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传统文化在歌谣教学实践中的渗透
2020-02-29张兰
【摘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传统歌谣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上邪》为例,探讨在歌谣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歌谣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4-0083-02
【本文著录格式】张兰.探讨传统文化在歌谣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以《上邪》为例[J].课外语文,2020,19(04):83-8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吸收古人的智慧,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中,更有效地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能更注重在文言文及唐诗宋词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忽略了传统歌谣教学,事实上,中国传统歌谣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上邪》为例,阐述如何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
一、且读且吟且歌,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曾国藩家书》中强调了诗歌朗诵的重要性,“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采其深远之韵”。可以用“高声朗诵”的方式读诗,这也是多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方法,也可以用“密咏恬吟”的方式读诗,也就是小声地低低地吟诵。叶嘉莹先生指出中国传统古诗是必须要吟诵的,只有在低声吟诵中才能领悟诗歌的韵味情感。《上邪》是一首乐府民歌,篇幅非常短小,不仅可以诵读,更可以用唱的方式来传情达意。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上邪》可以“歌”的特点,可安排“读”“吟”“歌”三种方式来读这首诗,感受不同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上邪”的“邪”在“吟”的时候调子就拉长一些,在“歌”的时调子可以更向上扬,甚至可以出现变调,让人感觉到抒情主人公情感的爆发;“冬雷震震”的“震震”,“吟”时节奏正常,“歌”时节奏加快,变得短促,仿佛真的感觉到了“震震”冬雷。
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本地方言来读诗,这种读的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参与度特别高,经过指导,学生甚至可以用方言读出另一番韵味。
通过朗读、吟诵、歌唱等不同方式带领学生感知诗歌,品味诗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喜欢上古代歌谣,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
二、夸张和浪漫手法,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浪漫主义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学两大表现手法之一。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浪漫主义作品,如《楚辞》《庄子》及李白的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运用热情的语言、宏伟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技巧来塑造形象。
《上邪》是主人公忠于爱情的誓言,直接抒发了他炙热的情感,艺术上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一开篇即说,“苍天呀!我要和你相亲相爱,让感情长长久久不衰减、不断绝”。紧接着,又连举五种自然现象——“巍巍高山变成了平坦土地,滚滚江水已经干涸,震震雷声在冬天咆哮,炎热夏日雪花正在飞舞”。这五种自然现象一件比一件离奇,一件比一件怪异,正是用极度的夸张,直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最后,他说“只有到了此时,才敢与君断情绝意”。在现实中,这些自然变异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即是说,自己对心上人的感情永远不会减弱,两人会永远相爱下去。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炙热的情感、直接抒情的浪漫主义手法,课前预习时,我就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古代经典的爱情诗句,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课堂上经过分析交流,学生明白了古人对爱情的表达大多是含蓄、内敛的,但在《上邪》中,主人公对爱的表达却是直接、大胆、引人注目的,他对爱情是那样的忠贞,直至海枯石烂才能断绝!这种热烈的情感和极度夸张的手法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手法。
三、起誓文化和宗法文化,深挖传统文化影响
(一)起誓文化
《上邪》一开篇,就是主人公对着苍天起誓——“上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是很重视起誓和盟约的,《周礼》中早有明确记载“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起誓这种传统文化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我安排他们在预习时收集了一些古今起誓的事例。
1.庄公与母亲姜氏黄泉下相见——《左传》
2.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
3.秦琼、罗成毒誓应验——《隋唐演义》
4.宋太祖赵匡胤发誓保柴氏
5.刘庭式富贵娶盲女——《能改斋漫录》
6.2012年,浙江省某人民法院组织数十名新任法官和陪审员进行就职宣誓
……
课堂教学时,学生经过一番分析和交流,认为古人一般是以神明、天地、祖宗或自己的性命发誓,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诚意,自己的心是纯洁无瑕的,若有违背,甘愿接受一切惩处甚至天打雷劈等。要知道,古人是非常敬畏自然和神靈的,这已经是他们能想到最为极致的惩处了。《上邪》里主人公对着苍天起誓,就是他真心最好、最直接的体现。
传承到当代,起誓已成为了很多场合的一种常见仪式,比如结婚领证时要宣誓,入团入党时要宣誓,还有一些职业如法官、医生、护士、警察等,在正式工作时也要宣誓,这是最郑重的承诺,起誓文化影响深远。
(二)宗法文化
《上邪》是乐府民歌,作者不明。在教学过程中,我请学生思考作者的性别,多数学生第一反应认为作者是女性。针对这种现象,我请学生讨论这种认识的深层原因,并提醒他们从性别意识、社会角色、宗法文化等角度来探究。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讨论非常热烈。最后总结出三点理由:首先,中国古代女性一般称他们的心上人为“君”;其次,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女子的命运由丈夫及家族掌控,她们只能乞求上天,因此从第一句“上邪”可推测作者是女性;第三,《诗经》言“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即女子主要职责就是在家纺纱织布、服侍公婆丈夫,自然女子比男子更重视爱情、婚姻、家庭。
《上邪》只是古代歌谣的代表之一,中国传统歌谣数量庞大,里面蕴含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具体文本,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理解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然后将他们培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张兰,女,1982年,重庆荣昌 ,本科,初级,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