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辅修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广西医科大学辅修英语专业为例

2020-02-28陆晓婷

教育观察 2020年41期
关键词:辅修医学院校英语专业

苏 静,陆晓婷

(1.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21;2.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广州,510515)

“新医科”建设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1],提倡发展创新型、科技型、综合化的医学教育,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2]。医学院校通过发展辅修学位教育,能够促进医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相互渗透、融合,实现培养模式转型和升级,为社会输送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一、辅修制度发展背景及其对医学教育的意义

辅修制度是随着现代大学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修读方式[3],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管理制度之一,它涉及医学、文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受到普遍认可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4]。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各高校逐步引入主辅修制度,开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益尝试,探索更具跨越性和弹性的教育模式。1985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实验,例如,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支持和鼓励各高校构筑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形成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需求。1987年,《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正式公布之后,相关培养和管理制度得以逐步完善。2014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学历证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专门对辅修证书颁发等事宜进行了解释说明。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将辅修专业制度纳入国家学籍学历管理体系,支持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我国的辅修教育经历了探索、推广、创新和国际化四个阶段[5],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在辅修培养模式构建等方面,各高校也拥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能够更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体现鲜明的校本特色。近年来,针对辅修和双学位教育的办学情况,国内各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已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可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超过800篇,覆盖专业建设的各个角度。与国外院校将辅修作为主修补充途径的教育理念相比,国内院校则更倾向于主辅修专业研究领域和方向有所差异,体现学科的交叉性。[6]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创立辅修学位教育,推动医学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构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如今的高等医学教育转型时期,辅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制度,其发展建设可结合地方医学院校校本特色和办学定位,充分利用教学和科研资源,满足社会对医学类人才多元化需求,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新医科”教育、争创“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提出“开展‘医学+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目标,明确了构建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为辅修和双学位教育在医学专业院校的长远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学专业院校均已开设了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在推广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促进医学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具备精湛医学技术、开阔学术视野和深厚人文素养的“新医科”创新拔尖人才,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二、广西医科大学辅修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一)总体建设概况

广西医科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医学院校,致力于发展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引入主辅修制正是学校培养本土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有效路径之一。学校于2013年试点设立辅修英语专业,由教务处负责招生审核,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归属外国语学院,学校各相关部门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提供支持,旨在培养掌握医学知识和外语交际技能,具备人文素养和科研创新精神,能够在医药市场营销、医学翻译与研究、医学国际合作、医学信息服务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辅修英语专业修业年限为2—3年,面向校内各本科专业二年级学生招生,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2013—2020年共招收八届学生,每届1—2个班级,招生人数共计409人,每年录取生源平均学分绩点均在3.0以上,毕业学生共五届,总计247人。经过数年发展,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体现了培养目标多元化、社会化的特征,是外国语学院“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二)生源特点分析

辅修英语专业录取生源主要来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专业,校内其他医学相关专业也占部分比例(图1)。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较强,具备求实严谨的学术精神,较为适应问题导向学习模式(PBL)。对学习动机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75%以上的学生选择辅修英语专业的目的在于拓展知识面,提升外文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成长为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复合型人才,为开展课题研究、发表SCI论文、考研或日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学校掌握生源构成和需求,有利于准确把握专业建设方向,明确办学目标和特色,在课程设计方面发掘学生的优势,创新语言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体系重构

辅修英语专业自创立以来,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的办学特点,融入人文医学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发展路径,推进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在培养机制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目前“多校区、多院区”的办学背景下,学生在大三下学期需返回校本部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因此,新版辅修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安排方面采用“一学期专业基础课程+两学期专业核心课程+一学期论文写作”的形式,更符合医学生学习特点和专业需求。

图1 辅修英语专业生源结构情况

为促进资源融合,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辅修课程体系,外国语学院邀请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进行调研和评估,回溯专业建设情况,围绕课程的跨学科特性展开系统论述和探讨,从生源特点、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师资准备、学籍管理、发展环境等角度提出改革思路及对策。学校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英语相关知识”这一要求明确列入知识结构模块中,调整语言基础课程和融合性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表1),建立跨学科课程群。辅修英语专业依托校内资源,与学校生命科学研究院等二级学院合作,补充跨学科师资力量,突出医学英语优势,顺利实现由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的转变。另外,辅修英语专业拓宽发展思路,更注重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实践和理论学时比由1.02∶1提升至1.27∶1。课程在巩固学生英语语言学基本功底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医学专业英语优势,培养应用型医学英语人才,以满足中国—东盟区域医学沟通与交流的需求。

表1 辅修英语专业各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占比统计

医学生主修课业相对繁重,辅修专业学时数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习效率,根据生源的特点、实际需求和时间安排,学院从2019级辅修英语专业开始试行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选择多样化在线教学手段,形成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适应混合学习模式。学院在辅修教学中引入批改网、U校园等十余种外语教学平台和软件,开放大学英语视听说、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词汇等多门优质自建SPOC课程,积极推进医学英语语料库和外语软件资源库建设,促进语言教学的信息化。

(三)管理模式改革

辅修英语专业在创立之初,归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管理。近年来,伴随英语专业的扩招,教研室承担的任务逐渐增多,且共用教学方案、统一管理的模式难以体现主辅修专业差异化培养特征,不利于专业定位、发展和质量监控。从2017年9月起,学院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对各下属机构职能进行重新规划,将辅修英语专业划归学院外语培训与发展中心管理。中心针对辅修专业特点,在学校文件框架内进一步制订专业管理细则,落实相关工作,并积极与教务处、教评中心等部门联动协调,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体制,规划专业发展。

辅修英语专业计划延续每届1个班(55人以内)的招生规模,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录取机制,严格保证生源质量,通过打造精品化小班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保证课堂参与度,有效提升语言应用技能。每届辅修班级均配备班主任。班主任在学业规划和学习技巧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实现主辅修专业平衡发展。

学院培训与发展中心定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辅修教学管理情况及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深入调研,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目前已组织完成三项教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调查报告和教研论文四篇,以科研成果促进辅修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专业规划和培养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在辅修专业之外,培训与发展中心还负责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及各级英语竞赛的组织管理事务,三项工作互为促进,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培训中心还鼓励辅修英语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多学科背景优势和创新精神,积极参赛和申报项目,并组建专门教师团队进行辅导和支持。历年来,辅修学生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各项英语竞赛中获奖155人次,主持或参与18项课题研究,体现出较强的综合能力。

三、地方医学院校辅修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实习实践机制有待完善

受课时紧张、缺乏实践环境等因素影响,实习实践一直是辅修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与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学校应积极在医药卫生、教育、管理及经贸等领域开拓渠道,尤其在医学英语口笔译方面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辅修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展示其医学专业技能、科研素养、语言优势及跨文化思辨能力。

(二)资源配置需要合理规划

在“新医科”背景下,结合目前“多校区、多院区”的办学环境,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辅修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高校应继续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注重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一步强化对语言实践技能的培训,推行混合式学习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在复合型发展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三)校际合作交流尚需加强

当前,地方医学院校辅修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规模小、专业少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要突破瓶颈,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将辅修教育在本校开展的情况与国内外同类院校进行横向对比,建立直观、全面的认识;系统分析专业建设中呈现的共性与个性,凝练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其作为专业发展与改革的借鉴,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加强校际合作,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推广区域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各院校、各学科应共享资源,给予辅修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度和发展空间,拓宽专业口径,深入推进辅修学位建设。

四、结语

当前,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已进入新阶段,正向医、文、工、理等多学科融合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型,为顺应新一轮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重大变革,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提供学科融合支持。[7]在创新融合的发展环境下,地方医学院校应继续积极探索辅修教育发展路径,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确保专业建设的顺利推进,构筑多学科联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平台。

猜你喜欢

辅修医学院校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西北大学为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的毕业生从业状况调查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