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散联合头穴电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20-03-02黎永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头穴神庭印堂

黎永锋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致使郁症成为现阶段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属于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缺失、行为减少等症状均为该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会出现严重精神障碍和环境不协调,所以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内接诊的抑郁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n=15):男/女(10:5),年龄23~58岁,平均(40.56±10.11)岁。观察组(n=15):男/女(9:6),年龄24~59岁,平均(40.12±10.23)岁。对比分析30例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药物治疗:逍遥散治疗;基本方剂:当归20 g、茯苓20 g、白术20 g、柴胡15 g、薄荷15 g、生地黄15 g、知母15 g、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5 g、川芎15 g、黄柏10 g、生姜10 g;上述药物配水400 ml煎煮后服用;2次(早晚)/天;1剂/d。每7 d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以及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脉象、舌苔、饮食)调整方药剂量[2-3]。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头穴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方式和剂量同对照组。头穴电刺激:主穴(四神聪、百会、头维、额区神庭、印堂等9个穴位);配穴(合谷、太冲穴等4个穴位);选用一次性针灸针(规格:25 mm×40 mm)。

指导患者取卧或坐位,常规消毒上述穴位以及针具,随后实施针刺治疗。其中四神聪穴、百会穴、神庭穴、头维穴、印堂穴均采用平刺法;合谷穴和太冲穴则采用直刺法,上述诸穴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对神庭穴、百会穴实施通电(长城牌KWD-808I型电麻仪)治疗;其中神庭穴和百会穴为一组,正极接百会穴,负极接神庭穴;印堂穴和头维穴为一组,正极接头维穴,负极接印堂穴。

电针选取疏波为波形,频率控制在2 Hz,连接电针后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耐受为宜,治疗30 min,2次(9时、15时)/d;治疗6 d为1周,共12次;休息1 d。4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4-6]。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两组治疗疗效;主要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情况;采用SDS和HAMD量表进行对比。其中HAMD量表总分>24分=严重抑郁,17-24分=中度抑郁,7-17分=轻微抑郁,<7分=无抑郁;SDS量表总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7]。

(2)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其中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分值0-21分,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分值0-100分,总分≥60分,生活能力轻度受损,41-60分,中度受损,≤40分,重度受损。

1.4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SPSS 23.0计算,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后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独立样本x2值检验以%表示,若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成立。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治疗疗效

经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SDS和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上述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经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ADL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PSQI和ADL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3 讨 论

随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及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我国人口精神状态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所以精神方面疾病频频发生;其中郁症则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典型特征为持久性的心境低落,部分患者甚至悲观厌世,病情严重患者还存在着自杀等行为和迹象,由此可见该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11]。临床研究证明抑郁症会给患者及其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头穴神庭印堂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头穴丛刺干预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头穴丛刺对AD大鼠cAMP-PKAc-CREB及胆碱能的影响*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
球迷·缪印堂荐评
手到病除
缪印堂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