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2-28杨晓焱
杨晓焱
摘要: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都极为重视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中国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类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并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也将是大势所趋。因此,建立一套公开透明、执行力强、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主要课题。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控的重要作用人手,分析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高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直接关系到民生与社会进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于该类型单位更好的发挥其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单位资产管控、还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单位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保障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防范内部经济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资金大多来自于财政拨款,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加强防控,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单位管理实效性,保证单位高效合理地使用国家资金;同时,在利用公共资金履行社会职能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国家资金流失和浪费,从而有效规避单位管理风险。
(二)有助于提升财务人员履职尽责能力,合法合规开展业务。内部控制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财务工作具有极强的原则性,单位财务人员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防止财务人员借用职务之便进行暗箱操作,有效监督内部权力运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依法行政、廉洁行政。
(三)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质量,提高单位为群众办事的效率。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公信力。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规范各项制度流程,有效监督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行政事业单位成员在处理工作时以权谋私,影响群众办事效率。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西方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的渗透,内部控制管理已备受重视。但是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不存在经济效益核算,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故容易忽视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因此,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做如下总结。
(一)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淡薄且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健全和有效运行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即使建立了相关制度,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不得不设立的,这些形同虚设的制度大多与单位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没有实际作用。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是履行社会公共管理及服务的部门,其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内部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往往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且对单位内控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或概念层面,并没有深入挖掘其现实监督和管控作用,最终导致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缺乏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不完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单位有序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内控管理制度如果缺乏规范化和体系化,就会大大削弱其监管作用,例如,很多单位存在盲目决策,一些重大问题未经充分讨论和科学规划一人拍板,这其中就潜伏着巨大的内控风险隐患;还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岗位职责模糊不清、一人多岗、相关部门管理者、负责人、经办人三者之间缺乏必要监督和约束等现象,岗位分工未遵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而导致权利缺乏监管、单位管理混乱;此外,还有一些单位,虽设置了相应的制度标准,但大多是照搬应用,不能满足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缺位且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是单位和谐发展的必备前提。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和外部监督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部监督是单位内部进行自我监督的重要手段,外部监督是完善单位内控环境的重要保障。目前,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设立自己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即使设立了,大多也是由财务人员兼任,而这些财务人员一般缺乏内控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实际内部控制管理的应用不熟练等,严重影响单位整体内部控制效果的发挥,从而使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四)内部控制缺乏严密的预算编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仅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也是单位开展内控工作的基础。目前,多数行政事業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编制管理部门,且缺乏该方面的专业培训,导致单位预算编制比较松散随意,缺乏严密性。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都是直接交由财务人员完成,财务人员虽比较熟悉财务知识,但对单位整体发展方向缺乏精确的预估和判断,单纯按照单位上年度财政收支状况及自身财务特点进行预算核定,缺乏具体针对性,往往导致预算制定比较片面,达不到具体事项按实际情况逐笔核定的要求,其预算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不强,从而不利于预算控制。
三、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业态,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全力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让内部控制在单位发展中切实起到应有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这是当务之急。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保障单位内部权力科学有序、规范运行的有效手段。单位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增强单位职工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应积极开展有关内控知识的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人员对内控知识的了解,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确保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还应将内部控制工作纳入单位日常管理,确保内部控制管理的全程性和常态化。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单位风险评估体系,鼓励员工适当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如风险转移、风险规避等,强化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领导干部也要在主观意识上加强风险防控,正确、谨慎行使手中权力,加大廉政建设力度。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营造有序的内控环境。为充分保证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应当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自身的内控管理制度,邀请有经验的人员对制度内容进行评价,并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其次,建立的内控体系应涵盖单位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组织架构、会计以及单位信息系统等总体层面,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收支业务、政府采购等业务流程层面,细化具体流程体系,保证单位所有业务活动都有一定的内控制度来进行监督和控制;再次,应把科学设置单位具体组织架构、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权限作为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问题来抓,科学规划、细化分工、责任到人,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基础。
(三)完善内控监督管理机制,提升内控人员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完善自我评价机制是内部控制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单位自身内部审计监督要从改进现有的审计方法和内容人手,通过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以及具体事项逐项监督的方法来做好内审工作。完善的内审监督体系,能及时有效发现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通过自我评价、追责问责机制,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规范顺利有序开展。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加强信息公开,把好权力观,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单位在加强内审监督过程中,还应全面提升内控人员素质,重要岗位需进行内控知识系统学习,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系统专业培训,从而不断提升内控部门员工专业素养。同步配合制定相关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一批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四)强化单位预算编制管理,提高履职尽责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都是通过预算上报国家财政拨付取得,预算编制管理是其主要工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确立完善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单位科学规划其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首先,作为单位管理层应加强对单位预算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并进行系统规划;其次,要加强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充分掌握预算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在进行预算工作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再次,单位还应设立和完善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由其对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及管理进行分析执行,这样有利于整体把握单位的发展情况,从而使预算管理更具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单位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加有效的适应形式多变的外部环境。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行政事业單位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利用单位已经建立的政策制度,对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使其发挥应有的内部监督作用。同步提升全体职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和掌握内控基本知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彻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和人民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吕风敏。浅析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9,(24):34-35.
[2]王会.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26):43-44.
[3]杨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13(24):243-244.
[4]徐晓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3(23):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