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0-03-01朱玉莲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制度

■朱玉莲

(东莞市虎门医院)

1 引 言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市场竞争,也给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公立医院要想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升级改革要求,就必须要在规模扩张与市场竞争力两方面着手。其中制约公立医院规模扩张与市场竞争力的就是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其内控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下我国经济环境正处于改革深水区,公立医院如何强化内部控制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公立医院经济活动进行防范管控的过程,主要通过制定制度、执行程序等方式进行管理。我国公立医院大部分都是依靠财政拨款来获得足够的运营资金,因此不够重视资金的有效使用、效益的提升等。但是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公立医院也开始积极的吸收企业的管理方式,尤其是重视成本效益原则,把这一原则纳入到公立医院中来,这就要求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必须要完善,这样资金的利用率才能提高,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资产流失的状况才会大大减少,这有利于公立医院的长足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对内部控制都不够重视,形式上虽然设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际并没有用到实处,内部控制不受重视,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所以公立医院内部要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提升行政内部控制的能力与水平,使得公立医院的各个环节都有内部控制发挥作用,做到全员参与,以此来为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和规范

内部控制是企业确保财务报告审计科学、合理的重要制度,起初该概念诞生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随着内部控制的优越性逐渐被企业认知,国内许多公立医院开始应用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因为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所以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是从国外进行照搬,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根据国内的国情进行调整。从而致使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在具体应用中面临较多困难,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规范化上存在欠缺,最终必定会阻碍内部控制制度效果的充分发挥。

3.2 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不到位

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表面说说而已,并没有落到实际中,有些公立医院甚至出现一言堂的现象,这与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全相违背的。公立医院由于具有社会公益属性与经济效益属性并重的特征,因此多数公立医院的资金是由财政资金作为支撑,对于资金的预算管理、配置有着较高的预算要求。然而公立医院毕竟不是现代化企业主体,在预算管理上仍然存在欠缺。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致使内部控制无法针对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等重要的工作进行控制监管;极易导致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成为摆设,根本无法对各个流程进行管控。因为缺乏内部控制执行力,许多内部控制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决策管理,无法对“一言堂”形式的公立医院进行监管,容易导致公立医院资产的流失,会影响到公立医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3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公立医院由于其公益性的属性,通常不会将精力分散在内部控制等行政管理环节上,多数精力主要在于提升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医疗服务技术。因此许多公立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而且缺乏内部控制氛围。甚至许多医务工作者根本不会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自然也就为内部控制执行力欠缺埋下隐患。

3.4 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导致它会更重视预算以及完成效果,而对于业务活动中面临的各项风险不够重视,有的人甚至认为在公立医院中是不存在业务风险的,这种想法十分不正确,正是因为思想意识的不到位,导致公立医院不可能设置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难以对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内控风险加以科学、合理的预测和防范。

4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分析

4.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开展工作的基础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预算管理制度可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公立医院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预算方案;其次对于制定的预算方案要严格进行落实,通过执行力将预算方案的权威性进行体现。也只有如此才可将预算管理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当预算执行完成后要展开后续的评估工作,积极分析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优化,促进管理制度的发展。

4.2 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近年来,政府对于财税改革工作越来越重视,而财务报告制度则属于财税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缓解公立医院的债务风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2.1 管理层面

在管理层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在公立医院内部设立单独的职能部门,专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充分发挥财会、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的作用,更好的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效落实;第二,要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有效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把决策和监督等环节分离开来,确保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同时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要做好研究调查工作,完善决策机制,对于内部控制中一些重要的环节实行责任制;第三,对于关键岗位人员的绩效考核要更加的严格规范,可以开展一些和内控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一些关键性的岗位可以实施轮岗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腐败现象的出现;第四,要完善内部控制职能系统。可以汲取其他单位或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的完善智能管理系统。同时在财会、审计等部门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充分的利用科技的力量,实现信息化,设立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两种方式,并且把这两种方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监督的效果会更加全面。

4.2.2 业务活动方面

第一必须要将公立医院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各项业务流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对其进行识别与量化评估。从而制定出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确保在风险发生前就可将风险进行控制;第二明确业务活动管理机制,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将公立医院的收支、合同以及行政管理等各项业务纳入到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当中,确保各项业务处于可控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流程混乱的情况。

4.2.3 要营造重视内控的氛围

内控环境的优化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有良好的内控环境,需要公立医院领导层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当中,为医院营造一种重视内控的内控环境。公立医院必须要重视内控意识的宣传工作,只有全员都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领导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领导人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积极督促引导普通员工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与个人息息相关,内部控制应该参与到公立医院的各项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提升内控效果。此外,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4.3 建立内控管理奖惩机制

内部控制需要做到全员参与,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实现公立医院的控制目标,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所以,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内控奖惩制度,对于一些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是把成果纳入到考核中,甚至可以把这个作为评职称的一个参考项,这样公立医院全体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会更深刻,参与内控活动也会更加的积极,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应有的实际作用,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论与建议

公立医院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运用国有资产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于产品,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公立医院通过成本管理可以降低国有资产的成本支出,并且更好的体现出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属性,但同时也需要重视经济效益。因此公立医院需要积极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管控,发挥出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价值,有利于市场竞争。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均与公立医院具有紧密联系,起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公立医院要想在未来更好的增强自身价值,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就需要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将内部管理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并且帮助公立医院实现资金配置高效的目标,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所以公立医院通过内部控制来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是极为有效地途径。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成本制度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