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Meta分析
2020-03-02申正日邱新萍
刘 鹏,刘 璐,申正日,邱新萍,李 平
(1.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肾病科,北京 101300;2.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免疫炎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特发性膜性肾病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4.1%,尽管31.7%患者可以自发缓解,但大约1/3 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1,2]。KDIGO 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IMN 主要治疗方法为激素与环磷酰胺(CTX)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结合使用,2017年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显示激素与CTX 联合可使82.1%的IMN 患者缓解[3,4],但其面临高复发率以及发生感染、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5,6]。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MN 疗效显著,与西药相比不良反应较少[7]。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IMN 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以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
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数据。检索时间从建库之日至2019年11月30日。中文数据库检索以膜性肾病、中药、草药、中医、中西医、蛋白尿、尿蛋白为检索词,英文数据库以 Chinese herbal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prepared medicine、Chinese herbal formula、Chinese herbs、membranous nephropathy、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proteinuria 为检索词。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对象年龄>16 周岁并排除继发因素、肾穿刺为膜性肾病患者;(3)对照组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给予中药治疗;(4)主要结局指标为24h UTP、ALB,次要结局指标为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排除标准:(1)试验组设置不合理的文献,如试验组合用中药、中成药;(2)数据重复或数据无法提取。
1.3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由2 名研究员独立检索数据库,将题录导入NoteExpress 软件并筛选。存在分歧的文献,由第3位评价者介入决定。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参考Cochrane 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5.1.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采用GRADE 评级标准对证据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用证据概要表表示,包括偏倚风险、不精确性、不一致性、间接性及发表偏倚等。
1.4 统计学方法
图1 纳入文献的筛选流程
应用RevMan 5.3 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当异质性可接受(I2≤50%) 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笃合并统计量;异质性不能接受(I2>50%)时,利用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D)表示,合并效应量的检验采用U 检验和95%可信区间(Cl)。采用Begg’s 检验、Egger’s检验及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以α=0.05 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纳入试验及质量评价
初次检索到1890 篇文献,最终纳入10 篇RCT 文献。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1。
10 篇RCT 均为 中文 文献[8~17],共718例IMN患者,治疗组364例,对照组354例。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文献有6 篇[9,12~16],为低风险偏移;其余文献未描述随机方法。1 篇文献报告脱落、剔除标准[10],为低风险偏移。所有文献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均未对研究者和受试者及数据分析者采用盲法,未发现选择性报告及其他偏移,为偏移风险不确定。
2.2 对结局指标的影响
2.2.1 对ALB 和24h UTP 的影响
中药叠加激素、环磷酰胺治疗IMN 对ALB、24h UTP 的影响[8~17],文献合并后的异质性分别为I2= 87%、94%(均P<0.01),具有高度异质性。
敏感性分析显示:分别剔除6 项研究(疗程分别为2 个月、3 个月和12 个月)[8~10,13,15,16]和剔除4项研究[9,13,14,16]后,异质性为I2=0%、22%,(P=0.66、0.27)。Meta 分析显示,治疗组升高ALB(疗程为6个月)、降低24h UTP(疗程为2~6 个月)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4.31,95%CI (3.43,5.18);MD=-0.87,95%CI (-0.95,-0.79),均P<0.01],见图2、图3。
2.2.2 对血清肌酐(Scr)的影响
8 项试验[8,10~16]比较了中药治疗IMN 对Scr 的影响,总体合并后的异质性为I2=98%(P<0.01),敏感性性分析显示:剔除1 项试验[12]后,异质性降低。对比发现这项试验[1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cr 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 项试验。Meta 分析显示,治疗组降低Scr 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53,95%CI(-8.32,-4.73),P<0.01],见图4。
2.2.3 对血清尿素氮(BUN)的影响
图2 中药治疗IMN 对ALB 影响的森林图
图3 中药治疗IMN 对24 h UTP 影响的森林图
图4 中药治疗IMN 对Scr 影响的森林图
图5 中药治疗IMN 对BUN 影响的森林图
图6 中药治疗IMN 不良反应的森林图
6 项试验[8,10,11,14~16]比较了中药治 疗IMN 对BUN 的影响,总体合并后的异质性为I2=99%(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1 项试验[8]后,异质性降低。Meta 分析显示,治疗组降低BUN 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5,95% CI(-0.43,0.13),P=0.29],见图5。
2.3 安全性分析
6 项试验[9,11~15]报道有不良反应出现,治疗组共出现20例:白细胞减少5例、肝功能损7例、糖耐量异常1例、胃肠道反应1例、肺感染2例。对照组出现58例:肺感染7例、肝功能损害15例、膀胱出血1例、糖耐量异常3例、白细胞减少15例、胃肠道反应1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股骨头坏死1例。Meta 分析显示,异质性为I2=0%,P=0.76,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7,95% CI(0.16,0.47),P<0.01],见图6。
2.4 GRADE 证据分级
根据GRADE 评价标准对各结局指标的总体质量进行了评价。ALB、24h UTP 指标:文献均盲法不完善,缺少分配隐藏;异质性检验结果>50%,漏斗图不对称,存在发表偏移;故ALB、24h UTP为极低质量证据。
3 讨论
IMN 常以水肿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伴有大量蛋白尿,故划入中医“水肿”、“尿浊”等范畴[18]。中医治疗的整体论治、辨证施治不仅可提高患者免疫机能及西药耐受能力,同时还可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纳入的10 篇文献Meta 分析结果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IMN 和对照组比较,能显著升高患者的ALB,降低患者的24h UTP、S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改善患者的BUN 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患者肾功能受损较轻、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对于该结果,还需要高质量的相关临床试验证实。
安全性方面,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应该尽早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IMN,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