫困地区在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强调扶贫之“扶”的重要性,而扶贫的对象又是“人民”,说到底,就是因为把人民的需求和幸福放在首位。看清事实是非常不容易的,看清贫困背后的原因更是难上加难。扶贫驻村干部进入贫困村一线,真正走到群众身边“听真话、看真事”,精准调查、随时跟踪,形成庞大的数据库。可见,这个数据库就是依靠扶贫干部带着服务群众的思想“打造”出来的。
(二)一切为了人民的身份认同
减贫过程中,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由诸多不确定的复杂情况组成,在复杂性问题中建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身份认同至关重要。复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思想的复杂必须要以一种正向的思维加以引导,这是经济救助所不能解决,或者说不可能长期解决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基层干部、扶贫驻村工作人员实地帮扶,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也在思想进步、知识体系优化上给予帮助。从群众利益出发,体会一切为了人民的身份认同,才有望将这一问题最终解决。思想上体现出来的贫困伦理代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消除贫困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是基于思想层面的,也就是基于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角度。我们深入到扶贫第一线,首先就是一个还原贫困的过程,还原之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建立发展的逻辑框架。思想认识到身份认同再到付诸实践的过程,就是从抽象到还原意识再到实践的实现。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在深入思考之后,还原贫困的本来面目,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认识,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走向脱贫,并依靠精准扶贫的久久为功,建立扶贫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基于人类发展的需求维度
(一)摆脱贫困的基础需求
马克思主义一直高度重视人的发展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求发展的详尽描述和价值指向。具体来看,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首先具有与动物一样的吃喝住等物质生存需求,物质生存需求即基础需求。由此,不同地区受历史变迁、社会发展、自然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包括基础需求在内不能被满足的,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但不论是经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区域贫困,都严重影响贫困地区人口的需求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消除千百年来困扰贫困人民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成为我们立下的“军令状”。把人民的生存问题作为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的目标,不仅是书写历史答卷的证明,更是对人类发展基本需求的重视,从真正涉及“温饱”的问题出发,消除贫困的路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人。当前,减贫事业面对新转向,在持续建设、促进发展过程中同时要不断回头看、不断向群众要答案,时刻关注贫困地区人民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外化到具体的工作中,并将工作重心与群众所需实时关联,真正做到“脱贫是否真彻底、减贫是否真有效,人民需求说了算”。
(二)发展自我的更高需求
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具有超越动物的更高级的发展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的需求层面在生理需求被满足后发生转变,即开始追寻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的更高需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促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性质和特点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的需求已从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变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未来减贫,改善贫困需要面临更为复杂的人类发展需求问题。尤其是对面临相对贫困的人民来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建立在提升他们的物质生存等需求基础上,如何丰富精神生活,最终帮助他们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带领贫困人口脱贫减贫,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将个人发展层面上的需求纳入贫困治理的范畴,关注减贫过程中可同步推进的贫困人口“精神脱贫”“思想减贫”,合理制定连通新型“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方案。利用中国人口红利,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减贫积极性,多元协调、主动参与,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切实在兼顾扶贫扶“志”、扶“智”的双重施策上下功夫,是激发减贫创新动力的根本方法。贫困人口要发展,不是单纯依靠政策补给,自身主动性积极释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怎么引导、怎么实现、怎么持续都将是未来减贫事业需要关注贫困人口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落实共同富裕的目标维度
(一)减贫成果的共同享有
中国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是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举措。脱贫攻坚即将胜利,这正是彰显深藏在中国人血脉深处、团结一致共同应对难题的思想动力。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把一件大事完成。爱国主义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体现,是由深入一线的扶贫干部和所有贫困群众一起努力铸就的。这并不是停留在纸上的爱国主义,而是靠大家共同分享、共同努力所获得的共同体红利,所收获的减贫成功也归于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供给。可以看到,在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候,所有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是凝聚成一股劲儿的,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我们共同担当和共同迎接挑战的过程,在即将转型的关键时刻,行走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所有人们仍在持续发力,继续团结起来迎接未来减贫的更大胜利。
(二)减贫过程的共同参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神圣使命,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重要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一项长期、繁杂、变化的巨大工程,未来减贫事业中,需要使人民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进来。贫困群众虽然发展基础弱,但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当中,扶贫驻村干部用行动激发他们,一起接续完成脱贫的目标。这是一种自身责任和摆脱贫困内在发力而形成的责任感,是为人民真正谋福利、谋未来殷切期盼的聚合。与西方某些国家给穷人直接发补助不同,他们联合起来共同用这样一种形式抵制表面上贫穷的消失,深度挖掘如何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这是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努力得来的结果。中华文化历来讲求家国一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这既是富人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不能把任何一部分丢失。减贫是一个需持续发力的伟大事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激发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奋斗民族的坚强意志,为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四、筑牢初心与使命的责任维度
(一)不忘人民的初心所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当前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金钥匙。不论减贫进行到哪个阶段,不论面对的是消除绝对贫困还是应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减贫事业的发展始终围绕人民的需求展开。人民的需求就是动力,人民的需求就是各项工作的初心。在扶贫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为了尽快了解掌握帮扶村的村情民情,不分白天黑夜,积极走访调研,与群众拉家常、共劳动,为贫困户讲政策、找路子,展现了扶贫参与者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心,他们驻村、深入基层的目的非常明确,也非常简单。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贫困户,只有贫困问题,只有团结贫困群众一起战斗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很多贫困问题不是光靠经济上的补助就能够解决的。致贫原因非常复杂,每家每户情况不同,每个地区的情况也不同。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需要的是深入扶贫的干部们真抓实干的工作。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影响部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扶贫工作并未由此中断。开展脱贫攻坚的同时,扶贫工作不断与防疫工作“两手抓”,时刻牵挂人民安危,时刻牢记人民期望,才有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的丰硕成果。
(二)躬身入局的使命担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履行扶贫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九千多万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敢于负责的精神担当开展扶贫工作。要解决贫困的问题,就必须摒弃置身事外的逻辑分析,躬身入局。脱贫攻坚的整体进程,并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简单的学术问题,并不是考虑清楚它的原因、想好怎么解决就够了,而是需要实地带领贫困群众,在现实中予以兑现。如果只想通过一种逻辑,把所有问题都放置在一个框架内分析,然后找到一种统一的逻辑自洽的话语解释某个现象,这始终是行不通的。因为贫困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地区的贫困更是复杂中的复杂。简洁抽象的模型解决不了现实中的贫困问题,通过实验的方法只能去验证其有效性,实际的操作才能真正地予以实现。具体来说,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要以初心做扶贫、以使命担责任,大力提振扶贫的决心和信心;要切实提高扶贫工作能力水平,注重研究帮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做到真正让扶贫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例如在甄别什么是贫困,什么样的贫困才达到界定的“标准”这个问题上,扶贫驻村一线的干部们前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是一个把抽象的政策和具体现实结合的过程。靠着每一位扶贫驻村干部一步一步走出来,哪一家是什么情况,哪一户有什么难题,都是他们的关切。这种还原的过程,让原本僵硬的数字生动地展现了每一家每一户的实际状况,也为他们的脱贫积累了素材。这种躬身入局的力量将时刻影响中国未来减贫,只要一直在路上,贫困必将远离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