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景德镇御窑厂规制布局探考

2020-03-01朱明璋

景德镇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窑厂景德镇

朱 山 朱明璋

(1.景德镇市御窑遗址管理处;2.景德镇市国信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瓷器的专职制造场所,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现存的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景德镇御窑厂历史建置沿革、管理制度、烧造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

本文从考古发掘历代文献资料、陶瓷专著、传世实物、人物记叙等诸方面对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厂概况进行阐述探考。

一、考古探考何时设置御窑厂

关于明代御窑厂设置的时间,有洪武二年(1369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宣德年间、正德初年等多种说法。绝大多数人认为宣德之前景德镇已有官窑。但仍有两种观点:洪武二年、洪武三十五年。1990年珠山东麓修建台阶时,考古人员在离地表5米处发现了明代早期的遗物。出土了青花、釉里红大盘和白釉印花碗,这些标本为公认的洪武瓷器。还有琉璃瓦、浮雕方胜纹瓷用建材等,这些瓷用建材曾见于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印有“官匣”字样的匣钵。(图1、图2)与有铭文的瓷瓦(图3、图4)。瓷瓦的左上角用黑褐色料书有监造、监工、作头、甲首、浇釉、人匠姓氏等内容的文字,而监工为浮梁县丞赵万初。查阅《浮梁县志》,在“职官制”的县丞条中,赵万初名列榜首,可以确定他出任县丞的时间在洪武早期。同时又有官匣的存在,这些遗物成为洪武二年设置官窑的有力证物。

不过持洪武三十五年说的也没错,2002年,珠山北麓考古工地出土了刻“局”“局用”铭碗的残片,该碗的圈足,具有洪武早期的工艺特征。另外,明崇祯十年(1637年)《关中王老公祖鼎建贻休堂记》残碑记有:“我太祖高皇帝三十五年,改陶厂为御器雨季,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洪武三十五年不是设置官窑,而是将“陶厂”改名为“御器厂”。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今已无存,据文献及实地考证并对照现今位置,可知清顺治时期延续明官窑制度在景德镇珠山设置御窑厂,清代御窑厂系建在明代御窑厂的基础上。南起珠山路、北至彭家弄、东临中华路、西到东司岭,面积约52500平方米。而明代御窑厂较清代大,北边到了斗富弄,总面积为54300平方米。

二、历代文献资料、陶瓷专著关于明清御窑厂规模记载

1、目前所知较早的有明隆庆年间(1537~1572)通判陈学乾所撰的《陶政录》这样描述景德镇御窑厂。

“中为堂,正厅三;后为轩,穿堂一,为寝,后堂三;寝后高阜为亭,匾曰‘兀然',今改为‘纪绩’;堂之旁为东西序,各厢房三;东南有门三;堂之左为官署,大门三,厅堂三,东西廊房六;堂之前为仪门三;为鼓楼三;为东西大库房各六,内、外库八;为作二十三,曰大碗作,房七间,小泥房四间;曰酒盅作,房三间;曰碟作,房八间,小泥房四间;曰盘作,房七间,小泥房四间;曰盅作,房七间,小泥房四间;曰印作,房十间,小泥房四间;曰锥龙作,房一间;曰画作,房一间;曰写字作,房一间,曰色作,房七间;曰匣作,房三十三间;曰泥水作,房一间;曰大木作,房五间;曰小木作,房五间;曰船木作,房二间;曰铁作,房四间;曰竹作,房二间;曰漆作,房三间;曰索作,房—间;曰桶作,房一间;曰染作,房一间;曰东碓作,四十六秉;曰西碓作,一十六秉;为督工亭,改为三椽舍;为狱房。厂之西为公馆,东为‘九江道’。为窑六,曰风火窑;曰色窑;曰大小爁熿窑,连色窑共二十座;曰大龙缸窑,十六座;曰匣窑;曰青窑,四十四座。厂内神祠三,曰玄帝;曰仙陶;曰五显。厂外神祠一,曰师主。甃井二,一在锥龙作,一在南门内。为厂二,曰船柴厂,屋十间;曰水柴厂,屋九间。放柴房八十七间,烧窑人役歇房八间。”

图1 官匣局部

图2 官匣

图3 “赵万初”铭文瓦

图4 “赵万初”铭文瓦局部

此后无论是志书还是陶瓷专著皆以此为蓝本。例如,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王宗沐《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的御窑厂内的建筑分布情况和《陶政录》描述的一样。

2、清代记载御窑厂地理位置的最早文献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浮梁县志》卷首的“景德镇图”,而御窑厂位置图中昌江东岸绘一周垣墙,墙外分别有南门和东门。墙西侧为公馆,东侧为“九江道”。由南门进入,正前方有“御器厂”三字,内有若干房屋,当为作坊。以后历代县志中的景德镇图多以此为本。(另有一说清代最早记载御窑厂地理位置是康熙十二年版的《浮梁县志》)。

3、清雍正十年(1732年)谢旻等修的《江西通志》里记载:“御器厂中为堂,后为轩、为寝。寝后高阜为亭,堂之旁为东西序,东南有门。堂之左为官署,堂之前为仪门,为鼓楼,为东西大库房。为作二十三,曰:大碗作、酒盅作、碟作、盘作、盅作、印作、锥龙作、画作、写作、色作、匣作、泥水作、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铁作、竹作、漆作、索作、桶作、柒作、东碓作、西碓作。为督工亭,为狱房。厂之西为公馆,东为九江道。为窑六,曰:风火窑、匣窑、大小爁熿窑、大龙缸窑、匣窑、青窑。厂内神祠三,厂外神祠一,甃井二,为厂二,曰船柴厂、水柴厂。曰放柴房、烧窑人役歇房。”这种记载与明代《陶政录》所载各作和窑数均无大的差别,遂将其厅堂数目、大门与各作房间数目省略了。

4、乾隆七年(1742年)刊刻的《浮梁县志》中亦有垣墙,有东门和南门,墙西侧为公馆,东侧为“九江道”。南门正前方亦有“御器厂”并若干作坊,与康熙时期无异。

5、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朱琰《陶说》中御窑厂仍分23作,各作名称均沿前朝。

6、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程廷济所修的《浮梁县志》亦采用朱琰《陶说》的观点,且著述中下有“明嘉靖四十三年毁,复建”,更验证了清代御窑厂是承明代御器厂之建制。只是在御窑厂图绘画上将:墙西侧为公馆,东侧原来的“九江道”改写为“分防署”,其它都无大的变化。

7、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蓝浦所著的《景德镇陶录》是清代对御窑厂建制记载最为详尽的著作。书中既绘有景德镇全图和御窑厂图,还以文字对御窑厂进行了详细说明:“厂跨珠山,周围约三里许。中为大堂,堂后为轩、为寝。寝北有小阜,即珠山所由名,旧建亭其上。堂两旁为东西序,又东迤南各有门。又东:为官署、为东西大库房、为仪门、为鼓亭、为督工亭、为狱房,今废。为陶务作二十有三:曰大器作、曰小器作、曰仿古作、曰雕镶作、曰印作、曰画作、曰创新作、曰锥龙作、曰写字作、曰色彩作、曰漆作、曰匣作、曰染作、曰泥水作、曰大木作、曰小木作、曰船作、曰铁作、曰竹作、曰索作、曰桶作、曰东碓作、曰西碓作。为窑式六:曰青窑、曰龙缸窑、曰风火窑、曰色窑。曰爁熿窑、曰匣窑。又前后甃井二、柴房二、窑役歇房二。厂内神祠三:曰佑陶灵祠、曰真武殿、曰关帝庙。厂外神祠一:曰师主庙。厂之西为公馆,东为饶九南巡道行置(今饶州府同知置)。头门外树屏墙一,有东西二甬道通市街。

康熙二十一年版《浮梁县志》景德镇御窑厂位置图

8、据民国吴宗慈所撰《江西通志稿》中描述清同治朝修建的御窑厂为:“自咸丰五年,粤贼陷镇,厂遭焚毁。同治五年(1886年),署监督蔡锦青就旧址重建堂舍七十二间,外为仪门,左右室各一,中为堂,后堂至左右室各二,旁为厅事三楹,内外档房五,东前后圆器房各六,又东青花房七,西彩房三,玉竹房一,选瓷房二,瓷库一,琢器房三,雕削房五,又西青花房六,吹釉房三,钧釉、汝釉房一,炉房三,庖厨二,洋彩吹浇黄房七。”

三、传世实物关于御窑厂格局的描绘

目前较为全面反映御窑厂格局的传世实物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粉彩御窑厂图螭耳瓶和首都博物馆所藏青花御窑厂图圆瓷板屏风。

1、粉彩御窑厂图螭耳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景德镇烧造。盘口、束颈、溜青、筒腹,圈足。口径22厘米,足径22.5厘米,高63厘米。颈部对称设螭耳,采用粉彩装饰。通体绘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实景图。采用全景式,分为上、中、近景,层次分明。颈部正中为珠山御诗亭,后面有工人运送物料。肩部正中为仪门内的大堂,左右为两廊,有工匠在劳作。两廊的后面有厂房围墙,诸多工匠或在装匣,或在入窑。正面下腹部为仪门,内有管事及监工在仪门中手握旱烟袋,或立或坐地指指点点。东西辕门上各挂一面黄色大旗,旗上以黑彩书写“御窑厂”三字。两侧白墙黑瓦,有回廊、拱门。其下有挑夫运送瓷器。背面场景开阔,人物众多,厂内各作工匠紧张劳作,管事、作头体态各异,形象地反映了清代御窑厂的建制、分布及职能。画面描绘了从原料到成型、烧成、彩绘、装运等生产场景。所绘人物计有61人,所用彩料有红、黄、绿、紫、蓝、黑、金等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御窑厂的概貌,是一件珍贵的实物资料。

道光 御窑厂图大瓶

2、青花御窑厂图圆瓷板屏风此件清道光时期生产的直径为72.5厘米的圆型瓷板屏风更为详尽地绘出了御窑厂的情况。以御窑厂为中心,将御窑厂及其以北的街市巧妙地压缩在一个圆形画面中。御窑厂南为照墙,照墙前的旗杆上高挂“宪奉御窑厂头门”旗。正北为御窑厂大门,大门的匾额竖书“御窑厂”三字,中门两旁一对抱鼓石。御窑厂为三进院落。大门至仪门之间为弯曲的街道,街道东侧有关帝庙、佑陶灵祠,西侧是景德司、真武殿。仪门与大门一样,也是重檐,三开间,也有一对抱鼓石。仪门左右分别建有吹鼓亭,吹鼓手将喇叭伸出亭外吹奏。仪门前东西两侧街口分建东西辕门两处牌楼。挑坯工将制好的坯顺东辕门送柴窑烧造,西辕门亦有陶工出入。仪门正北是大堂,大堂东西两侧跨院为制瓷作坊,工匠们繁忙而有序地劳作,他们有的拉坯、有的用竹筒吹釉,有的用毛笔彩绘以及利坯、蘸釉等,而制作好的瓷胎则放在一旁晾晒……大堂后与珠山之间有一道墙,珠山山峰耸立,左为环翠亭,右为御诗亭。同时以大量笔墨描绘了景德镇城北区的地理风貌。御窑厂右侧,大戏台影壁正中书“指日高升”,左侧有“程家巷”、“毕家弄”的街牌。画面中房屋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交错,行人摩肩接踵,有挑柴、担坯,还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算命、卖艺……极为热闹,生动地勾画出当时以御窑厂为中心的景德镇沿河置窑、依窑而作、依作而居真实场面。

四、人物记叙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英国驻北京公使馆的医生斯蒂芬·伍腾·布谢尔对当时的御窑厂是这样描写的:“围墙长三里,内有御厂珠山,珠山形成了北面的‘护卫山'。山上种着树,盖着亭子,其中令上瞩目的是山顶上的‘御诗亭’和‘环翠亭’……围墙内有三座庙:一座是佑陶灵庙,内有风火神的宝座……另外的两座是关帝庙和土地庙。管理人的官邸和他的办事处也在这里。饶州的副长官的官邸建在大门外的右边,办事处位于左边。在宽大的南门内立有鼓塔和锣塔,它们立在通向大堂的通道两边。大堂边有侧翼,在大堂的后面有一块方形的庭院,左右建有成排的屋宇用作秘书处、会议室和仆役所,后面另有一间大厅,再后面则为美丽的平地和前面已提到的珠山。作坊和贮藏室在庭院外的东西两边,自1866年重建以来,现状如下:在东面有两间大屋,每屋内有六个作坊,用转轮制作普通圆器,包括碟、盘、碗之类的器皿。在它们后面偏东的地方有七个装饰青花的作坊。庭院西边有三个作坊给装饰彩画的艺匠,相邻的一间给玉器、竹器的雕刻匠。官窑储库有两间分开的房子,用以存放从窑厂运出的入选品。有三个作坊用转轮制瓶,包括祭器、罐子和各种装饰品,还有五个作坊做四方形和多角形瓷器所需的各样的印模及雕刻和磨光的工作,还做不能仅用普通转轮制成的复杂器型。在它们后面偏西处有六个作坊用来制作带装饰的花瓶和模制的青花瓷,三间用来涂釉,其中一间研磨钧釉用的颜料,接着是带有彩炉的三间炉房,用以将装饰珐琅彩的瓷器进行第二次彩炉烧制,它附有两间厨房为工人提供膳食。最后还有七个作坊制作洋彩、吹红、单色铜红釉和通常被称作‘御黄’的单色釉。”所说与吴宗慈所言基本一致。

另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中国各地考察窑业并在景德镇逗留约一周的日本人北村弥一郎所述:内有厂内右侧为陶车工场、青花画工场、雕刻工场、颜料粉磨场,左侧为釉上着画工场。这与吴宗慈所述十分接近,故光绪及宣统时御窑厂大致与同治时期相同。

五、明清时期御窑厂的区别

1、明代御窑厂比清代御窑厂在生产规模和面积上要大。据清乾隆二年《浮梁县志》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规制即弘,迨后基益扩,辟垣五里许。”可见明代御器厂围墙的范围约有五里余。明末御器厂停烧,清初恢复时改名“御窑厂”。据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蓝浦《景德镇陶录》说御窑“厂跨珠山,周围约三里许”。可见清代御窑厂的面积要小于明代御器厂。

将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卷首中的“景德镇图”和清嘉庆二十年《景德镇陶录》中的“御窑厂图”以及首都博物馆青花御窑厂图圆型瓷板屏风作比较,就可以看到县志中的图,一直围到后山,是全封闭的,只有从南门和东门进出,描绘的是明代御窑厂形象。后两幅的“御窑厂”其围墙则从仪门围至珠山,从大门到仪门是开放的,人们可以自由出入,所绘是清代规划。

2、对“御窑厂”内的作坊设置也进行调整。据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清代御窑厂将明代设置的大碗作、酒盅作、蝶作、盘作、盅作等五作合并改为“大器作和小器作”同时补充了“仿古作、雕镶作和创新作”仍称二十三作。

3、对“御窑厂”外供奉的窑神也进行调整。由原来明代供奉的玄帝、仙陶、五显改供奉为佑陶、真武、关帝。

4、明清“御窑厂”在烧造方式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就烧造方式的改变会有专门论述,此略)。

总之从历年的县志和其它陶瓷专业书籍中可以看出,明清御窑厂在地理位置上并无变化,其设置也没有大的改动。

到了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后,御窑厂由商办江西瓷业公司经营,宣统三年(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而终结。

猜你喜欢

窑厂景德镇
景德镇陶溪川酒店凯悦臻选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江山安定了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将御窑厂打造成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