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明袁燮家族变迁探述
2020-03-01李翔魏芳
李翔 魏芳
摘 要:袁燮家族为南宋四明地区著名的文士家族。对其家族变迁的探述对探讨浙东地方精英崛起也颇具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袁燮家族世系的全面梳理,可知袁氏家族因儒学而兴,家族成员凭借进士科入仕,并通过与当地儒学世家联姻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家族内部不仅重视儒学教育,还以礼法相尚。
关键词:南宋 袁燮 家族
一、 袁燮家族世系考
四明地区袁氏家族主要有城南、南湖、城西三支。a袁燮乃城南袁氏的代表性人物,其与杨简、沈焕、舒璘等以道义相切磋,四人并称“甬上四先生”。袁燮作为陆九渊心学在浙东的主要传播者,对于推动南宋浙东学术繁荣同样有突出贡献。关于袁燮家族的来源,据《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 载:“其先出有虞妫姓。春秋时陈大夫涛塗,始见于经。两汉之世,最称贤者,曰博士固,司徒安。晋宋迄唐,人物相望。至我朝,而四明袁氏浸显。其谱录可考者,府君谧生本州助教志,志生赠大中大夫斐,斐生左朝奉大夫知处州赠光禄大夫毂。”b
行状是叙述死者生卒、履历等信息的文字,多由亲故撰写,一般而言可信度较高。可是人物攀附名门,杜撰世系的现象在古代史上屡见不鲜。这段关于袁氏祖系的记载明显存有漏洞。六朝隋唐最重谱牒,何以袁氏世系不明?笔者推测,这段世系的追溯杜撰的可能性较大。关于宋代袁氏“谱录可考者”,陈莉萍考证出袁谧(充)—袁志(健)—袁斐(揆)—袁毂的世系排列。c另,袁燮撰写的《先祖墓表》对袁燮先祖世系的记载,可信度亦高,可资参考。史载:“公讳坰,字卿远,明之鄞人也。曾大父讳揆,赠太中大夫。妣施氏,旌德县君。大父讳毂,左朝奉大夫、知处州、赠光禄大夫。妣叶氏,永嘉郡夫人。考讳灼,左朝议大夫、尚书仓部郎中。妣石氏,恭人。光禄公以儒学辞藻,擅名当世。仓部公亦笃志遵业,无忝前人,而袁氏一门,于是始大。”d
袁埛曾祖袁揆、祖袁毂均为赠官,可见此时门第不显。至袁毂时,家族才以儒学闻名。埛父灼始见入仕,历官仓部郎中,袁氏一族开始崭露头角。
据《先公墓表》载,袁灼子埴早卒,袁增履历不显,袁埛同未入仕。之外,袁灼还有一支子系。《从兄学录墓志铭》载:“君四明袁氏,讳涛,字巨济。曾祖讳灼,左朝议大夫,尚书仓部郎中。祖讳,迪功郎。考讳有年,妣范氏。”e袁涛有三子,机、栝、棅,均习儒。袁毂除袁灼这支子系外,还有袁辉。据《叔父迪功郎监潭州南狱庙行状》载:“君讳方,字诚之,庆元鄞人。曾祖讳毂,左朝奉大夫。祖讳辉,文林郎。考讳圻。”f袁方好儒学,以特科补雍州文学,调迪功郎,监潭州南狱庙。方有子三人,浹,洽,渐。其中洽登儒科,任文林郎,前南安军大庾令。
袁燮家族的兴盛有赖袁埛长子袁文。文乃袁燮父,《絜斋集》中收有《先公墓表》。据载,袁文“顾场屋小技,难以立身扬名,不复汲汲,而务学益勤”g,后著有《名贤琐事》《瓮牖闲评》,对经史颇有考订。
袁文有弟袁章。章早年好学,闻名乡里,可五十岁才进士及第,历绍兴诸暨县主簿,泰州州学教授,通判常德府等职。袁章有二子,焘、熹,皆先卒。孙男二,符,国子监进士;策。曾孙男二,鲁孙、英孙。h
袁燮乃袁文次子。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少入太学,登进士第,曾任国子祭酒,秘书监。燮,有 《絜斋集》二十四卷流布于世,传见《宋史》卷四〇〇。燮有兄弟三人,其中觉为文长子,乡贡进士,早卒;藻,履历不明,恐无功名,也未入仕;槱,饶州乐平县丞。
城南袁氏以袁燮这支最显。燮长子乔,任知绍兴府新昌县。次子肃,从“甬上四先生”之一的舒璘向学,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曾官拜知临安府。三子甫,浙东名儒,曾师从杨简,嘉定七年进士及第,历官秘书郎,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其传见《宋史》卷四〇五,有《蒙斋集》等著作流布。四子商,承奉郎、监临安府新城县税。袁文孙辈还有袁向,乃槱子,另有贡、丙,父不明。袁文曾孙辈,除个别外,履历基本就不显了,城南袁氏也逐步走向没落。
总体而言,袁氏家族以袁文、袁燮、袁甫祖孙三代显名于鄞县,是南宋浙东颇具代表性的文士家族。其中袁燮、袁肃、袁甫乃家族有名的大儒,肃、甫相继从甬上四先生问学,父子三人均为浙东心学的主要传播者。章学诚将他们并称“三袁”。史载:“浙东之学,虽出婺源,然自三袁之流,多宗江西陆氏,而通经服古,绝不空言德性,故不悖于朱子之教。”i
笔者通过对《絜斋集》 《宋史》 等基本史料的爬梳,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袁燮家族世系以表格整理如下:
二、袁燮家族教育与婚尚
上文已论,袁燮家族在袁毂、袁灼时期便潜心向学,以儒学闻名乡里,袁氏之门开始发扬光大。袁燮祖埛,“服膺儒业,充养德性,家再世二千石,而恂恂退逊,甚于寒素,殄念穷乏,施予不倦”j 。
在儒学家世的熏陶下,袁埛二子不仅年幼以才学闻名,还从名师问学,日后均成大器。长子文,自幼聪警,好读书。次子章“天资隽敏,十岁遍诵五经,十二能赋,翘然秀出,奇童之誉籍甚” k。袁文、袁章均从金彦博、李大辩、莫冠卿等求学,学问益精。袁文醉心经史,不逐场屋之事,著有《瓮牖闲评》等书,长于考订,对今天的学术研究依然有较重要价值。袁章后入太学,结交俊贤,因不被秦桧重视,退而于乡里授学,乾道五年才中进士。
毫无疑问,袁燮在学问和仕途上的成功离不开家族教育的熏陶。除了父亲对袁燮的教育外,其叔袁章同样功不可没。燮云:“某年十有五,奉先君命,学于叔父,殷勤教督,不啻己子。” l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袁燮后入太学,师从陆九渊,与沈焕、杨简、舒璘相切磋,乃成浙东大儒。另,袁燮弟槱,天资聪悟,勤奋苦读,博览群书,不专治举子业。袁燮从兄袁涛,“自幼不群,长嗜书如饥渴,严寒酷暑,披览讽诵,未尝暂辍,以能赋称” m。涛还从袁章问学,闻见日广,尤精于经籍。袁燮子袁甫, “少服父训,谓学者当师圣人,以自得为贵。又从杨简问学”n ,嘉定七年以进士第一登第,后官拜兵部尚书。
除了父辈的教育外,母亲教育同样功不可没。典型如袁文夫人戴氏。史载:“戴为鄞之桃原乡著姓,家故饶财,外祖父始修儒业,教子有法度。以夫人聪明静专,柔嘉孝谨,可教也,授以诸经,肄业如二兄。”o
戴氏为鄞县著姓,外祖父辈才始修儒学,可见其家族重学大致与袁燮家族同时,两家族恐为鄞县同时期兴起的望族。戴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嫁入袁门后,不仅礼法得体,还以学问教子。据载:“先君教子甚切,太夫人助之。始学,则教之《書》,手写口授,句读音训必审。长则期以远业,朝夕诲励。”p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袁氏婚尚重儒学世家的特点。譬如袁燮叔父袁方夫人范氏,其家族同样以儒学兴。史载:“维袁氏素以儒学起家,而范氏亦然……今分教金陵,两家相望,名节班班,余庆所钟,久而未歇。”q
良好的家族教育不仅体现在重儒学上,在礼法方面,袁燮家族也是一方表率。稍举几例:其一,疏财仗义。袁埛“时时造可食物,散于城外,以惠贫民,或捐钱与之,前后所济不知其几矣”! 8。袁槱在任黄梅县尉时,捐俸为粥,以活饥民。其二,以诚待人。袁文,“遇人无贵贱,能否,长幼,必以诚敬,恂恂卑谦”s。其三,从政清正廉明。袁章,“居官廉静,以法不以例,及可以取,可以无取者,未尝辄受”t。《絜斋集》中收有大量上书直谏的奏疏,也体现了袁燮刚正的士大夫风骨。
综上,我们认为袁燮家族大致兴起于两宋之际,其家世早年不显,家族主要依靠儒学教育,科举入仕,与当地名门联姻等方式,逐渐名重于四明。家族不仅重视教育,还以礼法相尚,堪称四明表率。袁燮家族作为南宋时期地方精英崛起的典范,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ac陈莉萍、陈晓亮:《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
b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45页。
defghjklmopq! 8 st〔宋〕袁燮:《絜斋集》,武英殿聚珍本,卷17,第4叶A—第4叶B;卷20,第23叶B;卷16,第9叶A;卷17,第7叶B-第8叶A;卷16,第14叶A;卷17,第4叶B;卷16,第11叶B;卷16,第15叶B-第16叶A;卷20,第23叶B;卷21,第9叶B;卷21,第10叶A;卷21,第13叶B;卷17,第4叶B;卷16,第5叶B;卷16,第15叶A。
i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3页。
n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242页。
参考文献:
[1] 陈莉萍、陈晓亮.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范立舟.“甬上四先生”对象山心学的修润[J].哲学研究,2014(9).
基金项目: 宁波市浙东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浙东袁燮家族研究”(JD19ZD-2)
作 者: 李翔,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浙东学术史。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