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
2020-03-01李海霞王玉佳
李海霞,杨 慧,王玉佳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山东 潍坊 261000)
应激性精神障碍发病与社会环境因素、患者个人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目前,临床上除针对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采取药物控制措施外,还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中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心理护理的目的则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将二者联合应用在患者的护理中,实际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48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3岁~52岁,平均(39.4±4.3)岁;观察组48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0岁~50岁,平均(37.8±5.1)岁。排除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且患者与应激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相符,无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即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卫生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1)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介绍科室、病房基本环境、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陌生感,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改善患者依从性[1]。(2)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心理状态以及语言行为,如果发现行为异常或是出现负性情绪,则需要及时安抚。(3)做好应激性精神障碍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告知家属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家属照顾好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内心需求,保持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患者情绪波动,这样有利于改善病情[2]。(4)并且在科室内部举行分享活动,分享活动的频率以实际需要为准,通常情况下,此类活动一周举行一次,必要的时候,在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此类活动的组织频率。活动中,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以往接受治疗后成功康复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引导患者阅读相关书籍,深化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避免患者因对疾病以及治疗方法存在疑问而产生恐慌心理,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按照两个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展开调查和评估,且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分别是分数低于50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6.52±2.21)分,SAS评分为(44.78±3.69)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为(53.61±3.52)分,SAS评分为(54.06±4.28)分。两组患者数据对比,P值均<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3 讨 论
应激性精神障碍是精神活动发生功能性障碍的心理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持久或是突然的不良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导致。该疾病的临床症状通常反映出患者的精神创伤和心理矛盾内容,具体表现为兴奋状态、反应性意识障碍、偏执状态以及兴奋状态等。该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身心伤害比较严重,症状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患者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较大[3]。通常情况下,应激性心理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感到强烈的痛苦,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此类问题在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患者的社会功能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无论对于患者本人来说,还是对于患者家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一方面从患者本人的角度来讲,应激性精神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患者家庭的角度来讲,由于患者发病后正常的社会功能无法发挥,很多社会活动都无法完成,家属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心力来进行护理,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患者家属的负担。相比于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应激性心理障碍患者有其特殊性,因此,他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对更高。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加重患者应急性心理障碍的症状。而常规的护理措施从患者饮食、用药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其实际效果不理想,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因此,需要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了解,使家属了解家庭环境和支持的重要性,进而从精神层面基于患者支持和鼓励;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制定护理计划并执行,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心态,使其保持乐观、愉悦,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本次临床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应用在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可取得显著效果。
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讲,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是,护理作用的发挥仅限于患者接受治疗阶段。在结束治疗之后,患者要想有效避免自己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方式放松自己的身心,在此基础上,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以更加健康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在此基础上,有效降低应激性精神障碍问题的发病概率,减少疾病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从本质的角度来讲,应激性精神障碍并非是一种无法预防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只有从自身的角度进行调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问题。
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来说,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方式之所以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其原因也正在于此。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方,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病机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消除患者应激性精神障碍问题的发病机理,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疗效果,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应激性精神障碍是患者自身心理素质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严重影响。为减轻疾病的负面影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全面优化护理流程和内容,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可见,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