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发展的中国政治学:成就、经验与着力点
——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的基本态势探析
2020-03-02师喆
师 喆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长春130117)
中国政治学自恢复以来,在推进学科建设、繁荣学术发展、提升研究品质、创新理论范式、服务政治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以及增进国际交往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显示出勃勃生机和良好态势,初步创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与作用。系统总结中国政治学持续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顶层设计和议程安排,促进其迈向新的台阶,出现新的飞跃。
一、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经过几十年的砥砺前行,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学术品质与话语影响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基础性学科。其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日益稳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初见规模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与政治建设是中国政治学的初衷与使命,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1]。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政治学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反之,则会出现学术发展的顿挫和学术研究的偏向。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守正创新主要表现在:
1.在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经典的基础上,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为了系统、全面、准确地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政治原理,政治学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予以科学阐释,深入挖掘、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逐步改变引章摘句的拼凑与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的做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阐发越发清晰并系统化。围绕政治、阶级、国家、利益、权力、权利、义务、政府、政党、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核心范畴,较为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了这些政治现象,并逐步形成学术形态化,特别令人欣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果,中国政治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的凸显是建立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础之上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互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引领下,中国政治学逐步摆脱西方政治学的话语桎梏、理论束缚和方法壁垒,快速形成全要素、多领域、立体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在不断旗帜鲜明抨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理直气壮地占领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的同时,在中国政治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
2.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与检验标准更多地取决于其研究目的究竟为了什么。而衡量政治学研究的价值追求最终要以研究成果为考量尺度。多年来,中国政治学的学术探讨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诉求实现有机统一。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学问之一,政治学研究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服务于极少数统治阶级的政治学理论占据多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工人阶级政治观的集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政治学的品质;“为生民立命”一直是中国政治研究的学术使命;“为学术而学术”“为理论而理论”的怪论以及不加辨别地将西方政治学(1)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西方政治学”,主要是指反映作为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体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代表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政治学理论或观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在本文中,“西方政治学”均表达此种意义,以区别于西方政治传统、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政治学思想渊源中的西方传统等较为中性的表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用于解释和评价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发展的现象日益成为中国政治学界主流反思的对象。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进程也反复证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也是政治学学术研究的取向。一旦背弃人民的需求,学术研究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和“去价值化”政治科学的学术话语陷阱之中,在学术教条中无法自拔;一旦离开了人民实践的丰富内容,学术研究也必将成为无根浮萍和概念游戏。中国政治学对此始终充满警惕。恢复重建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始终反映民意、追踪民生、增进民主、团结民心;始终为增进社会福祉出谋划策;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发掘中国传统政治智慧、总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论述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层出不穷的优秀成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术地位,巩固了“笔力独扛”的良好局面(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产生了大量优秀成果,不但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并极大地动摇了西方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话语。国家治理、国家能力、政府能力等概念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政治分析范式。。
3.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中国政治学的创新发展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与时代性[2]。众所周知,政治实践十分复杂,一方面,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必然在总体上影响政治设施的调整,政治设施的内在要素也在这种调整中不断相互作用而始终处于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在不同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在具体运行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具有特殊性的思想、理论、制度、方案、体制、机制的“实践供给”,这些“实践供给”又不断影响着各个国家政治设施的建构与变化。这些个别性、不可复制性的政治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既从历史的实践中总结政治演化的基本规律,又将对这一规律的揭示与具体运用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着力推进理论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统一。围绕“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3],通过持续创新,深刻阐释了阶级(阶层)政治论、国家主权(治权)论、政治文明论、民主政治论、特色政党论、依法治国论、国家治理论、国际交往论、协商民主论及核心价值论等成果,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显而易见,正因为站在历史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进入了新时代,也正因为当代中国政治学所展现的与时俱进鲜明品格,才有可能引领其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二)政治学体系的建设方向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基本搭建完成
1.以学科体系建设为政治学发展的前提条件。自恢复以来,中国政治学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互动过程中,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时代特点,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学科体系基本搭建完成,政治学从一级学科逐步扩展为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七个二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的界限明确,基础地位凸显,并在二级学科之下发展出丰富的学科方向;与此同时,学术视野不断拓宽,在基础学科积淀深厚的同时,分支学科茁壮成长、交叉学科日新月异、新型学科与日俱增,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起坚实的学科体系。政治学科研教学组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学术共同体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政治学会作为全国性的政治学科研与学术交流平台,逐步成为凝聚中国政治学者智慧、整合政治学研究力量、引领政治学发展方向的组织;全国性政治学年会、专题性研讨会、热点工作坊等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展现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大量的专题性、热点性、群体性学术活动则形成了小切口、多层面、热追踪与跨地区的特色。此外,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等系统的政治学相关机构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学科生长点,相互配合、各展所长[4]。人才培养从单一的本科生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从专科到博士后的全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MPA)、国内学生与国际学生、专业人才与应用人才培养齐头并进。高水平期刊、高水平课题、高水平智库的“三高”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服务与对策研究,既丰富了政治学研究的内容、拓展了学科领域,又大大提升了政治学研究的实效性[5]。
2.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体系正在形成。“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以当代重大政治问题为要点,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政治学不是一门纯属“阳春白雪”的学问。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政治学必须坚守的底线和立场。近年来,在关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研究中,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功能和经验等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突破了既有的西方政治学研究预设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体系,提出了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国家—社会—政党三元结构体系[7],启发了国外学界对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及建筑于其上的治理体系的反思。
以“总问题”为统摄,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便有了合理的布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既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学术成果的归宿。围绕“总问题”,中国政治学的学术体系建设无论是阐释性研究,还是批判性研究,无论是规范性研究,还是实证性研究,都需要着力于“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现实要求、现实问题”。诸如,如何真正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如何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何避免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一句“空话”,如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如何不断推进治体制改革,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如何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均值得长期关注,需要通过学术研究来提供解答具体问题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方法[8]。
3.以传播为导向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政治学得以扩大影响的新兴特色与优势。“中国的政治学人越来越认识到西方的政治概念和政治分析范式对中国特定的政治现象不具备完全的解释力,一直在尝试着创新适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学科话语”[9]。具体而言,这些学术话语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其一,以增强内在解释力带动话语体系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政治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伟大的实践本身就证明了中国政治学理论的强大解释力。构建于中国实践的政治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高速发展为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有力的逻辑支撑。其二,以提升本土化水平带动话语体系发展。在西方政治话语体系中,中国的政治话语没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中国政治学者一方面揭露西方政治话语的虚伪性;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构建了不同于西方语境的国家、阶级、民主、社会、政党、治理、文明、现代化、共同体等话语,提出了政治文明、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通俗易懂、鞭辟入里的新概念和新范畴,为中国本土政治话语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其三,以主动的传播意识带动话语体系建设。长期以来,中国政治话语主要是对内传播,目的是巩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政治学者开始不断加强政治话语的主动传播意识,将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特有价值贯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其四,以提升话语自信带动政治话语的展示。话语意识提高和话语供给增强并不直接意味着话语能力的提升,中国政治学还通过加强“转变话语思维”“进入无语领域”“改变失语状态”“发掘话语优势”“活跃话语表达”“改善传播策略”“阐发共同精神”“展示亲和面貌”,既让西方政治学意识到中国政治话语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又让域外民众能通过此种政治学话语的中国表达来理解中国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中国政治话语一方面全力思考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道路为什么好”“中国梦为什么能实现”等重大问题,驳斥“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背后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通过精练传播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标志性概念,将中国政治学的理论成果用于国际交流与学术争论[10],切实做到在场、论理和传播的结合,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话语传播提供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从效果上看,这些创新发展的成果都标志着中国本土政治学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更加凸显学术自觉、文化自觉品质的新阶段(3)除了国家治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等一系列中国政治概念和理论通过中国学者的自发研究在国外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过“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动向国外推介了一批中国政治学著作,助力提升中国政治学话语权。。
(三)政治学基础理论不断夯实、研究领域日益拓展、研究内容逐步深厚
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学“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阐释和论述开始从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的樊篱中解脱出来,把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当做学科发展的推动力”[11]。在恢复发展之初,中国政治学界便掀起基本理论建构和研究的热潮[12],学者们“基本明确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析范畴和基本概念,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基础理论”[4]。基于此,中国政治学者进一步讨论和阐释了阶级、国家、权力、权利、利益、政体、国体等基本理论范畴的深刻内涵,并将这些成果深入至对政治制度、政治机制、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国际政治等基本理论的研究中。进入新时代,政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出现了新的趋向。尤其是随着国际意识形态竞争的日趋激烈,关于自由、民主、正义、平等、公正等政治价值的解读和澄清成为政治学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对于新自由主义、新政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社群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全球主义等思潮的批判性理解和剖析成为政治学必须面对的挑战。此间,中国政治学对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基本开始了用规范的概念和学科语言代替一般的政策性语言,开始用有处可查的资料论证代替想当然的主观分析,开始用理性的理论分析代替简单的理论套用”[1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哲学的复兴代表着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建构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开始进入良性、高度、深度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理论研究迎来了新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3],基础研究迎来了新飞跃的历史契机,“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如何建设这样的政治”“二是基于中国国情政情,回答新时代治理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治理这样的国家”[14]。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基础研究出现的新进展集中体现在中国政治学研究能够提出本土化的学术概念, 其“在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发挥着推动、拉动、牵引的作用,对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15]。
与基础研究不断加强相伴的是,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众所周知,政治学是研究领域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由于政治所具有的统领性地位,所有跟“政治”有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都是政治学研究对象[16]。政治学人很早就意识到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必须坚守既有研究领域的同时,不断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交叉学科、探索新兴学科、强化分支学科、拓展边缘学科。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学围绕现实政治发展的需要,将研究的视野拓展至几乎所有的社会政治领域,形成的主要分支和新兴学科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政治语言学、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和平政治学、空间政治学、民族政治学、生态政治学、生物政治学、政治动力学、区域政治学、集团政治学、计量政治学、政治传播学(含政府新闻学)、法政治学、政策科学、政治伦理学、权力政治学、管理政治学、地方政治学、军事政治学、国防政治学、警察政治学、教育政治学、计算政治学等以及公共行政学等[17]。在夯实基础和拓展领域的基础上,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内容也日渐丰富,前沿性研究不断推进。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从研究整体特征上呈现出“取经”“效仿”“自觉”“本土化”[18]等四个主要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政治学形成了较为明确的研究内容体系:政治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潮、当代中国政治思想、政治哲学原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中国政治,包含中国政治制度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府结构、政府过程、党的领导体制、干部认识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层自治、政治家、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政治现代化等;比较政治,包括政治制度比较、政治机制比较、国别制度历史与现状等[19]。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政治价值研究、基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扎根中国问题的政府市场关系研究、体现中国特色的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着眼全球的政治多极化研究、事关长远的执政能力研究、亟待解决的反腐败与权利监督研究、彰显中国经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比较视野中的新公共管理研究、突破西方樊篱的国家治理研究、弘扬中华气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等内容,共同支撑起中国政治学的宏伟大厦。
中国政治学内容的拓展离不开对前沿性政治内容的不懈探索,这些探索主要包括:一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探索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并将其介绍给世界[20];二是在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弥合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二元分立的前提下,持续扎根中国的政治发展实际,统合从宏观问题到微观问题、从重大问题到具体问题、从长远问题到眼前问题、从类型问题到典型问题的“问题框架”,不断创新阐释和总结中国政治发展经验的前沿性理论;三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基础上,不断运用新的概念、新的工具、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对经典学说进行创新阐释,实现经典学术的“旧邦新命”;四是在透过变革时代层出不穷的“前沿”现象的条件下,科学分析国际格局和政治脉络,把握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矛盾,追踪本质性的前沿问题,使政治学研究不为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始终发挥引领性作用。
(四)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不断创新,更加科学合理,为政治学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科学的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成就首先表现在方法论研究的丰硕成就方面。中国政治学在坚持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传统方法论的基础上,借鉴了当代政治科学的方法论,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最先进入政治学研究领域”[12]。尤其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借鉴,使得中国政治学与西方具备了学术对话的平台。同时,政治学作为兼容并蓄之学,从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不断借鉴和学习新兴研究方法,各类线性与非线性统计模型、多层模型、社会调查、博弈论、结构方程、仿真模拟、数学模型、模糊数学、均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断融入中国政治学研究之中。如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政治学相关专业普遍将政治学研究方法作为本科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方法训练成为学术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方法论自觉与创新成为重要的学科特征和学术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整体进步与综合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由比较单一的研究方法向多元方法并存迈进。在宏观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以后,微观的政治机制就成为政治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仅仅依靠传统研究方法,难以研究现实政治生活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适用于微观议题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开始被中国政治学者广泛采用,进而形成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互补充配合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在各自的边界内逐步衍生出更加细分的方法类型,量化研究、案例研究、田野研究、实验研究、大数据分析等更为具体的方法类型逐步凸显。中国政治学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核心、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为基本类型、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多元发展的局面。中国政治学者已经更加熟练和自信地选择适合的研究工具对政治问题进行剖析。
2.有关方法的意识从一定程度的补充逐渐转变为前提条件。中国政治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将方法作为重要的突破口,经过长期的坚持和普及,方法的自觉意识已经成为学者的基本素养。随着学术规范意识的增强,“方法意识”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围绕明确的研究问题,通过较为客观科学的文献分析,以因果机制的建构为中心选择相应的具体方法,构建出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理论检验和经验事实分析进行较为系统的证明。相应的,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也逐渐确立了以解释性研究思维与批判性研究思维为前提的研究方法基础。
3.方法的运用从简单模仿开始转向综合利用。客观而言,对研究方法的选择的重视是在与国外政治学研究的交流中逐渐产生出来的,因此在具体运用中首先是学习借鉴,继而才能去粗取精,最终实现自主创新。随着学术界对西方政治学方法问题的理论观照水平的提升,在仔细辨别特定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和适用范围的前提下,中国学者将中国场景和中国问题作为方法适用的场域,强调方法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尤其注重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多元性,一些严谨度较高的定量研究与质量较高的定性研究开始涌现。
4.由相对淡薄逐渐发展为高度重视。在恢复初期,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探索相对落后,这与方法论问题的学理性难度较高直接相关,但也反映出中国政治学方法研究的专门人才相对匮乏、系统的学术训练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政治学界开始借助参与国家政治学研究方法研讨、开设方法师资班、引进研究方法专门人才、译介研究方法丛书、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等多样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升了研究方法的水平和质量。政治学研究方法也日益成为政治学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学术研究热点。在大量“自觉的方法选择与运用”的研究成果的直接推动下,政治学研究方法问题业已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专门领域,与此相关的专题性研讨、理论反思与对话等研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学术交流成为政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日益加强
中国政治学自恢复以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兼容并蓄,当然也包括对域外政治学优秀成果的关注和吸收,包括对西方传统政治学名作的翻译、对西方当代优秀作品的介绍、对西方政治学前沿的追踪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面总结。随着译作和原文引进数量不断增多,中国政治学博贯中西,通过不断对比,实现对中西方政治传统更加客观的理解,为在坚持中国立场基础上批判性借鉴西方政治学优秀成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其中,商务印书馆的“汉译经典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当代学术思潮译丛”,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系列”,经济日报出版社的“现代政治学译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政治理论译丛”等译著成绩斐然,许多成果已成为当今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与此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世界和区域性国际学术交流。
恢复重建伊始,国际化就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坚持国家主权和学术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中国政治学会与国际政治科学研究会(IPSA)建立了合作机制,并积极推动双向交流。除了派出学者参与国际政治科学研究会主办的活动以外,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社会科学院、具有政治学专业的高校等国内学术组织积极组织、主办或者协办各个层次的国际与区域性学术会议。中国拥有政治学相关院系的许多重点高校与西方相关知名大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互派留学生、学者互访、教师讲学、合作研究、共同设立科研项目以及建立共同科研机构等方式将国际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国际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诸多成果和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政治学很多作品和研究主题也产生国际影响。总而言之,中国政治学在国际学术合作与交往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学术研究自主性与学术交流开放性相统一的道路,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即“一是我国政治学者成为世界政治学不可或缺的一支,具有与国际政治学界对话的地位和能力;二是我国政治学者能从全球的高度,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解释我国社会的政治实践和建构我国的政治学理论;三是从全球的战略高度,扩大视野,积极研究全球性的政治现象”[21]。
与此同时,中国政治学的专业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学科的专业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学科的成熟度、持续性、学术水平、话语能力及其社会影响力。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备,队伍建设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政治学专业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学校逐步扩展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设立。从恢复重建时第一届全国政治学专业师资培训班、西方政治思想史进修班的不足百人,到今天基本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凝心聚力共谋学科发展的大好局面;从学科建设初期的由其他学科专业人员临时搭建的“联合国军”,到今天由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术骨干与硕士博士研究生构成的专业化学术团队;从多少年前急需“补课”的“学生们”,成为今天中国政治学知识的生产者、研究者、供给者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咨询者,为政治学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一批学者走进“中南海”“大会堂”,许多高端智库活跃着政治学者的身影,大家以学术研究滋养与服务现实政治,许多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努力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理论服务。
二、中国政治学持续创新发展的经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学的恢复重建、探索前进与发展成熟的历程可以用“持续创新发展”来概括。在学科建设百废待兴之初,开拓创新实现了中国政治学的崛地而起;在学科探索逆水行舟之时,开拓创新带来了中国政治学的凤凰涅槃;在学科发展焕然一新之际,开拓创新推动着中国政治学的“换挡提速”。在创新发展进程中,中国政治学实现了自身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单一到全面、从模仿者到创造者的历史变化。中国政治学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学术品格、正确路径与科学方法,有三个主要方面值得高度重视,应当长期坚持。
(一)方向正确是中国政治学持续创新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可以肯定地讲,中国政治学的建设发展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其间也有崎岖波折甚至激流险滩。政治学是追问政治是什么与应该怎样的学问,正是在研究政治变动的规律性问题、复杂现象的本质性议题与不确定过程的确定性论题中,政治学才成为一门科学。如果说政治存在一种“真理”,那么这种真理就是由政治现实、政治现象的一切方面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相应的,政治学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概念框架、理论框架与方法框架的关系性、逻辑性的内容分析,使得这些政治现实与政治现象以政治学概念(及其关系、变化、矛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现实政治的辩证法特质决定了政治学的辩证法本质,而这一本质又进而决定了政治学的创造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是在“探索—反思—总结—自省—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发展成熟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政治学界积极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统领理论与实际的研究,较好地阐释了政治、国家、革命、民主等一系列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研究主题,迅速奠定了中国政治学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建设、政治发展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制度问题、体制问题与机制问题摆在了政治学界面前,而西方政治学在国内加速传播,政治学研究中出现了拿来主义的危险。对此,政治学界及时反思,在积极批判地吸取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和思想的同时,逐渐意识到民主政治、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等“西方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论”的理论局限性与意识形态问题,继而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在批判全面西化的弊端同时,实现了中国政治学的跨越发展。进入新世纪,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外政治风云跌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与战略等方面的问题向中国政治学提出了新挑战,“不做传声筒、不当清谈馆、不成空想家”成为政治学研究提升品位、强化创新、服务现实的基本取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学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自曝其短”,全面反思自身在概念供给、议程设计、内容阐释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和不足,继而树立了如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撑的使命感,从而在开创论证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确立政治文明的中国之维以及弘扬中国政治学话语的事业中找到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创新性发展的新起点。
众所周知,政治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治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优化中国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政治学能反思而不改弦更张、善自省而不妄自菲薄的鲜明特点。问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表现。中国政治学是一门典型的“问题学”,是在不断揭示、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的重大问题中深化理论、构建体系和实现创新的。坚持问题导向业已成为中国政治学界的基本共识,以问题为核心的科研导向是中国政治学最突出的理论品格。学术与政治的有机统一是政治学研究的安身立命之本,政治为根,学术为本,脱离政治实际的学术研究必然会无的放矢,脱离学术思辨的政治诠释只能空洞无物。历史证明,始终追求“学术—政治”的共同发展已经是指引中国政治学学术研究方向的定航标。
(二)服务大局是中国政治学持续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实践反复证明,中国政治学只有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服务政治现实、解决政治问题,才能具有不竭动力并充满活力。一直以来,中国政治学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总任务,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着力点,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并作为中国政治学全部研究与实践的中心工作。几十年来,围绕这一主题,中国政治学与时俱进,逐渐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体系;中国政治学着力研究中国政治道路的历史性、科学性、独特性,全面揭示了其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根本差别与巨大优势,科学证明了“三位一体”的逻辑关系与实现机制,充分彰显了政治制度的自信之源、定力之本、进步之基;紧紧围绕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深入研究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境,深刻阐明了根本政治制度管“根本”、 基本政治制度显“基本”的根本要义与丰富内涵;紧紧围绕中国制度建设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紧紧围绕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与发展,有力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共识,在防范与抵御西方政治社会思潮的持续干扰与侵入的斗争中展现了理论的彻底性与说服力;紧紧围绕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揭示了主权与治权的理论边界,准确阐释了“一国”与“两制”的政治属性与关系;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性原则与创新性经验,正确分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本质与评价标准,积极探索政府治理创新的时代逻辑与现实突进,不断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教训和创新模式;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历程,审慎思考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世界政治格局问题,有力批判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欺骗性与破坏性,深入挖掘中国政治发展的真实性、共享性与建设性,较为准确地提出和证明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贡献和真实价值;紧紧围绕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面对新的危机和挑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十分明确地论证了如何通过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实现长期执政,执政为民;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对外交往的新理论、新战略与新理念。如此等等。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22]。“中国方案”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大局问题”。尽管不同时期上述“大局”“主题”随着时空变化而不断变动,但实现更好的社会制度及其与之相应的政治建设方案的任务从未改变,这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不断进步的鲜明特征。
(三)经世致用是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价值目标
政治学作为一门经世济用的大学问,必须贴近现实政治,必须能够有效阐释现实政治实践中的经验性成果,并不断形成理论形态。学术研究终归是要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尤其是对于政治学而言,皓首穷经式的“纯学术”无异于孤芳自赏,既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也谈不上用以促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23]中国政治学者坚持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伟大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推动创新,不断提出新概念新命题新思想,以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理论指引政治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恢复以来的中国政治学,逐步开辟了认识规律、守正出新、自我超越的新境界。一方面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国政治学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治、社会、阶级、民主、政党、民族等方面的学说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相结合,以此剖析和透视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特别是在处理重大的复杂性问题时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重大问题的主导性地位,有力推动中国政治稳步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在观察现实、发现问题、反思不足、寻找出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品位和应用价值,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在现实语境的选择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在实际事物的分析中,避免陷入简单化的抽象思维;在具体问题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特征的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之法,进而提出解释实际问题的新理论、理解客观现实的新观念以及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新方法。回顾几十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中国政治学就能够焕发蓬勃生机,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话语能力就会得到大幅提升;反之,什么时候离开了实事求是,将政治学研究与实际相剥离,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遭受重大挫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历史证明,中国政治学能够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战略、政治现象、政治实践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合理建议,能够在不断解决现实政治问题中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和创新。创新是理论的生命力,中国政治学正是在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才为理论创新积聚了不竭动力,正是不断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中汲取经验才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政治学的核心议题,正是在“发现—反馈—解决—迭代”的持续反思中才真正深化了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正是在中西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及其相关要素的现实比较中更加认清了当代中国政治分析框架的独特性。
三、中国政治学继续创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创新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站在历史的高度,如何进一步持续推进中国政治学的创新发展,把握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尤为重要。
(一)创新、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发展离不开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则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勇气,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中不断提出新思想,彰显探索的理论智慧和勇气。进入新时代,这个结合的典范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24]。是否能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政治本色、理论底色,是中国政治学“不变色”的根本保证。能不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新思想的丰富内涵,能否充分理解和积极彰显其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性,能否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时代使命和基本国情,并将这些要点合理地融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起来”的理论逻辑,特别是要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的性质、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变化对政治发展的新要求。弄清新时代中国的时代使命,最关键的是要符合民族复兴的精神气质,在这一历史性转折中凸显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意义、借鉴价值和比较优势。把握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突出的问题是厘清当代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高度重视社会矛盾转化的政治学意义,积极应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挑战。中国政治学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最重要的是以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坚持做到思想出场、理论在场、话语“气场”。推进中国政治学新的历史飞跃,必须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战略意图、理论逻辑、思想观念“注入”具体的政治学研究中,使之成为中国政治学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不断完善中国政治学体系,不断赋予新思想以新的生命力,不断提升其在中国政治学研究过程中的指导性和引领力。
(二)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必须坚持“四个自信”,立足现实,放眼世界,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回答时代之问和回应人民之需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任何一次进步,都不是在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原则到原则的研究中取得的,而是在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揭示国家政治生活内在逻辑、不断凝练实践发展新诉求中,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先进的国外政治学理论与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智慧的结果,是积极应对和解决改革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结晶。从老一代政治学家探索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原理的基础框架与内容,到20世纪90年代围绕“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造性理论成果,再到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复杂社会现象中国家政治生活的整体性观照,及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话语的构想与谋思,都是顺应实践需要、回应实践召唤、解决实践问题的产物。只有始终直面中国问题的理论,才是中国政治学始终追求的“理想类型”;只有认真思考中国问题的概念框架,才是中国政治学力求达成的“理论范式”;只有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策论阐释,才是中国政治学矢志不渝的“理性跃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战略机遇期,与此相伴的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治理仍有新问题需要解决、中国政治发展仍要突破“西方政治发展思维”的樊篱,当代中国政治话语迫切需要被倾听、尊重与接受,这一切都迫切需要中国政治学产生新成果。为此,应当立足于“中国实际”,反思做得不足的地方,关注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的政治道路设计、政治制度优势、政治体制安排与政治文化特点逐一阐明、系统概括,为中国政治学的不断发展创新提供与时俱进的持久动力。
(三)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必须以博大的胸怀、高超的智慧与宽阔的视野密切关注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积极借鉴吸收一切积极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3]一切学术研究成果,都是产生于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些时代的“衍生品”,都是对其所处时代所面对的历史挑战、时代主题与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结果。因此,不能从概念、原则、理论中寻找它们的合理性,而必须在历史的语境中加以挖掘、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和升华。历史性观照、比较性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不能脱离“历史语境—学术研究”的理解模式,因而推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创新,必须充分认清新时代的历史语境,即在国际层面应关注世界政治格局的时代变化、在国内层面应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任务的时代挑战。毋庸置疑,中国政治学的每一次整体性进步以及具体的理论创新,都是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有了准确的把握和精准的判断基础上适应时代特征,继而在理论研究中加以科学分析的成果。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更加紧密地与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相联系。为此,就必须超越“历史素材”“理论素材”“实践素材”的狭隘性、片面性、时间性与个别性,从跨学科甚至全部哲学社会科学中寻找一切进步性理论成果,整合一切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真正为我所用、为新时代所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用。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局势,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认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加速推进等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重大影响,从战略高度深入研究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回答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重大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历史性变革。
(四)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必须在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与系统共建中充分坚守政治学的地位不动摇
政治学是大局学、战略学、系统学。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应局限于“政治的事物”,而是在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中的“政治性事物”。所有社会领域的问题都可能会变成政治性问题,也会随着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的变化而从政治性问题变成一般性问题或其他问题。这表明,政治学应该是一个包容性很大、沟通性很强的学科,政治学的学术研究必定要涉及大量边缘性、交叉性甚至跨入性的问题。因此,政治学既不能走“关门主义”的错路,也不能走“拿来主义”的邪路。要在守正出新过程中,处理好传统政治学理论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主要领域中重大问题的共存关系。这就要求政治学者们“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大政治现实问题为研究的主攻方向,以满足实践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为动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聚焦前沿问题,提高政治学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应用价值”[25]。为此,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研究;在巩固政治学作为学科体系独特性的同时,加强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史等方面的系统性阐释;在拓展研究领域、扩大问题视域、围绕实践经验、吸纳新生因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政治学与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融式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政治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作为核心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在不断提升政治学的话语能力、构建政治学话语体系进程中,重视与其他学科话语体系的交互影响,使得政治学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思想能够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总之,坚守政治学、环顾多领域、合作诸学科,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焕发新活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