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路径探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望道社团为载体的教学改革项目为例

2020-03-03徐鹏飞郭烨泷

教育观察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社团学术

李 逊,徐鹏飞,郭烨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中第一点便是“抱定宗旨”。他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他认为学术是大学教育的基石,对于学生而言,学术研究也是其学习的根本任务之一。在蔡元培“兼容并包”理念的推动下,北大校园各种学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广大学生在学术型社团的活动历练中,思维得到了训练,学术素养得到了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高校学术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教学尤其是“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2020年6月,共青团中央、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了《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强调了要提升社团的活动的质量,突出“团”字号、“青”字号品牌的育人功能,扩大团组织活动的参与面。这些政策都为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高校学术型社团在新时代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一、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的瓶颈

学术型社团是以学术为主导,会聚了对不同学术领域感兴趣或想要提升学术能力的学生,是为了相对统一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学生“共同体”。近年来,高校学术型社团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与大学学术研究的方向保持一致。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该校的106个学生社团共分为思政教育型、学术科技型、文艺体育型、社会实践型、志愿服务型五类。其中,学术科技型社团共有37个,占社团总量的三分之一。学术型学生社团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表层,而是注重将科技精神以及学术研究充实到学生社团的文化深层,以此促进学生成才。[2]近年来,学术型社团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质量上也有所提升,但从其自身的发展来看仍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团育人资源丰厚,但教师参与指导发挥的作用不够

高校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大部分学生参加学术型社团的初衷是希望补充第一课堂不能习得的技能,或深化第一课堂的知识,从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近年来,各高校都注重学生社团的建设,学校普遍要求各社团配备、配齐、配优社团指导老师,加强对社团的监督和指导。但不少学术型社团自成立以来,缺乏与指导老师的有效沟通。指导老师不了解社团的发展情况,对社团的发展没有宏观的规划,对社团成员的培养也缺乏针对性。另外,社团内部培育新人的方式多依靠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缺乏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间的交流往往只是简单的感性经验传授,无法上升到理性经验的层面,难以达到预期的育人成果。另外,优质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专业化水平低。

(二)社团参与热情高涨,但学院年级专业等壁垒较难打破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目前,该校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学术型社团,且参与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大多数社团成员的组成仍聚集在某个(些)学院,并主要集中于低年级,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受限于社团的行政管理方式,成员横向分布狭窄。部分院级社团接受学校、学院的双重管理,其成立之初就以某个学院为基础,该学院的学生成为社团的主体部分。由于思维惯性,社团难以在学校范围内突破学院的层级进行人员扩充。二是受限于大学社团的常规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性强的制约,成员纵向分布狭窄。多数社团在宣传招新的时候,其目标仅仅为刚入学的新生。新生受新鲜感的刺激,往往容易冲动地加入多个学术型社团,而后发现这些社团并不适合自己,从而游走于社团边缘,远离社团核心活动,“社团成员”的名号名存实亡。同时,在社团换届之后,中、高年级学生若不担任社团的主要干部,便不再或极少参与社团活动。

(三)社团育人活动多元,但专业和学术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的社团在定位上基本能够划分类型并有相应的建设目标。社团活动是社团最重要的存在基础,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各社团基本能够结合大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求新求变。但受限于分区办学、学生课余时间和场地等客观因素,以及学生对专业和社团定位认识的局限性,部分学术型社团对社团成员的思想引领效果不强,定位随大流,并没有纵深思考,造成学生进入社团后与其预期有较大的差距,社团的凝聚力不高。从学术型社团运营的媒体公众号平台来看,社团并不能把宣传的内容聚焦到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定位上,不能通过宣传平台展示自身特色与风采,影响力不大。学术型社团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产出与社团成员科研水平相适应的科研成果,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学术型社团在建设的过程中,重“活动”、轻“学术”,科研成果产出率、转化率不高,学术功能与性质有所缺失,偏离了学术型社团成立的初衷。

二、“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

(一)为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提供实践框架

“三全育人”是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理论的最新思考[3],探究的是高校学生与育人环境之间的关系,而高校的学术型社团作为育人环境的一部分,同样作用于学生这一主体。学生作为学术活动的主体,在一系列的社团学术活动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意识以及学术能力,对高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框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高校学术型社团的本质是求真育人。求真就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育人就是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高校学术型社团在发展之时,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能力、道德水准等多方面的提升。

(二)为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建立联动机制

“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社团改革树立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建立联动机制,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政策指向、提升大学生社团活动实效的有力保障。高校学术型社团联动机制的建立强调要素的融合和组织的关联,重视学术型社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以充分发挥社团的合力,为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机制保障。一方面,联动机制的建设注重社团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联动机制的实施要重视社团与党、团、班级事务的协同与结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师生校友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推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为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注入时代内涵

在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上,陈宝生部长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要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5]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突出的就是本科的教育,大学的优势就在于学术科研,引导学生特别是本科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高校学术型社团是让新时代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路径

广西师范大学望道社团现包含望道话剧社、望道记录社和望道读写社三个社团。望道社团是学校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基于对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深度研究与对融媒体趋势的研判,响应国家“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号召创立的。望道社团联盟汇聚了学院内各教研室、辅导员、行政人员与学校各部门等十余位专业教师,他们为社团联盟的发展提供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望道”之名取自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第一任中文系主任陈望道先生,不仅是向陈望道这样的先贤致敬,也包含了对优秀文化传承、探求真理和守望自然大道的意味。[6]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望道社团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构筑育人链条和创建育人平台,提升了育人水平,拓宽了育人渠道,为新时代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径。

(一)充分整合育人资源,提升社团品质,实现“全员育人”

1.专业课教师走下讲台

社团的学术活动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师生共同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提升了育人的效果。望道社团依托其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的力量,将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社团学生。望道记录社多次组织学院新媒体专业教师、运营学校官方公众号的专业指导教师给社团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切实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望道话剧社在进行话剧排演的过程中,组织指导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加强其对剧本文本的理解,提升人文素养,另外,让退休专业教师发挥热情,融入学生,进行一对一表演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社团活动,深入第二课堂和社团建设,让学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施展空间。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教师与学生思维的交互碰撞为社团发展提供了更为持久的续航力。

2.辅导员专业化、学术化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学术型社团作为一个学生社团,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其建设的题中之义,这与辅导员在思想引领方面的首要职责相契合。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学术型社团的建设目标相契合。辅导员的专业化一方面指的是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本职工作上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指的是辅导员在学科背景下进行个性发展的专业化,两者又通过学术研究的训练和提升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学术化。学术型社团正是两者兼具的、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最佳平台。在望道社团的指导教师中,辅导员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借助辅导员的管理职责功能以及对学生独特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发挥着专任教师所不能及的作用。辅导员把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实践与自身学科知识的发展结合起来,参与到学术型社团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育人的作用,这也是辅导员专业化、学术化发展路径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3.学生传帮带,自我教育

在望道社团内部,学生间经常在社团建设、学术研究乃至生活上相互沟通、交流。高年级学生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不断培养低年级学生。望道话剧社在话剧排演中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以老演员的言传身教,加深新演员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提升其舞台综合表现能力。2015级的一位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便加入望道话剧社,在当时师兄师姐的“手把手”指导下从配角慢慢磨炼,最终成为《秋声赋》里热烈洒脱的胡蓼红。经过实战演出的训练考核,其在大三时成为望道话剧社的副社长,也出演了《花桥荣记》里坎坷半生的春梦婆,以她对角色的解读,为观众展示了笑中带泪的花桥故事。望道记录社定期开展社团内部的技能培训,提升了社团成员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望道读写社的学生经常组织读书分享会,社员们通过阅读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想的碰撞中实现阅读体验的升华、阅读感受的交融、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专业层面以及情感层面的自我教育。

(二)充分构筑育人链条,实现社团联动,实现“全过程育人”

1.提高参与程度,打破参与界限

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需要打破学生的“舒适圈”,结合社团内部成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展社团活动,实现从新生到老生、从本专业学生到全校学生的全面、全过程参与。望道社团通过“两培育一带领”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术型社团的优势,利用学术型社团的资源,在低年级群体中培育学生的学术兴趣,让新生感受浓厚的学术底蕴,在中、高年级培育学术能力,让学生具备进行基本学术研究的底气。同时,望道社团利用高年级学生已形成的学术能力,让其带领中、低年级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参与“大创”项目、进行论文写作或参与到作家访谈、“桂学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和课题中。在“桂学博物馆”筹建过程中,望道社团成员通力协作,望道读写社协助完成书籍的购置、编码入库、修补装订古籍、书籍排架等工作。望道记录社成员随指导教师赴南宁等地访谈专家名家、记录建馆过程。望道话剧社排演“新西南剧展”剧目,丰富展陈内容。在这种全过程育人的模式下,望道社团形成层次分明、全员参与的社团学术参与和学术活动组织体系,让各年级学生在社团中都能各司其职,让学生有充分的学术参与感,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的社团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与成长。

2.走出去、引进来,打破社团界限

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应注重社团资源的调配,实现社团之间的协同发展,尝试开展“私人订制”的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获得感。望道社团中的望道话剧社、望道记录社、望道读写社各具特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术型社团体系,打破了原本社团与社团之间的界限。学生可以同时参与三个社团,三个社团举办相辅相成的课外实践活动:望道读写社组织学生阅读课外文学经典,望道话剧社排演经典文本,望道记录社搜集影像资料并拍摄记录话剧社与读写社的相关活动。望道社团联合举办了“第五届华语诗歌春晚线上朗诵会”,在教学楼开辟影像长廊,记录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的风采。各社团轮流策划活动主题,展示各社团成员在活动中的成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社团活动的不同环节,在不同的实践模式中选择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多维助推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3.增加课堂功能,“反哺”第一课堂

传统的第一课堂往往更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传递,第一课堂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以讲授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其自我发展需求。学术型社团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形式将专业知识融入社团实践活动,触及第一课堂无法触及的地方,能够让学生运用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在社团活动中进行实践。因此,学术型社团对第一课堂进行了有效补充,具有“反哺”的作用。望道社团主要针对的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其多数的专业课程是在传统课堂上完成的。传统课堂由于受地点与讲课方式的限制,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理论和学术知识,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社团通过话剧排演、推文写作、对作家进行访谈等实践方式将专业文学课程融入社团活动:望道话剧社排演经典剧目《旧家》《桃花扇》《秋声赋》以及原创剧目《花桥荣记》,开设公众号专栏“望亦思道”,每月发表原创剧评;望道记录社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文学桂军进行了采访;望道读写社先后召开“言情说爱·赏人间恋歌”“寻找女人的桃花源”“以艺战疫”等读书分享会,邀请作家杨映川、“湘江红遍”三部曲作者梁安早、刘玉、光盘以及诗人欧阳江河举办专题作品分享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工作室联合望道读写社举办“诗想者&桂林高校共读《师母》”分享会。学生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有效解决传统知识传递的局限问题。人的认知是有差异的,学校让学生在不同的社团中进行实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个性获得发展,素养得到提升。

(三)充分创建育人平台,凝练社团特色,实现“全方位育人”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形成学术引领爱国教育新格局

望道话剧社通过排演抗战时期《秋声赋》《桃花扇》,推出了重现桂林文化城的“新西南剧展”,并与知名编剧家张仁胜合作推出话剧《花桥荣记》,在桂林、广西甚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望道记录社推出的“以文字记录桂林抗战,借影像重现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探访桂林抗战文化城部分遗址、采访遗址管理人员、实地走访当地群众等多种形式获取影像、文字等第一手资料,再通过对资料的提炼分析与整合,形成专题报道、纪录片,并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有效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的传播。望道记录社以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在培养学生爱国创新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大学和地方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望道读写社为响应“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青春主旋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出“湘江红遍”主题读书分享会,通过阅读“湘江红遍”三部曲,呼吁学生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

2.以提升专业素养为核心,形成学术带动学科教育新模式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由于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使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与兴趣。望道社团以戏剧排演活化文学经典,以田野调查激发研究兴趣,以文化沙龙调动学生潜能,实现全方位育人。望道社团通过对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的深入研究,开发具有国家文学史价值的地域文学资源,收集整理桂林抗战文化城艺术文献,重新发现和认识桂林乃至广西地区的文学史、戏剧史、文化史,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望道社团通过话剧等综合艺术形式,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新媒体等多个学科元素融合,将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联系起来,使文学课程教学融入社团活动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经典文本内涵。望道社团以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为核心,活化文学经典,尊重民族地区学生特点,利用西南边疆文化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审美体验、家国情怀。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探索实践学习中,全方位提升品位和鉴赏力,成为“全人”。

3.以多种展示平台为载体,形成学术引领创新教育新风向

望道社团在构建社团体系的实践中,围绕不同的社团活动和宗旨,搭建了不同的成果展示平台,在各个方面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望道话剧社负责围绕话剧的排练与演出,以舞台为载体,展示学生在排演话剧过程中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望道记录社不断完善桂学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与整理、视频资料的采编与整理和影像数据库建设,以桂学馆公众号制作、运营与管理为实践手段,展示自身在社团活动中提升的新媒体技术。望道读写社以读写为核心,建立读书交流平台,线上线下交流结合的形式既不脱离书本,也兼顾学生群体中最易于接受的在线形式,双线发力,提升学生“书香气质”。望道社团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得到拓展。社团内部成员在平台中得到实践锻炼和成果展示。同时,平台关注者也可以从中得到课堂外的素质教育,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望道社团在长期的社团实践中,针对高校学术型社团的不足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创新,为“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尝试。同时,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文化活动,对高校“三全育人”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寄语中,嘱托当代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立足岗位、把握当下,如饥似渴地学习,更加积极地实践,锤炼品德修为,增长本领才干,勇于创新创造。[7]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打造品质高、辐射广、成果丰的高校学术型社团,正当其时。高校学术型社团正是新时代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重要途径,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大有裨益,也将推动高校育人工作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社团学术
缤纷社团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文学社团简介