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史·艺文志》考误一则

2020-03-02孙利政

江海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艺文志明史书目

孙利政

清张廷玉等《明史·艺文志》子部儒家类记曰:“黄时熠《知非录》六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28页)该书又主要见著于以下几部书目:

即在张廷玉《明史·艺文志》之前,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和万斯同《明史·艺文志》(下简称万《志》)儒家类著录《知非录》作者为“黄时熠”。从书名、卷数及作者看,分著两类的《知非录》当系一书,而作者“黄时熠”“黄时燿(与耀字通)”必有一误。

考徐州市图书馆藏孤本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知非录》六卷,分内、外篇,内篇分立志、为学、存心、检身(以上卷一)、处家(卷二)、应世(卷三)六类,外篇分闲适(卷四)、摄养(卷五)和禅观(卷六)三类。书前自序末署“万历庚子,新都我素居士黄时燿德韬甫书”,书末跋署“万历壬子菊月朔日,不肖男应斗百拜跋”。此书由黄应斗刊行,则其父署名当无误。“新都”乃黄氏所题郡望,其为明徽州府歙县潭渡村人。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潭渡黄氏族谱》卷九载“通家眷生”汪克明《蛟峰先生传》,称蛟峰先生黄祚,子景献,“孙时燿,总角善属文”,末称“予得交于燿”,“燿仲子应斗”。又《族谱》卷八《节妇》载黄景献妻汪富弟事,亦称“子时燿”。是汪克明乃时燿母系亲属,且相与交,数称其名均作“燿”字。黄宾虹《歙潭渡黄氏先德录》(1918年排印本)于《蛟峰先生传》附载孙黄时燿生平,称其“字德韬,号我素”,“学由博返约,明体用,集古先格言为书以自警,曰《知非录》”。

据此《知非录》作者作“黄时燿”确凿无疑。《千顷堂书目》、万《志》儒家类“熠”皆“燿”字形讹,《明史·艺文志》承万《志》误文而未察。至于《明史》杂家类并未沿袭万《志》“黄时耀《知非录》六卷”的著录,应是史臣发现儒家类已著录该书,故有意删汰。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残抄本《明史·艺文志》杂家类“黄时耀《知非录》六卷”条下注有“重出”二字,可见早已有人注意到这一问题。这个抄本可能就是史臣为编纂《明史·艺文志》而作的万《志》抄校本之一,“重出”当即史臣注语,惜未对该书作者异文细加甄别,故有此误。

猜你喜欢

艺文志明史书目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明史强志立当下 仰望星空展未来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万斯同在《明史》纂修中的贡献——天一阁藏万斯同稿本《明史稿》整理札记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标点错误六则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