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与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述论
2020-03-02杨志刚王俊涛
杨志刚,王俊涛
(1.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276000;2.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文明”是对生产力发展结果和社会状态的描述。现代人类社会展现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图景以及多种文明并存的事实。工业革命缘起于西方,由于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人类得以进入资本主义文明主导下的历史时期。随之生成的“西方文明中心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将西方文明视为世界历史的普遍现象、西方模式视为文明发展的单线选择,这是在西方世界达成的基本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要打破这种西方世界的共识,向人类文明贡献一种既体现社会主义文明普遍特点,又有十分鲜明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崭新的文明形态。
一、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形态的三个维度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常用“文明”概念,虽然没有精确阐释其内涵,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缺失。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清晰且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91马克思首先肯定的是物质生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决定作用;其次,他认为“物质要素”“政治要素”“精神要素”是社会文明形态主要的构成部分,“物质要素”居于主导地位。这不仅科学揭示了文明的一般构成要素,还阐释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辩证批判过程中,从多维角度构建了系统的文明观理论框架,不仅说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原因和目的,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形成发展的主要理论渊源。
(一)动力维度——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身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时期,他们的双眼没有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繁荣假象所遮蔽,而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系统阐释了人类文明生成与演进规律以及深刻揭示出人类文明的要素结构和发展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能够引起这种变化的最终决定力量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不但决定着人类生存发展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决定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动力。这一原理不但终结了人类文明发展是“道德说教”结果的谬论,而且确立了其作为判断人类文明进步和文明超越的客观依据。同时,这一原理也为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国理政、如何确立根本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
唯物史观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形塑的集大成者。社会历史以单个人为起点,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01。个人结群、结社构建了社会关系、聚成了自然共同体,使个人成为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文明伴随着社会的出现而逐步生成,社会分工以及人类的经济交往成为人类文明活动的主要内容。“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4]。隐藏在分工背后的生产力是推动文明生成的根本力量,恩格斯指出,“这样,我们就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了。它是由分工方面的一个新的进步开始的”[1]184。
不可否认的是,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发展有过“革命性”的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厚积了丰硕的人类文明成果,助推了人类文明前行的脚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文明经过数百年积淀和自身的不断调整,在某些领域依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如科学技术、军事实力、宣传教育、网络话语权等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当生产力与现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必然以社会革命的方式解决这个矛盾,从而使文明形态发生更迭和超越。也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主义文明的超越完成了生产力发展空间的释放,率先拉开了工业文明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否定了资本主义文明为人类最终文明形态之说,并指出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已经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羁绊,其文明发展动力将一步步走向枯竭,人类文明的最终向度是共产主义文明。
(二)制度维度——从所有制关系考量人类文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制度特征区分人类文明的不同,着眼于与生产力相对应的生产关系,指出二者的矛盾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揭示社会基本矛盾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形成的基本依据和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重要聚焦点就是考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两大生产关系类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私有制。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界限呈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选择向度。唯物史观认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制度特征的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资本的逐利特性扭曲了文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以制度特征深刻揭露资本主义文明观对自然的态度和行径。西方工业文明仰仗对改造自然技术的掌握,企图使自然成为人类的奴仆,从而引发了巨大的生态危机。后现代主义在反思与批判中直指西方工业文明的若干弊病,试图破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可怕局面,但脆弱的理论终究不能撼动资本的力量。因为“私有制”使各种文明要素的社会成果聚集在少数人手里,那些少数既得利益者极力倡导和庇护这种文明,他们无底线地将魔爪伸向自然界以获取最大的资源;他们无休止地将魔爪伸向全世界以霸占更广阔的市场;他们无原则地将魔爪伸向人们的心灵深处以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既然私有制弊端已经“大白于天下”,为何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国家崇尚这种文明呢?就是因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5]275。资产阶级不得不自我修复,不断调整,“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6]。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解释了世界文明为何呈现多样化状态的原因。
在对资本主义文明构建基础和制度特征的深刻洞察之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向度——共产主义文明。这种文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并对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这一社会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行动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组织和思想上保持独立性特征,斗争的结果是夺取国家政权,实现两个“消灭”——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必将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要素之间对立与冲突,让多数人共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享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未来社会一定是“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7]。
(三)价值判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目标
价值是主客体间一种特定关系,是客体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着重强调人的主体性,这既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前提,也是回答人类文明最终旨归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是由作为主体的人创造的,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人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设定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49,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本性的人的复归”[8]。
同时,这种认识和结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深刻洞察和分析得出来的。资本主义相较封建主义的社会文明进步是可以被感知的,马克思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从来都不是单纯道义上的愤恨与指责。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作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内核,它将资本的逻辑贯彻到社会交往和社会生产之中,直接结果是“人同人相异化”[3]163。资本成为“共同体的公认的普遍性和力量”[3]184,人开始为物所累的异化无处不在,资本内在地要求着增殖,引起了各个民族共同体自身内部与整体外部的畸变。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成为唯一动机,人的贪婪本性以及资本趋利性被无限放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以及利己主义盛行,这是社会领域的动荡不安和自然领域的人地关系危机的根源。“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3,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发展生产力为己任,以公有制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明也终将到来。
二、砥砺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践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大地上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熠熠生辉,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之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因为它是文明形态的一般要素与中国现实国情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继承绵延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以马克思主义为逻辑基点”[9]。
(一)栉风沐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历程
以一种纵向的文明视野审视四十多年中国改革开放伟大道路,会发现其在人类社会史上的烁亮色彩。不可否认的是,理论与实践的二维张力总是难以避免的,但理论取决于一定的实践,既是一种实践现象的理性描述,又是一种实践经验的逻辑升华。作为中国人民奋力摆脱落后、赶超西方、追求富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获得了深厚的实践基础,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引领力和实践推动力。民主主义革命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革命以公有制的建立奠定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但这种制度优势并不能应然地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社会主义实践的道路上出现过一些挫折和失误,我们也曾一度中断了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原则性遵循,甚至出现了“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错误结论。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面对不改革社会主义就会被葬送的现实,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重新汲取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精髓,将发展视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用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性,在对生产关系的正确调整中解放了生产力,标志着中国跨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征程。邓小平把目光聚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之上的同时,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江泽民继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具体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重要目标,开创了“三个文明”共同建设的新阶段。胡锦涛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并相继提出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2]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使命推向新时代、新阶段。
(二)“五个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的创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可以溯源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文明要素的构成序列,形成“五个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置于更加广阔的视域,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基础。突出“社会文明”建设,是党的新思考、新判断、新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始终追求的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政策规范引导社会主体、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等步入文明轨道,以“和谐”为目标引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新内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贯穿始终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创新发展的又一个亮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3]习近平总书记“把自然或生态环境置于生产力的本质规定中,使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内在一致起来,更符合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的实质”[1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将文明要素在理论和实践上统一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体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协调推动“五个文明”建设,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价值追求,架构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框架并逐步推向实践,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明图景。在“五个文明”中,把生态文明作为前提条件,把物质文明作为根本基础,把政治文明作为有力保障,把精神文明作为根脉灵魂,把社会文明作为发展目的。“五个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内部之间既相互影响制约,又彼此协调融合。在实践中共同推动“五个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回应,是对新时代的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倡导什么样的文化、营造什么样的环境作出的回答。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引领“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在中国大地的具体实践中开辟了广阔前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体现在认识上的创新发展。“社会主义从一种运动到一种制度、再到一种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又一认识升华”[15]。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断破解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理论,指导实践沿着既定路线依次铺叙。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我们将社会主义的文明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体现于治理效能,充分使各个生产要素活跃起来、把生产力释放出来,社会面貌呈现日新月异之变化。社会主义并没有走向历史的终结,发展空间反而逐渐在实践和对比中开阔起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两个文明”建设到“五个文明”建设,各个层次的文明要素得到重视,人民群众不断享受着文明建设和进步带来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呈现愈发稳健的发展态势和构筑愈发自信的民族心理。
(三)独出机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突出特点
1.“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突出的特点之一。这里所指的“先进性”除了有生产力先进和理论先进以外,最主要的先进体现于领导阶级。之所以说领导阶级是先进的,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最科学、最彻底、最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地作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威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16]领导阶级的先进性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先锋”“先行”“先导”中体现的,是在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剥削性”“落后性”的比较中体现的。空间是社会交往和文明存在的前提,中国人民在近代觉悟于外来资本主义文明对生存空间的逐渐压缩和社会秩序的无情践踏,用革命回击资本侵略和扩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己任,成为近代政治领导力量淘选赛的最终胜利者,这是历史和人民最为正确的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特征描述已经写入宪法,成为全国最高法律所确定的特征规范。因其先进,方能成就先进之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最先进的领导阶级。
2.“继承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突出的特点之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安邦定国之智慧,又检视西方文明的理论缺陷和发展教训,不断结合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继承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同时,将独特的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崭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孝悌忠信、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理念。进入新时代,讴歌新时代风尚的文艺作品不断丰富着人民的精神世界。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以制度政策为保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这些文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注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塑造;共同关注的领域就是要求自觉传承中华孝道,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特征。如把“孝”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孝敬文化的发展路径予以解读[17]就体现了非常突出的“继承性”特点。孝敬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价值,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行的文化根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独特的构成部分与典型的民族精神标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孵化的母体,同时又紧紧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处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牢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3.“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突出的特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人民性的显著特点。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的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最关键继承。习近平总书记数提“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使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18]。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给予极高的关注。“快递员”等普通劳动者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的对象。我们发起旨在全面脱贫的扶贫攻坚战就是实实在在地办好民生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身体力行,他的足迹已经遍布了所有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中国正以最强有力的举措彻底改变中国人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任务之艰巨、举措之繁多、力度之强劲、规模之广大、成效之显著世所罕见,不但让中国百姓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优越感,而且在世界的减贫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华彩篇章。
三、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崭新的发展样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卓越的实践成就必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书写浓重一笔。作为社会主义文明的构成部分,它的未来必将以共产主义文明为旨归,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文明路径选择提供了崭新选项,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经验——聚焦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词汇“发展”
所谓中国经验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所形成的可供其他国家参考借鉴的文明成果,侧重于理论层面,具体而言是指有借鉴指导意义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经验突出的亮点是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定位,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文明动力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自身实践的深刻总结,还是呈现给世界的精神财富,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中国经验在观瞻“国内”大局又兼顾“国际”大局的视域下,以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不断厚积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前进动力。
在国内,以解决“主要矛盾”为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始终以“基本路线”为根本遵循,一以贯之“一个中心”,牢牢坚守“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强起来”阶段性目标,经济总量已经牢牢坐稳世界第二的位置,并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潜力。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不断丰富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展现了葳蕤生机,未来可期。在国际,以“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携手“志同道合”国家共同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理念,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圈国家共同繁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动力,持续为他国文明发展提供日益丰富的中国经验。
(二)中国方案——制度比较优势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选项
所谓中国方案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如何应对具体问题而形成的系统的处理办法,侧重于实践层面,具体而言是党如何运用制度手段和制度优势破解具体问题,其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其优势在于公有制之基础。它有一套缜密的实施系统,包括需解决的问题、方案制订的原因背景、可行性分析(专家论证)、具体步骤、参与人员、所需条件、障碍困难、预期效果、方案评价等诸多要素。在人类文明面临巨大难题的时候,中国方案以旺盛生命力谱写辉煌篇章。如今,此起彼伏、持续不断的冷热冲突和疾病、生态、贫困等世界性难题击穿了西方普世价值的招摇幌子,激起了全球范围内价值迷思的危机,也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揭露。尤其是在全球重大灾难面前,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举措越来越少,在利己主义思维的导向下陷入了被动的状态,资本的逻辑再也奏不响引起世界共鸣的旋律,一些国家的“逆全球化”思潮已经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相背离。无论信奉什么主义、持有什么观点,各国、各地区既不能退居封闭的世外桃源,也不能凭一己之力化解和应对世界性危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提交的中国方案令世人瞩目。中国“抗疫”的雷霆之速度、罕见之规模、卓越之成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文明优势,我们所形成的中国方案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在面对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方案是“交流互鉴,提供选择”。资本主义对世界的把控,引导诸多后续发展的国家遵循西方国家所演绎的私有制发展路径,但是这种文明越“进步”,资本主义文明就越傲慢,其自身就越畸形、越野蛮。其文明发展的结果:一是造成了在国际上国家之间事实上不平等的现实;二是致使一些国家在国内深陷“塔西佗陷阱”的煎熬与忧虑之中。近三个世纪以来,“西方中心文明思想经历了乐观主义文明观—悲观主义文明观—悲观主义下的乐观基调文明观的历史嬗变”[19],这是动态过程中西方社会矛盾频现下的自我审视与反思的结果,预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阶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描摹,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产物,启迪着其他国家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中国方案突出以制度建设应战难题,将创新作为方案特色,在发展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不断前进,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文明发展提供一种制度层面的崭新选项。
(三)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归宿
所谓中国智慧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基于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判断、辨别和系统总结,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视界和新观点。在一系列中国智慧的表述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具有代表意义,这是回答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归宿在何方的一种价值判断和深刻总结。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关于人类文明价值判断阐释的卓越继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界限,蕴含了多样与平等、包容和普惠的精神,充满着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担当和大智慧[20]。“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但阐释了作为“地球村”成员的休戚与共、命运相连,而且阐述了在面对“全球问题”时,大家只有并肩同行、团结合作才能化解诸如粮食、环境、资源等人类共同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探索出的发展之路和提出的中国理念不断筑牢人民越发自信的心理,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一种文明道路选择的参考范本,体现了分量十足的中国智慧。正是因为中国屡次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真知灼见的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愈发显得成熟而有魅力。
既然中国把整个人类看作一个“类”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生死与共的统一体,那么如何看待不同人群所持有的不同文明观念呢?这就需要中国智慧来解析。首先,要澄清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不会以牺牲他国文明为代价,中国向来秉承不冲突、不对抗原则,中国要做的是谱写大国文明的担当,致力于维护人类文明的多姿多彩、和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21]其次,中国倡导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跨越提供了新的选项,异质的文明图景必将继续加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将会愈发呈现绚丽的色彩。
综上所述,当国际舆论宣扬“文明的冲突”以激起愤怒的民族情绪,当西方世界极力鼓吹“人权”“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以标榜文明的优越,当一种文明故步自封以满足少数人独享利益,当一种文明不惜使用武力扩张企图以单一颜色装点世界,这些认识和做法必将为历史所淘汰,会为另一种崭新文明所全面超越。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向人类文明贡献的新向度。我们要阐释好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世界意义,解读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世界意义,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世界意义,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