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治国理政若干重大理论发现述要

2020-03-02

理论探讨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理念

许 宝 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北京1000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战略日臻完善,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并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树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推进治国理政实践和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治国理政有了一系列深刻的重大理论发现,本文选择若干加以阐述。

一、真理标准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奏响了序曲。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内部理论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思想解放之先声。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转载,从而在党内外、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一篇文章对历史发展产生如此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神来之笔。说是“神来之笔”,却不意外,这与当时的大环境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1976年10月,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结束了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中国向何处去?道路问题摆在人民面前,而要解决道路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问题。当时最大的思想问题是“两个凡是”的问题,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不敢创新、不敢发展的茫然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理标准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能够成为解放思想的前沿,能够发思想之先声,也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工作的胡耀邦积极推动完整准确运用毛泽东思想,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内部讨论,形成了解放思想的小气候,也逐步孕育了挣脱桎梏的内在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是新的理论发现,这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开头所说:“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事实上,不仅是为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还是为毛泽东解决了的问题。1963年11月,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在东湖宾馆写《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此文打印送毛泽东修改时,毛泽东加注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

可见,如果说真理标准是理论发现,那也只能是重新发现。这种重新发现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思想问题的郑重回答,在经历曲折之后又能够拨正方向,重新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这种现象,在国内外思想理论史上十分罕见,说明我们党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思想理论,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整、自我革新,最终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也正是这种重新发现,才有了不同寻常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意义,我们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真理标准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没有动摇过对真理标准的坚定信念,将来也不会动摇。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打开了思想解放的一扇大门,使全党全国人民挣脱了思想束缚,为中国发展注入了思想活力和前进动力,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充分的思想上的准备,为接下来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思想先河。与此同时,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进一步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让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事实证明,真理标准的发现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改革开放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

真理标准至今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真理标准不改变,改革开放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思想解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我们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发现的智慧发现理论,理论的高峰越攀越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不断发展的治国理政实践。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亲民爱民的高尚情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等以民为本的宝贵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表达出以民为上、以民为大、以民为本的思想。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时闪现民本思想的光辉。诸如“民,国之基也”“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等等,不胜枚举。

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求解放,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将“群众”这个概念纳入思想体系中,形成了科学理论,创立了人民观,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就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观,不但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注意到了普通个体的力量。他指出:“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4]列宁在这里所说的“作为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就关注到历史活动中的普通个体。列宁还批驳了“少数人决定历史”的英雄史观,他指出,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群众,而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只是少数人,“如果这些少数人不中群众的意,群众有时就会对他们不太客气”[5]。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建党伊始就明确规定,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925年10月,中央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6]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1929年,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卫的指示信》中提出,“没收地主豪绅财产是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但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7]。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群众路线,随着实践的推进和检验,升华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发现和理论创造的结果。实践证明,我们党的这一理论发现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制胜的法宝,是我们党理论宝库中的一个传家宝。1944年,毛泽东就提出“为人民服务”,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8]这一宗旨深化了我们党对自身性质的认识,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从本质上把党和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把这一理论成果作为全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成为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力量。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9]他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在改革开放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理论的高度解决了在改革时期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实现同步富裕,创造性地提出“以先富带后富”的策略,分步、稳步地实现共同富裕。

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立场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立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人民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归根结底是要让治国理政的丰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政治立场的鲜明体现。作为系统的科学思想理论与实践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治国理念与治党方略的有机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础上,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与思考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在与采访党的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就体现出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怀,提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坚持”之一,列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表达。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鲜明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体系,升华为理论,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民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在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高广大人民的政治自觉,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第二,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等治国理政举措,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质量求效益,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发展,以全面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高低程度为发展的衡量标准。第三,在人的发展方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个人都成为“追梦人”,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第四,在收入分配方面,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坚持做好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既是党的初心所在,也是党的使命所系。在新时代的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三、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理念是第一观念。发展理念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关乎国家的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动发展理念的突破与进步。

毛泽东探索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道路,得出重要结论,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0]214。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落后就要挨打”“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1]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为中国发展探寻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六大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回答“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对发展理念进行了新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发展的新形势,阐释了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具体措施等,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发展理念的内容,但是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提出并作为发展实践的根本指引,便具有了理论发现的重大价值。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要如何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纲领性、引领性。第一,坚持创新发展。这一理念指明了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新为治国理政的首要理念,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推进思想理论、体制机制、科技文化等方面创新,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二,坚持协调发展。这一理念指明了发展的方法,牢牢把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推动治国理政各项布局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以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发展的整体性,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第三,坚持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第四,坚持开放发展。这一理念指明了发展的战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开放的大门迎接发展的机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平等互商、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第五,坚持共享发展。这一理念指明了发展的旨归,以人民幸福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以人民为治国理政的动力源,以人民为治国理政的落脚点,人民既是发展的贡献者,又是发展的共享者。

新发展理念的这一理论发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新发展理念紧紧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脉搏,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集中反映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顺应时代要求,是我们党发展理论上的新突破,是我国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

四、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上了中央领导集体议事日程。邓小平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政治构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一科学构想勾画出国家和平统一战略和治国理政模式的新蓝图,成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率先在香港、澳门实行并取得成功,由此开启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实践。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战略胸怀、政治智慧和制度自信。在这一伟大构想中,“一国”原则是至高无上的、无条件的,构成“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价值。“两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包容,实现了发挥港澳优势、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最大化。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智选择,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决策。

“一国两制”体现了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政治胸怀和敢于创新的政治智慧,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展现了我们党掌舵定向的非凡定力。“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创新,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气魄,开创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国家治理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一国两制”构想一经提出,就在国家统一和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里程碑作用。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大发明,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明智选择,是治理港澳的最佳制度安排,取得了发展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一国两制”开创了国家统一的和平方式与国家治理的崭新模式,突破了传统理论叙事框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一国两制”也必定要开创新局面和新境界。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为新时代实现国家统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五、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思想在革命导师那里早就有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3]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对外开放,他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4]

毛泽东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闪耀着理论光芒的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之一进行论述,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10]41,指明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要重点学习和摒弃的内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这些重要论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导和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对外开放”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深刻论述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可能性、长期性,科学预见了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将会产生的影响,周密部署了对外开放的对象、形式、范围、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对外开放思想,指导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这是我们党制定的一项正确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发展,既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发现,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开办经济特区起步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比中认识到发展的差距和潜力,萌发了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开办“出口特区”。同年7月,确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4个出口特区改称经济特区,后又设立海南等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探索基础上,1984年5月,确定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为开放城市;1985年2月,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此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都被赋予对外开放的内涵,从而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开放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新的更大的步伐。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国(上海、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实践创新推动了理论创新,创新的理论又指导和推动新的实践。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对外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对外开放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外部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对外开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国家建设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自身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同时又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进步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坚持对外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深刻阐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定的理论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在国内视察,还是在国际舞台发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就扩大开放、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对外开放理论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到“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挖掘了对外开放的世界意义,多次强调全方位对外开放,不但指出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而且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要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他强调,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这些重要论述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将对外开放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因子,有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博大胸怀,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好客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热情宽厚、包容博纳、善良大度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国情世情,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体现了全球视野和世界关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是一个崭新的理论,把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汇聚全世界人民的力量,努力把世界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美好“世界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11年9月16日,我国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坦桑尼亚时谈道:“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15]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6]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断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表述、思想内涵、覆盖空间等都日趋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总布局、总路径,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已经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共产党既有高瞻远瞩的理论指导,也有脚踏实地的丰富实践。“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进来,在世界大发展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谋求世界大发展,实现自己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统一。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里程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开辟了路径,为人类繁荣发展搭建了合作平台,为人类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的重大理论发现,是我们党在总结治国理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的正确方向,为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广泛的世界影响。这一重大理论发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和平、为人类谋发展的智慧和担当,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全人类作出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理念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