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及对策建议
2020-03-02赖华源
□ 文| 赖华源
为了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鼓励地方政府建立投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公共资源为资本,筹集城市建设的资源,达到推动城市化的目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基础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投融资平台,在抵抗金融危机过程中,地方投融资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地方投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都呈飞速发展趋势,随之而来是日益积累的巨大政府隐性债务,越来越多人质疑地方投融资平台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监督,长久下去会影响社会稳定等。针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辩证分析,并且找到解决方案。
地方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1.治理结构不完善。地方投融资平台由政府组建,而主要管理人员也是由政府直接任命,有些地区是将财政或建设相关人员任命为投融资平台管理人身份,这也就导致投融资平台的管理人员直接划入到了政府管理体系中。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听从政府指令办事,将政府目标和任务放在首位,而不是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另一点,投融资平台作为金融机构,平台工作人员却由政府人员组成,地方政府与地方投融资平台政企、政事不分,这就导致公司缺乏金融、投资、法律、项目评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平台公司资金债务,投融资项目风险评估价值评估缺少一定专业性,这样的人员组成不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模式。
2.资产债务具有风险性。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平台虽然有资金积累,但运作时还是会出现许多问题。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与政府联系密切,所以平台内很多项目都是按照政府的指令进行,并没有正规的手续和决策程序,在项目完成后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产。
在平台建设初期为使平台正常运转,地方政府会向平台注入可变现资产或土地特许经营权,政府的一些公益性项目,例如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刚开始需要平台承担任务,但到后期却归政府负责,资产所有权虽然在平台公司手中,资金的流转却没有办法实现。所以地方投融资平台资产与当地政府相关联,涉及到的部门和利益也多,在债务和资产方面也就存在一定风险。
3.政策依赖性强。从平台公司的一些投融资项目来看,他们投资的大多是房地产这种周期长、金额数目大的项目,且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对其影响极大。当房地产势头发展较好时,金融机构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放贷也会比较宽松积极,而当房地产市场降温时,地方融投资平台受到影响,资金回流慢、自身债偿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对金融机构的还款速度慢,金融机构则不愿意再贷款给平台公司,平台公司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对策
(1)完善治理结构及管理制度。地方投融资平台应该明确政府与平台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平台、政府、金融机构三方关系。平台公司方面,要积极理清与政府之间的购买服务程序,快速提升自身管控水平,将核心业务重点放在资本运作上,组建专业的金融财务团队,使传统管理模式向管理、服务与监督综合性模式转变,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资金结算系统处理公司内部的投融资项目。其次还要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结构,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以及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机制等都要完善,分工明确,保证投融资决策统一提出并执行。(2)规范资本运作。平台转型发展要规范资本运作。平台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资金管理制度,审批、预算等环节公开透明,建立投资决策机制,对投资的方向及金额科学决策,加强投资的合理性。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链的完整,建立审查部门,对各类融资进行审查。投融资平台还要对账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各地的发展需求,结合公司债务情况做出分析,保障投融资项目的合理性。(3)保证平台公司治理体系符合市场要求。地方投融资平台要符合市场要求,增强平台公司的独立性以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房地产发展不稳定时,平台需要构建出能体现自身市场主体地位的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还要建立起平台公司的债偿准备金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平台公司抗风险能力,为拓宽投融资渠道创造条件。
结束语
新常态下地方投融资平台在剧烈增长后,投融资平台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投融资缺乏有效监督、政府债务透明度低等等。想要更好地向前发展,投融资平台在转型上必须寻求创新,使地方投融资平台满足经济发展建设的市场化、规范化、透明化,制定好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方案,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寻找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把握转型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解决自身债务不断膨胀的现实压力,基于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政府、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实现真正的转型,促进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