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千里 文物理论照汗青
——评《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
2020-03-01李宝才
李宝才
(河北省文物局,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曾几何时,我在读《史记》时,除了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严谨治学态度、翔实考证以及优美的文字所折服外,更对这部鸿篇巨著啧啧称奇,试想在两千多年前,没有纸张,只凭简牍成册,书写50 多万字是一个何等巨大的工程,作者是怎样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我想,那就是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根植在中华民族文人的血液里,传承不息。
今天,当我用时一个月时间拜读完文物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时,其洋洋洒洒360 万字的内容令我震惊,犹如看到了中国古代文人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在今天的传承与发扬。
一
《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共分6 卷(图一)。
首卷开篇为李晓东先生执笔的《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报告。
1961 年,李先生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同年的3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易县燕下都名列其中。为做好这处国保单位的“四有”和规划工作,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组织了包括李先生在内的易县燕下都“四有”规划工作组,从当年7 月开始,有目的地开展了燕下都遗址考古勘察,随后对部分遗址和建筑遗迹进行了试掘。这次实践经历对李先生后来文物保护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对包括“四有”工作在内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的重视始终贯穿于先生的理论和实践之中。这篇报告将勘察和试掘的过程分为城址勘察、城内文化遗存分布和结语三个部分,并进行了详细描述、记录和总结,注释准确,表格内容全面,遗址编号、位置、性质、面积、文化层深厚度、主要遗物、备注一目了然,图版选择得当。这篇报告应该说是李先生参加工作以来的开山之作,其写作的逻辑与内容均反映出先生作为一个考古专业毕业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深厚的文字写作功底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来成为文物理论大家奠定了基础。
图一 《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文物出版社,2020)
全集首卷还收录了上世纪80 年代初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河北名胜古迹》一书和《可爱的河北》《河北风物志》中李先生所撰写的有关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部分内容。这些作品无不饱含着李先生对生活、工作了20 年的燕赵大地的热爱。他结合自己对文物的理解,将当时河北省的23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0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部分内容整理编纂形成的这几部普及性读物,资料翔实,介绍准确、生动,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先生工作20 余年善于收集整理资料,勤于写作,熟练掌握业务的真实写照。
1987 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文物保护管理概要》一书被收录在首卷最后一部分。全书共分六章,以1982 年11 月19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吸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些行之有效的有关文物保护的规定,并结合李先生20 多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目的是为学习、贯彻执行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提供参考。《概要》首先从文物保护法和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入手,解析了文物保护法对国家文物政策的延续和发展,对总则中的法条内涵进行了诠释,特别是对文物的概念采用列举法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文物所有权及文物保护经费、文物保护目的予以重点阐述;二至五章则全面阐述了文物保护管理业务。此书全面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有关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其与1982 年《文物保护法》的关系,特别是详细诠释了与文物保护、管理、法律有关的名词、术语。谢辰生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评价“李晓东同志的这部著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有关文物管理工作的书”,它为后来李先生文物学、文物法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第二卷收录了李先生《中国文物学概论》和《文物法学:理论与实践》两部重要论著。
《中国文物学概论》是我国第一部文物学著作,该书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将文物学总体结构分为三个层次,逐步搭建出文物学的基本构架,并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概括论述文物学的整体结构和体系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问题。2005 年,先生在《中国文物学概论》原有架构体系基础上做出进一步调整、补充、修订,形成《文物学》一书,并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在全集的第三卷。《文物学》增加了文物定名、古书画、古文献、近代现代文物和21 世纪的文物学共五章十七节,在《中国文物学概论》原有章节外增加了四节及文物特性、现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不可移动文物防范技术等小节,使《文物学》成为一部结构体系完整、合理,内容充实的文物保护、研究、管理的理论巨著。从《中国文物学概论》到《文物学》,构建起了中国文物学学科体系,对于学科建设和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卷收录的《文物法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是李先生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文物特点和文物保护工作规律,学习、研究文物法律,总结实施文物法律的经验,探索加强文物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撰写的另一部重要理论文集。书中提出了文物法律体系和文物法学概念,并展开论述。该书包括文物法律论述、文物保护法讲述、国际组织与外国文物法律介绍、文物保护与管理文选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文物法律及其实施、依法行政和依法保护管理文物等内容,从应用法学的角度研究了国内外文物法律规范以及保护文物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对文物保护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该书对文物法律法规的适用展开了深度探索和总结,对进一步开展文物法律和文物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文物法学学科和文物法制的建设,进一步用法律引导、推进、保障文物工作顺利进行和文物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理论指引作用。《文物法学:理论与实践》与《文物保护管理概要》《文物学》共同组成了李晓东先生文物保护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这些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先生文物保护管理理论体系基本成熟,也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三
第三卷收录的是2002 年出版的《文物保护法概论》和2005年出版的《文物学》。
李先生1996 年后参加了《文物保护法》的整个修订过程。2002 年10 月28 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后,李先生的专著《文物保护法概论》于同年11 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概论》从宏观上阐述了文物的定义、特性、价值和作用,以及立法宗旨、各种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原则,详细说明了修订《文物保护法》各项规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部书是一部实用性书籍,是指导人们学习、理解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一部辅导性专著,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物保护法》内容的精神实质,提高人们正确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的自觉性。
第四卷收录了先生2006 年完成的《文物与法律研究》文集。文集集中反映了先生对文物法学探索和研究的新成果,及其不畏艰辛、不断攀登的探索过程。
第五卷收录的《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一书出版于2011 年。该书是先生在文物科学研究过程中,对诸如公益诉讼等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后,通过“文物概念、内涵与保护体系述论”“文物保护专题论述”“文物保护法律论述”“文物专门学科探索”“‘文化遗产’概念应用”等五个部分,探索文物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以期指导文物保护工作实践的方法性论著。
第六卷首先收录了《民国文物法规史评》一书。该书出版于2012年,是先生70岁高龄后出版的一部力作。它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了民国时期有关文物、古物、古迹等的政策法规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区政府发布的主要文物政策法规文件,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和评论,构建出民国时期的文物法规史框架。这是一部最早研究现代中国文物保护史源头的专著,书中的内容告诉人们,一些重要文物术语,或概念、理念,或保护原则,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诞生,如不可移动和可移动古物,古物古迹国有、公有、私有,文物古迹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保护古代名城,保护名人故居,古迹原地保存,保护古迹古物原状,恢复原状,等等,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已出现。同时,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启的保护文化遗物、纪念物和纪念建筑等重要思想和先进理念及其实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文物、近现代文物的保护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民国文物法规史评》的出版说明当代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和道路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继承、借鉴和发展永远是文物保护理论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第六卷还收录了文物出版社2020 年初出版的先生《中国特色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一书,对先生1961 年大学毕业后到2011 年50年的文物考古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思考”。该书从四个方面回顾了历史,思考现在和未来:回顾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和路径,总结历史经验和工作规律;回顾了文物法学和文物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及其实施的重要举措和成绩;思考了中国特色文物保护利用理论建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道路与建设、完善中国特色文物保护制度;思考了文物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措施、路径和愿景。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回顾历史的文章中,人、事、时间、地点等要素齐全,记录的人物达一百多人。特别是将先生在河北工作20 多年的工作笔记编辑成文,不仅让河北省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些只知结果不知过程的历史事件得以还原,而且其中的一些材料对于河北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管理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国家形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看待文物工作,把文物保护利用作为展示国家历史底蕴、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和谐的重要方式,作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定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重要手段。李先生顺应历史时代潮流,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写出了《关于文物资源资产的几个问题》等重要文章,希望人们牢记职责和使命,在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贯彻执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任务,体现了一名老文物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四
纵观《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我们欣喜地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形成了完整的中国文物保护管理理论体系。李晓东先生在59 年的工作生涯中勤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博采众长,不断探索、总结、提炼、积累,分类归纳,综合研究,完成了体系建设中的框架建构及学科建设,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理论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李先生所构筑的文物保护管理理论体系中,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学、文物法学三部曲是核心。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学习好这些理论,在工作中就能把握住文物保护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在管理、研究和保护利用文物过程中就能很快摸清文物保护工作规律,弄懂工作方法,找出工作思路,保护好祖国文物。汇集于全集的这些理论,体系完整、写作风格严谨、逻辑关系紧密,既可以作为文物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南,指导文物工作者做好文物保护管理的本职工作,找到科学的管理、研究、组织方式方法,也可以作为大学文博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教科书,为致力于文博事业或即将参加文博工作的后来者筑牢基础。全集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工作记录,能够帮助后来的文物工作者研究过去的一些文物保护事件,延续历史的脉络。
文物出版社将李先生的论著合集出版,不但为人们学习李先生的文物保护理论和工作方法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励现在的文物工作者和文物保护事业的后来人立志奋进,以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为榜样,树立为祖国文物保护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志向,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因此,《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无疑是文物领域一部难得的好书,它的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文物界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