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

2020-03-01吴国华林凡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液标本

吴国华 林凡

(莆田市涵江医院检验科 福建 莆田 351111)

尿常规检验为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其能帮助医师了解患者输尿管、膀胱功能以及感染、出血、炎性反应等情况。临床检验中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尿常规检验造成影响,检验结果很可能因此而出现失误或偏差,最终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1]。所以,应当强化对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相应解决策略进行制定,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200 例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和解决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1—6 月收治的200 例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女88 例、男112 例;患者年龄范围19 ~65 岁,平均(35.4±4.9)岁。

1.2 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样本采集时间,采集样本期间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不可饮用可乐、咖啡等。由患者完成具体样本采集工作,男性患者尿液需符合纯度要求,避免混入前列腺液或精液;女性患者阴道口和尿道口需满足清洁度要求,避免混入阴道分泌物等。应尽量在早晨7:00 ~9:00 间采集尿液标本,使用一次性尿杯存放尿液标本,采集量应超过20m l。尿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检验,尽量缩短保存时间,避免检验结果受细菌滋生和蛋白质变性的影响,同时还需严格控制尿胆红素尿胆原氧化和细胞溶解现象。为避免尿液标本p H 值异常上升引起的尿胆红素分解,应当在采集尿液标本后2h 内完成检测。需统一保管尿试纸,并严格控制温度和光线。需保证试纸的整洁度,避免检验结果受化学反应影响。定期保养、合理使用尿液分析仪,及时清洁纸条槽板。

1.3 观察指标

统计200 例样本的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实际阳性比例和检测阳性比例,总结造成尿常规检验结果误差的因素。

2.结果

2.1 200 例标本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情况

200 例尿常规样本检测蛋白质阳性46 例(23.00%)、白细胞阳性56 例(28.00%)、红细胞阳性76 例(38.00%);尿常规样本实际阳性数分别为32 例(16.00%)、44 例(22.00%)、60 例(30.00%)。200 例尿常规检测共出现误差42 例,比例为21.00%。见表1。

表1 200 例尿标本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情况[n(%)]

2.2 42 例尿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其中25 例(59.50%)误差是实验室影响因素造成,8 例(19.05%)误差是药物因素造成,4 例(9.52%)误差是标本采集因素造成,3 例(7.14%)误差是标本保存因素造成,2 例(4.76%)误差为标本送检因素造成。见表2。

表2 42 例尿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3.讨论

尿常规是临床重要检验项目,医师可据此对患者输尿管、膀胱功能以及感染、出血、炎性反应等情况进行了解,是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3]。相关研究[4]显示实际检验过程中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尿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检验结果很可能因此而出现误差,最终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误导。

通过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药物因素:服用药物会改变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通常情况下检验结果受到影响会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②标本采集因素: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不了解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检验人员需向患者说明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患者使用清洁、干燥、一次性容器留取尿液,同时对患者信息进行明确标记[6]。女性患者应留取中段尿,并在留取尿液标本前清洗外阴,避免在经期开展尿常规检查。男性采集尿液标本时,要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标本中。完成样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避免出现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等情况[7]。③标本保存因素:采集后2h 内将标本送检,对于无法及时送检的标本要冷藏,冷藏温度为4℃,保存时间需少于6h。尿液标本久置后会转变为碱性,进而影响检验结果[8]。④标本送检因素:需对标本运送和处理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标本质量会受到血细胞代谢、化学反应、蒸发、气体逸散、渗透压等影响,进而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9]。⑤实验室影响:保证操作环境洁净度,快速而准确的进行检测,为避免变质不可一次拿出试纸条,同时及时更换变色试纸条[10]。

200 例尿常规样本检测蛋白质阳性46 例(23.00%)、白细胞阳性56 例(28.00%)、红细胞阳性76 例(38.00%);尿常规样本实际阳性数分别为32 例(16.00%)、44 例(22.00%)、60 例(30.00%)。200 例尿常规检测共出现误差42 例。临床中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影响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标本送检因素,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11-12]。收集尿液应该使用清洁的容器,专业的体检机构都会提供。留置尿量一般在20ml 左右,以晨起第一次尿为宜,最好在30 ~60min 内送检[13]。做尿培养要留中段尿,即先弃掉前一段,收集中间的尿。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收集尿液标本一定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做到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综上,临床检验中需强化对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素的研究,并在具体检测中针对性预防,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液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跟踪导练(三)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